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忠仁波切:略對四諦十六行相作說明 - edupro.org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苦聖諦四行相特法:無常、苦、無我、空。
有些論典中沒有說到「空」的部分,但此處說四個行相,其實是不相違。
說此四行相的原因,是為破除外道「常、樂 ...
請選擇進入手機版|繼續訪問電腦版
開啟輔助訪問
設為首頁收藏本站
請登錄後使用快捷導航沒有賬號?立即註冊
搜索
搜索
熱搜:
藏傳佛教
漢傳佛教
南傳佛教
本版文章帖子粉絲團用戶
注册藏密网可以获得更多功能与服务的支援,赶快注册吧!
登錄
立即註冊
合作站点账号登陆
快捷導航
首頁Portal
活動
漢藏吉祥日
手機版
生活佛法
論壇BBS
粉絲團
法相圖庫
專欄
幫助
法會公告單位消息慈善公益法寶無償結緣粉絲團部落格心靈法語新法像圖庫藏密網專欄精華集錦操作說明線上客服站方公告
藏密網-漢傳.藏傳.南傳.佛教資訊網»論壇›全球佛教›佛學基礎知識›仓忠仁波切:略對四諦十六行相作說明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查看:1520|回復:0
仓忠仁波切:略對四諦十六行相作說明
[複製鏈接]
小菩提
小菩提
當前離線
積分22370
窺視卡
雷達卡
電梯直達
樓主
發表於2019-8-515:31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pt404-4-3-1.gif(1.59KB,下載次數: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9-8-515:31上傳
仓忠仁波切:略對四諦十六行相作說明
四聖諦的每一諦又可分為四個行相,共有無常等十六行相。
在此,略對四諦十六行相作說明——
(一)苦聖諦四行相特法:無常、苦、無我、空。
有些論典中沒有說到「空」的部分,但此處說四個行相,其實是不相違。
說此四行相的原因,是為破除外道「常、樂、我、淨」之邪見。
無常——諸有為法是剎那生滅之性,前法滅時,後法剎那生起,以此說苦諦諸法是無常性。
苦——有漏五蘊之蘊體等等,皆是以業與煩惱為體性,以此說,苦諦法是以業與煩惱為體性,故稱為苦。
無我——苦諦之法,是無自性為空,就中觀自續以下而言是「補特伽羅獨立實體無我」。
空——主要是指無清淨之我,或是「常一自主之我空」。
(二)集聖諦四行相特法:因、集、生、緣。
集諦的四種行相最主要是針對外道見而安立,集諦主要是破除外道認為:無因、單一因而生等等的邪見。
因——集諦是產生苦的因,以此行相破除:外道認為苦等是無因生;集——破除外道認為一切事物是由某一造物主所生,破除單一因而生;內道則是認為,諸苦皆是由因緣聚合所生,主要是由業及煩惱之集所生。
生——外道認為,一切事物是由造物主而生,造出之後再也不會繼續生,此以內道而言,是否定的,之所以能生是由業與煩惱的緣故,並能再輾轉引生後來之果,故稱為生。
緣——外道認為我是常,雖然我所依的蘊體是無常,但它的主體是常。
對此,既然我所安住之蘊體的體性是無常,那麼,應該沒有一個常法能安住於無常法之上。
總之,此我等,皆是無常,皆是剎那變異壞滅之法,由此說因、集、生、緣等皆是緣起變異之法。
總結來說,或是直接以業及煩惱對集諦的四行相作認識。
業與煩惱是因位,是苦的根本因,故安立集諦第一行相「因」。
因由業與煩惱一再生起諸苦,由是緣故,所以是苦的聚集,由是安立第二行相「集」。
由業及煩惱能生極大苦的緣故,又是生,由是安立第三行相「生」。
此業與煩惱之集諦,是俱生緣的緣故,故稱為緣,由是安立第四行相「緣」。
(三)滅聖諦四行相:滅、靜、妙、離。
滅——是指滅諦是斷滅一切苦及苦因。
