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孟子的兩難選擇 - 人間福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

」舜把放棄天子之位視為丟掉破鞋一般,暗地裡背著父親逃走,傍著海邊住下來,一輩子怡然自得而忘了天下 ... 首頁> 心靈旅讀> 縱橫古今> 【春秋雜論】孟子的兩難選擇 【春秋雜論】孟子的兩難選擇 文/王兆貴 |2022.02.17 語音朗讀 44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門生桃應問孟子,舜為天子時,皋陶為法官,假如舜的父親殺了人,舜該怎麼辦?這個問題放在今天相對容易些,因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最基本的信念,所謂「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秉持程序正義處理就可以了。

但在二千三百年前的中國,可就不那麼簡單了,而且相當棘手。

古人高度崇奉孝道,不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都將之視為立身處世之本,其重要性就像天道般不可悖逆,某種程度上還要讓位於法律。

孟子聽了桃應的提問,應聲答道:「執之而已矣。

」意思是,抓起來就是了。

桃應又問:那麼,舜不阻止嗎?孟子答:舜憑什麼去阻止呢?皋陶那樣做是有依據的。

桃應接著又問,那麼,舜該怎麼辦呢?桃應的提問有點刁鑽,顯然是兩難選擇:大義滅親,父親就要坐牢;踐履孝道,則有悖律令。

孟子明知這個問題無解,於是以假想措辭回答:「舜視棄天下猶棄敝屣也。

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終身欣然,樂而忘天下。

」舜把放棄天子之位視為丟掉破鞋一般,暗地裡背著父親逃走,傍著海邊住下來,一輩子怡然自得而忘了天下。

其實這不過是孟子的想法而已,也符合他在父子、君臣倫理關係上秉持的一貫思想。

孟子與弟子之間的這段精采對話,應該說,問得好,答得妙。

當倫理與律令發生矛盾時,孝道與公平如何才能兩全其美?其中蘊含的價值取向發人深省,並為後世留下了「棄如敝履」和「竊負而逃」兩個著名的成語。

前一篇文章【走進大西南】削鐵如泥戶撒刀 下一篇文章【虎年談虎】虎年話虎爺 熱門新聞 01入地獄救母親地藏菩薩孝感天地2022.08.2602中職/狀元郎曾子祐710萬加盟雄鷹平紀錄2022.08.2403地獄眾生最想聽到的聲音?2022.08.2604爸爸給兒子的話聽了秒懂太有用2022.08.2705中職/簽下曾子祐象徵起飛雄鷹各布局即將到位2022.08.2406中職/一路都靠她曾子祐真情告白逼哭媽媽2022.08.2407心靈格局圖譜讓人內心強大2022.08.2808社論--數位中介法與權力政治2022.08.2409【延伸閱讀】布施的層次2022.08.2410【慈悲莊嚴】宋代水月觀音之美2022.08.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文化印象】水頭聚落得月樓【遊藝筆記】雉之朝飛(上)五色離披話錦雉【島嶼拼圖】台灣最短老街【守望精神家園:第八屆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月暨美麗中華行】壯美廣西.錦繡八桂─廣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時光走廊】福星台灣:台灣城鄉建築大觀(18-2)清朝時期【優游藝林】阿姆斯格林博物館 追蹤我們 訂閱《人間福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