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教育孩子?除了打你還會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避免「打」這種方式,但還是有不少爸媽深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認為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是為了不讓孩子走上歪路。

也有一些爸媽雖然覺得打孩子不太好,但還是會抱著「必要的時候還是得打」,或是遇上孩子不聽話,忍不住就會上手招呼。

這些家長最常用的就是「打屁股」這種方式,覺得屁股皮糙肉厚打兩下也不礙事。

其實,打孩子,會傷害孩子於自己之間的關係,這樣的傷害,在以後的生活中會帶來很大影響。

嚴重的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心理陰影。

說教或者是現身說法,或許會更適合。

而且也更容易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從而更好的與孩子溝通,成為孩子的好朋友。

「棍棒教育」下的悲劇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下手沒輕沒重,把孩子打出問題時,家長又由於醫學常識的缺乏,沒能及時發現,最後釀成了慘禍。

我就曾遇到過這麼一件事兒。

有一天夜裡三點多,接到急救電話,趕緊趕到患者家中,進門一看,一個 8 歲左右的孩子趴在床上,已經沒有了心跳、呼吸,身體冰冷。

他父親呆坐在一旁,完全傻了眼,兩隻手揪著自己的頭髮,嘴裡一直喃喃自語:「怎麼會這樣?怎麼會這樣?」

我顧不上安慰家長,趕緊一邊搶救孩子一邊問。

「怎麼回事啊?」

「哎呀!是我把他害死了。

「什麼叫你把他害死了?出什麼事兒了?」

「我打他來著,給打死了。

「打哪兒了?」

「就打屁股,沒打別處。

「什麼時候打的?」

「昨天晚上七點多。

距現在已經八個多小時了……

這是個單親家庭,孩子不聽話,父親「恨鐵不成鋼」,用木板狠狠地教訓了孩子。

打完孩子後,就讓他睡覺去了,半夜起來再看孩子時,已經為時已晚。

我趕緊脫掉孩子的褲子一看,孩子的屁股全都青紫了,兩邊都有大片的皮下出血,而且都腫脹了,下手太狠了。

雖然明知救活的可能性已經不大,我們還是盡力去搶救,但奇蹟最終也沒能發生,孩子沒能救過來。

他父親後悔得連連把頭撞在牆上,「咚咚」作響:「我怎麼也沒想到,打屁股能打死人。

我就是想教訓教訓這個不爭氣的孩子。

早知道這樣,我絕不會打他。

不少人認為:屁股肉厚,打不壞。

其實,恰恰是因為屁股肌肉豐厚,打屁股打得厲害,會造成了肌細胞破裂,釋放出大量的鉀離子,還有肌紅蛋白。

血中鉀離子過多會造成心臟驟停,而肌紅蛋白進入血液循環後,流經腎臟的時候,會堵住腎小管,導致急性腎功能衰竭。

這跟地震中長時間被壓的傷員在被解救出來後會更容易發生死亡是一個道理。

遇到這種情況,如果家長懂一些醫學知識,發現孩子情況不對勁,及時停下,趕快到醫院檢查,讓醫生採取必要的措施,孩子或許就不會死了。

在工作中,我甚至還見到過被杯子砸傷、被家長懲罰不許吃飯餓出低血糖的孩子,雖然沒有像上面打屁股這樣,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劇,但對孩子的身心同樣造成了不小的傷害。

在管教孩子的時候,真的不該用這些暴力的方式。

那麼管教孩子應該怎麼做?

來看看整理的這份科學管教原則吧。

科學管教原則

怎麼說孩子都不聽,讓他往東偏要往西,越不讓做越要做,……孩子似乎總是輕易就能把我們的脾氣給點著,甚至覺得「不打不行」,孩子犯熊「打一頓就好了」。

可是「打」真的能幫家長教好孩子嗎?

除了給孩子的身心帶來傷害,讓自己成為讓孩子害怕的虎媽狼爸外,「打」還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長期的不良影響。

與其在無能為力時用「打」來解決眼前的困境,不如在平時就做好對孩子的管教。

對於打孩子的問題,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第一,原則上對兩三歲以下的孩子不能打。

對於尚未懂得事物好壞的孩子採取體罰教育,只能使孩子心裡產生恐懼心理。

有時孩子在挨打以後暫時服從了,但並沒有解決根本問題。

第二,應該思考孩子怎麼會犯嚴重得要打的錯誤?在一般情況下家長使用的教育方式,如搖頭、說:"不要這樣"、把他領開、講道理(道理的深淺隨孩子的年齡而定)、批評、責打,是與孩子犯的錯誤大小相應的。

打,一般是針對比較嚴重的錯誤,那麼,孩子為什麼會犯比較嚴重的錯誤呢?很可能是平時疏於管教造成的。

要想孩子行為好,就要在平時認真管教,使他不犯比較嚴重的錯誤。

第三,如果真有一次打了孩子,那麼一定要認真總結這次打孩子的全過程,比如:他做了什麼錯事?是第一次做還是多次做?對這種錯誤你過去處理過嗎?你怎麼萌發打孩子的念頭的?用什麼東西打孩子(手?棍子?……)?孩子對這次的打有什麼反應?你打了孩子以後做了些什麼(是否去抱他、向他認錯、保證不再打了、還是完全忘記了……)?還想以後再打嗎?……總結一下會有好處,很可能不再打孩子了。

第四,有的家長不是為了孩子犯的錯誤大而打他,而是出於自己當時情緒不好,拿孩子出氣,這就更加不對了。

孩子成了你情緒不佳的犧牲品,你真是對不起他呀!

第五,要防止第一次打。

有了第一次,很可能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特別不應該在孩子發大脾氣、亂打亂鬧時打他,否則會設立一個壞榜樣,媽媽也會打人,打人並不壞。

第六,如果你在激情之下真的動手打了他,事後要向他解釋,可以說:"媽媽今天太生氣了,我打了你,這不對"。

讓他知道你是愛他的,不過今天太氣了,希望他以後不要再××××××,做個好孩子,媽媽就不氣了,也不會打他了。

如果自己親手養大的孩子,某一天非要用「打」這種方式才能解決,爸媽們或許需要反思一下,在之前的教育、溝通等方面是不是出了問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