臺灣教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灣教育,歷經自荷西時期的宗教跟語文教育,之後明鄭時期建設孔廟太學、清壉時期建設書院、日治時期成立學校制度、戰後的戒嚴時期教育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直到解嚴後 ... 臺灣教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此條目體裁可能更适合敘事文章而非列表。

(2015年3月22日)请协助将此条目改写为敘事文章,如果合适。

也可以寻求编辑帮助。

系列条目臺灣教育 中華民國教育部 教育體系 幼兒學前教育 小學教育 國中教育 國中基本學力測驗 國中教育會考 高中職多元入學 高中職教育 大學學科能力測驗 大學指定科目考試 大學入學分科測驗 四技二專統測 大學多元入學 大專院校附設學校列表 高等教育 大專院校列表 國際學校 加強班、學術資優班、補習班 教育史 臺灣教育史 六年國民義務教育 九年國民義務教育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大學聯合招生考試 教育制度改革 九年一貫課程 高中職社區化 全國教師會 教師工會 全教總 全教產 暑假、寒假 其他臺灣系列人口-原民-地理-歷史語言-文化-體育-節日政府-政治-法律-經濟藝術-文學-舞蹈-戲劇行政區劃-鄉鎮市區 臺灣主題首頁查论编 此條目需要擴充关于台灣戰後時期的整體教育發展的内容。

(2014年3月19日)请協助改善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信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扩充请求中找到。

请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台灣教育,歷經自荷西時期的宗教跟語文教育,之後明鄭時期建設孔廟太學、清壉時期建設書院、日治時期成立學校制度、戰後的戒嚴時期教育和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直到解嚴後的教育改革。

目录 1臺灣教育歷史 1.1荷治時期 1.2鄭氏時期 1.3清治時期 1.4日治時期 1.5戰後時期 2法人 2.1國立 2.2私立 2.3市立 2.4縣立 3初等教育 4中等教育 5高等教育 6高等技職教育 6.1科技大學 6.2技術學院 6.3專科學校 7陸生報考大專院校 8教育種類 8.1師範教育 9教育體系 10教育統計 11相關 12註釋 13參考文獻 14外部連結 臺灣教育歷史[编辑] 臺灣 臺灣概況 臺灣人民-臺灣人口 臺灣經濟-臺灣奇蹟 臺灣能源-臺灣交通 臺灣政區-臺灣城市 臺灣政治-臺灣政府 臺灣政黨-臺灣選舉 臺灣法律-臺灣總統 臺灣外交-臺灣軍事 臺灣族群-臺灣原民 臺灣人權-臺灣權益 臺海現狀-臺灣問題 臺灣紀錄-臺灣之最 臺灣第一列表 臺灣文化 臺灣語言-臺灣文學 臺灣宗教-臺灣喪葬 臺灣古蹟-臺灣遺址 臺灣國寶-民俗文物 臺灣節日-民俗陣頭 臺灣教育-臺灣體育 臺灣媒體-臺灣郵票 臺灣料理-臺灣茶藝 臺灣小吃-臺灣夜市 臺灣建築-臺灣眷村 文化活動-觀光景點 購物中心-百貨公司 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 臺灣歷史建築百景 臺灣流行文化 臺灣藝術 臺灣音樂-臺灣舞蹈 臺灣戲劇-臺  劇 臺灣電影-臺灣攝影 臺灣漫畫-臺灣動畫 臺灣地理 臺灣天文-臺灣氣候 臺灣地質-臺灣地震 臺灣斷層-臺灣火山 臺灣生態-臺灣濕地 臺灣山峰-臺灣山脈 臺灣湖泊-臺灣水庫 臺灣河流-臺灣溫泉 臺灣島嶼-臺灣海岸 特有生物-保育物種 棲息環境-保護 區 臺灣國家自然公園 臺灣國家森林遊樂區 臺灣國家級風景特定區 臺灣直轄市風景特定區 縣市級風景特定區 臺灣歷史 史前時期-大肚王國 荷西時期-明鄭時期 清治時期-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時期 各分類歷史 臺灣主題首頁 主条目:臺灣教育史 臺灣教育相對於臺灣開發史而言,啟蒙相當的早。