靜——悉除一切苦的緣故,故為寂靜。
妙——是指妙善圓滿,指斷除所擁有的功德是妙善。
離——遠離一切諸過失。
此是就滅諦總體略說,當然,若就細分來說,是還有種種的功德。
以反面來說,滅諦的四行相是破除外道執取滅諦相違之心,破除外道增益之邪見。
(1)滅——破除外道認為無真實斷除痛苦的解脫;(2)靜——破除雖然有解脫,獲得某些安樂是究竟解脫的真實之樂。
例如認為獲得色界天的安樂功德,即是獲得真實安樂;(3)妙——破除認為某些對治煩惱的特法是解脫。
(4)離——破除認為煩惱雖一次斷除,仍然會再生起。
煩惱若是未從根本上斷除,只是暫作對治或壓伏,此煩惱復又會生起,比方由修禪定投生無色界有頂天的眾生,還是會有因生於有頂天之業盡而墮生三惡趣。
所以,滅諦四行相是以反面遮止不正確的外道見。
又,對於滅諦的四種行相又可如此作認識。
(1)滅——滅諦是滅除苦的緣故,是滅行相;(2)靜——滅諦是淨除煩惱的緣故,是靜行相;(3)妙——滅諦是具有解脫安樂果的緣故,是妙行相;(4)離——滅諦是已遠離諸苦、令苦不再生,由是緣故,是離行相。
(四)道諦四行相特法:道、如、行、出。
此四行相,是相對於滅諦四行相所要斷除而言。
道——破除外道不承認有完全斷苦的解脫道。
如——不承許通達空性的智慧是解脫道。
行——對治執以某些靜慮的特法為解脫道。
出——破除沒有完全盡除苦的解脫道。
又,對於道諦四行相可以這樣作理解:例如,現量通達的見道,是解脫道,現證空性之見道是殊勝的解脫道,故稱為「道」;見道是煩惱的對治品,是能對治煩惱的緣故,所以稱為「如」;因為見道是無顛倒見真諦的緣故,所以稱為「行」;此道諦是能從根本上斷除煩惱,故稱為「出」。
於此略說四聖諦無常等十六行相。
此無常等十六行相,除了是針對十六種不正確的見解作斷除遮止之外,重點也是一位修行者於修四聖諦時,所必須了解、必須獲得的十六行相,故於此講說四聖諦無常等十六行相。
修習時,從最初的修習到成辦得止,共可分為九個次第作修持,即《菩提道次第廣論》中所說「九住心」:(1)內住(2)續住(3)安住(4)近住(5)調伏(6)寂靜(7)最極寂靜(8)專注一境(9)平等住(等持)。
於此九個次地之上,必須以六力作成辦,此六力是:(1)聽聞力(2)思惟力(3)正念力(4)正知力(5)精進力(6)串習力。
必須以此六力去成辦九住心。
除此六力之外,又須以四種作意去成辦,此四種是:(1)勵力運轉作意——刻意的去作意修習(2)有間缺運轉作意——不能恆久作意(3)無間缺運轉作意——能恆久作意(4)無功用運轉作意——自然而然能令心安住於一處。
修習九住心的過程,即是由此六力、四作意而成辦。
於獲得止觀雙運未近分定之後,才能對欲界煩惱作對治,欲界煩惱分為上中下三品。
首先是(一)止的部份,必須經九住心,生殊勝輕安得止,後使止力穩固,再轉入於觀「粗淨行相」。
接著就是(二)了相作意,此是觀修,各個了別粗淨行相,並未獲得止觀雙運;(三)勝解作意,時而觀修,時而止修,生起決定知又入於止修,獲得止觀雙運。
此是下一個作意的親因。
(四)遠離作意,此已獲得止觀雙運,開始正斷煩惱的對治道,對治欲界粗分煩惱的前三品;(五)攝樂作意,對治欲界中品煩惱三品;(六)觀察作意,此時已經將欲界第一品到第六品的煩惱斷除,因此粗分煩惱似乎不現行,似乎已經斷除,這時再觀察平常會生起煩惱的對境,特別趣入此境時馬上就產生煩惱,所以馬上生起一個近分定作斷除;(七)加行作意,將欲界最後的七、八、九品煩惱斷除,斷盡欲界粗分煩惱時,即是(八)加行究竟果作意,當下即獲初靜慮禪定。
從色界初禪定到二禪定,中間也有七個近分作意,以此類推,也就是說,必須斷盡下一地煩惱,才能得到上一地的根本定。
斷除欲界粗分煩惱產色界初禪定之後,才是修神通的部分,因此如果不了解貪心的話就無法修禪定、修止觀雙運,也就是說,因為不了解所破的緣故,所以無法產生一個心識來對治此一煩惱。
因此,了解煩惱是非常重要!
