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 又称四真谛、四谛,四種神聖的諦,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跡聖諦,簡稱為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釋迦牟尼佛之基本教法,歷史上部派佛教,和現代 ...
四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佛教
基本教義
四圣谛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蘊
緣起
空性
因果
業
戒律
毗奈耶
尸羅
五戒
禪那
业处
轮回
波罗密
涅槃
真如
佛性
皈依
三寶
三法印
佛教共識宣言
修行成就/果位
佛
菩萨
辟支佛
四向四果
阿罗汉
阿那含
斯陀含
須陀洹
人物(英语:List_of_Buddhists)
释迦牟尼
十大弟子
迦多衍尼子
馬鳴
龍樹
提婆
无著
世亲
覺音
鸠摩罗什
慧遠
菩提达摩
智顗
玄奘
惠能
蓮花生
宗喀巴
宗派、國家和地區
部派
大乘
金剛乘
上座部
三乘
大乘
中乘
「小乘」
一佛乘
漢傳
藏傳
藏傳佛教史(英语:HistoryofTibetanBuddhism)
印度
斯里蘭卡
緬甸
泰國
中國大陸
台灣
日本
新加坡
马来西亚
蒙古國
歐美
歷史
佛教历史
佛教時間線
集结
原始佛教
初期佛教
根本分裂
部派佛教
大眾部
上座部
阿育王
南傳佛教
北傳佛教
於印度衰落(英语:DeclineofBuddhismintheIndiansubcontinent)
法難
佛教現代主義(英语:Buddhistmodernism)
人間佛教
左翼佛教
經籍舉要
大藏经
巴利大藏經
漢文大藏經
藏文大藏经
阿含經
南传尼柯耶
法句經
大般若经
心經
金剛經
法華經
解深密經
華嚴經
維摩經
涅槃經
楞伽經
大悲咒
楞嚴經
圆觉经
藥師經
地藏經
阿彌陀經
坛经
瑜伽論
大智度論
俱舍論
聖地
佛寺
精舍
八圣地
四道場
汉地寺院
佛塔列表
相關主題
艺术
修学制度
組織
人物
佛教模板
佛教主題
上座部佛教
巴利聖典
批評
論諍
大乘非佛說
十方諸佛
佛教大綱(英语:OutlineofBuddhism)佛教主題查论编
四圣谛(梵文:चत्वारिआर्यसत्यानि,catvāriāryasatyāni;巴利語:cattāriariyasaccāni;標準藏語:བདེན་པ་བཞི།),又称四真谛、四谛,四種神聖的諦,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跡聖諦,簡稱為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釋迦牟尼佛之基本教法,歷史上部派佛教,和現代佛教各宗派共同的基本教义[1]。
目录
1簡介
2四聖諦
3苦谛
4集諦
5滅諦
6道諦
7四聖諦三轉十二行
8四谛十六行相
9参见
10參考文獻
簡介[编辑]
梵语satya[2]義為真實的道理即真理;古漢語諦字原義是審知事物的內在含義或者意義[3]。
佛教不管支派如何分化,必根本依據四諦,否則將難免流變。
四聖諦包括苦的普遍存在、苦的原因、苦的消滅與滅苦的方法。
[4]四諦概括了兩種因果關係:集是因,苦是果,是迷界的因果;道是因,滅是果,是悟界的因果。
這是從表面現象到深層原因的逆推過程。
反過來說,就是修道除惡、滅貪嗔癡,就可以離苦,脫離輪回。
巴利語sacca,[5]既可以是名詞中性,亦可以是形容詞。
若是名詞,意思是諦、事實或真理;若是形容詞,指真實的,真正的。
四聖諦(catu-ariya-saccāni)由數詞四(catu)、聖者的(ariya)、諦(saccāni)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即指四種由聖者所證悟的真理,由佛陀所發現的。
四聖諦[编辑]
释迦牟尼佛於菩提伽耶菩提樹下成道后,至鹿野苑初转法轮[6],即为憍陳如、跋堤、跋波、摩訶男及阿說示五位沙門宣說四圣谛,五人各有所证悟,而求出家成为五比丘僧。
《雜阿含經·三七九·轉法輪經》[7]:
“
一時,佛住波羅奈鹿野苑中仙人住處。
爾時,世尊告五比丘:「此苦聖諦[8],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9]、此苦滅[10][11]、此苦滅道跡[12]聖諦[13],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聖諦智當復知,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苦集聖諦已知當斷,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集滅,此苦滅聖諦已知當[14]作證,本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以此苦滅道跡聖諦已知當修,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維,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比丘!此苦聖諦已知、知已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此苦集聖諦已知、已斷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滅聖諦已知、已作證出,所未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復次,苦滅道跡聖諦已知、已修出,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諸比丘!我於此四聖諦三轉十二行不生眼、智、明、覺者,我終不得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為解脫、為出、為離,亦不自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我已於四聖諦[15]三轉十二行生眼、智、明、覺[16],故於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聞法眾中,得出、得脫,自證得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爾時,世尊說是法時,尊者憍陳如及八萬諸天遠塵垢,得法眼淨[17]。
”
《雜阿含經·三九三經》等記載聖弟子證四沙門果、辟支佛果,菩薩證佛果,皆因如實知見四聖諦[18]:
諸比丘,此是苦諦。
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求不得是苦,簡言之,五取蘊是苦。
諸比丘,此是集諦。
輪迴之因是貪,情欲執著彼此,貪着感官享受,貪着存有,貪着無有。
諸比丘,此是滅諦。
徹底遠離、捨離貪欲,由此得解脫而沒任何執取。
諸比丘,此是道諦。
即八正道: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19]
