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娃會毀掉孩子?是你沒做好這四件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嬌嬌媽;來源|公眾號:嬌嬌媽

01

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是現代社會的主流現象。

其中的悲喜情愁卻一言難盡。

經常有寶媽留言「控訴」自家孩子因為是爺爺奶奶帶大的,變成了一個「劣跡斑斑」,自己都難以忍受的熊孩子;或者因為老人帶孩子的方式不靠譜,自己非常焦慮。

一位媽媽留言說:

女兒從出生起就是爺爺跟著我們一起帶,老人帶孩子的好處固然多,但是產生的問題也著實嚴重。

女兒現在不到3歲,肚子鼓得像皮球一樣,是小區最肥胖的小孩,但是老人以胖為榮,覺得胖子不會受欺負,不停塞各種零食給女兒吃。

女兒的菜是單獨做的,偶爾喜歡吃哪個菜,爺爺就天天買,所以特別偏食;女兒愛吃的任何東西,其他人休想分到一丁點兒。

因爺爺有一些不好的口頭禪,所以女兒也跟著學會了說髒話。

爺爺經常給女兒灌輸「別的小朋友有啥你也要有」的思想,以至於女兒看到別人的衣服零食玩具,都要買。

爺爺教女兒「不要跟別的小朋友玩,他們會打你」,於是女兒見人就說「不和你玩,打你」,因為這句話,別人要麼不和她玩,要麼直接打她,根本交不到朋友。

另一位媽媽留言說:

孩子4歲多了本該自己吃飯,但奶奶堅持要親自餵他,怕孩子自己吃飯灑到地上浪費糧食。

吃飯穿衣大小便這些基本技能,奶奶全部都要掌控,根本不給孩子鍛鍊的機會。

所以,在幼兒園裡,自家寶寶是自理能力最差的那個。

奶奶經常給孩子穿很多衣服,說是擔心孩子感冒,結果孩子因為流汗之後吹風反而更容易感冒,隔三差五就去醫院。

奶奶喜歡看電視,經常看得忘乎所以。

孩子也跟著成了電視迷,看著看著就湊到電視機前了,真擔心他的視力。

為這些事跟老人抗議過很多次,但她依然我行我素,老公也置之不理認為小題大做,結果是徒增婆媳矛盾,完全得不到改善。

由此可見,老人帶孩子,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能減少家庭的經濟成本,另一方面可能會導致小孩的教育出現各種問題。

很多家長忙於賺錢,把小孩的教育完全丟給老人,等到家長回過頭來關注小孩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孩子已經任性霸道,無法無天了。

有的家長甚至在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和打擊中放棄了對孩子的期望。

02

為什麼老人帶孩子,會產生這麼多問題呢?我們來總結下:

第一,老人帶孩子最大的弊端,就是對孩子過於寵溺。

生活中常見的一個場景就是,孩子犯錯了,父母教訓他的時候,爺爺奶奶站出來說,行了行了,他已經知錯了,別太嚴厲了。

在物質上對孩子百依百順,在感情上跟孩子同氣連枝,這就是老人帶孩子的普遍特點。

兒童心理學家曾經分析過,老人之所以用這種方式帶小孩,是因為他們需要通過這種方式來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很多老人都是從老家到子女的小家庭,心中有著「寄人籬下」的錯覺,在心理上很難找到歸屬感和安全感。

而在一個小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是全家的焦點。

這時,老人會去爭奪孩子的愛,如果孩子跟老人非常親密,他們就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

