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哭的寶寶,預示著膽小、懦弱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寶動不動就哭成「水娃」,滿臉的眼淚讓媽媽特別心疼。

不管媽媽怎麼哄小寶,小寶就是喜歡哭……媽媽覺得小寶可能就是個膽小的孩子,很想幫他鍛鍊下膽量。

從寶寶出生開始,便學會了哭,他們會通過哭這個行為來獲取一些身體方面的需求,比如寶寶哭了,媽媽就會留意寶寶是否餓了、尿了、冷著了、熱著了……等到寶寶長大一些,就會逐漸認識到,通過「哭」,他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比如寶寶還不會走路,但他想要某個玩具時,可能就會通過哭來「告訴」家長這個訴求。

再大一些的寶寶,可能會通過「哭」來達到某個具體的目的,比如他不想去幼兒園,就會大哭,這時家長如果心軟,就會讓寶寶認為哭泣是個很好的達成目的的方法。

當然,也有一些寶寶會通過哭來表達生氣、鬱悶或者難過的情緒。

所以,哭泣代表著寶寶的某種需求和情緒,並非預示著寶寶膽小或懦弱。

那麼,怎樣才能減少寶寶哭泣的頻率呢?

理解和接納孩子的哭泣

很多家長在孩子哭了之後,就會去哄孩子,告訴孩子「別哭」或者「哭了就不是男子漢了」,其實,哭泣對孩子來說未必是壞事。

哭泣是孩子正常的情緒宣洩及需求表達方式,家長不必指責或讓孩子迴避哭泣。

不妨多理解孩子,並嘗試幫助孩子理解自己的感受,比如家長可以這樣說「寶寶,你看起來很難受」,可以引導寶寶描述自己的感受,這對於將來孩子的認識自我情緒會有很大的幫助。

了解孩子的想法

寶寶哭泣的原因有很多,家長不能僅憑猜測就指責寶寶不聽話。

不妨找個安靜的環境,多聽聽寶寶的想法,或許他只是想要某個東西,或許他對家長有所不滿。

家長可以這樣和孩子說:「寶貝,你能告訴媽媽發生了什麼嗎?你為什麼那麼難過?」這樣不僅可以了解孩子哭泣的原因,也會為將來親密的親子溝通打下基礎。

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很多家長在孩子哭泣後,總是將關注點放在孩子的哭泣這件事上,而未將關注點放在解決問題上。

比如有的家長會說「你怎麼又哭了,真是個膽小鬼」,這樣說不僅會挫傷孩子自尊心和自信心,還錯失了一次親子教育的絕佳機會。

當我們了解了孩子哭泣的原因後,可以引導孩子將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上,比如孩子是因為媽媽一直沒時間陪他玩而哭泣,家長可以這樣說「寶貝,是不是媽媽最近比較忙,顧不上陪你,所以你傷心了?要不我們一起想想看,媽媽每天抽出一段時間陪你好不好?你覺得晚上幾點媽媽來陪你比較好呢?」

鼓勵孩子做出努力

可能有時孩子僅僅是想用眼淚「綁架」家長,比如孩子明明可以自己拿東西,偏偏卻要哭著讓家長拿,如果您的孩子是這種情況,家長不必批評孩子,不妨鼓勵孩子自己去拿東西。

比如已經會走的孩子指著某個玩具想要家長拿過來,家長不要一下子回絕孩子,不妨拿著玩具,和善的和孩子說「聽說寶寶走的可好了,那寶寶能不能自己走過來拿玩具呢」,通過這種方式,逐步引導孩子通過自己努力得到某件東西,而不是總需要依賴於大人。

哭泣並非是一件壞事,哭泣的孩子也並非都是膽小和懦弱的。

家長可以通過引導行為,讓孩子正確認識情緒和自我需求,通過親子間親密的溝通,讓孩子將注意力放在解決問題上,相信這將對寶寶的成長起到積極的作用。

本文為寶貝棒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