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告子上》 - 內容(二)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內容(一). 全文帶翻譯. 告子曰:“性猶杞柳也①,義猶桮棬也②;以人性為仁義,猶 ...
《孟子·告子上》 《孟子·告子上》-內容(二):(二)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
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告子說:“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東邊開個口就往東流,在西邊開個口就往西流。
人性本來就不分善與不善,就像水流本來不分向東向西一樣。
”內容(一)全文帶翻譯告子曰:“性猶杞柳也①,義猶桮棬也②;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
” 告子說:“人的本性好比杞柳,義好比杯盤;使人性變得仁義,就像把杞柳做成杯盤。
”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棬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桮棬也?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桮棬,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孟子說:“你能順著杞柳的性狀把它做成杯盤呢,還是要傷害了它的性狀把它做成杯盤呢?如果是傷害了它的性狀而把它做成杯盤,那么也要傷害了人的本性使它變得仁義嗎?率領天下的人給仁義帶來災難的,必定是你這種論調吧!”[注釋]①杞(qǐ)柳:樹名,枝條柔韌,可以編制箱筐等器物。
②桮棬(bēiquān):器名。
先用枝條編成杯盤之形,再以漆加工製成杯盤。
內容(二)(二)告子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
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 告子說:“人性好比湍急的水,在東邊開個口就往東流,在西邊開個口就往西流。
人性本來就不分善與不善,就像水流本來不分向東向西一樣。
”孟子曰:“水信無分於東西,無分於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
今夫水,搏而躍之,可使過顙;激而行之,可使在山。
是豈水之性哉?其勢則然也。
人之可使為不善,其性亦猶是也。
” 孟子說:“水流確實是本來不分向東向西的,難道也不分向上向下嗎?人性的善,就好比水朝下流一樣。
人性沒有不善的,水沒有不向下流的。
水,拍打一下叫它飛濺起來,也能使它高過人的額頭;阻擋住它叫它倒流,可以使它流到山上。
這難道是水的本性嗎?是形勢導致這樣的。
人之所以可以使他變得不善,他本性的改變也正像這樣。
” 內容(三)告子曰:“生之謂性。
” 告子說:“天生的稱作天性。
”孟子曰:“生之謂性也,猶白之謂白與?” 孟子說:“天生的稱作天性,就像白的稱作白嗎?”曰:“然。
” 告子說:“是的。
”“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 孟子說:“白羽毛的白,就像白雪的白;白雪的白就像白玉的白嗎?”曰:“然。
” 告子說:“是的。
”“然則犬之性猶牛之性,牛之性猶人之性與?” 孟子說:“那么,狗的天性就像牛的天性,牛的天性就像人的天性嗎?”(內容四)告子曰:“食、色,性也。
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
” 告子說:“食慾、性慾,是人的天性。
仁是生自內心的,不是外因引起的;義是外因引起的,不是生自內心的。
”孟子曰:“何以謂仁內義外也?” 孟子說:“憑什麼說仁是生自內心而義是外因引起的呢?”曰:“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於我也;猶彼白而我白之,從其白於外也,故謂之外也。
