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脾氣爆愛動粗?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裡有個淘氣包,動不動就欺負幼兒園的小朋友,打人家還咬人家,我真是三天兩頭跑學校道歉。

小本本的同事為了孩子又請假了。

這並不是個例!從2歲開始,特別是進入幼兒園後,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有打人、咬人、抓人等「暴力行為」。

  • 跟鄰居妹妹約好一起玩,結果剛一見面,就「啪」打了人家的頭;

  • 在遊樂場,和別的小朋友搶玩具,搶不過就往人家臉上抓;

  • 跟奶奶要零食,奶奶表示「不能再吃了」,寶寶氣得直捶奶奶......

寶寶怎麼突然變得這麼暴力啊,以前溫順乖巧的小可愛去哪兒了?

寶寶為什麼會打人呢?

--不同年齡段打人的原因和目的

0-1歲:出現早期衝突

西爾斯《親密育兒全書》認為——

嬰兒的拍打,儘管看起來令人不快,但實際上是嬉戲式的交流,最不濟也不過是心理挫敗的表達方式而已,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攻擊、無禮的行為。

也就是說,嬰兒之間的拍打,很可能意味著:「嗨,你好,我很喜歡你!」

1-2歲:攻擊行為萌芽

1歲的寶寶,就會用「武力」來搶自己想要的玩具了。

這種「武力」行為目的在於釋放被壓抑的憤怒、控制住某個局面、展示自己的力量、或者在為爭奪玩具而發生的爭吵中保護自己的領地。

2歲以後:為爭奪玩具的攻擊行為下降

研究表明,到了2歲半,寶寶與同伴之間的衝突行為只有早期的20%。

因為隨著寶寶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學會了通過協商和分享的方式和平解決衝突,而非打鬥。

如果此時寶寶打人的行為仍然沒有減少,可能是家庭成員中有人在有意無意地通過「打」來表達某種訴求,寶寶只是有樣學樣;

也可能是寶寶正在通過這種舉動,孤注一擲地尋求父母對他的關注。

總之,寶寶尚且缺乏體會他人感受、控制衝動、預見後果的能力,也缺少社交技巧和經驗。

所以,打人,是寶寶在特定年齡里正常的表達方式。

但是!鑒於打人可能會帶來的種種惡果,家長們絕對不能一味坐視不理!

孩子打人一定得管

--以暴制暴還是順其自然?

其實,小本本把「以暴制暴」這個做法一寫出來,很多家長就意識到了:這樣肯定不對!

但現實生活中,不乏有家長這樣做:

  • 寶寶打了鄰居家的妹妹,家長覺得很尷尬,象徵性地在寶寶屁股上打幾下,「叫你打妹妹!」

  • 有的家長不由分說地就斥責寶寶,「你這孩子怎麼打人啊?」

記住千萬不要用武力教訓,這才是最大的錯誤!

因為你打了孩子,就是親身示範了「可以打人」,孩子正值模仿能力強的時期,會模仿你的行為,導致這種行為被強化。

那順其自然呢?不是說寶寶2歲半以後,對同伴的攻擊行為就減少了嗎?那等他長大了就不會打人了吧?

拜託!這種減少是建立在寶寶學會了協商和分享的前提下才發生的啊!跟誰學?當然是家長的言傳身教!

不要忽視你的行為對寶寶的影響!

眾所周知,每個照顧寶寶的人天然會成為寶寶的榜樣!因此,家庭任何成員(包括保姆)都應該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可能會對寶寶造成的影響:

  • 寶寶通過打人搶奪了別人的玩具,家長不能因為一時氣急,就把玩具從寶寶手裡搶奪過來,這會無意中給寶寶做出了搶奪東西的榜樣;

  • 平時寶寶如果摔了一跤,磕到桌子,家長的第一反應是什麼?打地板、打桌子?這樣的做法,也會使寶寶把「打」當成理所應當的事;

  • 如果家長平時打過寶寶,那麼寶寶自然會認為「打人」是可以做的。

    在特定情況下,比如為了引起家長的關注、為了釋放被壓抑的憤怒,寶寶也會學「打」人。

不論暴力定英雄

--家長該怎麼教育寶寶呢?

