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父母給孩子立規矩的正確打開方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很多家長一直在給孩子立規矩還是不立之間徘徊,不確定哪種才能幫孩子成長。

答案是肯定的,孩子一定要從小立規矩。

要想活的自由,首先就要學會遵守規則,小時候養成的好習慣,好品格,將會讓孩子受益一生。

那麼,什麼時候立規矩才合適呢?

太小的孩子,還不能判斷自己言行是好還是壞,理解能力和行為控制力也不夠,你講的規矩他不一定懂,也做不到;太大的孩子,習慣已經養成了,糾正起來的難度很大。

耶魯哈佛大學有研究指出:3~6歲是孩子性格、行為習慣培養最關鍵的時期,可以用"潮濕的水泥期"來形容,孩子85%~90%的性格、想法、行為方式,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的。

所以,家長在孩子3歲時就可以試著給他們立規矩了。

先學會表揚,再去立規矩

在給孩子立規矩之前,我們首先要學會表揚孩子。

可能有些家長會有疑問:表揚也要學嗎?在給孩子立規矩的過程中肯定不會一帆風順。

不會是家長說什麼,孩子就聽什麼。

這時,多表揚既可以讓孩子的內心得到滿足,又能為其"完成目標"增加信心。

表揚孩子時,千萬不要泛泛的表揚,要注意表揚具體的某一件事情,某一個行為。

比如,你可以說:"寶貝,你的笑容很讓人感動,以後要多笑哦!"而不要說:"寶貝,你真漂亮!"再比如,如果寶貝坐著發獃,你卻說:"寶寶真乖,真安靜!"寶寶閒著沒事,也得到了個一大大的表揚,這,也是無效的表揚。

當我們想要讓孩子參與我們立下的規則,並想讓他去執行時,家長應在孩子做的過程當中給予孩子表揚。

這樣孩子才會有信心去做應該做的事情,不做不該做的事情。

不要總通過說"不"的方式去立規矩

一味說"不",只會讓孩子也總說"不"。

家長要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讓孩子去探索,然後在這個過程中,正面強化那些對的選擇。

例如,孩子在吃飯時間卻非要吃蘋果,這時,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兩個選擇:

一:現在先吃一點蘋果,然後吃飯,吃完飯後就沒有水果吃;

二:現在先吃飯,吃完飯後可以吃一整個蘋果。

給孩子提供選擇之後再問孩子,到底要選擇哪個方案。

如此,媽媽就將孩子的注意力從想要吃零食這件事情上,轉移到了我們提供的兩個選擇上。

這樣,我們不僅巧妙地立了規則,還幫助孩子學會延遲等待。

其他規矩的建立,也可以採用同樣的辦法,提供選擇,強化選擇,而不是一味限制。

不要簡單以"對錯"定義孩子的行為

沒有人敢說自己從不犯錯,家長同樣如此,所以有時家長最好不要以"對錯"去定義孩子的行為。

萬一自己立的規矩出錯就不好了?千萬不要以成年人的行為準則來規範和約束孩子,不要把孩子的一些淘氣行為統統斥責為"犯錯誤"。

要學會尊重和理解孩子,也不要一味地對孩子說"你做錯了"。

懂得留白,適當"示弱"

很多家長在給孩子立下規矩後,一旦孩子犯了錯或有要求提出時,就會懲罰孩子。

有些孩子會因此和家長對峙,可能有些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我就要看看他能哭多少久,看他能拗到什麼時候,我就是不滿足你的要求,你能怎樣?其實,大家不必如此,畢竟規矩是死的,家長給孩子立下規矩後,還要懂得靈活運用,比如可以適當弱一下。

當孩子提出要求時,家長可以在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適當地調整規矩。

比如,孩子在寫作業的時間提出想出去玩,這是可以的,但是必須與孩子協定這份作業什麼時候要做完,如果沒有遵守約定就要接受懲罰。

家長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變通教育的形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怎麼對待兒童偷竊行為?好伊貝這樣說

許多家長對寶寶的偷竊行為非常敏感,認為寶寶偷了別人的東西就是學壞了,會覺得非常憤怒和不解,寶寶有不缺那些東西,為什麼她會偷別人的東西呢?很多家長都會百思不得其解。其實,很多情況下,寶寶並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