” 告子說:“他(比我)年長,我便尊敬他,不是預先就有‘尊敬他’的念頭在我心裡的;好比他(膚色)白,我便認為他白,是由於他的白顯露在外的緣故,所以說(義)是外因引起的。
”曰:“異於白馬之白也,無以異於白人之白也;不識長馬之長也,無以異於長人之長與?且謂長者義乎?長之者義乎?” 孟子說:“白馬的白,沒有什麼區別於白人的白;不知道對老馬的尊敬,也沒有什麼區別於對長者的尊敬的嗎?再說,是認為長者那裡存在義呢,還是尊敬他的人那裡存在義呢?”曰:“吾弟則愛之,秦人之弟則不愛也,是以我為悅者也,故謂之內。
長楚人之長,亦長吾之長,是以長為悅者也,故謂之外也。
” 告子說:“是我弟弟,我就愛他;是秦國人的弟弟,就不愛他,這是由我決定愛誰的,所以說(仁)是生自內心的。
尊敬楚國人中的長者,也尊敬我自己的長者,這是由對方年長決定的,所以說(義)是外國引起的。
”曰:“耆秦人之炙①,無以異於耆吾炙,夫物則亦有然者也,然則耆炙亦有外與?” 孟子說:“愛吃秦國人燒的肉,同愛吃自己燒的肉是沒有什麼區別的,其他事物也有這種情況,那么愛吃肉也是由外因引起的嗎?”[注釋]①耆:同“嗜”。
(內容五)孟季子問公都子曰①:“何以謂義內也?” 孟季子問公都子說:“為什麼說義是生自內心的呢?”曰:“行吾敬,故謂之內也。
” 公都子說:“(義是)表達我的敬意,所以說是生自內心的。
”“鄉人長於伯兄一歲,則誰敬?” (孟季子問:)“有個同鄉人比你大哥大一歲,那么先尊敬誰?”曰:“敬兄。
” 公都子說:“尊敬大哥。
”“酌則誰先?” (孟季子又問:)“(如果在一起喝酒,)先給誰斟酒?”曰:“先酌鄉人。
” 公都子說:“先給那個同鄉人斟酒。
”“所敬在此,所長在彼,果在外,非由內也。
” (孟季子說:)“內心要敬重的(大哥)在這裡,實際敬重的(同鄉人)在那裡,(可見義)果然是外因引起的,不是生自內心的。
”公都子不能答,以告孟子。
公都子不能回答,把這事兒告訴了孟子。
孟子曰:“敬叔父乎,敬弟乎?彼將曰,‘敬叔父。
’曰,‘弟為屍②,則誰敬?’彼將曰,‘敬弟。
’子曰,‘惡在其敬叔父也?’彼將曰,“在位故也。
’子亦曰,‘在位故也。
庸敬在兄,斯須之敬在鄉人。
’” 孟子說:“(你反問他,)應該尊敬叔父呢,還是尊敬弟弟?他會說,‘尊敬叔父。
’(你再)問,‘弟弟充當了受祭的代理人,那該尊敬誰?’他會說,‘尊敬弟弟。
’你就再問,‘(如果這樣)尊敬叔叔又體現在哪裡呢?’他會說,‘因為弟弟處在受祭代理人地位的緣故。
’你也就說,‘因為(那個同鄉人)處在該受尊敬的地位上的緣故。
平時尊敬的是大哥,這會兒該尊敬的是同鄉人。
’”季子聞之,曰:“敬叔父則敬,敬弟則敬,果在外,非由內也。
” 季子聽說了這番話,說:“該尊敬叔父時就尊敬叔父,該尊敬弟弟時就尊敬弟弟,(可見義)果然在於外因,不是生自內心的。
”公都子曰:“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然則飲食亦在外也?” 公都子說:“冬天要喝熱水,夏天要喝涼水,那么需要吃喝,也在於外因嗎?”[注釋]①孟季子:朱熹云:“疑是孟仲子之弟也。
”或說為任國國君之弟季任。
②屍:古代祭祀時,代死者受祭、象徵死者神靈的人,以臣下或死者的晚輩充任。
後世改為用神主、畫像。
內容(六)公都子曰:“告子曰:‘性無善無不善也。
’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是故文、武興,則民好善;幽、厲興①,則民好暴。
’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堯為君而有象;以瞽瞍為父而有舜;以紂為兄之子,且以為君,而有微子啟、王子比干②。
’今曰‘性善’,然則彼皆非與?” 公都子說:“告子說:‘天性沒有善良、不善良的區別。
’有人說:‘天性可以變得善良,可以變得不善良;所以文王、武王得了天下,百姓就愛好善良;幽王、厲王統治了天下,百姓就變得凶暴。
’又有人說:‘有天性善良的,有天性不善良的;所以以堯為君主,卻有象(這樣的臣民);以瞽瞍為父親,卻有舜(這樣的兒子);以紂為侄兒,並且以他為君主,卻有微子啟、王子比干。
’現在您說‘天性善良’,那么他們所說的都錯了嗎?”孟子曰:“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
若夫為不善,非才之罪也。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故曰,‘求則得之,舍則失之。
