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不是超人:陳忻博士和大寶小寶的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小編的話:愛貝睿的粉絲對陳忻老師很熟悉,她寫的育兒文章總能擊中我們的心弦,有理又有用。
你可能想不到,她第一次聽見孩子哭,也慌張不知所措呢!來看她自己的育兒故事吧。
第一次聽見大寶哭,按鈴求助護士
專家養娃,理論知識有幫助嗎?
在生老大之前,我挺自信,在兒童心理學這個領域學習、研究這麼久,接觸、測試過很多從幾個月到幾歲的嬰幼兒,心想對付自家孩子應該綽綽有餘了吧。
大寶生下來當天,和我單獨呆在醫院房間的時候,突然就哭了。
我頭腦一片空白,手忙腳亂按鈴叫護士,護士淡定檢查完寶寶的尿布,告訴我,可能餓了,然後指導我餵奶。
回想起來,自己都有點好笑,雖然研究過那麼多孩子形形色色的哭聲,真正聽到自己寶寶哭的時候,腦子卻一片空白。
我講這個故事,是想說,做父母這件事,單靠理論遠遠不夠,需要親身實踐、體驗和領悟。
但我學的專業知識當然也有用。
了解孩子每個階段的發展規律,心態就會比較好。
因為知道孩子怎麼發展,就知道怎麼去應對了。
很多父母養孩子的過程中有疑惑,都是因為不了解孩子發展的正常過程。
比如會有父母問「孩子怎麼這麼愛丟東西,需要阻止嗎?」要看孩子多大,也要看為什麼丟東西。
通常,嬰兒時期,孩子丟東西是通過自己的動作作用於物體,觀察和學習自己的動作能產生什麼作用,觀察和學習物體的性質和運動。
他會發現,哦,東西都是往下掉,而不是飛走。
這就是探索。
我家大寶 8-9 個月的時候丟東西,我挺高興:「終於發展到了這個階段了!」我拿東西給他丟,他丟我撿,還給他配音、唱歌。
了解一些專業知識,對寶寶發展的階段特點有預期,我們的心態會更加好,更加自信、耐心。
大寶二寶個性迥異,養育招數各不同
家有兩寶,如何端平一碗水?
我家兩個娃長得不同,個性迥異,老師說他們是「白天與黑夜」。
因為孩子本身有自己獨特的個性特質,他對父母的行為反應方式不同,這又會影響父母對待他的行為,所以並非我「刻意」去區別對待。
比如如廁訓練,我為了鼓勵孩子上廁所,跟他們說如果願意去小馬桶那裡坐一坐就獎勵巧克力、貼紙。
大寶對這些外部獎勵不太在乎,我會給予更多的口頭的鼓勵、擁抱、親吻。
而跟小寶說可以吃巧克力,他就很開心地去了。
當然,我們家很少用這種外部獎勵,大部分通過媽媽的語言激發他們內部的動機。
他們倆很少爭寵。
剛開始,因為我要給小寶餵奶,爸爸照顧大寶多一點,我相對來說少一些。
在餵小寶奶之前,我會先跟大寶說,等媽媽餵完奶就陪你玩,我每次都講信用,他比較不會感到失落。
而且我會預留「專有時間」,只有我和大寶兩個人,睡前讀書都是我和他一起讀。
最開始大寶可能會覺得,照顧他多一點的爸爸是自己的,小寶是媽媽的。
到了 3、4 歲的時候,他明白了我們是一家。
爸爸媽媽愛大寶,也愛小寶。
他也一樣愛爸爸媽媽,也愛小寶。
花時間陪伴,並保證質量;做事之前要提前告知,承諾過的事一定要做到。
關鍵是,建立一個良好的親子關係,你不需要說什麼,他也知道自己是被愛的,他能理解你。
讓倆寶學會和平共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怎樣讓孩子學會謙讓並且和平共處?
我們家兩個孩子年齡相差小,小時候都不謙讓。
大寶 4 歲、小寶 2 歲半的時候,倆人不到 5 分鐘就得吵起來。
讓兩個人學會「和平共處」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實,很難說這單單是「育兒」,這其實就是我們每天的生活。
-
家裡大部分玩具共用,不過有一些是他們私有的。
共有玩具的原則是,誰先拿到誰先玩,私有的部分,誰擁有玩具就對這幾個特定的玩具享有優先權。 -
在他們個人領地,比如自己的房間,他們具有更高的話語權。
-
鼓勵孩子通過協商、輪流、交換等方式來得到想要的玩具。
-
培養共情,這個需要一個長期引導的過程。
比如告訴他,你這樣做,別人會有什麼感受會怎麼想;如果別人這麼做,你有什麼感受等等。 -
當孩子有謙讓/分享行為出現的時候,我們應當馬上鼓勵,強化這種行為。
這是持久戰。
我家孩子到了六七歲的時候,已經很自然地用共情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一天我做飯的時候,倆娃不知又為了什麼吵起來了。
我因為做飯懶得過去。
一娃奮然道:「如果我對你這麼做,你會怎麼想?你心情怎麼樣?你好好想想!」瞬間倆兄弟又重歸於好了。
我理解孩子,也讓孩子理解我
倆娃有沒有讓你特別難搞定、鬧心的事?
