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看動畫片就不吃飯?愛孩子就別讓孩子當「絞肉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剛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愛玩的我自然是帶著椒椒出門了。

入住當晚,在酒店的自助餐廳吃飯,椒椒先我們吃完,坐在餐椅上邊啃香梨邊等著。

突然之間,我發現椒椒的小腦袋不斷地後仰,我也好奇地隨著她的視角望去,原來鄰座的小朋友正拿iPad看著《Peppa Pig》。

扭著頭看不過癮,小妞隨即表示要下地,不願意再坐著等我們了。

爸爸把椒妞抱出餐椅,小妞蹬蹬蹬地就跑到鄰座小朋友的餐椅旁站著,仰著個小腦袋看,看了一會又不好意思地跑了回來。

我們被她「趁動畫片」的樣子笑得不行,鄰座的大人也是被逗樂了。

臨走的時候,鄰座的爺爺說,我們家孩子不看動畫片就不吃飯。

第二天的早餐,我特地留意了帶著孩子的家庭,結果讓我有些意外。

不少孩子跑進餐廳,找到座位一坐下,就自己架起了iPad;或是爸爸媽媽把孩子抱進餐椅,接著便在桌上開好動畫片。

至於吃什麼,孩子們並不關心,家長塞給啥就是啥,嘴巴不過是機械性地咀嚼,眼睛更是沒從螢幕上挪動半步。

後來幾天,我一邊觀察一邊思考,這個普遍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根據觀察的現象分析,我認為顯而易見的原因主要有2點。

首先,這些家庭的大人也同樣存在邊吃飯邊看手機的行為

對於小朋友來說,父母就是最好的模仿對象,孩子們自然會想,既然你們都有的看,那我也要看。

其次,這些家庭的孩子無一例外都以餵飯為主,這對孩子建立獨立自主的用餐習慣是有很大的影響的。

這在隔代育兒的家庭里,比較普遍,因為老人們總會覺得孩子還小,自己吃會吃不飽,而且吃飯這事大了自然也就會了。

那對於精力旺盛的孩子來說,既然只需要張口迎接飯菜,機械性地咀嚼、吞咽,如同一台「絞肉機」一般,那他無處安放地精力肯定需要找點其他的事情做做,看iPad、玩玩具這樣的要求也就自然隨之產生了。

那孩子邊看iPad或是邊玩玩具,邊吃飯,好嗎?也許,很多人會覺得也很省事呀,餵啥吃啥,收拾起來也方便。

表面上看,確實如此,但是想很想問一句:孩子上幼兒園了怎麼辦呢?在幼兒園的環境裡,又有誰會給孩子看著iPad、玩著玩具吃飯呢?可別天真的以為,到了幼兒園,孩子就立馬會變成吃嘛嘛香的小天使。

我記得在去年,19個月的小蠻因為直播吃飯,一下子就火爆網絡。

除了羨慕小蠻的好胃口,我相信有很多父母的內心一定很期待自己的孩子也能這樣吃飯。

其實,我們都有一顆想讓孩子好好吃飯的心,只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因為錯誤的方式,或是在孩子一時的哭鬧之下妥協,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在孩子準備添加輔食的時候,新手父母往往很關注輔食添加的時間、添加的食物品種、頻率、總量等等,但是通常會忽略餐桌禮儀這件事。

餐桌禮儀,不是一定要正襟危坐地、像成人一樣舉止得體地吃飯。

對於孩子來說,這樣的要求太高,也不切實際。

那孩子的餐桌禮儀到底是什麼呢?

對於19個月的椒椒來說,我們對他的餐桌禮儀有這些要求:

  • 飯前洗手

  • 等人都到齊了才開飯

  • 吃飯需要坐在餐椅內完成,如果外出沒有餐椅,則會要求在固定的座位上,一旦離開這頓飯就結束

  • 扔餐具、玩食物等行為是不允許的

  • 吃飯的時候,不可以玩玩具、看手機或iPad等電子產品

  • 先吃完,可以提前離開餐椅,但需要用明確的語言表達(外出則需要在有人陪同情況下)

我想這些詳細的條條框框,大家對孩子的餐桌禮儀應該有了直觀的了解。

對於不同的家庭,我們可能會在細節上有不同的要求;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我們也可以逐步提出更高的要求。

但是其中最核心的東西是不變的,那就是讓孩子能夠把精神集中在吃飯這件事情上,享受吃飯這件事!

餐桌禮儀應該是隨著輔食的添加,就同時給孩子養成的習慣。

其實,任何習慣都是一開始就養成最簡單,有時圖了一時方便想要再糾正,往往可能要費更大的勁、消耗更多的精力。

那如何幫助孩子建立餐桌禮儀呢?

首當其衝,最重要的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

我們常說小寶寶就是一個模仿達人,對大人的行為是有樣學樣的。

作為父母,我們是孩子最直接的模仿者。

在上面分析孩子不好好吃飯時,我也提到了,吃飯時要看iPad的孩子大多有一個吃飯時看手機的爸媽。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在對孩子的行為有期待的時候,也應該先關注、規範一下自己的行為哦。

從孩子添加輔食開始,就儘量將時間與大人就餐的時間放在一起,父母做好榜樣,孩子自然就會學習了。

其次,我們需要堅持原則

畢竟,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成年人養成習慣還需要21天才形成,更何況孩子。

我們給孩子定下的標準,就是我們應該堅持的原則,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而妥協。

如果有老人一起參與育兒的家庭,就需要事先與長輩溝通好,全家保持一致。

在孩子觸碰到原則的時候,比如扔餐具,我們需要明確的表明態度,告知這樣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如果需要也可以示範正確的行為。