’或相倍蓰而無算者,不能盡其才者也。
《詩》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則。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③孔子曰:‘為此詩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則;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
’” 孟子說:“至於說到人的(天生的)情性,那是可以認為是善的,這就是我說的天性善良。
至於有人變得不善,不是天性的過錯。
同情心,人人都有;羞恥心,人人都有;恭敬心,人人都有;是非心,人人都有。
同情心就是仁;羞恥心就是義;恭敬心就是禮;是非心就是智。
(可見)仁、義、禮、智不是由外界贈給我的,是我本來就具有的,只是不去思考這些罷了。
所以說,‘探求就能得到它們,放棄就會失掉它們。
’有人(同別人比)相差一倍、五倍甚至無數倍,這是不能充分表現他的天性的緣故。
《詩經》上說:‘上天生養眾民,有事物便有法則。
眾民保持了常性,所以愛好美德。
’孔子說:‘作這篇詩的,是懂得道的啊!有事物便有法則;眾民保持了常性,所以愛好美德。
’”[注釋]①幽、厲:指周幽王、周厲王,周代兩個暴君。
②微子啟、王子比干:微子啟,據《左傳》、《史記》記載,是紂王的庶兄。
王子比干,紂王叔父,因勸諫而被紂王剖心而死。
③以上四句出自《詩經•大雅•烝民》。
內容(七)孟子曰:“富歲,子弟多賴;凶歲,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爾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今夫麰麥,播種而耰之,其地同,樹之時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時,皆熟矣。
雖有不同,則地有肥磽,雨露之養、人事之不齊也。
故凡同類者,舉相似也,何獨至於人而疑之?聖人,與我同類者。
故龍子曰①:‘不知足而為屨,我知其不為蕢也。
’履之相似,天下之足同也。
口之於味,有同耆也;易牙先得我口之所耆者也②。
如使口之於味也,其性與人殊,若犬馬之與我不同類也,則天下何耆皆從易牙之於味也?至於味,天下期於易牙,是天下之口相似也。
惟耳亦然,至於聲,天下期於師曠③,是天下之耳相似也。
惟目亦然,至於子都④,天下莫不知其姣也;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
故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
至於心,獨無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
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
故理、義之悅我心,猶芻豢之悅我口。
” 孟子說:“豐年,青年子弟大多懶惰;荒年,青年子弟大多凶暴,不是天生的情性有這種不同,是那影響思想的環境使他們變得這樣的。
比如種大麥,播了種,耙了地,種的地方相同,種的時間又相同,麥子蓬勃地生長,到夏至的時候,都成熟了。
即使有所不同,也是因為土地的肥瘦、雨露的滋養、人工的管理不一樣的緣故。
所以凡是同類的,全都是相似的,為什麼一說到人,偏偏要懷疑這一點呢?聖人是和我們同類的,所以龍子說:‘不知道腳樣而編鞋,我知道不會把它編成草筐的。
’草鞋的相似,是因為天下之人的腳形是相同的。
口對於味道,有同樣的嗜好;易牙是最先掌握了我們口味上共同嗜好的人。
假使口對於味道,生來就跟別人不一樣,就像狗、馬和我們不同類一樣,那么天下的人為什麼都追隨易牙的口味呢?說到口味,天下的人都期望嘗到易牙烹調的菜餚,這說明天下人的口味是相似的。
耳朵也是這樣,說到聲音,天下的人都期望聽到師曠演奏的樂曲,這說明天下之人的聽覺是相似的。
眼睛也是這樣,說到子都,天下沒有不知道他俊美的;不知道子都俊美的,是不長眼睛的人。
所以說,口對於味道,有相同的嗜好;耳朵對於聲音,有相同的聽覺;眼睛對於容貌,有相同的美感。
說到心,偏偏會沒有相同的愛好嗎?心的共同愛好是什麼?就是理,就是義。