苦谛[编辑]
参见:苦(佛教)和五蕴
苦谛(Dukkha):經驗向佛陀証明,一切生存是苦。
生活中當然有苦有樂,但使人難以忍受的是諸行無常。
生、老、病是眾生所必經的,「我」由五種物質與精神(五蘊)合組而成,只是短暫而偶然的產物,沒有持久、常住、永恒的東西。
[20]苦谛(Dukkha),由前綴的du與名詞的kha兩詞合成。
“du”有惡、難、不好的、壞、困難、不舒服之義。
“kha”指虛空、空間或天空之義。
合在一起的dukkha有困難、不自在、不舒服之義。
[21]
佛陀總結出人生的八大痛苦(“八苦法”):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蕴熾盛。
世间有情悉皆是苦,有漏皆苦[22],即所谓“苦諦”,是大乘佛教常用的教法,以此说明世间有情悉皆是苦,即所谓有漏皆苦。
根据南传佛教中的《长部》描述,佛陀也把“苦”分为十一种(“十一苦法”):生、老、死、愁、悲、苦、憂、惱、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最後概括的說“五取蘊即苦”[23]。
生,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诞生、出生、入胎、再生,还有五蕴中的显现,还有眼、耳、鼻、舌、身、意等所感受、获得的内容等,都为“生”[24]。
生是许多苦的基础。
老,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年老、衰老、牙齿损坏、头发变白、皮肤变质、六根的成熟等各种现象[25]。
由於有情的衰老,死亡已進一步的迫近,由衰老所帶來的種種苦痛也將生起[26]。
死,是指六道中的各种生命的死亡、灭亡、五蕴的分离等[27]。
愁,是指由于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忧愁、哀愁、悲伤等[28]。
因为其身心苦受由自行而生,又被称为苦苦[29]。
悲,是指因为任何不幸和苦法而引起的哭泣、悲欢、悲哀、悲痛等[30]。
苦,是指身体的疼痛和疾病不适等[31]。
憂,是指心身的不愉快[32]。
惱,是指不幸或苦法所引起的生气、憔悴、绝望等[33]。
怨憎會,是指对不喜欢的、不可爱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与那些意图不好、无意、不安分的人异同交往聚会而产生的怨憎[34]。
愛別離,是指对喜欢的、可爱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对希望有利、有益的、快乐的、安分的人,家人、朋友或亲戚,却不能和他们在一起、交往、聚会而产生的痛苦[35],總說為生離死別之苦。
求不得,是指六道中的众生,对于以上的各种苦而生的诉求,希望它们不要来到、却无法实现,从此而生的痛苦[36]。
佛陀把以上这些苦归纳为“五取蘊即苦”,即五阴盛苦、五蕴炽盛苦,即指这些苦是因为五取蕴而生的[37]。
這五法称为“取蘊”,組成了執取的目標[38]。
这五取蘊的共相就是“無常、苦、空、無我”[39][40]。
此外,病苦是指四大五蕴之身,一旦“四大不调”,就会生出种种疾病。
集諦[编辑]
集者集起之義,集起苦因,又稱苦集諦[41]。
集是有關苦的原因。
人的苦難來自永恒的生存欲,因為生死流轉永無寧日,終日擔憂。
[42]之所以有這種種痛苦,是因為有產生痛苦的根源,主要是貪、嗔、癡三毒,這就是“集諦”。
造成苦的原因,粗分「貪」、「嗔」、「痴」三毒,從廣則有「十使」。
推至最後,眾生的本心[43]為「無明」所障敝。
滅諦[编辑]
要想去除痛苦,就要消滅產生痛苦的原因“貪、嗔、癡”,這就是“滅諦”[44][45]。
佛陀还列举了这些痛苦,其中包括內六處、外六處、六識、六觸、六受、六想、六思、六愛、六尋、六伺,并提出了相应的止息[46]。
这些痛苦的止息也称为涅槃,即明集谛理,断尽烦恼业,则得解脱[47]。
道諦[编辑]
参见:八正道和三十七道品
又稱為苦滅道聖諦,是說如何破解苦集,使苦不再積聚,乃至於滅壞的修行方法。
必須要去修八正道,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這就是“道諦”[48][49]。
随顺趣向涅槃之道,細化為三十七道品。
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编辑]
佛陀在鹿野苑向五比丘開示三轉十二行,貴霜帝國西元2世紀犍陀羅浮雕。
四聖諦分為三轉十二行[50]:
初轉四行:知苦;觀察到苦的集起之因;知道苦的集起之因,而知苦的因若滅去則苦能滅去;知道苦的集起之因,從而發展出滅苦的方法。
二轉四行:對苦更深入了解;對苦因更深入了解;已經有些許的苦,因為執行滅苦的方法後而滅去;對於滅苦方法積極的執行。
三轉四行:知道苦已不再來;苦因已消除完畢;所有苦皆滅盡;滅苦方法已經徹底執行完成。
此處的知苦和知苦因,是和十二因緣密不可分,而四聖諦三轉十二行,即為十二因緣從了解到滅盡的過程。
四聖諦與十二因緣並非分開的兩種理論,是次第和內容的不同面向敘述。
四谛十六行相[编辑]
主条目:行相
北傳《集異門論》[51]:
苦谛四相:非常(anitya)、苦(duḥkha)、空(śūnyatā)、非我(anātmaka);
集谛四相:因(hetu)、集(samudaya)、生(prabhava)、緣(pratyaya);
滅谛四相:滅(nirodha)、靜(śānta)、妙(praṇīta)、離(niḥsaraṇa);
道谛四相:道(mārga)、如(nyāya)、行(pratipad)、出(nairyāṇika)。
南傳《小部·無礙解道》[52]:
苦諦四相:逼迫(pīḷana)、有為(saṅkhata)、熱惱(santāpa)、變易(vipariṇāma);
集諦四相:堆積(āyūhana)、因緣(nidāna)、結縛(saṃyoga)、障礙(palibodha);
滅諦四相:出離(nissaraṇa)、遠離([pa]viveka)、無為(asaṅkhata)、不死(amata);
道諦四相:出(niyyāna)、因(hetu)、見(dassana)、增上(ādhipateyya)。
参见[编辑]
解脫道
八正道
三法印
參考文獻[编辑]
^
《长部·大般涅槃經》:“因為未通曉、證悟四聖諦,我與汝等,長久以來,流轉於生死。
何謂四聖諦?一者苦聖諦,二者苦集聖諦,三者苦滅聖諦,四者苦滅道跡聖諦。
”
《雜阿含經·三九五經》:“一時,佛住波羅[木*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日月不出世間者,一切眾星亦不出於世間,晝夜、半月、一月、時節、歲數、尅數、須臾,皆悉不現,世間常冥,無有明照,唯有長夜,純大闇苦現於世間。
若如來、應供、等正覺不出世間時,不說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世間盲冥,無有明照。
如是長夜,純大闇冥現於世間。
」「若日月出於世間,眾星亦現,晝夜、半月、一月、時節、歲數、尅數、須臾,悉現世間,長夜明照,出於世間。