如果不包含沒有文字記載的平埔族及臺灣原住民等的史前教育方式,可溯源自1627年的荷蘭統治時期。

荷治時期[编辑] 17世纪30年代,跟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臺的傳教士干治士利用羅馬拼音將臺灣新港附近的平埔族語言文字化,並利用該文字開堂教授聖經。

該文字因為傳授於平埔族新港社,所以稱為新港文或新港文書。

1636年,荷蘭傳教士尤羅伯更開始在新港社創立學校招收平埔族學童,教授新港文、聖經與羅馬字母。

後來,南部平埔族大社中,通通都有類似由傳教士設立的教育機構。

這些學校,就是臺灣教育的啟蒙。

鄭氏時期[编辑] 而漢文化教育有系統移值臺灣,則始於鄭成功建立於臺灣的鄭氏政權。

1661年鄭成功擊退荷蘭東印度公司後,雖然隔年去世,不過繼承者鄭經與當時主要官員陳永華積極從事臺灣教育工作。

1666年,陳永華於當時臺灣首府承天府建造全臺灣第一座孔廟,並在孔廟左廂內設置太學,即今該地(全臺首學)由來,這也是全臺灣的第一所由官方出資興辦的求學場所,名字稱為官學,又因為設於孔廟內又稱為儒學。

清治時期[编辑] 1683年清朝佔領一半臺灣。

靖海侯施琅在臺灣設立第一所名為「西定坊書院」的教育場所。

這場所為免費入學的義學。

1704年清廷於臺設立而真正具有漢人傳統的的書院,則是臺南 崇文書院。

1683年-1895年,清朝於臺灣設立了數十所書院,這些書院多是官辦或官民合辦。

這情形與當時中國大陸學院全由私辦的情形不太相同。

當時臺灣,除了儒學、義學和書院之外,還有小型由私人籌辦的小型書房。

這些以八股文為主的教育與現代的教育尚有一段距離。

作為識字的閩南語蒙學書,有《識丁歌》、《千金譜》[1]等。

客家語蒙書則有《四言雜字》[2]。

日治時期[编辑] 1930-1939年臺灣本島人學齡兒童就學比較圖 1895年甲午戰爭後,臺灣日治時期開始。

1895年7月14日臺灣總督府第一任學務部長伊澤修二,執掌臺灣教育事務。

他在設置臺灣公學校意見一文中,建議臺灣總督府於臺灣實施當時日本尚未實施的兒童義務教育。

1895年臺灣總督府於臺北市芝山岩設置第一所西式教育場所,也是臺灣第一所小學。

(今臺北市士林國小)隨後雖發生六氏先生事件,臺灣總督府仍於1896年設置國語傳習所,設置更多義務小學。

之後,1898年國語傳習所於並升格至公學校,1941年再改為國民學校。

1943年,全臺灣小學共1099所,小學生932525人。

臺灣人民的義務教育普及率為71%,全亞洲只低於日本,已達先進國家之列。

此外,日治時期的初等教育除了公學校、小學校、國民學校等制度外,還有專門為臺灣原住民設置的蕃童教育所與蕃人公學校。

中等教育方面,為普及教育需要的大量師資,日人採公費制的師範學校制度。

重要的有臺北師範學校與臺南師範學校等。

除師範教育外,經濟考量的職業學校也是日治時期中等教育重點,包含農工商漁都廣設職業學校。

而普通教育的中學校,早期僅讓日人就讀,也僅有兩間中學校,分別為臺灣總督府臺北中學校(今建國中學)、臺灣總督府臺南中學校(今臺南二中)。

後在臺灣士紳的奔走與集資下,於1915年成立臺灣公立臺中中學校(今臺中一中),第一所臺灣人就讀的學校方始成立。

而1923年(大正12年)設立臺灣總督府臺中師範學校。

1931年臺灣總督府臺南高等工業學校。

1940年臺灣總督府於屏東新竹師範學校。

1943年臺中農林專門學校獨立,也陸續升格為高等學院。

(註冊學生須具備初中畢業資格) 女子教育部分,隨著教育政策的改變和社會的變遷,女子教學的內容日趨多元,但主要目標仍是期望女性成為「賢妻良母」,而非訓練女性能自立更生。