1、儘早為寶寶建立社交原則

育兒專家崔玉濤發現——

有些家長和寶寶親近,會拍拍他的小屁股、胡擼胡擼腦袋,而寶寶學著做的時候,卻被當成「打人」。

所以,不能要寶寶認為「打人」是一種打招呼的方式,家長需要儘早教會寶寶一些簡單的問候方式來替代「打人」,比如「飛吻」、「抱抱」、「拉手」……

這樣是不是就溫柔多了呢~

但是,針對寶寶一些並不友好的、帶有明顯攻擊性的打人,家長必須要堅定而平靜地告訴寶寶:不可以打人

家長可以首先通過共情的方式,幫助寶寶把不良情緒發泄出來,然後告訴寶寶怎麼做,為他提供一種另外的做法。

比如在遊樂園寶寶要搶著玩別人的玩具而打人時,家長可以這樣引導:

  • 「你很想玩小妹妹手裡的玩具,對嗎?」

  • 「可是我們要排隊啊!」

  • 「你願意先去玩小汽車嗎?」

  • 「等小妹妹玩完了我們再過來,好嗎?」

  • 「你願意和小妹妹交換玩具嗎?」

這種社交規則的建立,需要家長保持十足的耐心,因為寶寶必須積累足夠的經驗才能掌握良好的社交技巧,他們也需要到一定的年齡段才能理解他人的感受。

2、營造非暴力的環境

有時,儘管家長已經做了很多努力,但不可避免地,寶寶會受到客觀因素的影響。

因此,為了減少寶寶的攻擊行為,你可以:

  • 避免寶寶觀看有暴力情節的動畫片;

  • 避免寶寶玩暴力型遊戲;

  • 提供足夠多的玩具,避免孩子們為了有限的資源而競爭……

但是!在寶寶的成長過程中,還可能會遇到另外一種狀況:被別的小朋友欺負!

或許在一些家長的眼裡:

寶寶打人了?哎呀,小朋友之間打打鬧鬧很正常!

寶寶被打?絕對不行!怎麼能被欺負!

喂喂喂,寶寶打人你覺得正常,被打又不能忍,這是什麼雙重標準啊!

各位家長在寶寶打人時是怎麼處理的?

自家寶寶被別的小朋友欺負,您又是怎麼做的呢?

歡迎留言給本本,

也許您的心得會給別的家長一些指導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育兒即育已|孩子喜歡動手打人怎麼辦?

我兒子2歲5個月,有時候特別興奮的時候總喜歡打我或者他奶奶,而且很用力,或許他自己也不知道那是在打,我們應該怎麼引導他才好?有時候幫他穿衣服,他很興奮抱著我的手就開始咬,我頭疼死了!今天在媽媽互...

孩子被欺負?打回去嗎?父母看完沉默了……

「爸爸,今天,某某又打我了!」「啊,怎麼又打你了?!那她為什麼打你呢?」「我玩積木,她也要玩,我不給她,她就打我。」「誰先拿到積木的?」「我先拿到的。我已經拿在手上玩了,她來搶,我不給她,她就打...

一歲寶寶愛打人,找出原因是關鍵

一歲的寶寶偶爾會用拳頭和牙齒跟爸爸媽媽或其他小朋友「交流」,許多媽媽生怕孩子長大會變得很暴力。其實一歲左右的寶寶出現攻擊性的行為很正常,應該辨證的看待這些行為:一方面,這種行為只是孩子發育到這個...

打人咬人不是罪,14條方法讓孩子變小乖

,一鍵關注。西爾斯博士美國育兒專家,《西爾斯育兒百科》作者譯| 媽寶幫幫幫隨著出牙期到來和大動作不斷發展,很多寶寶都會出現這樣的行為。多數情況下,他們沒有經過思考就這樣做了。有時候他們會對家人這...

一言不合就打人?家有「熊孩子」怎麼辦可好?

訂閱「超級育兒師」,貼身育兒管家編者按: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曾經聽話的「天使」寶寶變得暴力起來——一言不合就打起人來,這可怎麼辦?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往期的「小問題大麻煩」曾和爸爸媽媽們聊過,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