聖人最先覺悟到我們人心的相同愛好罷了。
所以理義能使我們心理愉悅,正像牛羊豬狗的肉能使我們享到口福一樣。
[注釋]①龍子:見《膝文公上》第三章注。
②易牙:齊桓公的寵臣,傳說他擅長烹飪。
③師曠:春秋時晉平公的樂師,生而目盲,善辨音律。
④子都:傳說是古代的一個美男子。
內容(八)孟子曰:“牛山之木嘗美矣,以其郊於大國也,斧斤伐之,可以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潤,非無萌櫱之生焉,牛羊又從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
人見其濯濯也,以為未嘗有材焉,此豈山之性也哉?雖存乎人者,豈無仁義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猶斧斤之於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氣,其好惡與人相近也者幾希,則其旦晝之所為,有梏亡之矣①。
梏之反覆,則其夜氣不足以存;夜氣不足以存,則其違禽獸不遠矣。
人見其禽獸也,而以為未嘗有才焉者,是豈人之情也哉?故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
孔子曰:‘操則存,舍則亡;出入無時,莫知其鄉。
’惟心之謂與?” 孟子說:“牛山的樹木曾經很繁茂,因為它處在大都市的郊外,常用刀斧砍伐它,還能保持繁茂嗎?那山上日夜生長,受雨露滋潤的樹木,不是沒有嫩芽新枝長出來,但牛羊接著又放牧到這裡,因此成了那樣光禿禿的了。
人們見它光禿禿的,就以為這山不曾長過成材的大樹,這難道是牛山的本性么?就說在人的身上,難道會沒有仁義之心嗎?有些人之所以喪失了他的善心,也就像刀斧砍伐樹木一樣,天天砍伐,還能保住善心的繁茂嗎?(儘管)他日夜有所滋生的善心,接觸了天明時的晨氣,而使他的好惡之心同一般人也有了少許的相近,(可是)他白天的所作所為,又將它攪亂、喪失了。
反覆地攪亂,那么他夜裡滋生的那點善心就不足以保存下來;夜裡滋生的善心不足以保存下來,那他離禽獸就不遠了。
人們見他像禽獸,就以為他不曾有過善良的天性,這難道是人的實情嗎?所以如果得到好好的養護,沒有東西不能生長;如果失去護養,沒有東西不會消亡。
孔子說:“把握著就存在,放棄了就喪失;出去進來沒有定時,無人知道它的去向。
’大概就是說的心吧?”[注釋]①梏:通“攪”,可參清焦循《孟子正義》。
內容(九)孟子曰:“無或乎王之不智也。
雖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見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為數,小數也;不專心致志,則不得也。
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①,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 孟子說:“對於君王的不聰明,不必奇怪。
即使有天下最容易生長的東西,(如果)曬它一天,凍它十天,沒有能生長的。
我見君王的次數很少,我一離開他,那些給他潑冷水的人馬上又圍上去了,(這樣,)我對他剛有的那點善心的萌芽又能怎么樣呢?(好比下棋,)下棋作為技藝,是小技藝;不專心致志,就學不到手。
弈秋是全國最擅長下棋的。
讓弈秋教兩個人下棋,其中一人專心致志,一心只聽弈秋講解。
另外一人雖然也在聽講,卻一心以為有隻天鵝要飛來了,想著拿弓箭去射它,雖然他同另一人一起在學,卻不如人家學得好了。
是因為他的智力不如人家嗎?當然不是這樣。
”[注釋]①繳(zhuó):拴在箭上的生絲繩,這裡指代箭。
內容(十)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
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①,得之則生,弗得則死,■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②。
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③,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 孟子說:“魚是我所喜愛的,熊掌也是我所喜愛的;兩樣不可能同時得到,就捨棄魚而要熊掌。