1896年後「國語學校」以手工藝為號召,正式成立女子分教場,而後從初等教育發展出中等女學校,但直到1930年代之後,女性受教育的情況才逐漸普遍。

1919年後接連設立專收臺人女性的彰化及臺南兩所高等女學校,各地紛紛也增設中學校、高等女學校、師範學校女子部,以及農業、商業及家政教育等學校。

早期的課程重點在語言、藝能等項目,1930年代之後也加入遊戲、運動等課外活動,為女性的身心健康、社會風氣的開放影響深遠。

然而,蓬勃發展的女子教育並未延伸至高等教育,許多有志向學的女性,多選擇海外留學。

[3] 高等教育,日治時期並非義務教育,很多高等學校都是限制一定比例的日人就讀,故考入就讀的臺籍生程度均佳。

至於大學,於1928年設立全臺第一所大學臺北帝國大學,方奠定臺灣學術的基礎。

雖然日本人在臺灣普設西式的學校,但是傳統的私塾卻一直到皇民化運動時期才相繼消失。

戰後時期[编辑]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早期,大力推行去日本化,強力推行國語教育,被認為是國民黨五十年愛國教育。

[4],教育資源與體制則約承襲日治時期後期與中華民國政府在中國大陸時期的綜合體制。

中華民國政府於1968年(民國57年)開始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後。

直至今日,接受六年學制的國民小學和三年學制的國民中學教育對於中華民國的所有及齡國民是一项應盡的義務。

而大約95%以上的國中畢業生會選擇進入三年學制的高級中等學校繼續升學,或進入五年制專科學校。

而高中,大學,研究所等等的各級學校遴選,現今大都依舊有名稱不同的考試遴選方式。

除此,亦有以高等教育為主的回流教育;比方在職專班。

截至2015年8月,臺灣有158所大專院校提供高等教育[5],當中又可分為普通教育(大學、獨立學院)、技職教育(科技大學、技術學院)兩大體系[6]。

每年約有14萬名考生參加1月底或2月初的大學學測;約有7萬名考生參加7月1日~7月3日的大學指考;九十九年大學指考分發結果,學生錄取率達94.87%。

另有約16萬名考生參加5月中的四技二專統測,九十九年四技二專日間部登記分發結果,學生錄取率為85.44%。

臺灣有153所大學院校設有研究所,但是每年也有許多學生選擇出國留學,包括平均每年赴美國留學的1.3萬人[7]。

2009年度中華民國中央政府總預算中,有18.7%的經費編列為教育科學文化方面。

[8] 法人[编辑] 國立[编辑] 私立[编辑] 私立綜合性大學及學院有:天主教輔仁大學(1960年復校)、東吳大學(1954年復校)、淡江大學(1950年設立為英專、1980年改制大學)、東海大學(1955年設立)、中原大學(1955年設立、1980年改制大學)、逢甲大學(1961年設立、1980年改制大學)、靜宜大學(1956年設立、戒嚴時期為獨立學院)、中國文化大學(1963年設立研究所、1964年設立學院、1980年改制大學)及大同工學院(1956年設立時為工專,1963年改制為大同工學院,1999改名大學) 私立醫學大學有:台北醫學大學、高雄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中山醫學大學[註1] 市立[编辑] 縣立[编辑] 初等教育[编辑] 中等教育[编辑] 屬於中等教育的學校,在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實施後依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規定國中九年級生均需要透過參加國中教育會考以瞭解國中學習成效,多數高中職也以此當免試入學超額比序作業時的參考要素。

但若不參加也無處罰的規定。

臺灣的高級中等學校亦不屬於義務教育,必須通過免試入學或特色招生(特招),才能申請或分發到各學校,臺灣的高級中等學校分為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四種,及等同於前述學制之進修學校及五年制專科學校(前3年)另外,因應培育中華民國國軍幹部人才之需要,設有中正國防幹部預備學校(中正預校),為三年制高級中等教育。

