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你家孩子為什麼說謊嗎?你還在冤枉他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4-5歲的寶寶:我說謊但我沒有惡意呀

2-3歲的寶寶不能分清楚什麼是真話什麼是假話,但4歲後寶寶就能分清什麼是真話,什麼是謊言了。

但他們還是會說謊,原因跟成人很像,想要逃避懲罰,害怕讓父母失望,想要得到某樣東西... 但在寶寶5歲前,他們說謊都是沒有惡意的,或者說他們不知道說謊是壞事。

當寶寶說謊時,我們需要採取方法,但沒必要站在道德的高度去指責甚至懲罰他們,犯貼標籤的錯誤,隨隨便便給寶寶貼上「小騙子」「謊話精」的標籤,這對他們來說太沉重了,只會激勵寶寶努力提升說謊技巧而已。

那麼如何應對孩子說謊呢?

一、父母要以身作則

小孩子往往以父母的言行為標準,所以要小孩子不說謊,先要自己不說謊。

我們首先不能欺騙孩子有大灰狼抓他們,我們不能欺騙孩子哪怕是一件小事。

另外,除了告訴寶寶我們為什麼要誠實,給他讀一些關於誠實的繪本,讓故事來暗示孩子的行為對與錯,我們還可以和寶寶分享自己的童年經歷,也特別有說服力。

二、不要消極束縛兒童的動作

孩子的神經系統剛開始發展,他們生來是好動的,好奇的,以遊戲為生活的,需要利用遊戲來發展自身的功能,父母不應當事事禁止他,使他不得已而發生謊騙的行為。

比如,你禁止他,他又做了,你以後再問他,他只有說謊了。

三、家長要心平氣和,寶寶才能卸下心防

家長應該保持冷靜,用平靜,甚至輕鬆的口吻把看到的事情說出來。

舉個例子,「我看到餅乾被吃完了,地上還有好多屑屑」「我看見牛奶灑得到處都是,能告訴我發生了什麼嗎?」這種陳述事實的方式沒有咄咄逼人,沒有把寶寶默認為犯人,寶寶反倒能輕鬆地把實話說出來。

否則寶寶一看勢頭不對,本來打算招認的,也會被嚇回去。

四、教寶寶彌補錯誤

寶寶不小心犯錯時,內心都是很愧疚的。

他們不想讓爸爸媽媽對自己失望,所以才會選擇說謊。

家長應該更多地關注事情本身,教會寶寶彌補錯誤的辦法,減少他的內疚感,幫助他重拾自信,讓寶寶下次再犯錯時,想到的不是消極逃避,而是積極彌補。

希望上面的方法可以幫到大家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為有...

為什麼寶寶經常撒謊?

孩子說謊,總是令每個父母深感頭痛,很多時候,無論家施以多麼嚴厲的處罰,也很難令孩子矯正過來。其實,據專家統計,兒童說謊話67%是由於畏懼和怕嘲笑引起的,10%與兒童的想像、誇張有關,只有20%的...

足夠尊重適度罰,對症下藥治假話

代表案例嘉嘉是小學二年級學生,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常常拿著自己兜里的五角錢,跑著交給老師,說是自己在操場上撿到的。次數多了,老師跟嘉嘉交流,才發現他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到老師的表揚。孩子可能為了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