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也有性煩惱,性教育應該從零歲開始,豈能難於啟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幾天小編聽廣播和看資訊的時候,聽到很多起小女孩被猥褻的新聞,今天想很嚴重地跟爸爸媽媽們聊一聊關於給小朋友進行「性教育」這一問題,這個問題每次想聊起又都放下來,現在看來,很有必要嚴肅對待了!我知道,在中國,說起」兒童性教育「,很多家長仍舊是擺擺手、搖搖頭。

而往往就是這種禁錮的思想,間接害了寶寶。

【至關重要的一句話,父母要反覆跟寶寶強調這句話】

如果一個成年人需要需求幫助,他會找另外一個大人,而不是找小朋友,所以你要拒絕給予幫助。

也許下面的所有內容你都不認同,但一定要反覆告訴寶寶這句話,學會自我保護。

1、幾歲進行性安全教育合適?

沒有一個嚴格的年齡,不過當孩子進入學校、幼兒園就可以給孩子進行性安全教育了。

其實寶寶出生通過辨別爸媽不同的聲音開始已經處在性啟蒙時期了,而3—6歲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

2、不知道從何入手跟寶寶聊這個話題?

當孩子還小不能自己洗澡的時候,家長可以借著給孩子洗澡的時候告訴孩子:媽媽或者爸爸現在摸你的生殖器是因為要幫你洗澡,但是這個地方是不能給別人摸的,也不能給別人看。

因為它是我們非常寶貴的身體,我們要保護好它。

3、寶寶問:我為什麼不能進女廁所,該怎麼回答?

可以告訴孩子:因為男女有別啊,每個人尿尿的地方是不能給別人看到的。

如果被異性看到了,會很不開心。

你如果進入女廁所,女孩子會以為你要看她們尿尿的地方,她們會不開心。

我們要尊重她們。

所以男孩子應該上男孩子的廁所,女孩子應該去女孩子的廁所。

4、如何藉助一些場景給寶寶講一些性知識?

比如當與孩子一起看到限制級的電視鏡頭時,家長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相愛的人之間才可以進行的。

當看到有人裸露隱私部位的時候,家長告訴孩子,每個人的隱私部位都是不能給別人看,也是不能給別人摸的。

因為這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

又比如當孩子好奇問媽媽廁所垃圾桶裡帶血的紙巾是什麼的時候,家長要告訴孩子這是衛生巾,每個女孩子長大後就會來月經,需要衛生巾來防止褲子變髒。

5、如何給孩子介紹男孩女孩私密處的不同?

對於相對保守的家長,可以通過現在市面上的性教育繪本來告訴孩子男孩女孩生殖器官的不同。

如果年齡比較小低於6歲左右的,家長對性教育也不要感到羞澀,也可以很自然的通過和父母一起洗澡來告訴孩子男孩與女孩生理的不同。

只要家長保持自然,自然的狀態就是讓孩子看到也無所謂,不遮遮掩掩。

這樣的自然是不會給孩子留下什麼心理陰影的。

6、怎麼跟孩子解釋不能給除父母至親外的人觸碰私密位置?

只要告訴孩子這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即可。

如果孩子還不能理解什麼是不文明的行為,就告訴孩子生殖器官是我們身體寶貴的器官。

我們要保護好它,別人觸碰我們的生殖器官可能會傷害到他。

而且大家都不喜歡別人觸摸自己的私密部位,會讓別人覺得不舒服。

其實,即使是父母也不應該觸碰孩子的私密部位。

如果孩子十分小,不能自己完成洗澡,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清洗生殖器官。

但是當孩子逐漸有動手能力了,家長更應該教孩子怎麼清洗自己的生殖器官。

7、如何告知女孩子保護自己私處?

要告知女孩子保護自己,教會孩子認識隱私部位,辨別安全與不安全的身體接觸即可。

小內褲保護的地方是不能讓別人碰的,自己也不應該觸碰其他小朋友的這個部位。

8、孩子問我為什麼摸媽媽的咪咪?

父母之間如果有親密的身體接觸最好是不能讓孩子看到的。

尤其是夫妻之間的性行為。

一定要保證孩子不在房間,並且房間門是關著的。

因為研究表明,一般孩子看到父母發生性行為很容易理解成爸爸在欺負媽媽,很有可能給孩子造成負面影響。

爸爸可以這樣回答孩子:其實媽媽的乳房是不能給別人摸的。

但是因為媽媽和爸爸結婚了,爸爸媽媽之間非常相愛,這是爸爸媽媽之間表達愛的一種方式,而且這件事一定要結婚的大人才能做,你是小朋友是不可以摸媽媽的。

9、2-5歲:正確對待私處。

當孩子進入性蕾期,可能會當眾碰觸自己的生殖器或玩「性遊戲」,此時不宜呵斥或以「羞羞」等詞來制止孩子。

這會讓孩子對身體產生不好的評價。

大人越自然地對待孩子的這些舉動,孩子就越能自然地接納自己的身體,接受自我。

告訴他,哪些是屬於他秘密的、不能暴露的地方,要如何保護,還應給孩子穿寬鬆的衣褲以減少刺激,並增加有趣的活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等。

10、教給正確的名稱

要儘可能地教給孩子身體各部位的正確名稱,如陰莖、外陰等。

這將有利於你與孩子更精確和方便地交流性方面的問題。

身體上各部位的正確名稱也有助於你向孩子解說什麼是性侵犯。

孩子也可以清楚地向你敘說是否有性侵犯發生。

有些家長會擔心對寶寶進行教育會不會導致寶寶早熟?如果孩子有一個健康、科學的渠道去學習他所在年齡需要掌握的知識,結果是只會讓孩子更加從容、愉悅的接納自己的身體及變化,懂得健康的與他人交往的方式。

不存在對孩子有負面影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媽媽:保險套是幹什麼的呀!你該如何回答?

孩子經常問:「媽媽怎麼生的寶寶?」有些家長隨口說,你是媽媽撿來的、是爸爸從河裡撈上來的等等。這樣的回答會使孩子產生錯覺。還有就是,當調皮的孩子們翻箱倒櫃的發現了保險套問爸爸媽媽「這是什麼」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