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萊辛:兒童社會化教育的重要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社會化教育是兒童性格培養最關鍵的一項,不僅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完善的人格,同時預示著孩子未來的人際交往和社會行為的順暢度、受歡迎度等。

不過由於國內目前的教育現狀、政策因素及育兒觀念的偏差,導致兒童的社會化教育存在不足。

我們最常見的獨生子女家庭中,因缺少兄弟姐妹關係在兒童社會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及不重視同伴遊戲的家庭早期教育,極易導致常見的性格缺陷,如任性、孤僻、合作意識薄弱等。

在留守兒童中,孩子因長時間缺乏親子陪伴,沒有社會化遊戲的玩伴,他們經年累月忍受孤獨,對兒童良好性格養成也造成極大危害。

還有當前幼兒園「小學化」的問題嚴重,許多孩子的童年時光被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蠶食殆盡,缺少必要的社會化教育,一心扎在學知識上,過早地背負競爭壓力,使得身心健康出現嚴重問題。

這些現狀對日後良好性格的養成都不可避免地帶來負面影響。

科學的社會化教育十分必要。

眾所周知,3~6歲是兒童最可愛、最活潑的時候。

此時他們與外界接觸增多,喜怒哀樂的情緒表現最豐富,也是最適合實施社會化教育的階段。

兒童社會化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很多,以下例舉五種方法。

促進兒童社會化的五種方法

①家長要鼓勵兒童積極的參與集體活動,也要主動為兒童的社會化發展創造條件。

例如,多玩集體遊戲、多去公園等公共場所,增加兒童之間接觸、合作的機會。

因為,兒童之間的互相學習是成人無法取代的。

②在交往過程中出現衝突,家長也不必過多的干預,因為這樣可以培養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

事後,家長可以跟兒童講解與人交往時應注意的事項。

③不要按大人的意願給兒童規定夥伴。

④兒童一時找不到夥伴,家長也可以跟兒童一起遊戲。

但這時家長要有一顆童心,注意體察兒童的心理和需要,使兒童感到像是與同齡人玩一樣。

⑤讓兒童適時進入託兒所或幼兒園,經常生活在集體中。

這樣能豐富兒童的生活內容,彌補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的缺陷,糾正和克服兒童在家裡養成的不良習慣。

科學的社會化教育,既能培養兒童適應社會的能力,還能提高兒童處理各種複雜社會現象的能力,而這些對兒童日後的成長都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克萊辛就是這樣一個立志於完善兒童社會化教育的德式幼兒教育品牌。

克萊辛萃取德式教育精華,以合作遊戲為具體培養形式,在遊戲的過程中,促進兒童的社會化發展。

其旗下的「TPEI」課程為3-6歲兒童提供個性化的社會能力家庭親子成長方案,以德式遊戲為媒介,充分發揮家長對孩子積極的引導和啟蒙作用,讓孩子在輕鬆愉悅的家庭遊戲環境中提升社會能力。

「TPEI」社會能力培養課程是以繪本和親子遊戲為課程載體,在科學教養方式的引導下,以轉變思維方式(T—Thought)為基礎,以尊重個性發展(P—Personality)為前提,以強化情緒管理(E—Emotion)為支撐,以優化人際交往(I—Interpersonal)為途徑,達到通過家庭親子教育為平台培養孩子良好社會能力的教育目標。

兒童社會化的過程,即成長的過程,作為家長千萬不要本末倒置,以為孩子長大後自然就會了。

這種錯誤的觀念,使得多少孩子終身都伴隨著性格的缺陷,所謂「七歲看老」就是告訴我們兒童時代良好性格養成的重要性。

而這一切,都以科學的社會化教育為基礎。

北方網教育頻道 新聞糾錯、投訴及爆料熱線:022-23601753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家長該怎麼培養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不惜代價培育孩子,上最好的學校,花錢報各種學習班、請家教,孩子的學識知識是增長了,可是你否注意到你的孩子是否合群呢?現在社會越來越講求合作,講究團隊精神,一個人再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