生存是我所喜愛的,義也是我所喜愛的;兩樣不能同時兼顧,就放棄生存而要義。
生存是我所喜愛的,但所喜愛的有超過生存的,所以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憎惡的,但我所憎惡的有超過死亡的,所以有些禍患我不躲避。
假使人們所喜愛的沒有什麼超過生存的了,那么凡是可以保命的手段,哪樣不採用呢?假使人們所憎惡的沒有什麼超過死亡的了,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禍患的事,哪樣不去乾呢?按這么做就能生存,然而有人卻不去做,按這么做就能避開禍患,然而有人卻不乾,由此可見,所喜愛的有超過生存的,所憎惡的有超過死亡的。
不僅僅是賢人有這樣的思想,人人都是有的,只是賢人能不喪失它罷了。
一筐飯,一碗湯,得到就能活,得不到就餓死,(但如果)吆喝著施捨給人,路上的餓漢也不願接受;(如果)用腳踢著施捨給人,那就連乞丐也會不屑一顧的。
一萬鐘的俸祿,(有人)卻不問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
萬鐘的俸祿對我有什麼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美、妻妾的侍奉和所認識的窮人感激我嗎?本該寧死也不接受的,現在卻為了住宅的華美而接受了;本該寧死也不接受的,現在卻為了妻妾的侍奉而接受了;本該寧死也不接受的,現在卻為了讓所認識的窮人感激我而接受了,這些行徑不也應該停止了么?這就叫喪失了他的本性。
”[注釋]①豆:古代一種盛食物的器皿,形似高腳盤。
②鍾:古代量器,六石四斗為一鍾。
③得:通“德”,此處作動詞。
內容(十一)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 孟子說:“仁是人的(善)心,義是人的(正)路。
放棄了他的正路而不走,丟失了他的善心而不尋找,可悲啊!有人走失了雞狗還知道去尋找;有人丟失了善心卻不知道去尋找。
求學請教的道理不在於別的,在於找回他丟失了的善心罷了。
” 內容 (十二)孟子曰:“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①,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則不遠秦楚之路,為指之不若人也。
指不若人,則知惡之;心不若人,則不知惡,此之謂不知類也②。
” 孟子說:“如果現在有個人無名指彎曲了不能伸直,(雖然)既不疼痛又不妨礙做事,但如果有人能使它伸直,那么即使趕到秦國楚國去(醫治),也不會嫌路遠,為的是手指不如別人。
手指不如別人,知道厭惡它;心不如別人,卻不知道厭惡,這叫不懂輕重。
”[注釋]①信:同“伸”。
②不知類:朱熹《四書集注》云:“言不知輕重之等也。
”譯文從之。
內容(十三)孟子曰:“拱把之桐梓,人苟欲生之,皆知所以養之者。
至於身,而不知所以養之者,豈愛身不若桐梓哉?弗思甚也。
” 孟子說:“一兩把粗的桐樹梓樹,人們要想讓它們生長,都知道該怎樣去培養。
至於本身,反倒不知道怎樣培養自己,豈不是愛自身還不如愛桐樹梓樹嗎?真是太不會考慮問題了。
” 內容(十四)孟子曰:“人之於身也,兼所愛。
兼所愛,則兼所養也。
無尺寸之膚不愛焉,則無尺寸之膚不養也。
所以考其善不善者,豈有他哉?於己取之而已矣。
體有貴賤,有小大①。
無以小害大,無以賤害貴。
養其小者為小人,養其大者為大人。
今有場師,舍其梧標,養其樲棘,則為賤場師焉。
養其一指而失其肩背,而不知也,則為狼疾人也②。
飲食之人,則人賤之矣,為其養小以失大也。
飲食之人無有失也,則口腹豈適為尺寸之膚哉?” 孟子說:“人對於自己的身體,是各部分都愛護的。
都愛護,便都加以保養。
沒有哪點兒肌膚不愛護,便沒有哪點兒肌膚不保養。
用來考察他保養得好不好,難道有別的方法嗎?在於看他注重保養哪一部分罷了。
身體有重要部分和次要部分,有小的部分和大的部分。
不能因為(保養了)小的部分而損害了大的部分,不能因為(保養了)次要部分而損害了重要部分。
只保養小的部分的,是小人,能保養大的部分的,是君子。
如果現在有這么個園藝師,放棄培植梧桐標樹,去培植酸棗荊棘,那他就是個頂蹩腳的園藝師。
(如果有人)保養了自己一個手指卻喪失了肩背的功能,自己還不清醒,那他就是個頂糊塗的人。
