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園焦慮不要怕大人孩子齊攻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入園焦慮

入園焦慮:是指父母在把小寶寶送到幼兒園時的不安和難捨難分的情結。

這種焦慮不僅孩子有,連父母也會有。

克服入園焦慮是讓孩子在幼兒園好好學習的第一步,如果這一步走的不好,勢必會影響孩子今後的發展。

所以,要如何克服這種負面情緒呢?

幼兒園門口總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抱著父母不願意撒手,哭鬧的不停,父母也很捨不得,含淚將孩子交到老師的手中。

孩子在幼兒園裡也不停的哭鬧著要回家,讓老師很是煩惱。

這些都是入園焦慮在作祟。

克服入園焦慮需要父母做好充分的讓孩子上學的準備,無論是心理準備還是物質準備。

克服入園焦慮的準備

第一:父母要相信孩子和老師

有些父母之所以會有入園焦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他們認為孩子離了他們不行,又擔心在幼兒園裡孩子受欺負,擔心老師教不好。

種種的擔憂讓父母完全沒有心理準備,更別提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了。

第二:父母不要讓孩子害怕上學

有很多父母都無意識地向孩子傳輸這樣一個觀念:上學是很可怕的!如果孩子不聽話,父母可能會對他們說:等你上了幼兒園,你再這樣老師會罵你的!這類的話會讓孩子對幼兒園和老師產生不好的印象,自然就不願意去幼兒園了。

父母應該要灌輸孩子積極向上的思想,讓他對幼兒園產生憧憬,而不是恐懼。

第三:先帶孩子熟悉幼兒園環境

孩子對幼兒園產生恐懼的原因之一可能是對陌生環境的不熟悉導致的,所以家長可以先帶孩子去幼兒園熟悉一下環境,告訴他哪裡是教室,哪裡是操場,哪裡是老師辦公室。

孩子熟悉了之後更不會排斥幼兒園。

第四:鼓勵孩子講述在幼兒園裡發生的事情

當孩子上完一天的幼兒園回來之後,家長可以鼓勵他講述一天發生的事情。

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回憶起快樂的時光,更加喜歡上幼兒園,還可以發現孩子存在的問題,及時解決。

第五:準備好幼兒園所需的物品

孩子在幼兒園需要很多東西,如果準備不齊全,孩子會感到手足無措,會讓他對幼兒園的印象不好。

家長可以在入園之前準備好孩子更換的衣物、毛巾、水瓶、玩具、食物等物件。

而且,身邊有自己熟悉的物品也能讓寶寶更加安心。

入園焦慮,如果家長配合適當,一般情況下半個月到一個月基本都能順利度過適應期。

如果你家寶寶正處於此種焦慮中,請遵循接下來的快樂法則讓他們安度適應期吧!

寶寶幼兒園快樂法則

1.提前讓寶寶全面準備起來

寶寶對父母的依戀很強烈,讓他們一下子離開父母,會使其依戀感受阻,產生分離焦慮症,引起不安全感,因而讓寶寶對上幼兒園提前有個心理準備是非常必要的。

父母可以在假期里或開學前帶寶寶到即將要去的幼兒園門口或裡面轉一轉,讓寶寶熟悉一下環境,指引下幼兒園的遊樂器材,給孩子一個愉快的想像空間。

另外,寶寶可以參加幼兒園學前技能班的特設課程,這類專門針對3-5歲寶寶入園而開設的課程,小朋友獨立進入教室上課,不僅能在開發幼兒的語言、藝術、科學探索、小組遊戲的能力,幫助寶寶學習獨立及團體生活,還能培養幼兒的社交能力,協助寶寶順利度過幼兒園的適應期。

2.讓寶寶對幼兒園產生期待感,通過故事和角色扮演影響寶寶

除了帶孩子去幼兒園參觀等方法,其實目前不少針對幼兒心理引導的繪本(畫冊)也非常有助於從心理上疏導孩子的焦慮,以更積極健康的方式培養寶寶對幼兒園的期待和興趣。

一些國外的繪本有專門的幼兒園入園前的心理輔導題材,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閱讀此類繪本,通過提問的方式激發寶寶們對幼兒園的好感,同時也應該告訴寶寶們,如果感到難過和不舍,可以通過哭來舒緩情緒,因為小朋友們都會有害怕和牴觸的心理,寶寶的心態很正常爸父母媽也不會責怪,同時可以扮演繪本中的故事,讓孩子學習如何在負面情緒來襲時應對自如,這個過程不僅可以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情緒的感知,也能直觀的教會孩子一些好的方法,甚至鼓勵孩子按照繪本中的故事安慰別的孩子。

3.提早培養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更從容

家長要儘早教會寶寶生活自理,如穿衣、上廁所、吃飯等;生活習慣,如午睡等,幫助寶寶培養入園後的作息規律和能夠很好適應新環境的自信。

早晨來園前在家可以給孩子適當吃點早飯,當孩子在園因為哭鬧導致飲食不規律,老師會儘量多給孩子喝水,回家後仍需多讓孩子喝水,飲食儘量清淡,以免適應期的寶寶發生小毛小病。