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則於一年級設置綜合性科目,二年級起則由各校自行劃分多個班群,不同班群會有各自的必修科目,且一樣由學校自行制定,學生則可以選擇進入自己想就讀的班群;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依照職業類群分科;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則是結合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類科課程和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類科課程,一年級設置普通高中課程及職業試探,二年級依興趣探索選擇普通學術類發展(學術學程)或職業技術類專門技能(專門學程);而就讀中正預校的學生必須升讀三軍軍官學校或國防大學。

屬於技術型高中的學校,計有國立79所,以上高級中等學校均需透過參加免試入學統一分發,方能錄取。

1968年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因國民教育為每一位國民應接受的教育,此後,又針對為從事職業生涯準備的國民中學學生於三年級時實施技藝教育,使學生謀得一技之長,畢業後可報考進入高級職業學校之實用技能班;2014年8月起實施十二年國教,高級職業學校改為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除改制或新設學校之外,不須即時更改校名全銜,但法律定位已有所調整。

高等教育[编辑] 更多信息:學位貶值 高等教育學校隸屬教育部高教司管轄,屬於高等教育的院校計有國立大學23所、國立藝術大學3所、國立體育大學2所、私立大學29所、私立醫學大學4所、私立醫學院1所、私立管理學院2所,以上共63所;屬於師範體系計有國立師範大學3所、國立教育大學2所,合計5所。

以上大學校院均需透過參加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或大學指定科目考試,方能錄取。

高教體系在臺灣社會擁有極高的影響力,從公民直選後的所有中華民國總統,一直到中央各部會的政府官員、各教育層級的教師、社會上的律師以及醫師等等皆為高教體系完全壟斷的領域。

1950年代,台灣的大學院校為四所,1973年行政院曾下令禁止私立學校成立,1985年後才又重新開放。

隨著時代背景改變,1994年「四一〇教改遊行」訴求影響「廣設高中大學」,2008年名列世界前1000大的大學有20所;學生人數由5000多人,增加到131萬3千多人,2006年以考試方式入學的錄取率為90.93%,若加上其他升學方式,大學錄取率超過100%[10]。

直到2012年,台灣的大專院校已達162所。

台灣高等教育院校的經費預算原本主要收入為政府所分配的年度預算,受到全球化和學校增加的影響,財務結構的重心往校務基金和自籌款項傾斜,而校務基金的來源除了政府編列的預算撥付外,還有學雜費、推廣教育、建教合作、場地設備管理、捐贈、孳息、其他等來源[11]。

高等技職教育[编辑] 更多信息: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 在中華民國,屬於高等技職教育的學校計有國立技職校院13所、國立專科學校2所、私立技職校院58所、私立專科學校10所[12],隸屬教育部技職司管轄。

屬於高等技職教育體系之大學校院,考生須透過參加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方能錄取。

2014年,《技術及職業教育法》三讀通過,確立高等技職教育在台灣技職體系之定位及責任。

[13] 設有軍校7所、警校2所,則是採單獨招生方式,錄取學生,考生需個別報考,參加各校所舉辦的考試,方能錄取。

科技大學[编辑] 主条目:科技大學(臺灣學制) 技術學院[编辑] 主条目:技術學院 專科學校[编辑] 主条目:專科學校(臺灣學制) 陸生報考大專院校[编辑] 主条目:中國大陸學生赴臺灣就讀 2011年開始,中華民國政府開放中國大陸籍(即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學生(通稱「陸生」,不含港、澳)報考台灣大專院校。

其中,私立大學開放大學部(學士班、本科)與研究所(碩、博士班)招生,國立大學僅開放研究所招生(離島的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國立金門大學除外)。

2014年,國立大學也全部開放陸生本科生招生。

但有名額限制,每屆只招五名。

2014年,劉積亮取得陸生第一個台灣博士學位,畢業院校為國立中山大學中國與亞太區域研究所[14]。

教育種類[编辑] 師範教育[编辑] 参见:師範學校§ 台灣 臺灣師範教育始於1896年創立之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師範部,師範部又分甲、乙兩科,甲科招收日籍學生培育為「教諭」,即為正式合格教師;乙科招收臺籍學生培育為「訓導」,即為正式教師之助教。