於進入初禪之後,又對上界所攝煩惱作對治,同樣的,必須經過二禪的七種未近分,對上地所攝煩惱作對治,以此類推,直至第四禪天,對有頂天所攝煩惱作斷除。
所以,在對治煩惱的次第上,都是經由七種未近定作成辦,並由此而獲得正定;後再由未進分定作對治,再獲得之上的禪定。
對治斷除煩惱,最初是於未近定對治所斷品、斷除人我執等,就是說於進入資糧道開始作修持。
以斷障之理而言,有慧解脫阿羅漢、俱解脫阿羅漢二種。
慧解脫阿羅漢者,是依於初禪未近定,以智慧力而單由煩惱一分中解脫;俱解脫阿羅漢者,是以依於初禪根本定,而由二分(煩惱障及等至障)中解脫,如《俱舍論》中說:「俱由得滅定,餘名慧解脫。
」慧解脫阿羅漢者,是於修道中依於「止觀雙運之未近定」作對治,並是以觀修人無我(以智慧單由煩惱一分解脫),即是以止觀雙運之未近分作觀修、對治,經由資糧道、加行道,後進入預流果,同時將欲界、色界、無色界的各種煩惱作對治,直至最後加以斷除,以此方式獲得阿羅漢果者,稱為「唯依智力證果之阿羅漢」,即是慧解脫阿羅漢,此類阿羅漢,是於未近分定對煩惱對治而獲阿羅漢果。
俱解脫阿羅漢者,其是於觀修無我,依於「止觀雙運禪定」觀修而獲得見道位,證得預流果,後於見道位之後得中,以有漏道斷作修持,對四聖諦苦寂滅道之行相作觀修,先對欲界之六種煩惱作斷除,而獲得一來果;後再將欲界後七、八、九三品煩惱作斷除而獲得不還果,以此方式更進而對上二界的煩惱,一一作對治斷除,由此修行而獲得阿羅漢果者,是依次第對治而獲得阿羅漢果,即是俱解脫阿羅漢果。
有如是二種獲得阿羅漢果的修行者。
所以,一者是唯依智而獲阿羅漢果,一是依於禪定及智而獲阿羅漢果,此是因為修習獲得阿羅漢果時,修行的方法不同的緣故,於所獲阿羅漢果就分為此二種。
止是定,是依修「九住心」而能產生。
於第九心之後先得「心輕安」,後再得「身輕安」;於「身輕安」後,再得「身輕安樂」;由「身輕安樂」而能引生「心輕安樂」;當「心輕安樂」的強烈覺受隨定力緩息而置於穩定、一心安住於所緣境不動之時,即是「得止」,此時即是獲得「初禪未到近分定」。
所以,「輕安」是於第九住心與「得止」之間而有。
一樣的,由前已得止,再入定修習,引生「止所攝之身心輕安」,進而觀上界而入第一個未近分「伺察作意近分」;後再轉入於觀「粗淨行相」,再得身心輕安。
如是往上類推。
是故,是於七個近分產生之前都有「身心輕安」,但是,前後的所得「身心輕安」的勢力則是不同。
第一個初禪未到近分,是由止所引生的「初禪未到近分」;第二剎那之「了相作意未到近分」則是觀所攝之初禪未到近分,此第二時所得未到近分並不是真正的止觀,因為此時之觀,只是最初觀修上界功德所生,並非獲得正觀;所以,是由第二階段的止觀雙修令其定力更為增盛之後,於此時所獲得止觀雙運之第三位「勝解作意之未近分定」,才是獲得真正止觀雙運之禪定,在此之前的觀並非獲得正觀,是屬於前加行之觀。
獲得「初禪未近分定」所攝「止觀雙運」之後才能對治欲界煩惱,欲界煩惱分為上、中、下三品。
此中即是:首先是(一)止的部份,必須經修九住心而生殊勝輕安而得止,此是「止所攝之初禪未到近分」,後使止力穩固,再轉入於觀「粗淨行相」。
接著是(二)「了相作意」,此是觀修,各個了別粗淨行相,並未獲得止觀雙運,此是「觀所攝之初禪未到近分」;(三)「勝解作意」,時而觀修,時而止修,生起決定知又入於止修,而獲得止觀雙運。
此是「初禪未到近分所攝之止觀雙運」,是下一個作意的親因。