與小孩建立親密關係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對孩子百依百順,無節制地溺愛。

所以,往往老人越溺愛,小孩對老人越依賴,越親密。

TA會在父母教訓TA的時候說:「我討厭你,我要爺爺奶奶!」

而溺愛培養出來的小孩往往自理能力差,很多小孩3歲多還不會自己吃飯,5歲多還不會自己穿衣。

老人的事事包辦,導致小孩吃飯穿衣這些基本技能得不到鍛鍊,自理能力基本為零。

每每這種時刻,老人們便體會到了自己的價值感。

他們會覺得,看吧,沒有我你們真的不行啊,我是不可或缺的。

溺愛孩子的老人,並不會從教育和成長的角度來為孩子考慮,因為他們更多地是要滿足自己內心的需求。

科學地講,他們是在尋求自己的安全感,而一個無能無知,完全受控的孩子正好能夠滿足他們的安全需求。

第二,老人帶孩子,會把自身的局限性帶給孩子。

爺爺奶奶輩一般是從物質極端匱乏的年代過來的,很多人都帶有深刻的「窮人思維」,甚至有的因為貧窮導致終生眼界狹隘。

比如第一個案例中的爺爺,他喜歡餵孩子吃很多,把孩子養得胖胖的。

這何嘗不是一種心理投射,這位爺爺把孫女當成了自己,他多麼希望自己小的時候能夠這樣放肆地吃東西。

他教孫女「別人有的東西你也要有」,也是在滿足自己小時候的物質匱乏。

至於「不要跟別人玩,別人會打你」,大概也是因為小時候總是受欺負,極度自卑吧。

而這位爺爺,終其一生並沒有獲得多大的個人成長,心智、胸懷和個人涵養都處在較低的層次。

這種思維培養出來的小孩,恐怕很難適應社會。

案例二中的奶奶,因為無所事事,只能看電視,連帶著孫子也成了電視迷。

假如父母要求奶奶不看電視,她會說,除了看電視我還能幹嘛呢,沒有別的消遣啊。

於是,就出現了大人可以看電視而要求小孩不看的局面,這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

但現在的電視節目,大多數都是無聊拜金又空洞的內容,對孩子的價值觀建立和審美水平的培養,都是極度不利的。

我們不能指責爺爺奶奶,因為這就是他們的真實水平。

老一輩成長的時代跟當今社會差別太大,並不是每個老人都具備完善的人格,相反,由於教育的缺乏和物質的匱乏,大多數老人是人格不健全的,帶有很強的局限性。

爺爺奶奶幫忙帶孩子,做父母的首先應該感恩,誰都知道帶孩子是個辛苦活。

對於老人帶孩子出現的種種問題,父母應該體諒老人,因為每個人都有他的局限性。

進一步地,父母要學會解決問題。

03

當然,老人帶小孩,並不是絕對會產生問題。

有的小孩,因為從小收穫更多的愛和關注,成長更自信,更陽光。

同樣是老人參與帶小孩,為什麼有的家庭能夠培養優秀可愛的好孩子,有的家庭培養的是自私任性的熊孩子呢?

這其中有很多經營的藝術,但培養好孩子的家庭都有這些共同點:

一、建立清晰的邊界,明確父母的主導權

為什麼會有溺愛孩子的現象出現呢?因為爺爺奶奶占據了家庭的話語權。

父母出於對孩子成長的長遠考慮,一般會有培養孩子獨立的意識,但爺爺奶奶的實際需求是孩子不要獨立。

假如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爺爺奶奶為孩子解圍,孩子會認為自己有靠山,認為自己的行為是被認可的,於是錯誤的行為會延續下去,直到形成習慣。

一般有主見的父母會跟爺爺奶奶協定,在教育孩子方面,自己說了算,爺爺奶奶不要干涉。

尤其是孩子做錯事,自己嚴格教訓的時候,爺爺奶奶更不能對唱拆台。

這樣才能讓孩子有規則意識,日後會約束自己的行為。

孩子穿衣吃飯還有其他行為習慣的培養,一切都按父母意見執行,這樣能夠極大地杜絕溺愛孩子的情況出現。

二、父母儘可能多地陪孩子

很多父母以為有老人帶孩子,自己就可以當甩手掌柜,下班後忙自己的事情,周末就自我瀟洒。

真正盡職的父母,會把自己工作之外的時間儘可能多的分配給孩子,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

自己對孩子不盡心,卻指責老人沒有帶好孩子,這對老人是不公平的。

三、父母多關心爺爺奶奶的感受,讓老人有自己的興趣和空間

父母平時多關注爺爺奶奶的感受,讓他們感覺自己也是家庭的主人而不是邊緣角色,或者鼓勵他們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跳跳廣場舞,下下象棋之類的,那麼老人就不會只想從小孩的身上尋找存在感和價值感了。

四、讓老人多學習一些科學的育兒理念,與時俱進

養育孩子,是一門需要終生學習的學問。

老人家帶娃,總會在跟孩子父母意見相左的時候來一句「你不也是我帶出來的,有什麼問題嗎」。

但時代不同,個人角色不同,對待孩子的方式肯定不同。

老人家在帶孩子的時候,更需要學習,與時俱進。

嬌媽小結

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假若孩子在實際生活中確認,他的任性要求都能得到滿足,他的不聽話並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後果,那麼就漸漸習慣於頑皮、任性、搗亂、不聽話,之後就慢慢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

嬌媽見過很多由於老人溺愛導致孩子性格驕縱難以適應社會的例子,也見過太多抱怨老人不懂怎麼帶孩子的年輕父母。

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妖魔化「老人帶孩子」這種現象,更不是讓老人給問題兒童背鍋,正是想讓各位父母了解,在一個三代同堂的家庭,因為存在特別的情感需求,所以需要更高明的經營技巧。

老人幫忙帶孩子,假如養育出了問題兒童,歸根結底是親子關係失衡,做父母的沒有做好家庭角色管理。

親子關係是一門複雜的學問,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誠心且耐心地去學習,別再把問題推給老人和孩子了。

﹌END﹌

作者簡介:嬌嬌媽,專注於服務數百萬媽媽的孩子教育平台,每周免費聆聽國家級營養師、育嬰師、特級教師等在線授課。

寫專業理性的文,只為讓您在育兒路上少走彎路,做個最懂孩子的好媽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慣子如殺子,嬌縱養廢物

自從貓爸貓媽「喜」當父母之後,我們倆就經常會討論一個問題,我們現在把所有的愛都給了這個孩子,這樣做到底值不值得。萬一孩子長大了不孝順,我們這輩子不是等於白忙活了嗎!當然這個孝順不是說要養我們老或...

爸爸打兒子,爺爺打爸爸,最後把民警都來了!

別人家的的跨年夜在家人團聚中熱熱鬧鬧的度過,但重慶北碚區的一戶人家卻在跨年夜招來了民警。跨年夜當晚,當地派出所接到一位老奶奶的報警電話:孫子被他爸爸打,爺爺又在打他兒子。。。我的天,真是夠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