後於1899年於臺北縣、臺中縣及臺南縣各創立臺北師範學校(第一代)、臺中師範學校(第一代)及臺南師範學校(第一代),培育大量臺籍教師,以教育作為語言、文化、政治傳播工具,便於統治殖民地。

1902年因臺灣初等學校(小學校、公學校)設立狀況不佳,導致教師人數供過於求,總督府為樽節公帑廢除臺北師校、臺中師校,尚有學籍之學生則轉移至臺南師校,而後臺南師校也於1904年廢校。

一戰後總督府修改對臺治理方針採取「內地延長主義」,其中1919年及1922年兩次修改臺灣教育令確立師範教育,將國語學校改制為臺北師範學校(第二代)、臺南師範學校(第二代);此外推動日臺共學制度,下修臺灣人入學各級學校資格限制,僅需具備國語(日語)能力即可,臺灣人就學率大幅提升;為因應教師需求復辦臺中師範學校(第二代),新辦新竹師範學校(併入中師預科)及屏東師範學校(併入南師預科),臺北師範學校於1927年再分做臺北第一師範學校(今臺北市立大學)及臺北第二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戰後初期師資培育制度方面承續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的師範教育制度,另外則將日治時代師範學校更名,或新設師校,原日治時代總督府台北、台中、台南三所師範學校改為省立台北、台中、台南師範學校。

1946年,將台中師範學校新竹分校及台南師範學校屏東分校,分別擴充改為省立新竹與屏東師範學校。

此外,於1945年設立台北市女子師範學校,1948年省立台東及花蓮師範學校亦分別成立。

至於中等學校教師的養成機構,則於1946年在台北市創立台灣省立師範學院。

所有師範校院均為公立,師範生均享受公費待遇,並有服務義務。

另外,為解決嚴重「師資荒」現象,亦採取徵選、考選、訓練與講習等速成管道,以補充師資之不足。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以後,師資培育機構的設置仍以公立為主,師範生均給予公費待遇,中小學則仍採師資分途培育的方式。

在小學師資培育方面,1954年增設高雄女子師範學校,1957年又增設嘉義師範學校。

1960年起到1967年止,政府分期將全省九所師範學校一律改為師範專科學校,將修業年限由三年改為五年,使小學師資訓練機構,由中等學校提昇到了專科學校,1987年更將九所師專改制為師範學院,小學師資學歷已提高到與中學師資同為大學畢業。

至於中學師資培育機構,為了加強培育台灣中等教育師資,1955年將台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台灣省立師範大學,1967年更名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為提高台灣中等學校師資素質,於1969年創設台灣省立中等學校教師研習會,1971年擴展為台灣省立教育學院,1980年更名為國立台灣教育學院,在1989年改制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後,許多名額皆為公費;另外,為配合九年國民教育之實施,設立台灣省立高雄師範學院,1980年更名為國立高雄師範學院,並於1989年改制為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台灣此後有三所師範大學、一所普通大學教育系,用以培養中等學校師資。

期間,九年國教開始實施,中學師資需求量遽增,乃公布「國民中學教師儲備及職前訓練辦法」,規定只要修滿教育科目十六學分以上者,即可擔任中等學校教師。

而於1967年教育部指定台大、政大、成功及中興大學開設教育選修科目,此外,師大(院)並對擬任國中教師卻未曾修習教育專業科目者,施以職前訓練。

1969年「師範教育法」公布實施後,才明定師資培育管道與內容。

1994年,「師範教育法」被修訂為「師資培育法」,「師範教育」成為歷史名詞,「教師法」也於1995年公布實施。

自此,中小學師資由師範校院、設有教育院、系、所或教育學程之大學實施,教師資格的取得分為初檢及複檢兩個階段,師資培育以自費為主,公費及助學金為輔。

此外,教師培訓採「儲備制」,而教師任用則改為「聘任制」,均為其特色。

使得師資培育體系趨向多元化、市場導向的傾向。

後來由於師院畢業只能擔任國小教師,而師大畢業卻在國小、國中、高中皆可任教職,且師大轉型綜合大學較為快速,因而導致師院逐漸地沒落。

在1996年行政院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中說:「師範學院設校條件不如一般大學,在追求較大效益的前提下,一方面可將有關校院加以歸併整合,另一方面可考慮轉型為綜合大學,使其發揮較大效益。

