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初次入園狂哭不止怎麼辦?這裡有止哭神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娜妮要正式入園了,之前在幼兒園耍了一段時間,已經是很上手的「老生」了,可以淡定地走進幼兒園,不哭了。
「老生推遲一周入園,這一周是給新生用來哭的,等新生哭完一周老生再去,免得新生老生一起哭。
」幼兒園老師在群里給老師家長發來慰問信。
「是的是的,新生會哭的,必須得給他們安排。
」家長都很理解,只能再容忍熊孩子在家裡繼續翻江倒海。
忍一忍,新生哭過了,老生再入園。
可是,新生老生一起哭,其實也很常見嘛。
幼兒入園,怎麼減少孩子的心理焦慮?怎麼才能少哭?怎麼能不哭?止哭神器其實就在你手裡——心理輔導。
分離是一生的主題,幼兒入園,要面對人生中的第一次分離。
美國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稱,懂得分離的愛才是真愛。
父母必須主動與孩子分離,才能促進孩子的人格成長,並讓他最終成為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
從幼兒園開始,孩子們應該邁出走向集體生活的第一步了。
在這個過程中,必要的心理輔導是必不可少的,這個心理輔導有兩個方向,一是針對家長,二是針對孩子。
案例一:孩子不會和人交往,都怪我
我孩子快三歲了,我發現他和小朋友們交往時有恐懼感,有一次我帶她去書店玩兒,他從書架上拿了一本書,不知什麼時候書被小朋友拿走了,他還怯生生地問:「姐姐我看一會兒行吧。
」孩子這樣的性格去幼兒園,我實在為他擔心,我想是不是我懷孕時的情緒遺傳給了他,當初懷孕時我心態不好,緊張、恐懼、自卑,不敢與人交往,孩子是不是有先天焦慮,這種心理會不會伴隨他一生呢?
- 一方面,家長要少點自責,多一點積極評價。
多數媽媽在遇到孩子身上的問題會責怪自己,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
生命本身一直在變化中,孩子每一個階段的體驗與經歷都不可用簡單的好與壞去評價。
孩子現在膽怯並不代表他將來一定會這樣。
身為家長,媽媽提醒自己多看到孩子身上閃光的部分,當看到孩子害怕膽怯時可以用「溫和謹慎」等積極或中性的詞彙去評價,而不是給孩子貼上不會交往、膽怯等標籤。
此外,媽媽還要注意不要在幼兒園老師面前給孩子貼標籤,「我家孩子很膽小,很內向。
」可以換一些中性的詞彙,比如說「我家孩子在她準備好的時候會融入到小夥伴兒中」,「我家孩子有時需要老師的引導和帶動」,「有時自己也會想到好辦法和小朋友們玩」。
這樣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積極的心理暗示。
媽媽一直積極地看待和評價孩子,孩子的性格也會發展成積極樂觀,敢於嘗試。
- 另一方面,藉助「角色互換」遊戲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家可以玩「情景再現」的遊戲,媽媽扮演孩子,讓孩子扮演搶東西的小朋友。
媽媽可以瞪大眼睛,雙手叉腰,這樣會膨脹身體的體積,讓孩子在氣勢上感受到不同,鼓勵孩子大聲說不可以搶書,讓孩子學會用提高聲音或變大身體去保護自己。
換個角度,家長引導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這樣能幫助孩子建立良性的交往。
比如,媽媽扮演女兒,可以告訴搶書的小朋友自己的感受,「你把我的書突然搶走,我心裡很難受,很傷心,請你把書還給我。
」
案例二:我擔心孩子上幼兒園會生病
我家寶寶從小就很敏感,換一個保姆馬上就生病;帶孩子出去旅遊,換一個地方他也馬上就生病。