如是,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說苦聖諦現於世間,苦集聖諦、苦滅聖諦、苦滅道跡聖諦現於世間,不復闇冥,長夜照明,純一智慧現於世間。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復告阿難陀:「世尊復於何處說第二經?」時阿難陀以清徹音答言:「世尊亦於婆羅痆斯。
」「為誰說耶?」「為五苾芻。
」「所說云何?」答言:「作如是說:『汝等苾芻當知有四聖諦。
云何為四?所謂苦、集、滅、道聖諦。
云何苦聖諦?謂生苦、病苦、老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
若略說者,謂五趣蘊苦,是名為苦。
云何苦集聖諦?謂喜愛俱行隨處生染,是名為集。
云何苦滅聖諦?謂此喜愛俱行隨處生染更受後有,於如是等悉皆除滅棄捨變吐,染愛俱盡證妙涅槃,是名苦滅。
云何趣滅道聖諦?謂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是名趣滅道聖諦。
』說此法時具壽阿若憍陳如,於諸煩惱心得解脫,餘四苾芻離諸塵垢得法眼淨。
」時具壽阿若憍陳如,告具壽大迦攝波曰:「如是等法我於佛所親自聽聞,我聞法已於諸煩惱心得解脫,餘四苾芻離諸塵垢得法眼淨。
」「我已結集世尊第二所說經教,於同梵行處無有違逆亦無訶厭,是故當知此經是佛真教。
」
^《MonierWilliamsSanskrit-EnglishDictionary》:सत्य :n.truth,reality(सत्येन,"truly","certainly","really" ;क्/अस्मात्स्/अत्यात्,"forwhatreason,howisitthat?"त्/एनसत्य्/एन,"forthatreason,sotruly" ;यथा-तेन[orएवं]सत्येन,"as-sotruly" ;withBuddhiststruthisoftwokinds,viz.संवृति-andपरमा*र्थ-सत्यम्,"truthbygeneralconsent"and"self-evidenttruth"Dharmas.95 ;forthefourfundamentaltruthsofBuddhists »MWB.43 ;56)RV.&c
^《康熙字典·諦》:【說文】審也。
【書·洪範·孔傳】必微諦。
【疏】聽當別彼是非,必微妙而審諦也。
【後漢·祭祀志】褅之爲言諦也。
諦諟昭穆尊𤰞之義。
又【李雲傳】帝者,諦也。
【註】審諦於物也。
【魏志·明帝紀】君諦視之勿誤也。
【關尹子·九藥篇】諦毫末者,不見天地之大。
【劉勰·新論·專學篇】心不在學而强諷誦,雖入於耳而不諦於心。
^HenriArvon著,張以群譯:《佛教》(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頁32。
^《巴漢詞典》:【中】事實,諦。
【形】真實的,真正的。
^
《大毘婆沙論》:「云何法輪。
答八支聖道。
若兼相應隨轉則五蘊性。
此是法輪自性。
是我是物是相是性是本性。
已說自性所以今當說。
問何故名法輪。
答此輪是法所成法為自性故名法輪。
如世間輪金等所成金等為性名金等輪。
此亦如是。
……齊何當言轉法輪。
答若時具壽阿若多憍陣那見法。
問何故復作此論。
答前雖顯法輪自性而未顯作用。
今欲顯之故作斯論。
……何故於婆羅痆斯國乃言初轉法輪耶。
答轉法輪有二種。
一自相續中轉。
二令他相續中轉。
菩提樹下是自轉法輪。
婆羅痆斯是令他轉法輪。
佛以饒益他為正事故。
依令他轉說初轉法輪。
……問憍陣那住苦法智忍即應說佛初轉法輪。
何故乃至道類智時方名為轉。
答苦法智忍時雖得名轉。
而未究竟道類智時於轉究竟。
」
^
其他版本有:(一)《相應部·S.56.11-12.Tathātenavutta》(1-2),(二)《增一阿含經·高幢品·五》卷十四(大正2.618)(三)《轉法輪經》大正藏No.109,(四)《三轉法輪經》大正藏No.110,(五)《巴利律藏·大品一·六》,Vin.I,10-12,(六)《四分律》卷三十二(大正22.788),(七)《五分律》卷十五(大正22.104),(八)《十誦律》卷六十(大正23.448),(九)《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卷十九(大正24.292),(十)《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六(大正24.127)(十一)《法蘊足論》卷六(大正26.479中),(十二)梵文本Dharmacakrapravartana(QuaiVoltaire,Waldschmidt小經),(十三)藏文譯本(東北31,北京747)。
^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云何苦聖諦。
謂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怨憎會苦。
愛別離苦。
求不得苦。
略說一切五取蘊苦。
……如是諸苦。
名苦諦者。
謂此名無常真實。
是無常此名為苦。
真實是苦。
若佛出世。
若不出世。
如是苦法。
法住法界。
一切如來。
自然通達。
等覺宣說。
施設建立。
分別開示。
令其顯了。
謂此是無常。
此是苦。
此是無常性。
此是苦性。
是真是實。
是諦是如。
非妄非虛。
非倒非異。
故名苦諦。
」
^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云何苦集聖諦。
謂所有諸愛。
後有愛憙俱行愛。
彼彼憙愛。
如是略說苦集聖諦。
若廣說者。
則二愛三愛。
復有三愛四愛五愛六愛。
及一切不善法。
一切有漏善法。
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等。
皆名苦集聖諦。
……謂此諸法。
皆是過去未來現在。
苦因根本道路緣起。
廣說乃至。
此身壞後。
由此為因。
苦果生起。
如說愛等。
皆是苦因。
能為根本。
引眾苦故。
如是愛等。
名集諦者。
謂此名愛等真實。
是愛等此名為集。
真實是集。
若佛出世。
若不出世。
如是集法。
法住法界一切如來。
自然通達。
等覺宣說。
施設建立。
分別開示。
令其顯了。
謂此是愛等。
此是集。
此是愛等性。
此是集性。
是真是實。
是諦是如。
非妄非虛。
非倒非異。
故名集諦。
」
^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云何苦滅聖諦。
謂即諸愛。
後有愛憙俱行愛。
彼彼憙愛無餘永斷。
棄捨變吐。
盡離染滅。
寂靜隱沒。
如是略說苦滅聖諦。
若廣說者。
則二愛三愛。
復有三愛四愛五愛六愛。
及一切不善法。
一切有漏善法。
一切結縛隨眠隨煩惱纏等。
無餘永斷。
棄捨變吐。
盡離染滅。
寂靜隱沒。
皆名苦滅聖諦。
……謂此諸法。
若未斷未遍知。
未滅未吐。
後有苦果。
相續生起。
若已斷已遍知。
已滅已吐。
後有苦果。
不復生起。
故此永斷等。
名苦滅聖諦。
即此苦滅聖諦。
亦名室宅。
亦名洲渚。
亦名救護。
亦名歸依。
亦名應趣。
亦名無憂。
亦名無病。
亦名不死。
亦名無熾然。
亦名無熱惱。
亦名安隱。
亦名清涼。
亦名寂靜。
亦名善事。
亦名吉祥。
亦名安樂。
亦名不動。
亦名涅槃。
如說涅槃是真苦滅。
是諸沙門究竟果故。
如是斷等。
名滅諦者。
謂此名涅槃真實。