專講吃喝的人,人們鄙視他,是因為他保養了小的部分而喪失了大的部分。
如果講究吃喝的人沒有丟棄(善心的培養),那么他的吃喝難道還只是為了保養一尺一寸的肌膚嗎?”[注釋]①體有貴賤,有小大:朱熹《四書集注》云:“賤而小者,口腹也;貴而大者,心志也。
”②狼疾:同“狼藉”,散亂、錯雜的樣子。
這裡是昏憒糊塗的意思。
內容(十五)公都子問曰:“鈞是人也,或為大人,或為小人,何也?” 公都子問道:“同樣是人,有的成了君子,有的成了小人,是什麼原因?”孟子曰:“從其大體為大人,從其小體為小人。
” 孟子說:“能依從重要器官的就成為君子,依從次要器官的就成為小人。
”曰:“鈞是人也,或從其大體,或從其小體,何也?” 公都子又問:“同樣是人,有人能依從重要器官,有人卻依從次要器官,為什麼呢?”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
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
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
此天之所與我者。
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
此為大人而已矣。
” 孟子說:“耳朵、眼睛這些器官不會思考,(容易)被外物蒙蔽。
因此一與外物接觸,就被引誘過去。
心這個器官是會思考的,思考就能得到(善性),不思考就得不到(善性)。
這是天賦予我們的(最重要的)器官。
先抓緊這個重要器官,那么(耳朵眼睛之類)次要器官就不會被(外物的引誘)奪走了。
這就是成為君子的道理罷了。
”內容(十六)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①。
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
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
” 孟子說:“有天爵,有人爵。
仁義忠信,好善不倦,這就是天爵;公卿大夫,這些是人爵。
古代的人修養他的天爵,而人爵就隨天爵來了。
現在的人修養天爵,是用它來獲取人爵;一旦得了人爵,就丟棄了他的天爵,那是實在太糊塗了,最終(他的人爵)也一定會喪失的。
”[注釋]①天爵、人爵:天爵指仁義忠信等,孟子認為這些是天然就值得尊貴的。
人爵指通常所說的爵位。
內容(十七)孟子曰:“欲貴者,人之同心也。
人人有貴於己者,弗思耳矣。
人之所貴者,非良貴也。
趙孟之所貴,趙孟能賤之①。
《詩》云:‘既醉以酒,既飽以德。
’②言飽乎仁義也,所以不願人之膏粱之味也;令聞廣譽施於身,所以不願人之文繡也。
” 孟子說:“想要尊貴,這是人們共同的心理。
人人都有可尊貴的東西,只是不去想到它罷了。
別人給予的尊貴,不是真正的尊貴。
趙孟給予了一個人尊貴,趙孟也能使他低賤。
《詩經》上說:‘既供奉美酒使他陶醉,又獻上仁德使他滿足。
’這是說仁義滿足了,所以就不羨慕別人的美味佳肴了;美好的名聲、廣泛的讚譽落在自己身上了,所以就不羨慕別人的錦繡衣裳了。
”[注釋]①趙孟:即趙盾,字孟。
春秋時晉國正卿,掌握晉國的實權,因而他的子孫後來也稱趙孟。
②以上兩句出自《詩經•大雅•既醉》,是周代祭祖時祭辭中的兩句。
今人高亨認為“德”字當作“食”,古德字作“惪”,與食形近而誤(說見其《詩經今注》)。
(內容十八)孟子曰:“仁之勝不仁也,猶水勝火。
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不熄,則謂之水不勝火,此又與於不仁之甚者也,亦終必亡而已矣。
” 孟子說:“仁能戰勝不仁,就像水能戰勝火一樣。
而現在一些行仁的人,好比用一杯水去澆滅一車木柴燃起的大火;火不熄滅,就說水不能戰勝火。
這反而助長了那些最不仁的人,(而他原來那點仁)也最終會喪失的。
”內容(十九)孟子曰:“五穀者,種之美者也,苟為不熟,不如荑稗①。
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 孟子說:“五穀是莊稼中的好品種,但如果不成熟,那還不如稗子之類野草。
仁,也在於使它成熟罷了。
”[注釋]①荑(tí):即稊,稗類植物。
內容(二十)孟子曰:“羿之教人射,必志於彀①;學者亦必志於彀。