」。

2005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公布「師範校院定位與轉型發展方案」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等六校成立轉型改名教育大學籌備處」,推動國北師、新竹師院、台中師院、屏東師院、花蓮師院、市立臺北師院等六所師院轉型教育大學,並與鄰近大學整併[15]。

2011年中華民國教育部1月26日大學法修正案通過,其中第七條載明教育部擬訂大學合併計畫,報行政院核定後,由大學執行[16]。

國立嘉義師範學院和國立嘉義技術學院合併為國立嘉義大學,2008年,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與國立東華大學合併為新的國立東華大學。

2013年8月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與臺北市立體育學院合併為臺北市立大學。

2014年8月,國立屏東教育大學與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合併為國立屏東大學。

2016年11月國立清華大學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合併為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臺東師範學院和國立臺南師範學院分別脫離師範體制改制為綜合大學國立臺東大學和國立臺南大學,目前教育大學僅剩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國立臺中教育大學[11]。

師資培育除了師範院校外,一般大學院校的教育學程也依師資培育法改設立師資培育中心。

2004年,台灣有75個師資培育中心,共96個教育學程[11]。

爾後因少子化造成流浪教師現象,以及浮濫開放師資培育造成師資素質參差不齊,2015年僅剩33個師資培育中心[17]。

教育體系[编辑] 29 研究所博士班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不適用 23 28 研究所博士班 22 27 研究所碩士班 研究所博士班 21 26 研究所碩士班 研究所博士班 20 25 七年制大學部分中醫學系 研究所碩士班 19 24 六年制大學醫學系中醫學系牙醫學系藥學系部分物理治療學系獸醫學系 研究所碩士班 二年制空中大學 18 23 五年制大學法律學系建築學系 17 22 四年制大學 四年制技術學院科技大學(四技) 二年制技術學院科技大學(二技) 二年制技術學院進修部 16 21 15 20 二年制專科學校(二專) 五年制專科學校(五專) 二年制專科學校進修部 14 19 13 18 三年制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學術學程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 三年制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專門學程 三年制高級中等特殊學校 三年制高級中等學校進修部 12 17 11 16 10 15 三年制國民中學 三年制國民中學特殊教育 三年制國民中學補校 9 14 8 13 7 12 六年制國民小學 六年制國民小學特殊教育 六年制國民小學補校 6 11 5 10 4 9 3 8 2 7 1 6 幼兒園 學前特殊教育 不適用 不適用 5 2 年齡 一般教育 特殊教育 進修教育 學齡 註:碩士班修業年限為1至4年,博士班修業年限為2至7年,本表皆以2年作為表示。

教育統計[编辑] 依據中華民國教育部於2006年(民國95年)的學生人數統計,165所大專院校的學生共有1,310,672人,人數最多的前幾所大學為國立臺灣大學(32,233人)、淡江大學(27,543人)、輔仁大學(27,268人)、中國文化大學(26,612人)、國立成功大學(21,362人)、逢甲大學(20,426人)。

公立大專院校約佔全體大專院校學生人數的30%。

中小學的統計中,以澎湖縣馬公市虎井國民小學和澎湖縣立志清國民中學人數最少,分別有9名和16名學生[18]。

相關[编辑] 台灣教育改革 台灣大專院校列表 台灣研究 臺灣大專院校整併 在台復校 菲律賓師大特教糾正案 加強班(國民中學) 台灣國中教育 註釋[编辑] ^包括: 禁止私立大學使用縣市以上等級的地名做為校名。

