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對孩子大吼大叫不對,為啥你還忍不住要這樣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相信每個父母都對孩子大聲吼叫過,對孩子氣急敗壞地發過火,當我們試圖扭轉孩子的想法,讓他改變不好的習慣時,卻發現孩子變得越來越叛逆,家長也感覺越來越無力。

彤彤媽:平時我都是跟孩子好好的講道理,一般不打孩子,但是最近彤彤總是拖著作業不做,做的時候也心不在焉,錯誤很多,有的時候總是控制不住吼他。

亮亮媽:我也不想打孩子,但是孩子總是不聽話,好說歹說都不理你,有的時候脾氣上來了就實在控制不住自己,忍不住就動手了。

有多少媽媽都像彤彤媽和亮亮媽,孩子不聽話,特別是說了好幾次都不聽的時候,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

1

孩子為什麼越吼越不聽話?

1、超限效應

心理學上有一個有趣現象,叫「超限效應」:當一個人接受的刺激過多、過強、時間過長時,內心就會滋生不耐煩、逆反的情緒。

用一句俗語概括一下,就是: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

當我們第一次大聲斥責孩子的時候,孩子確實很害怕,會表現得很老實、很聽話。

可是大聲訓斥的次數多了之後,孩子就會習慣這些大強度的「刺激」,看似在聽你吼,其實注意力早已經游離到別處去了,根本不在乎你在吼什麼。

時間一久,孩子發現你除了吼,並不能拿他怎麼樣,於是就大膽起來,敢跟你頂嘴對著幹。

2、大腦的逃生機制

當一個人感到強烈的恐懼、感到受威脅時,大腦會啟動緊急逃生機制,精神緊繃,時刻準備逃避災難。

這是人類的本能,孩子當然也不例外。

有意思的是,當我們大聲責罵孩子時,往往會觸發孩子大腦的這種逃生機制。

雖然家長在大聲教育孩子,但孩子滿腦子想的都是:「別罵了,別罵了!什麼時候結束?」

最後,家長責罵完問一句:「以後還這樣嗎?」

孩子立馬表現得很老實,回答:「不這樣了!」

其實,孩子並不知道以後怎麼做,只知道家長狂風暴雨般的責罵終於結束了,可以鬆一口氣了。

2

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大吼大叫,會帶來什麼影響?

1、孩子變得脾氣暴躁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也是父母的縮影,而且孩子最擅長是模仿,今天你對他大吼大叫,明天他就會用大吼大叫去處理事情,長此以往,孩子遇事不順就會沖身邊的人大吼大叫,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極其不利。

2、孩子越來越不聽話

吼叫的初衷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改正錯誤,讓孩子更好的成長,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第一次你吼他,孩子會因為害怕而屈服,但是久而久之,孩子會習慣了吼叫,甚至會變得更加叛逆,到那時又要怎麼管教孩子呢?

3、降低家長的權威

父母在吼叫孩子的時候常常會威脅孩子說「再不聽話就不要你了」,可是事實上並沒有不要孩子,最終言而無信,在孩子面前失去威嚴,說話也沒有權威性了。

3

不吼不叫一樣可以管教好孩子

1、制定合理的懲罰和獎勵方案

爸媽們可以和孩子提前協商好懲罰獎勵規則,讓孩子自己想好懲罰和獎勵方式,當然你也可以引導孩子用他最喜歡的東西進行懲罰或獎勵。

比如喜歡看電視的孩子,就跟他約定,犯錯了就半天不准看電視等等。

或者孩子表現好就送他喜歡的玩具。

制定了方案就要嚴格實施,不能心軟。

2、理解孩子的感受

孩子犯錯是他們這個年紀的天性,有時候他們可能因為喜歡看螞蟻搬家而錯過了回家吃飯的時間,這是他們一種好奇心的體現,媽媽們不要隨意抹殺,上來就開始大吼大叫,我們要耐心聽孩子講講他們的心聲。

3、對孩子輕聲教育

有心理學者說,你說話的聲調高低,跟你傳達給別人的信任,是成反比的!也就是說,當你對孩子大吼大叫時,孩子感覺你不信任他;當你說話柔和時,孩子就能感覺到你的信任!

事實就是這麼神奇,比如:當孩子手拿香蕉皮準備扔時,你一句怒吼「別扔地上!」這時候,其實你在內心是默認孩子會扔在地上的;如果你認真、輕聲地說一句「寶寶,放垃圾桶里吧!」

這時候你是默認孩子會放到垃圾桶里的。

關鍵是,你語氣中傳達出的這種信任或者不信任,孩子都能感覺得到。

4、減少易怒、衝動情緒

當你發脾氣的時候,意味著你缺少足夠的技巧、耐心去處理孩子犯的錯誤,你只能仗著自己的氣勢、暴力讓孩子屈服而已。

而平和的心境、冷靜處理事情的能力才更能影響孩子。

先處理自己的情緒,再與孩子交流。

5、嚴厲的管教之後是溝通的最佳時機

當父母與孩子的「激戰」停止,孩子的胡鬧沒有得逞時,他會明白自己是「咎由自取」。

這時候,孩子常常對父母做出親昵的舉動,這個時候往往是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最佳時機。

因此,父母不應該害怕衝突,或者在衝突時退卻。

我們要把衝突看成重要事件,因為它提供了跟孩子交流和溝通的機會,這時候談話的效果多是其他時候無法達到的。

一番宣洩後,孩子往往想依偎在父母的懷裡,父母應該張開溫暖的雙臂歡迎他。

你可以耐心地和他談談,因為這個時候,你說的話他容易聽進去。

對孩子批評過後,要適當鼓勵,施以父母的溫情,對孩子要求的合理部分要給予滿足。

這等於告訴孩子,父母是愛他的,父母否定的不是他本人,而是他的不恰當行為。

現在流行健身打卡、學英語打卡、早睡早起打卡,大家可以一起來一個不吼不叫管教孩子的打卡簽到,在管教孩子的同時,合理的管理自己的情緒。

做一個平和的媽媽,和孩子一起成長。

這樣,管教孩子就有了一個充滿愛的結尾。

編輯:青爽

把文章轉發到朋友圈,就是對西瓜媽媽的最大鼓勵和支持哦!

訂閱微信公眾號《西瓜食堂》獲取更多信息

在微信搜索中輸入微信號xiguashitang,搜索關注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能大聲吼孩子,那麼作為家長你應該怎麼辦?

遇到孩子發脾氣不聽話的時候,很多父母總是忍不住就會對孩子大吼大叫,大聲吼罵孩子雖然當時特別解氣,過後很多家長還是覺得不應該。但是下一次還是會忍不住再次對孩子又吼又罵,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過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