是涅槃此名為滅。
真實是滅。
若佛出世。
若不出世。
如是滅法。
法住法界。
一切如來。
自然通達。
等覺宣說。
施設建立。
分別開示。
令其顯了。
謂此是涅槃。
此是滅。
此是涅槃性。
此是滅性。
是真是實。
是諦是如。
非妄非虛。
非倒非異。
故名滅諦。
」
^
婆藪跋摩《四諦論》:「優波及多《道理足論》(Netrīpada)說。
能令至無餘涅槃界故。
故貪愛盡得名滅諦。
雖然有餘無餘二涅槃界。
皆名滅諦。
何以故。
因滅名為有餘。
果滅名為無餘。
由因滅故。
故有因滅。
如燈盡故光盡。
是故二滅皆名滅諦。
」
^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云何趣苦滅道聖諦。
謂若道若聖行。
於過去未來現在。
苦能永斷。
能棄捨。
能變吐。
能盡。
能離染。
能滅。
能寂靜。
能隱沒。
此復是何謂八支聖道。
則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
……如是所說八支聖道。
及餘無漏行。
名趣苦滅道。
如說聖行是真實。
道究竟離苦趣涅槃。
故如是聖行。
名道諦者。
謂此名聖行真實。
是聖行此名為道。
真實是道。
若佛出世。
若不出世。
如是道法。
法住法界。
一切如來。
自然通達。
等覺宣說。
施設建立。
分別開示。
令其顯了。
謂此是聖行。
此是道。
此是聖行性。
此是道性。
是真是實。
是諦是如。
非妄非虛。
非倒非異。
故名道諦。
」
^
《阿毘達磨法蘊足論》:「名聖諦者。
聖謂諸佛。
及佛弟子。
此是彼諦。
謂彼於此。
知見解了。
正覺為諦。
」
^此處多出“知”字,據宋、元、明三本訂正。
^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四聖諦者。
一苦聖諦。
二苦集聖諦。
三苦滅聖諦。
四趣苦滅道聖諦。
云何苦聖諦。
答五取蘊。
謂色取蘊。
受取蘊。
想取蘊。
行取蘊。
識取蘊。
是名苦聖諦。
云何苦集聖諦。
答諸有漏因。
是名苦集聖諦。
云何苦滅聖諦。
答擇滅無為。
是名苦滅聖諦。
云何趣苦滅道聖諦。
答諸學法無學法是名趣苦滅道聖諦。
」
《大毘婆沙論》:「四諦自性云何。
阿毘達磨諸論師言。
五取蘊是苦諦。
有漏因是集諦。
彼擇滅是滅諦。
學、無學法是道諦。
譬喻者說。
諸名色是苦諦。
業煩惱是集諦。
業煩惱盡是滅諦。
奢摩他、毘鉢舍那是道諦。
分別論者作如是說。
若有八苦相是苦是苦諦,餘有漏法是苦非苦諦。
招後有愛是集是集諦,餘愛及餘有漏因是集非集諦。
招後有愛盡是滅是滅諦,餘愛盡及餘有漏因盡是滅非滅諦。
學八支聖道是道是道諦,餘學法及一切無學法是道非道諦。
」
^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佛告苾芻。
我於四聖諦三轉十二行相。
生眼智明覺。
問此應有十二轉四十八行相。
何故但說三轉十二行相耶。
答雖觀一一諦皆有三轉十二行相。
而不過三轉十二行相故作是說。
如預流者極七反有。
及七處善并二法等。
此中眼者。
謂法智忍。
智者。
謂諸法智。
明者。
謂諸類智忍。
覺者。
謂諸類智。
復次眼是觀見義。
智是決斷義。
明是照了義。
覺是警察義。
」
^
《大毘婆沙論》:「如契經說佛說此法門時。
具壽憍陣那及八萬諸天。
遠塵離垢於諸法中生淨法眼。
此中遠塵者謂遠隨眠。
離垢者謂離纏垢。
於諸法中者謂於四聖諦中。
生淨法眼者謂見四聖諦淨法眼生。
問佛說此法門時五苾芻皆見法。
何故但說憍陣那耶。
答以憍陣那先見法故。
謂憍陣那已入見道。
餘四猶在順決擇分善根位中。
」
^
《雜阿含經·三九三經》:「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學道,彼一切所應當知四聖諦法。
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
是故,比丘!於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修無間等,如此章句,一切四聖諦經,應當具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悉應當說。
又三結盡,得須陀洹,一切當知四聖諦。
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
如是當知、如是當見無間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若三結盡,貪、恚、癡薄,得斯陀含,彼一切皆於四聖諦如實知故。
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
如是當知、如是當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五下分結盡,生般涅槃阿那含,不還此世,彼一切知四聖諦。
何等為四?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一切漏盡,無漏心解脫、慧解脫,見法自知作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彼一切悉知四聖諦。
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得辟支佛道證,彼一切知四聖諦故。
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若得無上等正覺,彼一切知四聖諦故。
何等為四?謂知苦聖諦、知苦集聖諦、知苦滅聖諦、知苦滅道跡聖諦。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無間等,亦如是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巴利聖典(緬甸第六結集)‘‘Idaṃkhopana,bhikkhave,dukkhaṃariyasaccaṃ–jātipidukkhā,jarāpidukkhā,byādhipidukkho,maraṇampidukkhaṃ,appiyehisampayogodukkho,piyehivippayogodukkho,yampicchaṃnalabhatitampidukkhaṃ–saṃkhittenapañcupādānakkhandhādukkhā.Idaṃkhopana,bhikkhave,dukkhasamudayaṃariyasaccaṃ–yāyaṃtaṇhāponobbhavikānandirāgasahagatātatratatrābhinandinī,seyyathidaṃ–kāmataṇhā,bhavataṇhā,vibhavataṇhā.Idaṃkhopana,bhikkhave,dukkhanirodhaṃariyasaccaṃ–yotassāyevataṇhāyaasesavirāganirodhocāgopaṭinissaggomuttianālayo.Idaṃkhopana,bhikkhave,dukkhanirodhagāminīpaṭipadāariyasaccaṃ–ayamevaariyoaṭṭhaṅgikomaggo,seyyathidaṃ–sammādiṭṭhi…pe…sammāsamādhi.
