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間鬧矛盾是社會化發展的好時機,父母需謹慎處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社會化教育是兒童性格培養最關鍵的一項,不僅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完善的人格,同時預示著孩子未來的人際交往和社會行為的順暢度、受歡迎度等。

現代家庭獨生子女居多,,缺少兄弟姐妹關係在兒童社會化過程中所起的作用,家庭若不重視同伴遊戲的家庭早期教育,極易導致常見的性格缺陷,如任性、孤僻、合作意識薄弱等。

為了避免這一現象,媽媽們通常會帶孩子到小區樓下或公園、遊樂場等多小朋友的地方玩,希望孩子能學會與他人相處。




可是,孩子們在一起玩總是會有很多矛盾,如爭奪玩具、搶前後順序、言語攻擊等,當發生矛盾時,不同家長的處理方式也不同。

有的家長一發生矛盾就衝上前去當法官,公道地給孩子評理論是非;有的家長為了顯示自己的家教,有錯沒錯就要孩子道歉;還有的上前把孩子拉走了,告訴孩子以後不要再跟對方玩了。

當父母經常干預孩子之間的小摩擦,他們便不能從這些事件中習得自己如何解決同伴交往遇到的問題,這阻礙了孩子社會化的發展。

這下可就真不好玩兒了!

3-6歲的孩子喜怒哀樂的情緒表現最豐富,也是最適合實施社會化教育的階段,當他們發生矛盾,不誇張地說他們往往自帶修復功能,爭吵過後嘴裡說著「不跟你玩了」一會又用他們的方式和好如初,有的今天哭著回去說不理他了,明天又玩在一起。

所以,家長要做的是觀察,適時介入,不要隨意破壞孩子的學習過程。




以下是幾種促進兒童社會化的方法:

1、鼓勵兒童積極參與集體活動,也要主動為兒童的社會化發展創造條件。

例如,多玩集體遊戲、多去公園等公共場所,增加兒童之間接觸、合作的機會。

因為,兒童之間的互相學習是成人無法取代的。

2、在交往過程中出現衝突,家長也不必過多的干預,因為這樣可以培養兒童解決問題的能力。

事後,家長可以跟兒童講解與人交往時應注意的事項。

3、父母不要強行將自己的交友觀點加壓給孩子,或是幫孩子過濾他的友

4、兒童一時找不到夥伴,家長也可以跟兒童一起遊戲。

但這時家長要有一顆童心,注意體察兒童的心理和需要,使兒童感到像是與同齡人玩一樣。

5、孩子在社交過程中受挫,如不願意跟同伴交往,或不被同伴歡迎,也不必嚴陣以待,不妨陪孩子一起想一些具體的小遊戲,吸引其他小朋友跟他一起玩就好。

6、讓兒童適時進入託兒所或幼兒園,經常生活在集體中。

這樣能豐富兒童的生活內容,彌補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的缺陷,糾正和克服兒童在家裡養成的不良習慣。

孩子社會化的過程,父母作用舉足輕重。

父母平日裡在接人待物上的態度和方式,都將影響孩子。

如果父母本身怯於與人交往,不願與人為善,相信孩子也會如此,因為孩子會吸收父母的言行並內化為自己行為的準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校園暴力,不要等到孩子被欺負了才知道這些

最近,一北京家長爆料,就讀於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二小學的兒子被同學扔廁所垃圾筐,尿和擦過屎的紙灑了孩子一身。距教育部等九部委聯合發文整治校園暴力還不到一個月,一起新的校園暴力就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

孩子不合群,家長別光講道理,你該這樣做!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本來希望孩子能和別的小朋友高興地玩,可是孩子就是不願意,只是自己一個人在旁邊玩兒,或者就是黏著爸爸媽媽玩。不管怎麼商量、怎麼鼓勵,孩子就是不肯邁出這一步,這時候家長就...

來艾|孩子攻擊行為你還在忽視嗎?

父母是否忽略幼童的攻擊行為呢?是真的任性還是隱藏著什麼更為不良的影響呢? 父母對此一定要予以高度重視,從小父母對孩子性格的培養關乎著寶寶健康的思想養成,那麼現在就跟隨來艾君來認識這個嚴肅的話題吧。

家長必讀|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與人交往,是每一個人必須要掌握的生存之道。現在太多父母,過於強調孩子的學習分數,可我見過幾個學習很優秀,但沒有一點與人交往能力的孩子,我想問一問那些父母,這是你們所希望的嗎?孩子學會與他人交往,...

嬰幼兒不合群怎麼辦

每個嬰幼兒都喜歡被逗引,親近,這是最初的集體欲。當孩子在精神上得到滿足時,身心才會健康成長。1歲以後,孩子的這種集體欲就更為強烈,寶寶特別喜歡和同齡孩子一起玩,開始轉向對社會性的需求。但是也有個...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家長該怎麼培養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不惜代價培育孩子,上最好的學校,花錢報各種學習班、請家教,孩子的學識知識是增長了,可是你否注意到你的孩子是否合群呢?現在社會越來越講求合作,講究團隊精神,一個人再優秀...

克萊辛:兒童社會化教育的重要性

社會化教育是兒童性格培養最關鍵的一項,不僅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完善的人格,同時預示著孩子未來的人際交往和社會行為的順暢度、受歡迎度等。不過由於國內目前的教育現狀、政策因素及育兒觀念的偏差,導致兒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