馬上上幼兒園了,我們一家人都擔心孩子,害怕一上幼兒園孩子又要生病。
- 首先,家長要用合理的方式表達愛,用祝福替代擔心。
很多家長習慣用擔心來愛孩子,愛越多,擔心也越多。
如果家裡每一個成人的愛都是擔心,這個家庭里的氛圍會非常的緊張和壓抑。
家長要改變自己用擔心去愛的模式,可以輕鬆一點,換一個行為模式。
用祝福、用祈禱去表達愛,可以在心裡說,「我祝福孩子今天找到自己的方法適合幼兒園的生活」。
孩子很善於捕捉環境中的緊張、焦慮,也包括善於捕捉家長身上的緊張、焦慮,孩子會用生病來釋放環境和家長身上的緊張,把環境裡的負面情緒又通過自己的身體表現出來。
所以家長一定要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情緒,拒絕太敏感和患得患失。
就生病而言,對孩子的成長也是有自身意義和價值的,換一個角度就會發現事情發生的有其必然性和意義。
所以家長要先懂得調節情緒,媽媽情緒要平靜、安然,要坦然接納發生在自己和孩子身上的事情。
孩子上幼兒園了,每天早上的告別儀式就可以從放鬆身心的祝福開始,「媽媽祝福寶寶今天可以在幼兒園找到好玩兒的開心的事情。
」「媽媽今天上班也要找到好玩兒的開心的事情,晚上我們相互講給對方聽,好嗎?」
- 其次,初入幼兒園,可以給孩子帶上安慰物。
有的孩子的先天氣質對環境的變化比較敏感,包括對不安全的感受,孩子也可能會用生病來釋放不安全的感受。
可以提前給孩子講,入園之後小朋友會發生什麼故事,藉助繪本利用圖文的形式直觀地讓孩子感受,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事先帶孩子去幼兒園參觀。
如果有熟悉的小朋友結伴同行,適應起來更順利。
有些幼兒園讓孩子先從半天入園開始,可以讓父母其中一人陪伴孩子入園一周等孩子稍微適應環境,家長再離開。
如果有些公立幼兒園不允許半天入園,必須一開始就是全天,家長可以和老師商量,讓孩子帶他喜歡的小被子或者小玩偶等最能安慰孩子的一個物品,讓這個安慰物給孩子帶來熟悉的感覺,陪伴孩子的一天。
有的家長和老師悄悄商量,拿幾顆糖給老師,讓老師在適當的時候送給孩子,老師悄悄地告訴孩子:「這是老師給你的,只給你一個人的,因為你今天又不一樣咯。
」給孩子一些稍稍特別的對待,也會幫助他們適應環境。
案例三:孩子你不行
陽陽快三歲了,要上幼兒園了,平時主要由姥姥負責照顧。
姥姥擔心,陽陽在幼兒園中午睡不著鬧騰怎麼辦,吃飯慢吃不飽怎麼辦。
老人心裡難受就偷偷抹眼淚,甚至直接跟孩子說:「你在幼兒園吃不飽怎麼辦,太小了,吃飯穿衣都還不行。
」
- 首先,年輕的家長要理解老人不願放手、害怕分離的感受。
老人常會因懷疑孩子能力來拉緊孩子的手,以緩解因為擔心自己無用而帶來的焦慮,而且老人注意力如果只集中在孩子身上,就不可避免地會放大孩子的問題。
此時,擺在年輕父母眼前的問題是幫助老人接受「分離」,要和老人交流孩子身上哪些優點,家族一代一代都把成長中最需要的愛和力量傳遞給孩子,孩子具備可以擔當和成長的內在資源,這些信息要傳遞給老人,幫助老人樹立信心。
所以年輕的父母,不要因為老人不願放手而責怪老人,多理解老人與孩子分離後內心的缺失和空虛,多鼓勵老人找到自己獨立生活的興趣,這樣他們就會把注意力從孩子身上移開,投入到新的愛好和活動中。
- 其次,鼓勵孩子多做多練多實踐。
對於平時由老人帶、自理能力鍛鍊不夠的孩子,入園前年輕父母要跟老人商量好,達成共識,提前半年就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獨立吃飯、獨立如廁、獨立穿衣服的能力。