^Arvon:《佛教》,頁33-34。
^《PTSPali-Englishdictionary》
^《增壹阿含經·四諦品》:「彼云何名為苦諦。
所謂苦諦者。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憂悲惱苦.怨憎會苦.恩愛別離苦.所欲不得苦。
取要言之。
五盛陰苦。
是謂名為苦諦。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云何苦聖諦?謂生苦、病苦、老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
若略說者,謂五趣蘊苦,是名為苦。
」
^《长部》(卷25):“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憂、惱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所求不得也是苦。
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
”
^《长部》(卷25):“無論任何的有情,即於其有情的部類中,誕生、出生、入胎、再生、諸蘊的顯現、諸處的獲得。
諸比庫,這稱為生。
”
^《长部》(卷22):“無論任何的有情,即於其有情的部類中,年老、衰老、牙齒損壞、頭發斑白、皮膚變皺、壽命減損、諸根成熟。
諸比庫,這稱為老。
”
^《清淨道論》第十六品
^《长部》(卷22):“諸比庫,什麼是死呢?無論任何的有情,即於其有情的部類中,死亡、滅歿、破壞、消失、逝世、命終、諸蘊的分離、身體的舍棄、命根的斷絕。
諸比庫,這稱為死。
”
^《长部》(卷22):“諸比庫,什麼是愁呢?諸比庫,若是由於具有任何一種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種的苦法而愁慮、憂愁、哀愁、內〔心〕憂愁、內〔心〕悲哀。
諸比庫,這稱為愁。
”
^《清淨道論》第十六品:“身心的苦受,因為自性及名稱都是苦的,故說‘苦苦’。
”
^《长部》(卷22):“諸比庫,什麼是悲呢?諸比庫,若是由於具有任何一種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種的苦法而哭泣、悲歎、悲泣、悲哀、哀號、悲痛。
諸比庫,這稱為悲。
”
^《长部》(卷22):“諸比庫,什麼是苦呢?諸比庫,身體的苦,身體的不適,由身觸而生的痛苦、不適感受。
諸比庫,這稱為苦。
”
^《长部》(卷22):“諸比庫,什麼是憂呢?諸比庫,心的苦,心的不愉快,由意觸而生的痛。
”
^《长部》(卷22):“諸比庫,什麼是惱呢?諸比庫,若是由於具足任何一種的不幸、遭遇任何一種的苦法而鬱惱、憂惱、憔悴、絕望。
諸比庫,這稱為惱。
”
^《长部》(卷22):“諸比庫,什麼是怨憎會苦呢?於此,凡是那些不可喜的、不可愛的、不可意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那些意圖不利者、意圖無益者、意圖不安樂者、意圖不安穩者,若與他們一起交往、會合、共聚、結合。
諸比庫,這稱為怨憎會苦。
”
^《长部》(卷22):“諸比庫,什麼是愛別離苦呢?於此,凡是那些可喜的、可愛的、可意的色、聲、香、味、觸、法,或者那些希望有利者、希望有益者、希望安樂者、希望安穩者,母親、父親、兄弟、姐妹、朋友、同事或血親,若不能與他們一起交往、會合、共聚、結合。
諸比庫,這稱為愛別離苦。
”
^《长部》(卷22):“那些有生法、老法、病法、死法、愁、悲、苦、憂、惱諸法的有情,生起如此的欲求:『啊!願我們將沒有這種種的苦法,希望它們不要到來!』然而卻不能達成這樣的欲求,這是所求不得苦。
”
^《长部》(卷22):“諸比庫,何謂『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呢?這就是:色取蘊、受取蘊、想取蘊、行取蘊、識取蘊。
諸比庫,這些稱為『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
”
^《巴利三藏·相應部》(22卷):“無論是哪一類與漏有關及會被執取的色,是過去、未來、現在等,這一切都稱為色取蘊。
”
^《巴利三藏·相應部》(36卷,5章):“諸比庫!比庫之樂受者,當應見為苦。
苦受者,當見為箭。
非苦非樂受者,當常見為無常。
”
^《巴利三藏·相應部》(22卷,15章):“無我者非我所,非我,非我之我。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云何苦集聖諦?謂喜(nandi)愛(rāga)俱行,隨處生染,是名為集。
」
《舍利弗阿毘曇論》:「云何苦集聖諦?此愛(taṇhā)復有喜欲,彼彼染,是名苦集聖諦。
」
《中部141經》:「而,學友們!什麼是苦集聖諦?是這導致再生(ponob-bhavikā)、伴隨歡喜與貪(nandī-rāga-sahagatā)、到處歡喜(tatra-tatrābhinandinī)的渴愛(taṇhā),即:欲的渴愛(kāma-taṇhā)、有的渴愛(bhava-taṇhā)、虛無的渴愛(vibhava-taṇhā),學友們!這被稱為苦集聖諦。
」
安世高《轉法輪經》:「何謂苦習?謂從愛故,而令復有樂性不離,在在貪憙,欲愛、色愛、不色之愛,是習為苦。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云何名集聖諦?所謂愛欲(tṛṣṇā)、更受後有愛(paunar-bhavikā)、喜貪俱行愛(nandī-rāga-sahagatā)、彼彼欣樂染愛(tatra-tatrābhinandinī)。
」
^Arvon:《佛教》,頁35。
^《增支部·一集·第六彈指品》:「諸比丘!心者,是極光淨者,卻為客隨煩惱所雜染,而無聞之異生,不能如實解,故我言無聞之異生不修心。
諸比丘!心者,是極光淨者,能從客隨煩惱得解脫,而有聞之聖弟子能如實解,故我言有聞之聖弟子修心。
」《舍利弗阿毘曇論·緒分·假心品》:「心性清淨。
為客塵染。
凡夫未聞故。
不能如實知見。
亦無修心。
聖人聞故。
如實知見。
亦有修心。
心性清淨。
離客塵垢。
凡夫未聞故。
不能如實知見。
亦無修心。
聖人聞故。
能如實知見。
亦有修心。
」《雜阿含經·二六七經》:「諸比丘。
當善思惟觀察於心。
所以者何。
長夜心為貪欲使染。
瞋恚.愚癡使染故。
比丘。
心惱故眾生惱。
心淨故眾生淨。
」《長阿含經·堅固經》:「比丘。
猶如商人臂鷹入海。
於海中放彼鷹飛空東西南北。
若得陸地則便停止。
若無陸地更還歸船。
比丘。
汝亦如是。
乃至梵天問如是義。
竟不成就還來歸我。
今當使汝成就此義。
即說偈言。
『何由無四大。
地水火風滅。
何由無麤細。
及長短好醜。
何由無名色。
永滅無有餘。
應答識無形。
無量自有光。
此滅四大滅。
麤細好醜滅。
於此名色滅。
識滅餘亦滅。
』」
