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攻擊性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有一個攻擊性孩子

6歲半的小秋脾氣暴躁,經常因一點兒小事對小朋友動手,對他喜歡的物品也是伸手就拿,有時還用「武力」奪取,為此其他的家長反應很大。

小秋的爸爸經常不在家,對他管教不多,當他爸爸不順心時就對他採取打罵的教育方式。

媽媽很苦惱,不知道該怎樣教育小秋了。

小秋所表現出來的是較強的攻擊性,兒童心理學把表現出來的「暴力」行為稱為兒童攻擊性行為。

攻擊性是兒童社會性發展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

一個人天生具有一種內在的攻擊傾向,隨著生理和心理的發展,這種內在的攻擊傾向會指向一些有意義的目標,而它也會變成心理中的積極成分。

但是,如果這種與生俱來的攻擊傾向指向的是傷害他人,那麼它就是有害的。

一般來說,孩子的攻擊行為常表現為打、罵、推、踢、搶別人的玩具和食物等,尤以男孩居多。

許多家長都對此報以寬容的態度,認為孩子還小,出現攻擊性行為是因為缺乏處理問題和表達情緒的技巧。

而實際上,心理學家指出:攻擊性強的孩子總是習慣於採取暴戾、極端的方式解決問題,長大後往往更容易犯罪。

可見,這種行為對孩子的發展和成長極其有害,家長必須予以糾 正。

攻擊性行為的具體表現

研究發現: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具有明顯的性別差異和年齡差異。

一般來講,在孩子成長發育的早期,爭吵、打架、說謊、搞破壞等攻擊性行為就有所表現,而且男孩發生的次數比女孩多。

這種性別差異隨著年齡的增長表現得越來越明顯。

具體來說,孩子的攻擊性行為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語言較多,喜歡與人爭執,好勝心強,往往遇到一件小事非爭不可,平時常講粗話罵人。

情緒不穩定,脾氣暴躁,人性執拗,喜歡生氣,時常亂發脾氣,稍不如意就可能出現強烈的情緒反應:如哭鬧不止、叫喊、扔東西或用頭撞牆等,有時還可能表現出一種屏氣發作,即大聲號哭之後,呼吸暫時停止,嚴重時可伴有痙攣現象。

易衝動,自控能力差。

經常向同伴發起身體攻擊,如打人、咬人、推人、踢人等,惹是生非,戲弄、恐嚇、欺負同齡孩子或比他小的孩子,搶占搶奪他人玩具和物品。

孩子的攻擊性從何而來

從周圍人中習得

當家庭和同伴用攻擊性的方式去表達情緒、力量感和權威感,實現自己的願望等,孩子確實會習得這樣的行為。

電視節目中出現大量的攻擊性行為,孩子也會從中習得。

能獲取實際的好處

孩子攻擊他人後,不管會不會受到批評,但都會獲取實際的價值。

比如,搶東西就是能成功;比如,攻擊別人就是能讓自己獲得權威感和力量感….

當孩子在出現攻擊性行為時,父母的反應大

對於孩子而言,懲罰和批評都是強化他行為的方式。

因此,當孩子出現攻擊性行為,而父母情緒很激烈,表現出緊張或者嚴厲批評孩子時,就會導致孩子這樣的行為反覆出現,並且在反覆中逐漸給自己貼上一個大大的標籤:「我是一個喜歡打人的孩子!」

語言、情緒能力的發展

語言發展不充分的孩子,容易借用肢體表達,表現出攻擊性。

孩子需要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如果生活的物理空間不充足,孩子也容易出現攻擊性行為。

正確引導,改變孩子攻擊傾向

通常情況下,如果家長能正確引導,孩子的攻擊傾向便可以轉化為成長過程中的力量,轉化為忍耐、堅毅等積極的品質。

給孩子機會安靜下來

如果在憤怒最激烈的時候進行責罵,則可能釀成失敗一一怨恨一一攻擊一一反擊的循環。

所以,當孩子激烈地發脾氣的時候,同他說理是無用的,轉身不理會孩子持續發脾氣的行為或者走開不聽。

當孩子冷靜下來後,再告訴他為什麼這種行為不可接受。

減少孩子與攻擊性行為的接觸

如果孩子與一個「小霸王」玩在一起,應儘快叫孩子脫離這種「夥伴」關係。

另外,家長自己也要避免表現出攻擊性行為,千萬不要體罰孩子。

研究證明,孩子不但模仿令人滿意的行為,而且也模仿不恰當的行為。

體罰只會讓孩子學會以暴制暴。

幫助孩子變得自信

有時候,孩子採取攻擊性行為以應對各種挫折和羞辱。

如果能幫助孩子變得更舒適和自信,他就會更少攻擊性。

為孩子的攻擊性行為叫停

當孩子對別人發生攻擊性行為時,把他從攻擊的環境中隔離開來,不讓他繼續吵鬧。

如把他送到自己的房間去。

嚴格而儘可能溫和地約束

家長不能總是對孩子的攻擊性行為置之不理,最好的做法就是伸出手臂緊緊抱住他,這樣他就不會發作了。

當孩子在家裡打人時,父母和長輩要表現出應有的威嚴,不能對此一笑了之,甚至縱容孩子,而應讓孩子感受到這種攻擊性行為是不被允許和讚揚的。

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明白這種行為不被接受,自然會有所改變。

讓孩子看到好的榜樣

你可讓孩子接觸行為表現溫和的孩子,並給表現好的孩子獎勵。

當他看見因這種行為而獲得獎勵的時候,就會產生效仿效果。

同時,要教會孩子新的行為方式,給他機會觀察別人是如何實施要求做到的行為的。

父母也要靜下來

在孩子大發脾氣時,家長應該讓自己也靜下來,不要對孩子大吼。

建議可以帶著一本雜誌到洗手間去,等一切平靜下來再出來,這樣有助於客觀恰當地對待孩子的行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愛打人,應該如何教育?

寶寶愛打人,這個行為習慣讓媽媽們都感到糾結無助。要幫助寶寶改掉這個壞習慣,說易也不易,關鍵要看家長們的方法。針對不同的寶寶,要有的放矢,讓他們真正意識到習慣的不好。

矯治寶寶攻擊行為的攻略集

寶寶在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家長們會發現寶寶經常會出現攻擊行為。寶寶出現攻擊行為時,家長們應該找出寶寶攻擊行為的真正原因,安撫寶寶的情緒,耐心教導寶寶,而不應該總是去呵斥寶寶。寶寶攻擊行為是什麼寶...

寶寶的攻擊性行為與挫折教育我們該如何引導

孩子們的暴力行為總讓家長苦不堪言,小時候的行為延伸到長大之後那該怎麼辦?我能打孩子嗎?我的孩子被打了,該怎麼辦?我的孩子經常打人,該怎麼辦?我們又應該如何引導孩子去處理自己和「暴力」之間的關係呢...

教育孩子的"棍棒"你準備好了嗎?

自古以來,「嚴師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是在我們文化中沉澱很久的「鐵律」,對孩子進行嚴格的教育才能促其成人成才。「棍棒加身」的教育方式其實是用一種肉體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