但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來挑戰原則的時候,我們可能需要通過讓他離開的方式,進一步的告訴他這樣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同時也表明我們對於他行為的態度。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在就餐的過程中不過度關注孩子,但也不忽略孩子

和孩子一起吃飯,除了我們給她提供一個良好的示範之外,我們也可以在用餐的過程中,有所互動和交流。

但這樣的交流,不能完全圍繞孩子。

可以想像吃飯時,幾雙眼睛齊刷刷地盯著你,你還能自然地吃下去嗎?孩子也是一樣的,你若是把他當做「宇宙中心」,那他很可能為了博得你更多且持續地關注,而故意做出些「叛逆」的舉動。

當然,與之相對的另一個極端就是完全忽視孩子,同樣也會為了博得關注來刷一刷「存在感」。

家人間可以聊一聊食物的味道、色澤等等,除了能增進家人間的感情,也是對孩子的語言啟蒙。

好習慣的建立容易,但是,如果已經走偏了,我們又該如何重回正道呢?除了上面提到的好習慣建立的幾條以外,我們還需要再增加一些步驟。

第一,確保孩子的吃飯的時間精神狀態是好的,肚子是餓的。

這是一個基本點,如果孩子太困,他們是會作出一些不好的行為,因為對於他來說,現在更想睡覺而不是吃飯。

這個問題在椒椒一歲多並覺時候就出現過,因為起的早,好不容易扛到中午其實已經困爆了,這個時候讓她坐在餐椅里老老實實地吃飯,她才不願意呢,所以吐食物、用餐具互敲等等不良行為都出現了。

後來,在調整了她吃飯時間以後,這些問題就自然化解了。

除了精神狀態以外,還需要考慮到飯點時,孩子是餓的。

這需要我們給孩子建議一個相對固定的三餐時間,加餐的量要適當控制。

如果孩子不餓,他自然不想吃,而我們又強制他坐在餐椅里吃吃吃,他當然會提出其他各種無理的要求。

第二,鼓勵孩子自主進食

在孩子添加輔食兩個月左右,我們就可以引入手指食物了,有一些主張BWL餵養的甚至在添加輔食時就直接提供手指食物。

當孩子需要用自己的雙手填飽肚子的時候,他必然會專注於此,而沒空提出玩玩具、看iPad的要求啦。

而大一些的孩子已經錯過這個時機,我們也可以通過逐步增加手指食物,鼓勵孩子自主進食。

不苛求他一蹴而就,每天自主進食的食物逐步增加,同時給予他及時的肯定、鼓勵,通過一個階段最終實現完全的自主進食。

第三,在開飯前給孩子一個預告。

當孩子沉浸於玩具、遊戲中,我們突然要求他們停下來吃飯,他們可能會一時難進入狀態。

我們可以提前告訴孩子再過5分鐘,我們需要開飯啦,可以收拾一下自己的玩具,做一些飯前準備,比如洗手、穿上吃飯衣等。

這樣的一個過渡,可能會讓孩子更好的從遊戲中過渡到吃飯中去。

餐桌禮儀,其實並非高高在上,最關鍵的是調整我們自己的心態。

既糾結孩子一頓吃了多少東西,又想培養餐桌禮儀,那肯定是做不好的。

就像我們自己,又想吃又想瘦一樣地不現實。

所以,抓住主要矛盾去解決,把握住大方向是最重要的。

餐桌禮儀關係著孩子對食物的感受,對吃飯這件事的興趣,這個主要矛盾解決了,那麼孩子愛吃、吃夠量也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啦!

願所有的孩子,擁有好習慣,做個吃嘛嘛香的小吃貨!願所有的父母,不再為孩子吃飯的事而煩惱、糾結!

  • 文/椒媽(頭條認證育兒自媒體、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認證家長講師、國家中級營養指導師、家庭親子閱讀推廣者。

  • 「椒媽聊成長」中多有文字都是結合自身經歷、經驗所寫的原創文章,歡迎評論、轉發與收藏,也歡迎分享我的文章到微博、微信朋友圈。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 更多請關注 頭條號/微信公眾號 椒媽聊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從加輔食起,開始培養良好就餐習慣

相對定時、定點、定量,規律進餐從第一次輔食開始,就要形成一套進餐程序,讓孩子養成規律進餐的好習慣,這樣有助於維護胃腸道消化功能的正常運行。定時定時指的是每餐輔食或者奶,進食時間要相對固定,而且兩...

餐桌禮儀不可忽視,6個月起就要開始培養

寶寶吃飯之初,父母更關注寶寶吃了多少,吃的什麼?而往往忽略怎麼吃?其實從寶寶小的時候就開始關注他怎麼吃,是培養寶寶良好餐桌禮儀的起點。餐桌禮儀是社交禮儀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餐桌禮儀是對別人的尊...

為什麼寶寶不愛吃飯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特別是孩子吃飯的問題上面,當孩子不愛吃飯的時候,家長們面對這種難題,應該先找出寶寶不愛吃飯的原因是什麼,並不是強迫孩子們吃飯,這樣只會讓孩子更不願意吃。那麼寶寶...

和寶寶學習這15條基本餐桌禮儀

「怎樣才能讓自家寶寶乖乖地吃飯」,這似乎是很多爸爸媽媽頭痛的點,那麼寶寶不乖乖吃飯真的是年齡問題呢?長大之後會有所好轉?其實未必,星星媽今天就要和大家講一下餐桌禮儀。什麼?寶寶也要有餐桌禮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