^《巴利三藏·长部》(22卷):“凡世間有喜色、悅色者,其愛即於此處捨斷而捨斷,於此處滅除而滅除。
”
《中部141經》:「而,比丘們!這是苦滅聖諦:就是那渴愛(taṇhā)的,無餘褪去與滅(asesa-virāga-nirodho)、捨棄(cāgo)、斷念(paṭinissagga)、解脫(mutti)、無依住(anālaya,無阿賴耶)。
」
《舍利弗阿毘曇論》:「云何苦滅聖諦?彼愛無餘(aśeṣa)離欲(virāga)、滅(nirodho)、捨、出、解脫、無宅(anālaya)、已斷不復生,是名苦滅聖諦。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云何苦滅聖諦?謂此喜愛俱行(nandī-rāga-sahagatā),隨處生染(tatra-tatrābhinandinī),更受後有(paunar-bhavikā),於如是等悉皆除滅(aśeṣa-prahāna)、棄捨(pratiniḥsarga)、變吐(vyantībhāva),染愛俱盡,證妙涅槃,是名苦滅。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云何滅聖諦?所謂愛欲(tṛṣṇā)更受後有,喜愛相應攀緣染著。
為滅壞休息,永沒離欲故,修八正道。
」
安世高《轉法輪經》:「何謂苦盡?謂覺從愛復有所樂,婬念不受不念,無餘無婬,捨之、無復、禪,如是為習盡。
」
《中阿含分別聖諦經》:「諸賢!云何愛滅苦滅聖諦?謂眾生實有愛內六處,眼處、耳、鼻、舌、身、意處,彼若解脫,不染不著、斷捨、吐盡、無欲、滅、止沒者,是名苦滅。
」
安世高《四諦經》:「何等為,賢者!苦盡賢者諦?有,賢者!為人六自身中種入,為不受,得從是解,不共更,已斷已捨、相離已盡、不復望、已滅、寂然,是苦滅。
」
^
《法蘊論》:「云何苦滅聖諦?謂即諸愛,後有愛,喜俱行愛,彼彼喜愛,無餘永斷、棄捨、變吐,盡離染滅,寂靜隱沒,如是略說苦滅聖諦。
」
《分別緣起初勝法門經》:「復言世尊,云何此愛永斷無餘?世尊告曰:見修所斷煩惱斷故,下分上分諸結斷故,畢竟斷故。
未來苦果諸愛斷故,現在苦果諸愛斷故,是名此愛無餘永斷。
復言世尊,云何棄捨?世尊告曰:諸見所斷(梵darśana-heya)煩惱斷故。
復言世尊,云何變吐?世尊告曰:諸修所斷(梵bhāvanā-heya)煩惱斷故。
復言世尊,云何永盡?世尊告曰:諸下分結已永斷故。
復言世尊,云何遠離?世尊告曰:諸上分結已永斷故。
復言世尊,云何永滅?世尊告曰:畢竟斷故。
復言世尊:云何寂靜?世尊告曰:未來苦果愛永斷故。
復言世尊,云何隱沒?世尊告曰:現在苦果愛永斷故。
」
《瑜伽師地論》:「復次無餘斷者,謂是總句。
永棄捨者,諸纏斷故。
永變吐者,隨眠斷故。
言永盡者,過去解脫故。
永離欲者,現在解脫故。
言永滅者,未來解脫故。
永寂靜者,由見道故。
永滅沒者,由修道故。
當知此中由二種道斷煩惱事顯無餘斷。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何等差別(paryāya)故?謂無餘永斷(aśeṣa-prahāna)永出(pratiniḥsarga)永吐(vyantībhāva)盡(kṣaya)離欲(virāga)滅(nirodha)寂靜(vyupaśama)沒(astaṅgama)等。
何故名無餘永斷。
由餘句故。
何故名永出。
永出諸纏故。
何故名永吐。
永吐隨眠故。
何故名盡。
見道對治得離繫故。
何故名離欲。
修道對治得離繫故。
何故名滅。
當來彼果苦不生故。
何故名寂靜。
於現法中彼果心苦永不行故。
何故名沒。
餘所有事永滅沒故。
」
^《巴利三藏·相应部》(12卷):“由無明之無餘、離貪滅,有行滅。
由行滅,有識滅。
由識滅,有名色滅。
由名色滅,有六處滅。
由六處滅,有觸滅。
由觸滅,有受滅。
由受滅,有愛滅。
由愛滅,有取滅。
由取滅,有有滅。
由有滅,有生滅。
由生滅,有老死、愁、悲、苦、憂、惱等滅。
如是全苦蘊之滅。
”
^《巴利三藏·中部》(26卷)“予所得此法,甚深難見、難解、寂靜、殊妙、慮絕、微妙,而唯智者所能知。
然此眾生實是好執、執於愛著、歡喜執。
而以好執、執於愛著,歡喜執者,此事,是依於緣,難見緣生(之法)。
此事即靜止一切行,捨離一切依,以滅渴愛,以去貪欲,滅而難見涅槃者。
予若說法,其他者不能解此者,予唯有彼疲勞,予唯有彼困惑而已。
”
^《巴利三藏·长部》(22卷):“諸比庫,何謂導至苦滅之道聖諦?此即八支聖道,這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雜事》:「云何趣滅道聖諦?謂八正道: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勤、正念、正定,是名趣滅道聖諦。
」
^《巴利三藏·相应部》(56卷2章):“諸比庫!出家者不可親近於二邊。
以何為二邊耶?(一)於諸欲以愛欲貪著為事者,乃下劣、卑賤、凡夫之所行、非聖賢,乃無義相應。
(二)以自之煩苦為事者,為苦,非聖賢,乃無義相應。
諸比庫!如來捨此二邊,以中道現等覺。
此為資於眼生、智生、寂靜、證智、等覺、涅槃。
”
^《瑜伽師地論》:「復次由五種相。
轉法輪者當知。
名為善轉法輪。
一者世尊為菩薩時為得所得所緣境界。
二者為得所得方便。
三者證得自所應得。
四者得已樹他相續。
令於自證深生信解。
五者令他於他所證深生信解。
當知此中。
所緣境者。
謂四聖諦。
此四聖諦安立體相。
如前應知。
若略若廣如聲聞地。
得方便者。
謂即於此四聖諦中。
三周正轉十二相智。
最初轉者。
謂昔菩薩入現觀時。
如實了知是苦聖諦。
廣說乃至。
是道聖諦。
於中所有現量聖智。
能斷見道所斷煩惱。
爾時說名生聖慧眼。
即此由依去來今世有差別故。
如其次第。
名智明覺。
第二轉者。
謂是有學以其妙慧。
如實通達我當於後猶有所作。
應當遍知未知苦諦。
應當永斷未斷集諦。
應當作證未證滅諦。
應當修習未修道諦。
如是亦有四種行相。
如前應知。
第三轉者。
謂是無學已得盡智無生智故。
言所應作我皆已作。
如是亦有四種行相。
如前應知。
此差別者。
謂前二轉四種行相。
是其有學真聖慧眼。
最後一轉。
是其無學真聖慧眼。
得所得者。
謂得無上正等菩提。
樹他相續令於自證生信解者。
謂如長老阿若憍陳。
從世尊所聞正法已。
最初悟解四聖諦法。
」
^
《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復有四智。
謂苦智、集智、滅智、道智。
苦智云何。
答於五取蘊。
思惟非常、苦、空、非我所起無漏智。
是名苦智。
集智云何。
答於有漏因思惟因、集、生、緣所起無漏智。
是名集智。
滅智云何。
答於諸擇滅思惟滅、靜、妙、離所起無漏智。
是名滅智。
道智云何。
答於無漏道思惟道、如、行、出所起無漏智。
是名道智。
」
《大毘婆沙論》:「問何故名行相。
行相是何義。
答於諸境相簡擇而轉是行相義。
問何故名苦廣說乃至何故名出。
答(1)傷痛逼迫如荷重擔。
違逆聖心故名為苦。
