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盡心章句上(三十五) @ 心情記事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訢然,樂而忘天下。
」 「註釋」 桃應:朱注:「孟子弟子也。
」 皐陶為士:皐陶,人名。
舜時為獄官之長。
心情記事人生是在不斷的成長當中領悟、成熟。
歲月會增長吾人的智慧。
希望我的部落格能帶給大家另一種省思,也帶給我自己放下的快樂。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0909130808孟子盡心章句上(三十五)?四書-孟子盡心章句上(三十五)
桃應問曰:「舜為天子,皐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之而已矣。
」「然則舜不禁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則舜如之何?」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訢然,樂而忘天下。
」
「註釋」
桃應:朱注:「孟子弟子也。
」
皐陶為士:皐陶,人名。
舜時為獄官之長。
士即士師的簡稱,官名,獄官長。
瞽瞍:舜的父親。
與:同歟,助詞。
夫舜惡得:夫,助詞。
惡得,豈可?
有所受之:朱注:「言皐陶之法,有所傳受,非所敢私,雖天子之命,亦不得而廢之也。
」
敝蹝:破草鞋。
蹝同屣。
遵海濱而處:遵,循。
處,居。
按古時沿海多未開發,可隱居,故云。
訢然:同「欣然」。
「語譯」
桃應問孟子說:「舜是天子,皐陶是獄官,假如瞽瞍殺了人,那該怎麼辦呢?」孟子說:「依法逮捕他就是了!」桃應說:「難道舜不阻止嗎?」孟子說:「舜怎麼能夠阻止呢?法律是本著天理人情,受之於天的啊!」桃應說:「但舜又怎麼辦呢?」孟子說:「舜看那放棄天下,好像拋棄破草鞋一樣。
他只好私下背著他父親逃走,住到海邊去,終身過著歡欣的日子,快樂得忘掉了天下。
」
本章言為士者,但知有法,而不知天子父之為尊;為子者,但知有父,而不知天下之為大。
蓋其所以為心者,莫非天理之極,人倫之至也。
忠君孝親不一定如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兼得之道在「權」。
設若不可得兼的情勢已然形成,那就當立於道,以親親為先。
若仁道不立,徒言大義滅親之「權」,那是虛妄假相,故有所立,「權」才有意義。
道不立,「權」失其所依,不過是權術罷了。
蘭若/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慈悲就是:關懷、愛護、原諒、不計較。
記住:不執著、不對立、不控制,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遇到挫折或傷害抱持算了吧!不要緊!會過去的!心情會好過一些。
這是對自己的提醒!也是座右銘!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cyl401106's新文章難過最勝妙法不想排隊活出真誠和坦率邁向菩提道上的腳步你的心,就是你的世界何為安住?瘋話裡的真言心懷感恩不是世界選擇你,而是你選擇了這個世界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cyl401106'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延伸文章資訊
- 1孟子- 竊負而逃-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條件1: 包含字詞"竊負而逃" 符合次數:1. 共1段落。第1頁,共1頁。 ... 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 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訢然,樂而忘天下。」 ...
- 2“窃负而逃”,孟子何寄 - 知网文化
“窃负而逃”,孟子何寄. 郭小琲. 《孟子·尽心上》曾记弟子桃应问孟子:“舜是天子 ...
- 3【春秋雜論】孟子的兩難選擇 - 人間福報
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舜把放棄天子之位視為丟掉破鞋一般,暗地裡背著父親逃走,傍著海邊住下來,一輩子怡然自得而忘了天下 ...
- 4職業倫理視角下的“舜竊負而逃” - 趣關注
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 (桃應問道:“舜做天子,皋陶做法官,假如瞽瞍殺了人,那怎麼辦?”孟子答道:“把他逮捕起來罷了。”“那麼 ...
- 5從「親親相隱」和「竊負而逃」看家國關係 - 壹讀
朱熹認為父子之情是天理人情之至,不需要理性反思,自然而然就是直的,如果不這樣做反而不直了。他引舜竊負而逃的例子說明順著人情的選擇,很難訴諸理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