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員的最大敵人-傷患 - 運動筆記HK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我的年代,活生生的例子就有荷蘭三劍俠的雲巴士頓,以及NBA ... 只可惜運動雖然可以醫治好我身體上的病患,但不斷的受傷也令我在運動生涯中遇到不少 ...
展開
首頁
文章精選心得運動員的最大敵人-傷患
傷患係運動員嘅最大的敵人,這句說話一點也沒有錯,相信也沒有人會反對!在我的年代,活生生的例子就有荷蘭三劍俠的雲巴士頓,以及NBA中OrlandoMagic的PennyHardaway等等,都在自己運動生涯高峰的時候受到嚴重傷患,雖然久休復出但狀態已大不如前,光芒不再,黯然地在職業球壇上慢慢消失,直至被人遺忘。
我自小身體非常差,什麼奇怪的病總在我身上出現,由鼻敏感,哮喘,心漏症等等,不斷圍繞着我,藥煲日日伴著我是常識,每星期睇醫生也是常態。
認識我的人可能不會相信,看見現在龐然大物的我,年少時也有這麼一段傷病的日子。
人生轉捩點,就是由我開始喜歡上運動開始。
為了令身體更健康,開始做起運動來,一動起來就停不了,我就是這種人,只要喜歡一樣東西,就像火車頭的衝呀衝,進入忘我境界。
由細到乒乓球到手球,足球到籃球,單車到健身,在人生不同的時期都瘋狂地投入了,自此之後身體也強壯了,而年少時的傷病也一一離我而去。
我終於發現了一個事實,原來運動真係可以醫病架!只可惜運動雖然可以醫治好我身體上的病患,但不斷的受傷也令我在運動生涯中遇到不少挫折,更可笑的是,總在我將會有比賽時候就會受傷,當年連我媽媽也取笑我:「點解你次次足球比賽之前就整親手?籃球比賽之前就整親腳?」我只有無言......。
我不是職業球員,業餘也不是,只是一個喜歡運動的普通人,但不同大大小小傷患在我的人生中不斷出現,這倒也非常諷刺,可能這就是我人生的一大考驗。
我由炒單車到炒電單車到抄私家車我都試過,人生去到呢度,都仲行得走得,都已經算無憾啦掛。
(圖片來源:RexChoy)自從年紀漸大,激烈的球類運動已經參與得非常少,偶爾參與一兩場已經覺得力不從心,自從2013年喜歡上跑步之後,經歷了兩次交嚴重的傷患,相信我已經要與球類活動說聲再見;受過傷的人先知道箇中難受的滋味,想動不能動想跑不能跑,你會有好多野想做,但係你好多野做唔到,偶爾也會感到灰心失望。
(圖片來源:RexChoy)但受過傷先知道要堅強,作為一個喜歡運動的人,面對傷患這個最大的敵人,在它的面前更加不能畏縮退讓,一定要有一顆頑強的鬥志戰勝它!慶幸我也是一個不服輸的人,所以到現在我仍然每天在跟他挑戰。
(圖片來源:RexChoy)雖然如此,但我已經找到了我運動上的目標,就是希望用自己一雙腳不停地跑,跑到更多地方去,希望可以克服這位「最大的敵人」,繼續努力。
(圖片來源:RexChoy)因為能跑,就成了!延伸閱讀・最初的夢想・四個小貼士遠離足底筋膜炎・減輕膝蓋傷害的七個方法・注意!你可能正面臨過度訓練・告別跑步最大迷思遠離膝傷的關鍵
喜歡這篇文章嗎?分享給朋友知道!
相關文章
青公的迷思
最初的夢想
【時刻守候】全新AmazfitT-Rex2...
【新手指南】20名跑手分享他們作為初學者所犯過的錯...
作者
RexChoy
追蹤
熱門文章
【訓練】如何越跑越遠?最關鍵的耐力訓練
【突破表現】11種重量訓練方法一覽
【全城動起來】「2022奧運日虛擬跑」啟動!隨時隨地與香港運動員一起跑
【健康】飯後多久運動最好?
最新文章
【一代宗師】電子音樂大師Vangelis辭世與體育運動的不解緣揭開
【話題】平板撐9.5小時還不夠!澳洲男子再挑戰一小時俯臥撐狂做3,182下創紀錄!
【正視肥胖】調查指三分一港人疫情下增磅10%因常叫外賣久未運動所致
【紫崗挑戰賽】堅持就會有意想不到的結果黃浩聰奪冠感驚喜
請在此留下訊息,我們會盡快回覆您的問題
您有則新通知
查看全部
收件人:
傳送
+30
延伸文章資訊
- 1【新聞】自由車/黃亭茵受傷不無助小港醫院和運發局給力量
後來透過運動傷害防護門診,接受小港醫院團隊的治療,疼痛情況才好轉。黃亭茵說,運動傷害防護門診是很貼心的措施,讓運動員受傷時不會感到無助。
- 2優秀運動選手重大術後復健心理與參賽歷程之探究
喪失、焦慮與恐懼、缺乏信心及表現降低,充分展現在運動員受傷後的心理反應上(季. 力康等,2012),一旦在運動過程中受傷,皆會造成生理與心理上的一大傷害(羅慶儒,.
- 3舉世震撼的「最長七分鐘」蘇麗文憶08年奧運受傷征戰只想奪牌 ...
隊醫長期悉心治療、照顧運動員,對選手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及個性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有了互信互諒的默契,若遇到突發狀況,才能幫上忙。
- 4體育選手受傷應堅持完賽?-臺灣讀報教育指南
體育選手受傷應堅持完賽? 報導/沈育如. 日本日前舉行企業女子接力馬拉松,當中一名選手飯田怜,在比賽時不幸意外骨折,但她不顧傷勢,用跪爬方式將接力帶交給隊友, ...
- 5蟄伏殺手——運動傷害 - 台灣光華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