(2)由二緣故說名非常。
一由所作。
二由屬緣。
由所作者。
諸有為法一剎那頃能有所作。
第二剎那不復能作。
由屬緣者。
諸有為法繫屬眾緣方有所作。
(3)違我所見故名為空。
(4)違於我見故名非我。
(5)如種子法故名為因。
(6)能等出現故名為集。
(7)令有續起故名為生。
(8)能有成辦故名為緣。
譬如埿團輪繩水等眾緣和合成辦瓶等。
(9)取蘊永盡故名為滅。
(10)有為相息故名為靜。
(11)是善是常故名為妙。
(12)最極安隱故名為離。
是離自體非有離故。
(13)違害邪道故名為道。
(14)違害非理故名為如。
(15)趣涅槃宮故名為行。
(16)能永超度故名為出。
是能出性非沒性故。
復次(1)麁重所逼故名為苦。
(2)性不究竟故名非常。
(3)內離士夫作者受者遣作受者故名為空。
(4)性不自在故名非我。
(5)引發諸有故名為因。
(6)令有等現故名為集。
(7)能有滋產故名為生。
(8)有所造作故名為緣。
(9)性不相續盡諸相續故名為滅。
(10)三火永寂故名為靜。
(11)脫諸災橫故名為妙。
(12)出眾過患故名為離。
(13)是出要路故名為道。
(14)能契正理故名為如。
(15)能正趣向故名為行。
(16)永超生死故名為出。
」
^
元亨寺譯《小部·無礙解道》:「於苦有害之義、有為之義、煩熱之義、變壞之義、遍智之義,於集有存續之義、因緣之義、結之義、障礙之義、斷之義,於滅有出離之義、離之義、無為之義、不死之義、現證之義,於道有出之義、因之義、見之義、增上之義、修習之義。
此依所知之義是智,依了知之義是慧。
」
葉均譯《清淨道論》:「如何依如實之義而四諦一時通達呢?依十六行相的如實之義而四諦是一時通達的。
即(1)逼迫義,(2)有為義,(3)熱惱義,(4)變易義,這是苦的如實之義;(5)增益義,(6)因緣義,(7)結縛義,(8)障礙義,這是集的如實之義;(9)出離義,(10)遠離義,(11)無為義,(12)不死義,這是滅的如實之義;(13)出義,(14)因義,(15)見義,(16)增上義,這是道的如實之義。
依此等十六行相的如實之義,則四諦為一攝。
此一攝為一性;那一性由一智而通達,所以說四諦是一時通達的。
」
《清淨道論》:「此中:「什麼是苦的智?即由苦緣所生起的慧及知解」,由此等方法,亦即以一一諦為所緣而說諦智。
又依這樣的方法:「諸比丘,見苦者亦見其集」等,是說以一諦為所緣,亦得完成在其餘諸諦的作用。
此中:以一一諦為所緣之時,先由於見「集」,亦得明暸於其自性的「逼迫」相的苦的「有為」之義;(何以故?)因為這(苦)是由於增益相的集所增益、作為及聚集的。
又因為道是去煩惱之熱而極清涼的,所以由於見「道」,而明暸它(苦)的「熱惱」之義;正如尊者難陀,由於見天女而明暸彌陀利的不美。
其次由於見不變易的「滅」,而明暸它的「變易」之義,更不必說了。
同樣的,由於見「苦」,亦得明暸於其自性的「增益」相的集的「因緣」之義;正如因見由於不適的食物所生的病,而明暸食物是病的因緣。
由於見離繫的「滅」,亦明暸(集的)「障礙」之義。
同樣的,由於見不遠離的「集」,亦得明暸「出離」相的滅的「遠離」之義。
由於見「道」,明暸(滅的)「無為」之義;然而此瑜伽者,雖於無始的輪回而未曾見道,但因為彼(道)是有緣故有為,所以無緣法(滅)的無為而極其明白。
由此見「苦」,亦明暸此(滅的)「不死」義。
因為苦是毒,而涅槃是不死。
同樣的,由於見「集」,亦得明暸於「出」相的道的「因」義,即知此(集)非(至涅槃之)因,而此(道)是得涅槃之因。
由於見「滅」,亦明暸(道的)「見」義;正如見極細微之色者,明暸其眼睛的明淨說:「我的眼睛實在明淨」。
由於見「苦」,亦明暸(道的)「增上」,義,正如見種種病痛貧窮之人,而明暸自在之人的莊嚴。
」
查论编佛教主题佛學大綱(英语:OutlineofBuddhism)
三宝
佛
諸佛
法
僧
四圣谛
苦
集
滅
道
八正道
十二因缘
五蘊
色
受
想
行
識
十八界
涅槃
緣起
三學
波罗蜜
三法印
空性
真如
中道
釋迦牟尼佛
佛陀
如来
佛誕
四門遊觀
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足印
神迹(英语:MiraclesofGautamaBuddha)
家庭(英语:FamilyofGautamaBuddha)
净饭王(父亲)
摩耶夫人(母亲)
摩訶波闍波提(姨母,庶母)
耶输陀罗(妻子)
罗睺罗(儿子)
阿难(堂弟)
提婆達多(堂弟)
佛陀弟子
十大弟子
大迦葉
目犍連
富樓那
須菩提
舍利弗
羅睺羅
阿難陀
優婆離
阿那律
迦旃延
五比丘
憍陳如
跋提
跋波
阿說示
摩訶男
周利槃特
央掘魔羅
迦旃延
佛教人物列表(英语:ListofBuddhists)
术语
三相
无常
苦
無我
緣起
蕴
因果论
結生
轮回
行
烦恼
无明
贪爱
五蓋
結
根
無上正等正覺
般涅槃
真如
二諦
空性
菩提心
菩萨
佛性
心相續
大圆满
倫理和世界觀
佛教伦理(英语:Buddhistethics)
在家眾/居士
優婆塞
優婆夷
维摩经
維摩詰菩薩
善生經
居士戒
五戒
八戒
十善業戒
菩薩戒
佛教因果論
業與業力
六因五果
無我
無常
菩薩道
慈悲
佈施
轮回
轉世
亡人落道
金瓶掣籤
活佛
转世灵童
法界
世間
出世間
大千世界
娑婆世界
须弥山
四大部洲
十法界
三界
欲界
欲界天
五道/六道
天道
人道
阿修罗道
餓鬼道
畜生道
地獄道
功德
佛性
忏悔
供养
佛教神話
佛教與暴力(英语:Buddhismandviolence)
佛教與墮胎(英语:Buddhismandabortion)
佛教與自盡(英语:Buddhismandeuthanasia)
斋食
放生
佛教環保運動
佛教中的女性(英语:WomeninBuddhism)
八敬法
善女子佛教女眾國際協會
佛教与身体(英语:Buddhismandthebody)
佛教和性(英语:Buddhismandsexuality)
同性戀與佛教
佛教經濟學(英语:Buddhisteconomics)
佛教哲学
佛教和西方哲学(英语:BuddhismandWesternphilosophy)
佛教和心理学(英语:Buddhismandpsychology)
佛教和科学(英语:Buddhismandscience)
佛教聖地
佛教聖地
修行制度
比丘
比丘尼
沙彌
沙彌尼
出家人
阿姜
西亞多
三藏法师
禪師
老师(英语:Rōshi)
喇嘛
仁波切
格西
祖古(活佛)
菩萨
在家眾/居士
優婆塞
優婆夷
声闻
十大弟子
修行法门
四護衛禪
四梵住
慈
悲
喜
捨
三學
戒
定
慧
三十七菩提分法
四念住
四正勤
四神足
五力
七覺支
八正道
波罗蜜
佈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禪定
般若
皈依
四依四不依
献身(英语:Buddhistdevotion)
法會
祭品(英语:Offering(Buddhism))
跪拜(英语:Prostration(Buddhism))
梵唄
持戒
五戒
菩薩戒
波羅提木叉
