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九月份就要入園了,這幾件事一定要提前準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了解更多有趣的育兒知識,點擊右上角↗,關注我們吧!

對於剛剛要入園的寶寶來說,幼兒園生活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也是生理習慣與心理狀態的改變。

寶寶入園應該準備什麼,媽媽們又了解多少?打算讓寶寶今年九月份上幼兒園的媽媽們,現在就要著手準備了。

寶寶在入園前,所有的時間都是和家人在一起的,突然要和幼兒園的老師、同伴相處,要在陌生的環境裡獨自吃飯、睡覺、喝水、上廁所,難免會產生分離焦慮。

寶寶對於陌生的環境、陌生的人,都要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這些情況必須要等寶貝入園後才真正面對,也不太容易做前期的準備。

但是,寶寶入園前的衛生習慣和生活技能的培養,是完全可以提前準備的。

這些好的習慣可以讓寶寶在入園後做最少的改變,有充分的準備去適應幼兒園的新生活,利於寶寶保持好心情,減少寶寶分離焦慮導致的一月一病。

寶媽如何應對寶寶的分離焦慮?

寶寶需要做哪些準備?

♣自理能力。

寶媽可以從培養寶寶自己獨立吃飯入手,不要再滿地追著寶寶跑,去給寶寶餵飯,而是要試著引導寶寶坐在飯桌旁,自己吃飯。

有的寶媽認為到幼兒園再培養就可以,但是當寶寶看到別的孩子會自己吃飯,並且受到老師表揚的時候,會使寶寶自尊心受挫,進而對上幼兒園產生牴觸情緒。

♣學會自己喝水。

在入園之前,寶寶在家一般比較習慣用奶瓶喝水,或者是家長餵水。

但是到了幼兒園,就不會有人幫忙了,寶寶可能會因為緊張、羞澀、或者不適應新環境而不好意思去喝水。

這就導致寶寶在幼兒園的飲水量減少,影響身體健康,而且會給寶寶帶來糟糕的情緒體驗。

所以,在寶寶入園之前,媽媽們要鍛鍊寶寶學會自己拿水杯喝水。

♣學會自主大、小便。


入園前,媽媽們要有意識的鍛鍊寶寶學會自主控制大小便,並能夠自己完成小便,不需要家長幫忙穿脫褲子。

因為在幼兒園,老師會統一安排上廁所的時間(間隔時間短,很科學),要讓寶寶提前適應上廁所的時間規律。

而且,如果寶寶在幼兒園發生尿褲子的情況,膽小的寶寶又不會主動說,濕褲子穿一天,容易導致生病。

家長們需要做哪些心理準備?

♣應對寶寶入園哭鬧。

寶寶剛離開家,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心裡難免會產生不安全感,經常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分離焦慮。

這時候就需要寶媽們擺正心態,給老師提供良好的配合,幫寶寶一起度過分離焦慮的難關,千萬不要一看到寶寶哭鬧就心軟,把孩子帶回家了,這樣只會導致孩子入園哭鬧越來越嚴重。

♣寶寶生病莫著急。

對於剛剛入園的寶寶,寶媽們經常會發現,寶寶一入園就生病,很多家長會認為是不是老師沒有把我們孩子照顧好?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寶寶生病的原因是因為自身的免疫力低,加上入園焦慮導致的上火、脾氣暴躁,情緒不穩,食慾不好,抵抗力變差,這種情況下才導致寶寶生病現象。

♣為什麼孩子永遠吃不飽,回家就喊餓?

很多家長對這種情況都很不解,難道孩子在幼兒園沒飯吃嗎?為什麼一回家就喊餓?這就需要寶媽們提前了解,有的孩子是因為吃飯慢,看到別人說吃飽了,自己也說吃飽了;有的孩子飯量比較大,但是吃完一碗後不敢、或者不好意思跟老師再要一碗;還有的時候是寶寶正在發育,活動量本身大,而幼兒園吃飯的時間早,孩子回家會喊餓。

各種情況都有,寶媽們要及時聯繫老師,一起促進寶寶健康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