(四)「遠離作意」,開始正斷煩惱的對治道,對治欲界粗分煩惱前三品;(五)「攝樂作意」,對治欲界中品煩惱三品;(六)「觀察作意」,此時已經將欲界第一品到第六品的煩惱斷除,因此粗分煩惱似乎不現行,似乎已經斷除,這時再觀察平常會生起煩惱的對境,特別趣入此境時煩惱即生,隨即生起近分定而作斷除;(七)「加行作意」,斷除欲界最後七、八、九品煩惱,斷盡欲界煩惱時即是(八)「加行究竟果作意」,當下即獲初靜慮禪定。
從色界初禪定到二禪定,中間也有七個近分作意,以此類推,也就是說,必須斷盡下地煩惱而能獲得上地之根本定。
修九住心的前加行「淨行所緣」,令心漸能住於所緣,此等修習,由補特伽羅的根性不同,所緣亦有不同。
貪心增盛者,為暫時壓伏貪心應修白骨觀;瞋心增盛者,應修慈悲觀;愚癡增盛者,應修緣起觀;慢心增盛者,應修界分別觀;散亂增盛者,應修數息觀。
這些觀修只是暫時壓伏,並非真正作對治斷除,真正對治斷除則是必須依於「止觀雙運」才能成辦。
http://cn.t-karuna.com/jiehuodayi/2015-04-20/211.html
收藏0
轉播
分享
淘帖0
支持0
反對0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提升卡
置頂卡
沉默卡
喧囂卡
變色卡
搶沙發
千斤頂
顯身卡
返回列表
發新帖
高級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登錄|立即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並轉播
回帖後跳轉到最後一頁
Archiver|小黑屋|手機版|分享佛法資訊請先注意版權申明|藏密網
|網站地圖UA-2159133-2
GMT+8,2022-7-2507:08
,Processedin0.019884second(s),19queries
.
Copyright©2016|LIGHTSAIL支持
PoweredbyDiscuz!X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
延伸文章資訊
- 1《廣論》四聖諦十六行的錯謬(一) - 正覺教團弘法視頻
那麼四聖諦十六行的內涵又是什麼呢?《瑜伽師地論》說:【由四種行了苦諦相,謂無常行、苦行、空行、無我行 ...
- 2十六行相
梵語sodaśākārāh。又作十六行、十六行觀、十六行相觀、十六聖行、十六諦、四諦十六行相。行相,相狀之意。觀四諦時,各有四種差別,於其時所產生之行相共有十六種。
- 3四諦十六行相、三轉十二行相 - 法無邊,開花見
長輩提醒了我很多次,要我認識四諦中,每一諦的四個行相,不過,近廟欺神,跟善知識就算再近,隨手可得,不認真學就還是不會,不會因為距離近或遠而有 ...
- 492-四諦十六行相觀修法
92-四諦十六行相觀修法. 摘自:2014.10.12 第十八講. 於四諦增益,堅樂我我所,此等十六相,非真而愛著。 四諦中以苦諦來說,執無常為常、執苦為樂, ...
- 5四諦十六行相 - 中文百科全書
見十六行相條。 四諦又雲四聖諦,四真諦。聖者所見之真理也。梵語Catv&amacron;ri-&Amacron;ryasaty&amacron;ni,巴利語Catt&amacr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