功德
护卫经(英语:Paritta)
佈施
出離
五学力
信
禅
禅修
諦(印度哲學)
諦(佛教)
禪定
曼特罗
四十业处
随念
安那般那念
奢摩他
内观
默照禪
禪坐
公案
曼荼羅
自他交換法
怛特羅密教
伏藏師
伏藏
念佛
淨土法門
忏悔
苦行
頭陀
證量
佛陀
辟支佛
菩萨位
四向四果
須陀洹
斯陀含
阿那含
阿罗汉
涅槃/般涅槃
悉地
九次第定
神通
三明六通
果位
即生成佛
肉身菩薩
經典
三藏
经藏
律藏
論藏
佛經總集
巴利文大藏經
大正藏
乾隆大藏經
藏文大藏经
原始佛教
阿含經/巴利經藏
法句經
本生經
四分律/五分律/巴利律藏
阿毘達磨
大乘佛教
華嚴經
維摩經
大般若经
金剛經
心經
六祖坛经
妙法莲华经
淨土三經
梵網經
金剛乘佛教
大日經
金光明經
九分教
十二分教
判教
天台宗判教
流派與系統
三乘
聲聞乘
緣覺乘
菩薩道
南传菩萨道
一佛乘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
上座部佛教
北傳佛教
漢傳大乘佛教十宗
漢傳密宗
唐密
东密
台密
禅宗
淨土宗
律宗
天台宗
唯識宗
藏傳金刚乘佛教
宁玛派
噶舉派
佛教组织
歷史
初期佛教
部派佛教
上座部佛教
大乘佛教
金剛乘佛教
結集
第一次結集
第二次结集
第三次结集
第四次结集
十事非法
根本分裂
法難
三武一宗滅佛
大乘非佛說論諍
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识
三期法运
地区/国别
南亞佛教(英语:BuddhisminSouthAsia)
印度佛教
阿富汗佛教
孟加拉國佛教
尼泊尔佛教
巴基斯坦佛教
斯里兰卡佛教
东南亚佛教
泰國佛教
緬甸佛教
柬埔寨佛教
寮國佛教
越南佛教中、南部
印尼佛教
马来西亚佛教
新加坡佛教
菲律宾佛教(英语:BuddhisminthePhilippines)
文莱佛教(英语:BuddhisminBrunei)
马尔代夫佛教(英语:BuddhismintheMaldives)
東亞佛教
中国佛教
日本佛教
朝鲜佛教
台灣佛教
越南佛教北部
藏地佛教
藏地佛教史(英语:HistoryofTibetanBuddhism)
不丹佛教
蒙古佛教
內蒙古佛教(英语:Religion_in_Inner_Mongolia#Buddhism)
俄罗斯佛教西、南部
中亞佛教(英语:BuddhisminCentralAsia)
烏茲別克斯坦佛教
中东佛教(英语:BuddhismintheMiddleEast)
伊朗佛教
西方佛教
美国佛教
英国佛教(英语:BuddhismintheUnitedKingdom)
法国佛教(英语:BuddhisminFrance)
比利时佛教(英语:BuddhisminBelgium)
澳大利亚佛教(英语:BuddhisminAustralia)
阿根廷佛教(英语:BuddhisminArgentina)
巴西佛教(英语:BuddhisminBrazil)
委内瑞拉佛教(英语:BuddhisminVenezuela)
藝術
佛教藝術
符号(英语:Buddhistsymbolism)
佛教建築(英语:Buddhistarchitecture)
寺院
日本佛教建築
藏地佛教建築(英语:TibetanBuddhistarchitecture)
佛教音樂
梵唄
法器
佛像
中国佛教雕塑
佛足石
佛教題材作品
佛教電影節
提纲(英语:OutlineofBuddhism)
分类
詞表
索引(英语:IndexofBuddhism-relatedarticles)
共享
语录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四谛&oldid=71172912”
分类:佛教術語佛教名數4隐藏分类:含有梵語的條目含有巴利語的條目含有非中文內容的條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其他语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অসমীয়া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বাংলাབོད་ཡིགБуряад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eilgeעבריתहिन्दीMagyarBahasaIndonesiaIlokan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ភាសាខ្មែរ한국어LatinaLëtzebuergeschLietuviųLatviešuമലയാളംဘာသာမန်मराठी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नेपालभाषाNederlandsNorskbokmålИронपालि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සිංහල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தமிழ்తెలుగు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Тывадыл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吴语粵語
编辑链接
延伸文章資訊
- 1苦諦
【苦諦】. 四諦之一。見四諦條。 【四聖諦】. 又名四真諦,或四諦法,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苦諦是說明人生多苦的真理,人生有三苦,八苦,無量諸苦,苦是現實 ...
- 2苦諦之八苦@ Leini開啟智慧的部落格 - 隨意窩
這些苦的本質,都屬於逼迫性,只有徹底認識苦諦的真理,方能「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八苦: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 ...
- 3四谛-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又称四真谛、四谛,四種神聖的諦,即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和苦滅道跡聖諦,簡稱為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是釋迦牟尼佛之基本教法,歷史上部派佛教,和現代 ...
- 4四聖諦(一)筆記:貳、苦諦| 方格子
- 5從苦諦認知起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