以大學校長出席政府部會的「列隊排序」[9] 參考文獻[编辑] ^王順隆.《識丁歌》與《千金譜》-兩本閩南語識字蒙書的比較.閩南語俗曲唱本「歌仔冊」全文資料庫.2006-03-16[2014-07-23].(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15)(中文(臺灣)).  ^黃震南.《取書包,上學校:臺灣傳統啟蒙教材》.台灣:時報文化.2014-09-12.ISBN 9789865729271(中文(臺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女學生上課情形.斯土斯民展品列表-斯土斯民-臺灣的故事.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2018-02-14].(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中國人仇日是仇恨教育所致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3-02-21. ^104學年度大專校院名錄.教育部統計處.[2015-08-20].(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中華民國教育部,2013技職教育手冊,頁9。

^教育部電子報304期數字看教育留學人數創新高.[2009-03-12].(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0-01).  ^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98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2009-03-12].(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1).  ^「私立學校校長要走在公立學校的校長之後,這算是尊重私立校長的人格?」。

參見羅光,《病影心痕》。

台北縣:輔仁大學出版社,2002年,頁76。

^蔡明學我國大專校院學生素質之探究[永久失效連結]研習資訊第24卷第3期2007年6月p135-P144 ^11.011.111.2蘇進棻台灣高等教育發展與未來挑戰[永久失效連結]研習教育第24卷第1期p.125-132 ^全國大專校院校數.[2019-05-05].(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0-19).  ^技術及職業教育法.[2019-05-05].(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1).  ^全台首位陸生博士出爐-中時電子報.[2015-04-24].(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繁體中文)告別「師」塾6師院確定轉型教育大學(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由時報,2005年3月11日 ^(繁體中文)教育部得衡酌高等教育整體發展、教育資源分布、學校地緣位置等條件,並輔以經費補助及行政協助方式,擬訂國立大學合併計畫報行政院核定後,由各該國立大學執行。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大學法》第七條 ^105學年度師資培育統計年報(PDF).[2018-08-12].(原始内容(PDF)存档于2018-08-12).  ^95學年度大專院校學生人數統計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xls檔) 其它 台灣教育會,台灣教育沿革誌,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5年10月1日 曾孝明,台灣教育的宏觀與微觀,御書房出版社,2004年4月1日 吉野秀公,台灣教育史,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7年12月1日 林玉體,台灣教育的主體性,臺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1日 陳德和,台灣教育哲學論,文史哲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6月1日 外部連結[编辑] 中華民國教育部(繁體中文) 查论编臺灣多元入學與教育國中升學測驗入學(12年國教)國中會考、特色招生考試高中升學特殊選才特殊選才大學多元入學繁星推薦-個人申請-考試分發科技校院招生管道四技二專統測停辦測驗入學(九年國教)基本學測-高中職多元入學非測驗入學高中多元入學學制學前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國中教育-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高等教育相關機構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臺師大心測中心-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相關條目臺灣教育-台灣教育史-日治時期師範教育機構-加強班(國民中學)-完全中學-附屬中學-高中多元入學-高中資優班-科學班-省辦高中,縣市辦初中-九年國教-義務教育-代用國民學校-代用國民中學-台灣教育改革-台中四省中-台南四省中-北市五省中-八大省工-八大省商-高中職社區化 