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時間段,再生氣也不能批評孩子!否則後悔莫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理想父母 ID:lixiangfumu是一個公益性質的教育類訂閱號,致力於分享最優秀的教育文章,涵蓋親子教育、心理成長、學習方法、教育理念、婚姻家庭教育等方面

文 | 睿媽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批評是一種最簡單直接的教育方式,它能夠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錯誤,進而改善自我、提升自我。

但,並不是所有的時間和場合都適用於批評的教育方式。

——睿媽

以下3個時間段,家長千萬不能過分批評孩子,否則只會適得其反。

吃飯的時候

中國人有句老話,叫「吃完飯再說」,雖然只有短短的5個字,但卻蘊藏著深厚的哲理。

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飯本來是件溫馨的事,但家長老是在飯桌上數落孩子的不是:

這次考試又沒考好,真不知道你怎麼學的!


聽班主任說,你最近上課老走神,你到底在想什麼?跟你說了上課要認真,你從來都不聽!


哎?你怎麼又吃這麼一點點,天天剩飯,我怎麼有你這麼糟心的一個孩子!

孩子本來好好的吃著飯,家長的批評卻像一個個噼里啪啦的炮彈接踵而至,孩子聽了這話心裡能好受嗎?還能安心把飯吃完嗎?

飯桌是最安靜最適合交流的場所,但交流不是說父母逮著孩子批評個沒完,因為這個時候批評孩子,不但不會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會讓他們感到煩躁和焦慮。

而且,吃飯時心情不好還會導致孩子消化不良,對孩子的身體健康也很不利。

所以,飯桌上,家長應該和孩子聊一些輕鬆愉快的話題,用歡聲笑語來增進親子之間的感情,讓家人的一頓飯吃的又香又暖。

飯桌不是課桌,想要指責教育孩子的話,等吃完了飯再說。

人多的時候

前兩天帶睿睿去逛商場,看見一個年輕的媽媽正在訓斥她的女兒:「出門的時候讓你去廁所你不去,現在又要尿尿,煩死人了你!」

那個小女孩大約6、7歲的樣子,在媽媽的呵斥下,她顯得十分慌張,兩隻小手不安的絞著小裙子,過路的人偶爾投去探尋的眼光,小女孩不停躲閃著,小腦袋也埋的更低了。

生活中,很多父母會抑制不住地對孩子發脾氣,不顧時間和場合,拉過來孩子就是一通教訓。

但他們往往忽略了最關鍵的一個問題:這種情況下批評孩子,根本起不到任何實質性的效果,反而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親子之間的隔閡。

英國著名教育家約翰·洛克曾說:「父母越不宣揚孩子的過錯,孩子對自己的名譽就越看重,會更小心地維護別人對自己的好評。

如果父母當眾宣布他們的過失,使他們無地自容,他們越覺得自己的名譽已受到打擊,維護自己名譽的心思也就越淡薄。

作為成年人,我們都希望在外人面前能保有臉面和自尊。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我們的小朋友。

睡覺的時候

閨蜜前兩天跟我講了件事,現在想起來還心有餘悸。

那天晚上,兒子毛毛把一大杯果汁灑在了新換的床單上,閨蜜氣的不行,當場就吼了毛毛幾句。

毛毛在媽媽的批評聲中掉了幾滴眼淚,之後緩緩睡去。

但沒睡一會,毛毛的身體就開始止不住的顫抖,嘴巴還一張一合的說著什麼,閨蜜嚇壞了,連忙把孩子抱起來哄了半晌,孩子才陷入安穩的睡眠中。

科學研究表明,睡覺前是孩子內心最柔弱、情緒最脆弱的時候,父母在睡覺前批評打罵孩子,會讓孩子的內心受到較大的刺激,給孩子的心靈蒙上一層抹不去的陰霾。

長期如此,孩子的睡眠質量不但會大打折扣,身心也會遭受一定的傷害。

批評孩子,不但要注意時間和場合,還要掌握合適的方法。

怎樣批評孩子才是最簡單有效的呢?下面介紹3個小竅門。

告訴孩子他哪裡錯了,該如何改正

孩子犯了錯,父母總喜歡用一大堆指責謾罵來發泄自己的情緒,但這對於孩子改正錯誤沒有任何意義。

最合理的辦法是,當孩子犯錯之後,首先平復自己的心情,告訴自己要冷靜,要客觀,不要被壞情緒所淹沒。

然後直截了當的指出孩子的錯誤,讓孩子明白自己到底錯在哪裡。

指出錯誤之後,緊接著就要告訴孩子正確的處理方法。

告訴孩子你希望他怎麼做,這樣才能給孩子指明方向,下次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了。

比如,孩子偷偷拿了別人的東西占為己有。

父母就應該直接告訴他這種行為是錯誤的,是絕對不允許的!如果真的喜歡,可以告訴爸爸媽媽,爸爸媽媽可以酌情給他買。

家長必讀講堂小古老師說過: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一定要保持十分的耐心。

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把父母的話聽進去。

對事不對人

很多父母在批評孩子的時候,總是不自覺的從「行為」上升到「人身」,比如孩子不小心打碎了杯子,家長會說:「你怎麼那麼笨!」,而不是說:「怎麼這麼不小心」。

再比如孩子學習不認真,考試沒考好,家長會說:「你個蠢貨,白痴!」,而不是說:「你學習態度沒有端正,學習缺乏積極性!」

父母的這些話都是攻擊人身的表現。

其實家長批評孩子,是因為不滿意孩子做出的行為,而並不是討厭孩子這個人。

所以家長在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就事論事,千萬不要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否則不但會傷害孩子的內心,還會挫傷孩子的自信。

正面鼓勵比一味批評更有效

網上看到一位媽媽的自述:

上個月去兒子的班級開家長會,班主任說我兒子上課不愛舉手回答問題,缺乏積極性,希望我能在這方面多教導一些。


我回去仔細琢磨了下,覺得用批評的方法肯定不合適,畢竟孩子沒犯什麼大錯。

那就試試多鼓勵孩子吧。


孩子放學回來以後,我笑著問他:「寶貝,你知道今天家長會,老師跟媽媽說了什麼嗎?」


兒子的神色有些緊張,我拍了拍他的肩膀說:「老師說涵涵很乖,是一個認真的好孩子,但是呢,如果能在課堂上更加積極回答問題,那就更好了!可以打100分了!」


涵涵驚喜的問我:「真的嗎媽媽?」「當然是真的了,所以涵涵要加油哦!」


那之後再和班主任接觸,班主任說涵涵最近情況改善了許多,雖然還是有些膽怯,但能夠偶爾舉手了,有了很大的進步!


聽了班主任的話,我就在想,如果當時開完家長會,我劈頭蓋臉把涵涵責罵一通,逼迫他必須舉手回答問題,結果還會和現在一樣嗎?


答案應該是N0吧。

沒人喜歡聽難聽的話,孩子們更是如此。

針對孩子的有些行為,與其惡意滿滿的指責批評,不妨用貼心溫柔的話語來鼓勵孩子,效果會好得多。

手指按住下面的二維碼三秒鐘,點擊「識別二維碼」,就可以關注《理想父母》

簡介:這是一個公益性質的教育類訂閱號,面向家長群體,每天推送各種教育常識,涵蓋親子教育、心理成長、學習方法、教育理念、婚姻家庭教育等方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