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寶寶也是暴力小分子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許多家庭的寶寶都喜歡在和別人互動的時候開啟「暴力」模式,不管是高興還是生氣,也不論是爸爸媽媽還是爺爺奶奶,都會動手打人。

家長們看到這樣的情況往往十分擔憂:如果從小養成這種壞習慣,將來怎麼和朋友好好相處呢?

寶寶的暴力行為並非有意

由於寶寶們並不理解自己的行為,也無法控制自己的力量,在和別人玩耍的時候,才會做出這些過激舉動。

有一些家長試圖通過斥責孩子的方式來應對這一類「暴力行為」,其實這種不干涉或是不當的反應都有可能促使寶寶把「無意識的暴力」變成行為習慣。

處理方法

(1)當寶寶傷害到你時,不要對他大喊大叫。

你應該咬緊牙關忍住,平靜地讓他放開你。

每次都堅持這樣做,寶寶自然會因為無趣而放棄這種行為。

(2)不要斥責寶寶,畢竟他並無心要傷害你。

聲音會讓他感到疑惑、害怕,長期斥責他會認為你不再愛他。

對於寶寶來說,擁有不愛自己的父母是多麼的嚴重。

(3)不要因為疼痛程度和心情好壞來決定是否干涉寶寶的「暴力」行為,不確定的處理方式讓寶寶很混亂。

(4)寶寶的各個發展敏感期非常重要,我們應當滿足、保護、引導他在敏感期內獲得良好的發展。

但即便如此,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傷害的行為也是不應當獲得支持和鼓勵的。

純凈環境拒絕語言暴力

不論是行動還是語言,對他人帶來傷害的都屬於暴力行為。

然而,寶寶並不能理解這一點。

當寶寶口出「打死你」類的勁爆語句時,家長應當審視在生活當中是什麼給了寶寶學習的榜樣?又是什麼力量使得寶寶堅持使用它?

寶寶具有強大的吸收力,對環境中存在的元素無甄別力地全盤加以吸收、模仿,在純凈的環境裡學習到暴力語言的機率幾乎為零。

處理方法

(1)並不是所有的動畫片都適合寶寶,他不但能學會具有「力量」的語言,也能學會人物解決問題的方式。

因此,家長一定要嚴格把關哦。

(2)家庭裡面和周圍環境有沒有使用暴力語言的人呢?如果有,家長一定要儘快解決。

(3)不要讓寶寶發現「打死你」是多麼有力量,告訴寶寶「親愛的,我們可以這樣說……..」

勇敢面對被暴力

有這樣的寶寶,他活躍,有力量;也有這樣的寶寶,他文靜,與世無爭。

我們認為這是天生的性格在生活中不同的表象。

對於那些敏感、文靜的寶寶,我們不但要適度保護他,還要幫助他發現自己的力量。

處理方法

(1)不要將寶寶單獨留在大齡寶寶圈子裡,如果他常常受到某些大齡寶寶搶奪、推打,以他的力量不足以抗衡,就會讓他產生無力感,從而退縮、害怕跟小朋友相處。

同理,如果圈子裡有暴力行為比較突出的寶寶,你必須把他帶走。

(2)安全的環境並不是指任何一位寶寶都彬彬有禮,而是小朋友們相對比較守規則,即使發生衝突也能在家長的引導下採取適方式解決。

不能因為擔心寶寶「被暴力」而遠離小朋友,或者寸步不離地嚴密監視。

(3)如果你總是替代寶寶解決問題,就是剝奪了他發現自己力量的機會。

你要做的是幫助寶寶自己處理,比如:面對玩具搶奪者,你從寶寶身後擁著他過去面對,然後教他跟對方說「請把我的玩具還給我!」,不斷堅定地重複直到對方歸還。

如果對方準備拿玩具跑掉,你可以請對方家長幫忙,也可以跟對方同時拿住玩具,直到他放手。

(4)在家裡可以做一些場景遊戲,鍛鍊寶寶的膽量和解決問題的熟練程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脾氣爆愛動粗?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家裡有個淘氣包,動不動就欺負幼兒園的小朋友,打人家還咬人家,我真是三天兩頭跑學校道歉。小本本的同事為了孩子又請假了。這並不是個例!從2歲開始,特別是進入幼兒園後,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打人、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