查论编亞洲各國家和地區教育东亚及北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大陸、香港、澳門)·中華民國(台灣)·日本·朝鲜·韩国·蒙古·俄羅斯東南亞緬甸·汶萊·柬埔寨·東帝汶·印尼·老挝·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南亞孟加拉·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中亞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西亚阿富汗·亞美尼亞·阿塞拜疆·巴林·塞浦路斯·格鲁吉亚·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約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巴勒斯坦·卡塔尔·沙特阿拉伯·敘利亞·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门 查论编臺灣主题历史歷史年表 史前時期 考古遺址 荷治時期 西治時期 明鄭時期 清治時期 牡丹社事件 日治時期 自治議會設置請願運動 首個政黨 首次選舉 戰後時期 二二八事件 戒嚴 國府遷臺 白色恐怖 臺灣奇蹟 美麗島事件 民主化 解嚴 野百合學運 修憲 國會全面改選 總統全民直選 首次政黨輪替 對外關係史亞太 中國大陸 兩岸三通 服貿協議 太陽花學運 福建 香港 澳門 日本 琉球 韓國 印尼 菲律賓 越南 歐美 英國 西班牙 荷蘭 法國 德國 瑞典 俄羅斯 美國 巴西 地理 城市 氣候 自然災害 地震 地形 島嶼 海岸 火山 百岳 山峰 河流 湖泊 瀑布 濕地 地質 斷層 溫泉 特有種/保育物種 國家公園 國家風景區 自然保護區 自然生態保護區 環境保育 政治內部 政府 總統 副總統 行政院院長 總統府 行政區劃 中華民國 憲法 民主化 選舉 審查制度 國家安全會議 國安局 法律 警政署 國籍 行政院 立法院 司法院 考試院 監察院 軍事 國防部 國軍 空軍 海軍 陸軍 資通電軍 憲兵 後備兵 兵役 政黨 外部 外交 統獨議題 臺海現狀 中華民國在台灣 中華民國是臺灣 中華民國(臺灣) 中華民國臺灣 一邊一國 兩個中國 兩國論 特殊非兩國論 台灣地位未定論 議題 中華意識/台灣主體意識 臺灣意識論戰 去中國化/去臺灣化 台灣本土化運動 中國史觀/臺灣島史觀 台灣民族主義/中華民族主義 中国统一 台灣獨立運動 白色恐怖 南北差距 臺灣轉型正義 不當黨產 軍公教爭議 年金改革 经济 銀行 中央銀行 新臺幣(貨幣) 統一發票 經濟史 美援 十大建設 十二項建設 六年國建 亞太營運中心 新十大建設 愛台十二建設 前瞻計畫 台灣農業 土地改革 三七五減租 公地放領 耕者有其田 科技 科學園區 半導體產業 能源 電力 礦業 都會區 證交所 期交所 櫃買中心 集保結算所 臺灣ETF TAIEX 交通 公路 汽車客運 鐵路運輸 台鐵 高鐵 捷運系統 飛航 民航相關事業列表 航空公司列表 港口 漁港 社会概觀 台灣社會學會 公衆假期與國定假日 文化輸出 臺灣書院 國際排名 人權 LGBT 社會運動 台灣之最 台灣之光 文化 文化史 次文化 飲食 小吃 夜市 茶文化 公益彩券 電影(電影列表) 戲劇 布袋戲 歌仔戲 梨園戲 客家大戲 電視劇(列表) 音樂 流行文化 語言 文學 文學史 建築 列表 攝影 觀光景點 台灣八景 哲學 人口 臺灣人 族群 原住民 漢族 本省人 外省人 閩南人 客家人 臺灣新住民 在臺外國人 省籍情結 國語政策 日本情結 倭寇 皇民化運動 國語家庭 灣生 去日本化 族群械鬥 原漢衝突 閩客械鬥 漳泉械鬥 海外臺灣人 日本籍 越南籍 美國籍 加拿大籍 澳大利亞籍 媒體 媒體史 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 新聞記者協會 電視 電台 報業 報業史 雜誌 新聞紙雜誌圖書管制 電玩 雜誌及期刊 地下電台 兩報三台 老三台 南臺灣三大報 媒體操縱 黨政軍退出媒體 乱象 財團化 統派 泛藍 親中 獨派 親綠 三民自 醫療 十大死因 國家衛生研究院 衛生福利部 全民健保 疾病管制署 國家衛生指揮中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醫療機構 醫學中心 教育 教育史 發明與發現 體育 學術期刊 文獻資料庫 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政大機構典藏 華藝學術資料庫(英语:Airiti) 國家檔案館 環境 環境汙染 空氣汙染 垃圾焚化爐 分类 主题 台灣主题教育主题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臺灣教育&oldid=72704998” 分类:​台灣教育隐藏分类:​Webarchive模板wayback链接自2018年4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条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链接自2015年3月需要改寫成文章敘述的條目自2014年3月扩充中的条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AzərbaycancaEnglishBahasaIndonesia日本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