大匠誨人必以規矩,學者亦必以規矩。
” 孟子說:“羿教人射箭,一定要求把弓拉滿;學射的人也力求自己把弓拉滿。
高明的工匠教人手藝,一定要用圓規和曲尺;學手藝的人也一定要使用圓規和曲尺。
”[注釋]①彀(gòu):把弓拉滿。
相關詞條 孟子·告子 《告子》是《孟子》書中的篇目,分上、下兩篇。
孟子與告子都是戰國時人,孟子持性善說,告子持不善不惡說,《告子》以兩人的論辯開頭,集中闡述了孟子關於人性、道... 簡介 文言原文 作品出處 作者簡介 孟子告子上 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孟子曰:“人之於身也,兼所受。
孟子曰:“欲貴者,人之同心也。
正文 孟子告子下 本篇包括政治、戰爭、財政稅收等多方面的治國問題,也包括教育、歷史、個人修養等方面的內容。
其中“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是非常著名的一章。
全篇原文共16章,... 詩詞簡介 原文、釋義及鑑賞 作者簡介 作品出處 告子 告子到底何許人也?關於告子有不同的說法。
說法一:告子是東周戰國時思想家,法家人物,曾受教於墨子,有口才,講仁義。
由於孟子在人性問題上和他有過幾次辯論,... 簡介 記載 告孟之辯 告子思想 孟子·告子下 《孟子·告子下》,是孟子創作的一篇古文。
原文: 作者 《孟子》簡介 《孟子·告子上》 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滕文公上》,古詩文,選自《孟子》卷五。
文公為世子,將之楚,過宋而見孟子。
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
世子自楚反,復見孟子。
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 出處 原文及翻譯 注釋 《孟子·滕文公上》 選自《孟子》卷五《孟子·滕文公上》。
原文及翻譯 注釋 相關連結 告子章句上 原文孟子曰:“仁,人心也;義,人路也。
原文孟子曰:“人之於身也,兼所愛。
原文孟子曰:“欲貴者,人之同心也。
簡介 作者 作品出處 人性向善,猶水就下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相關搜尋孟軻《呂氏春秋》《中庸》賈珍周易秦可卿春秋公羊傅全國古籍整理圖書獎禮記《金瓶梅詞話》《江南通志》賈璉論語萬物之源之迷揭秘孫臏兵法秋水《漢書·高帝紀》《孟子·告子上》沙僧孔子世家熱門詞條55555advancebigbillionloNCAApaulfrankSamsungGalaxyNoteTheXX克洛特酒莊寒蟬幼廣告歌探索頻道朱家故事紫竹寺葉懷佩蝦仁炒蛋認識自己誘惑性遊戲軍中樂園重低音耳機鏡頭阿努比斯modifyOvertakePatience保肝初音未來刷毛國家衛生研究院天丼天堂想你的距離戴立綱旗津天后宮時間寵愛暗湧潤娥王允王爺你好賤祕寶偵探藍玫瑰花語阿一鮑魚king中國醫學基金會張雅婷數學短歌行二首藥物濫用長安之星青青子衿《孟子·告子上》@百科知識中文網
延伸文章資訊
- 1孟子告子章句上(四) @ 心情記事 - 隨意窩
告子章句上(四) 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孟子曰:「何以謂仁內義外也?」曰:「彼長而我長之,非有長於我也;猶彼白而我白之 ...
- 2告子章句上_詩詞古文大全網
④就:趨向。⑤顙(sang):額頭。 【譯文】. 告子說:“人性就像那急流的水,缺口在東便 ...
- 3告子章句上_百度百科
- 4孟子告子章句上-孟子全文翻译-原文,译文,注释 - 易文言
告子章句上 本篇集中讨论人性问题,是孟子“性善论”思想较为完整的体现。连带的是仁义道德与个人修养的问题。对精神与物质、感性与理性、人性与动物性等问题也有所涉及 ...
- 5《孟子》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全文注释及原文翻译
告子章句上凡二十章. 《告子上》共二十章。 第一章告子说,把人的本性做成仁义,正好比用杞柳树来做成杯盘;意谓仁义是对人本性的扭曲。孟子则反驳道,如果顺着而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