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打小報告 家長怎麼引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媽媽的朋友帶著孩子來家裡做客,寶寶很喜歡這個叫做斌斌的小朋友。

媽媽讓寶寶和斌斌在客廳玩耍,大人們聚在一起聊天。

不一會,寶寶跑過來,硬要把媽媽拉到一邊,他對媽媽說「媽媽,斌斌老搶我的玩具」媽媽安撫了幾句小寶後,就回去和朋友們一起聊天了,不一會,寶寶又來告狀了……

小朋友的告狀行為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行為,只要家長耐心分析寶寶告狀原因,傾聽孩子想法,幫助孩子將關注點轉移到解決問題上,就可以糾正孩子打小報告的習慣。

一般孩子告狀的原因有:尋求大人的幫助、希望得到肯定和表揚、對他人有所嫉妒。

建議:

1、 家長要保持冷靜:當孩子來和你告狀時,家長如果不問原因就斥責孩子或者對孩子進行說教,很容易讓孩子覺得委屈、難過或不公平。

或者沒有了解孩子這樣做的原因前,就對孩子進行表揚的話,這樣也會讓孩子養成愛打小報告的習慣。

所以,在孩子向你告狀時,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先了解下孩子的想法。

2、 引導式提問+傾聽:家長可以這樣和善的問孩子「怎麼回事」讓孩子說出自己的心裡話,家長在了解孩子真實的感受後,再針對不同原因進行引導。

而有些孩子可能在與你傾述的過程中,逐漸會自己知道該怎麼做了。

3、 將關注點放在解決問題上:如果孩子是因為自己解決不了問題而尋求你的幫助,家長首先要聽聽孩子的想法,如果沒有必要,可以不出面幫助孩子直接解決問題,建議家長問問孩子「你覺得怎麼辦才好呢?」,如果孩子在聽到你的提問後還是一臉茫然,那你可以給出一些引導性的建議,然而讓孩子自己選擇其中一種方法去解決事情。

這樣做的好處是:當孩子下次遇到問題時,可能會習慣於與你討論解決方案,或者逐漸就會學會自己處理問題,而不是依賴於家長解決問題。

4、 不要強化「告狀」這件事:如果案例中的小寶是想讓家長肯定自己或者嫉妒他人而出現告狀行為的話,家長不需要強調「小寶告狀是不對的」這件事。

孩子說的情況屬實,家長可以肯定孩子想要幫助他人的想法,這是孩子的優點,但同時也要引導孩子將關注點放在解決問題上,比如可以和孩子這樣說「每個小朋友都有犯錯誤的時候,那你覺得是不是應該幫助下他?」

不管孩子處於什麼原因而向家長告狀,家長都要先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進而引導孩子將關注點放在解決問題上,讓孩子意識到出現問題應該自己先想著解決問題,而真的很需要家長幫忙解決時,家長也會伸出援手引導孩子一同解決問題。

本文為寶貝棒原創內容,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愛打小報告怎麼辦?

「老師,XX沒有好好做操。」「媽媽,XX拿了我的餅乾。」調查顯示,3-10歲是孩子打小報告的高峰期。如果孩子愛打小報告,你會怎麼處理?一位媽媽諮詢了其他家長,發現大家對此事的態度截然不同,她也不...

可怕,孩子成了「告密者」!

孩子愛打小報告會不會被其他小朋友孤立?會不會對性格養成帶來不好的影響?老師、家長眼裡司空見慣的小報告,曾是幾代人校園記憶里最熟悉的部分,今天也依然是家長和孩子關注和討論的焦點。拉著老師或者家長的...

愛哭的寶寶,預示著膽小、懦弱嗎?

小寶動不動就哭成「水娃」,滿臉的眼淚讓媽媽特別心疼。不管媽媽怎麼哄小寶,小寶就是喜歡哭……媽媽覺得小寶可能就是個膽小的孩子,很想幫他鍛鍊下膽量。 從寶寶出生開始,便學會了哭,他們會通過哭這個行為...

孩子告狀時,他究竟想表達什麼?

作者:程博士育兒老師,他又在玩沙土!媽媽,哥哥搶我玩具!孩子熱衷打小報告,家長總會擔心這意味著孩子的求助心理過於強烈、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識。但其實不同情況下孩子打小報告的初衷和目的是不一樣的,...

孩子為什麼愛告狀?

作者:程博士育兒老師,他又在玩沙土!媽媽,哥哥搶我玩具!孩子熱衷打小報告,家長總會擔心這意味著孩子的求助心理過於強烈、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意識。但其實不同情況下孩子打小報告的初衷和目的是不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