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博士:媽媽自身的精神狀態,決定孩子的自我塑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12年的冬天,一位漂亮的媽媽求助於我,講起她的困擾:
我是一個孤兒,自幼沒有得到父母的愛,也沒有過同齡人的那種愛與享受,在我的記憶里,我日日夜夜期盼著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渴望能有一個自己生養的可愛的孩子。
上天有眼,我23歲時認識了我的丈夫,26歲生下我的獨生女小雪,我感到很幸福,我對孩子和家的珍愛世上無人能比,我希望我的女兒比我幸福一千倍。
然而,不知道為什麼,小雪總是與我作對,我希望她是一個文靜的小女生,可她淘氣得不得了。
一次我剛買來的洗衣皂,一轉眼功夫,她就把一整塊肥皂變成了「麵條」,那時她才3歲,我實在是忍無可忍,打了她幾大巴掌。
還有一次,我穿的一件新毛衣,剛換下來進廚房做飯,她就把我的毛衣用剪刀給剪了,氣得我把她痛打了一頓。
可好像我給她的「教訓」沒有任何作用,現在她不僅在家裡淘氣,到小區花園玩兒也經常與小朋友打架,甚至在幼兒園也打架,還愛咬人。
一個3歲多的女孩子,我不知道她怎麼了,是我把她慣壞了,還是基因發生了變異?因為我丈夫和我都是知識分子,懂得為人處世的禮數和規則。
我現在很怕接幼兒園老師的電話,特別是星期一,她準會在幼兒園打架。
您說,我怎麼養了個「野人」!
聽了她的訴說,我直率地說:「有很多家長都有著和你一樣的困惑,而我想說一句也許你不愛聽的話。
」
她說:「您說吧,我能承受。
」
「孩子的問題都是家長的問題,特別是媽媽。
」
「為什麼?」她疑惑地看著我。
「母親的素質決定著孩子的未來。
」我直截了當地說出了我的觀點,「一個母親對社會貢獻的主要產品就是她的孩子,除了母性的愛以外,母親必須學習教育的藝術。
當然父親也需要學習,只是在孩子幼兒時期的教育中,母親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
「是嗎?」她認真地看著我。
「是啊!媽媽自身精神狀態對孩子的自我塑造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在親子關係中,孩子是在對媽媽的回應中慢慢形成了自己的行為處事方式,最後形成自己的人格特徵。
也就是說,孩子情感啟蒙來自母親,孩子情商的高低亦取決於母親最初的教養態度。
」我繼續說,「比如你女兒的問題,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愛打架,那是因為你愛打她。
」
「我真不想打她,可她太氣人了,不得已才會打她。
」她辯解說。
「你打了她,她心裡也有委屈,怎麼辦?孩子一旦有了情緒,就需要通過一種方式去發泄,到外面就會同小朋友打架,這樣才能找到內心平衡,否則長此以往,孩子還會生病呢。
」
「您這麼一說,我覺得是這樣,現在想想,她基本上都是挨打以後才和小朋友打架的。
」她認同地點了點頭。
「二是孩子正處於第一逆反期。
」接著我向她解析了這一逆反期孩子的表現,並給她提供了一些應對措施。
作為父母,應該了解自己的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的心理變化和需要,只有這樣,才可能使孩子順利度過第一個逆反期。
面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建議家長在生活中多誇獎和表揚孩子的適當行為。
當然,誇獎和表揚要把握好「度」,不能刻意或過分地、誇大其詞地表揚,否則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遠遠大於正面作用;與孩子說話時,不要命令,更不要控制孩子。
比如與孩子一起玩兒遊戲時,家長不應該是旁觀者,而應該是參與者,陪同孩子一起做遊戲。
在那個當下,家長的角色是玩伴,是觀察員,而不是族長,去控制孩子遊戲。
父母平時要多表達對孩子的愛與關懷,經常胸對胸地擁抱孩子,給予正向安撫。
李潔老師有話說:
有些家長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為什麼總愛同小朋友打架,其實原因很簡單,孩子是要把心中的委屈或由於某個刺激引起的情緒發泄出來。
一般來說,孩子攻擊性強有兩個原因:一是孩子處於叛逆期,而又不會表達自己;二是家長的脾氣暴躁,教育孩子的方法欠妥。
孩子在家挨打過多,這直接影響著他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
請家長切記;打孩子是很野蠻的做法,對孩子情商的提高、心理的發展沒有任何益處,反而帶來不良影響。
以上內容授權節選自嬰幼兒成長指導師創始人李潔的《管道:親子溝通的藝術》
專家 簡介
李潔
中國十大創新人物
嬰幼兒成長指導師創始人
中國學前教育專項基金創始人
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
北京克麗斯文化培訓學校校長
北京克麗斯多元嬰幼園園長
李潔博士曾為200多萬個家庭做過親子溝通輔導工作,幫助數十名多動症、注意力缺失和語言滯後的兒童重寫生命的故事,幫助無數面臨分手的夫妻重歸於好。
先後出版有《智慧啟蒙》 《告訴孩子你可以很棒》 《嗨!越玩越完美》 《玩出學習力》等書40餘本,翻譯作品100多萬字。
壯娃娃官方微信號:strongwawa
孩子在放學到底該問什麼,來看看幼兒園老師怎麼說的吧
「今天在幼兒園吃什麼了,有沒有吃飽?」「跑步時老師有沒有幫你脫外套?」「老師今天教什麼了,有沒有叫你回答問題?」「今天有沒有小朋友欺負你呀!」「把今天教的兒歌背給媽媽聽聽」……
如何在黃金期培養孩子的情商
孩子在群體里,如何和小朋友相處、如何解決與小朋友的衝突、怎樣表達自己的立場、如何與別人交流協商。在孩子性格塑造的黃金期,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引導?才能夠讓孩子學習人際交往的一些初步技巧,並逐步培養孩...
長大後,不當凌霸,也不能被欺負!父母要當心教育方式!
提示:點擊上方"家庭育兒堂"訂閱↑教育養育深度乾貨即刻擁有家庭育兒堂:陪你在家教出好寶寶!0-6歲親子教育官方平台,已有百萬寶爸媽關注!孩子性格發展、情商教育,點關注就搞定!從前兩天開始,小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