一般可以提早半年甚至更早開始按照幼兒園通常的作息制度起居,這樣孩子到了幼兒園後發現生活的節奏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反倒多了很多時時相伴的小夥伴,會有助於孩子們更快的在幼兒園找到樂趣,進而順利渡過適應期。

4.父母自己調整好心態,給寶寶以積極暗示

當寶寶對父母產生依戀和依賴不想去幼兒園時,很多父母往往心軟、動搖。

但千萬不要!!寶寶雖小,對父母的情感、心態卻是十分敏感的,當寶寶察覺到父母的動搖心態時,會強化他不願上幼兒園的想法。

所以父母應把握好心態,保持愉悅情緒狀態,送寶寶進幼兒園,並對寶寶的點滴進步予以及時鼓勵。

而且要堅持只要孩子不生病就堅持送;送的時候態度一定要堅決;孩子送到班級,和老師交代清楚後迅速離開;不要和孩子糾纏時間太長,孩子交到老師手裡後家長最好離開幼兒園,不要中間探望。

老師自有辦法轉移寶寶的注意。

同時,如果寶寶開始的表現並不如意,家長也不要責怪和嫌棄,因為孩子能夠感覺到父母的情緒變化,很容易從父母發脾氣的狀態中受到挫折的信號,反倒會讓孩子更糾結於自己的情緒是不是讓父母生氣了,非常不利於孩子健康心理的養成,父母也要知道,大部分的孩子一開始並不喜歡幼兒園,都有類似的過程,自己的孩子並沒有特別的與眾不同,不必擔心自己孩子有問題。

5.回家後多與寶寶交流

接孩子回家時,當孩子看到家人後可能又會哭鬧。

家長除安撫外,應多給孩子正強化的暗示,比如說寶寶真乖,寶寶長大了,在班裡吃飯、喝水、睡覺,老師和小朋友可喜歡你了,老師還表揚寶寶懂事,幼兒園那麼多玩具多好玩呀,明天和小朋友一塊玩等,多詢問在幼兒園內好玩的事情認識的新朋友等,讓孩子表述,家長則可及時表現出羨慕的狀態;一定要避免用負強化的語言暗示評價孩子的表現,比如哭了一天吧,老師煩你了嗎,小朋友欺負你了嗎,給你東西吃了嗎等或再哭媽媽不喜歡你了,再哭不接你了,不聽話就現在立刻把你送幼兒園去等等。

給孩子一個肯定的環境,在上幼兒園初期非常重要。

正如我們自身某些時候都會需要調整心態才能重返快樂工作、生活一般,幼小的寶寶也需要家長們多多給他一段調整適應期好讓其快樂成長,只要能好好度過適應期緩解焦慮,相信你家寶寶就能從此就會愛上幼兒園!

本文非原創,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內容來自網絡,因無法核實出處,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文章來源:網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怎麼辦

孩子去上幼兒園是他從家庭邁向社會的第一步,幼兒園就是一個縮小的社會,但是每個剛入園的孩子都會有一段特別的入園適應期。孩子從個體活動過度到有規律的集體活動,往往一時難以適應,因此會對幼兒園產生排斥...

送孩子入園的學問

(文\門曉玉)幼兒即將進入幼兒園時,意味著他將踏出人生的第一步,這一步關鍵而重要,他從家庭走向了社會,這對每一個寶寶來說都是一種轉折,這種轉折往往是痛苦的。父母該如何幫助寶寶度過情感的焦慮期呢...

寶寶剛上幼兒園,總是哭怎麼辦?

從家庭到幼兒園,是寶寶邁向社會的第一步。但這一步對於孩子和家長來說,簡直就是一場戰爭。走進幼兒園,你會感受到此起彼伏的哭潮。哭潮之後,接下來這一個月還將面臨飲食作息等生活習慣、上課、遊戲交友等行...

孩子上幼兒園哭,爸爸媽媽如何應對?

幼兒園,有的孩子會一開始就哭,有的則是頭一兩天新鮮,然後才發現白天要跟爸爸媽媽分開了,也開始哭起來。尤其是早上送到幼兒園的時候,孩子哭著抱著爸爸媽媽不放手,家長往往很心疼,不忍心離去。面對孩子上...

新入幼兒園寶寶哭鬧家長愁,暑假就得這樣準備

幼兒園在這個暑假後將迎來新一批的小朋友入園,每年小朋友入園的時候都會和家長上一段時間的親子課,所謂的親子課就是讓爸爸媽媽陪同幼兒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而有些家長要陪小朋友上親子課長達一個禮拜。小朋友...

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媽媽該怎麼做?

分離焦慮是嬰兒心理防禦機制不成熟的表現,他們通過哭鬧錶達對親密關係者的呼喊,以抑制情感痛苦。但每個寶寶的分離焦慮的程度及表達方式不同,甚至每個寶寶在每個階段的分離焦慮表現也不同。今天小編就來帶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