也可以採用「跟孩子比賽」「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孩子在快樂中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三到五歲的孩子能做多少是以量取勝,能做會做的越多,孩子越自信;體驗越豐富,對孩子以後的學習越有幫助。
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住著一個害怕分離的孩子,我們懼怕分離的感受,懼怕和孩子的分離會勾起我們過去不安全的記憶或者傷痛。
我們要理解自己的情緒,也學習放鬆自己的情緒,先從家長自己開始。
當我們準備好可以放手的時候,孩子第一次獨立走向世界,走向社會的腳步才會更加堅定和踏實,分離都會帶來眼淚,也會伴隨成長。
我們一起祝福孩子,用更積極的方式看待和接納所有的發生。
作者簡介:任蓉,北京師範大學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碩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本文編輯:胡衛娜。
如需轉載,請聯繫我們。
做好各項準備,讓寶寶入園不吃虧
幫孩子選擇一個滿意的幼兒園,只是打響了「幼兒園戰役」的第一炮而已,此時必須戒驕戒躁,腳踏實地靜下心來,開始著手做好寶寶入園前的四大準備:心理準備孩子對陌生環境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焦慮感,所以父母要提...
幼兒園開學前,父母需要做什麼,孩子才不會哭鬧
開學第一天,會有孩子因抗拒上幼兒園而大哭大鬧,嚴重者還會拒絕喝水、吃飯、午睡、上廁所,讓老師和家長甚是頭痛。哭鬧的孩子,一部分是初入幼兒園,離開了父母,對陌生環境感到害怕,出現分離性焦慮;一部分...
不想孩子入園哭成淚人,媽媽一定提前做好7件事
每到開學季,都繞不開這個話題每到新學期開始,媽媽群里都會有朋友交流孩子的入園問題,「一哭二鬧三生病」簡直就是孩子們的入園主旋律。這些媽媽討論的重點在於,怎麼幫孩子克服分離焦慮情緒?也有很多朋友,...
又是一個入園季,你家寶寶再不準備就晚了!
又是一年入園季,「入園問題」成為家長們熱議的話題。研究顯示:約88%的寶寶經歷了「入園不適應症」,主要表現為入園時哭鬧、經常生病和胃口變差。可見,「入園問題」真的不是「危言聳聽」! 想要打好這場...
面對幼兒入園可能出現的分離焦慮,媽媽們到底該做什麼?
提到幼兒入園,無可避免的先擔心的就是媽媽們。身為媽媽,要嘛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老師照顧不周,吃不好,睡不好;要嘛擔心孩子一下子不適應離開媽媽的日子,在幼兒園嚎啕大哭;要嘛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受同伴欺負;...
紅黃藍幼兒園:春季入園「早」準備
馬上又到了春季入園了,很多爸爸媽媽開始擔心入園準備的各種問題了。曾在你懷裡嗷嗷待哺的小傢伙,就要邁入社會的大家庭!你的心情,怎樣?是激動?是擔心?是不舍?還是做好了準備?上幼兒園,有孩子多少個第...
一入園就哭鬧?這樣做搞定孩子的分離焦慮
對於孩子來說,第一次上幼兒園,與爸爸媽媽分開一整天,是一件非常大的事情。從熟悉的家庭進入陌生的幼兒園,很多孩子都免不了一番哭鬧,開學季的幼兒園門口,幾乎成了眼淚的海洋。孩子抱著爸媽不撒手,爸媽也...
幼兒園老師牆裂推薦——做好這9步,入園哭鬧時間縮短一半!
馬上開學了,面對孩子的第一次社會意義的獨立,作為孩子的媽媽多多少少有些焦慮,擔心和不安。看看園園媽媽都有哪些好的建議,現在分享給大家嘍!對於孩子來說,入園生活的開始意味著第一次離開父母,從家庭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