大部分孩子都算不上「熊孩子」,我們需要去理解孩子的情緒、需要、發展規律。
孩子被理解,會感受到尊重和愛,也會更加合作。
當然理解是相互的,也要讓孩子理解父母的心情。
比如小孩子難免磨磨蹭蹭,我也會著急。
前幾天我故意說:「以後等你們有了孩子,我去寵壞他們,讓他們磨蹭,你一句話說十遍也不干。
」他們趕緊說不要,我說:「就要,這樣你才能理解我的心情。
」當然我這是開玩笑了,但是我希望他們也能理解我。
媽媽不是超人,理解是相互的嘛。
怎麼理解孩子呢?關鍵看他的年齡,在那個年齡有什麼發展特點,還要看他的個性和興趣。
-
比如,1-3 歲的孩子什麼都特別好奇,做父母的一方面要理解並滿足他們,另一方面要注意他們的安全,幫他們建立一定的行為界限。
-
再比如,小寶寶情緒變化非常快,還不太會恰當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父母也不要覺得寶寶無理取鬧,而是去理解他,並適當進行情緒引導。
-
另外,一些好的習慣和能力,比如生活自理能力、自控能力、解決問題能力、良好的行為規範等,從小就慢慢培養。
如果之前沒培養,那麼上學了,孩子被老師批評或者犯錯,也不要指責,更沒必要打。
你和孩子站在一起,幫助他,引導他養成習慣。
我曾寫過一些相關文章,感興趣的話可以去博客逛逛。
(http://blog.sina.com.cn/usaxinchen)
育兒獨門秘笈
育兒類圖書:
Raising an Emotionally Intelligent Child(《培養高情商的孩子》)
孩子看的書:
Mo Willems(莫.威廉斯)童書系列
最好用的育兒妙招:
be a playful parent(當會玩的家長)。
很多時候用遊戲的方式,讓孩子心情愉快,他就能比較合作。
小寶有一天起床,因為前一天看了科普書,還念念不忘。
他在走廊狂奔,一邊奔跑一邊說,媽媽我是紅細胞,我在血管里流動。
你是什麼細胞?老實說,那一刻,我特別想讓他快一點兒,刷牙洗臉去上學。
但是如果我這個時候中斷他的遊戲,他肯定會不高興。
於是我順著他的話說,我願意做白細胞。
現在白細胞已經刷好牙了,等著紅細胞來刷呢。
小寶立刻就過來刷牙了。
遊戲也能幫助他們養成一些好習慣。
我們2歲不到開始看牙醫。
最初孩子們不願意天天用牙線,我就每晚陪他們玩看牙醫的遊戲,我又當護士又當牙醫,假裝給他們洗牙,邊洗牙邊誇他們的牙齒健康,又宣傳怎麼愛護牙齒。
玩了幾個星期,他們漸漸就願意用牙線了,有時候我不記得他們還會提醒我。
嚴肅並不代表權威,家長不一定要正兒八經板著臉,用有趣的方式反而能化解很多情緒,打破僵持局面。
❖
好消息要先告訴你
陳忻老師要來北京啦,3年一遇的機會哦!你將見到她,親耳聆聽她的講座。
詳細信息請參見今天的第二條文章。
期待6.18相見~
—-愛貝睿第 288 次智慧分享—-
投稿請發至:[email protected]
講座整理|聽不懂,打不得,1歲以內的熊孩子怎麼治?
大J的話今天的整理圖片有點不一樣,除了有我一貫風格簡陋的圖片外,多了很多文字,是聽講座的樹熊媽媽自己整理的。她和我說,邊聽講座邊記筆記便於自己理解。 我經過她授權,把這些筆記分享出來給大家。這次...
為什麼大家總說二寶比大寶聰明?這句話有科學依據嗎
很多人感覺,二寶比大寶聰明,在家裡比大寶玩得開。既然是同一個爹媽所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智商和遺傳基因相關,除非寶媽在懷二寶的時候,基因組DNA發生改變,二寶才會比大寶的智...
對付熊孩子,大嗓門沒用!該怎麼辦?
我家大寶目前三周歲了,三周歲這個年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這個年齡的孩子,雖然不能完全明白你和她講的道理,但是對於大人的情緒,以及大人對待自己的態度卻可能非常敏感。曾經,我有一陣子,常常由於她沒有...
愛哭的寶寶,預示著膽小、懦弱嗎?
小寶動不動就哭成「水娃」,滿臉的眼淚讓媽媽特別心疼。不管媽媽怎麼哄小寶,小寶就是喜歡哭……媽媽覺得小寶可能就是個膽小的孩子,很想幫他鍛鍊下膽量。 從寶寶出生開始,便學會了哭,他們會通過哭這個行為...
育兒新知︱分享不僅僅是把自己的東西給別人這麼簡單!
作者:陳忻。美國發展心理學博士,美國兒童發展研究協會會員。著有《養育的選擇》,喜馬拉雅節目《0-8歲育兒秘笈》。公眾號:陳忻兒童心理(id: chenxin-psy)微博:陳忻兒童心理前言:經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