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寶寶 有代溝,不隔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目前的新生父母主力軍「80後父母」、「90後父母」來說,隔代教養現象非常普遍。

然而由於許多不同的生活習慣與教育理念,家庭中對於小寶寶的教養,難免存在磨合。

當面臨這些矛盾時,兩代之間該如何溝通,尋求平衡呢?

認識隔代教養類型

1、(外)祖父母全職照顧,幾乎沒有父母的參與。

2、某個時段(如白天、平日)由(外)祖父母負責照顧,其餘時間(晚上、假日)孩子才回到父母身邊。

當親生父母無法和孩子持續維繫常態的親子互動時,將有極大的可能會引發隔代的新關係。

單親家庭、再婚家庭、未婚懷孕、最常見的父母兩人都是上班族。

這些大都是因為父母的無能力或低意願,而導致撫養關係與擁有者的變化,被迫由隔代長輩擔負起教養責任。

雖然老人帶養孩子的經驗比較豐富,老年人帶養孩子也會更加細心,有老年人參與教養的孩子會顯得更加聽話懂事,但仍有一些會受到老年人生活經驗與文化程度的限制。

日常中隔代教養的常見問題與建議如下:

1

老人容易事事包辦,孩子很難發展自我能力,父母更注重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能力並且可以滿足孩子的求知慾以及激發孩子的活力和好奇心。

同時父母可以給予孩子更好的語言以及智力上的刺激。

父母平時應在下班或周末,多於孩子接觸。

2

老人害怕孩子受到傷害,會對孩子的行為有很多的限制,這會造成孩子身體的不平衡性,或者讓孩子膽小,不自信。

家長應跟父母做好溝通,大膽讓孩子去嘗試做事情。

3

老年人一般記憶力減退,在照護中容易產生不足或重複,這樣也會對孩子智力刺激不足,孩子容易缺乏活力。

父母應把孩子多帶到群體里,讓孩子更同齡人多接觸,一起成長。

4

由於大多獨生子女家庭,老人對孩子容易溺愛,教育沒有原則,會讓孩子任性、沒規矩,或者會讓孩子不合群,不知道怎樣和別人相處。

父母應與老人協商達成一致意見。

5

老年人文化和信息的滯後性。

於老人而言,時代的變遷,讓生活方式隨之改變,知識又迅速更新,許多老的粗放式的育兒經驗受到顛覆。

而對於「90後父母」,喜歡看書與上網,為了孩子練就超強的學習能力,稍有不明就會搜索知識,或打聽請教,任何新知識,都能夠駕輕就熟地了解與掌握。

6

超強的「臨時抱佛腳」能力使新生家庭揚長避短,即使缺乏育兒經驗,卻擁有豐富的育兒知識。

所以父母要多多參與孩子的照護。

1

跨世代距離‧有待磨合

對於父母而言,有長輩作為養育孩子的好幫手,的確能夠輕鬆許多;然而,面對年幼的孩子,兩代從體力、認知、立場等方面,難免有所分歧與衝突。

如果無法協調和處理妥當,不但影響家庭氣氛,還可能讓孩子無所適從。

2

兩代教養理念難免衝突

除了(外)祖父母和孫子女的鴻溝,長輩和父母間的衝突更是在所難免。

世代觀念的不同之外,現代越來越多父母忽略自己的角色,因工作等犧牲掉與孩子的互動,都是造成兩代、甚至三代間衝突的因素。

3

營造隔代新關係‧三代皆受惠

然而,隔代教養並非只有衝突、歧異等較負向的一面。

如果隔代教養已成為趨勢,建議好好營造這份關係,三代和諧共處,對於長輩、父母和孩子來說,絕不是壞事。

4

減輕父母負擔,強化安全感

保姆、幼兒園父母可視自身情況選擇最孩子合適的照護方式;但相比之下,由熟悉的長輩協助照顧孫子女,不但值得信賴,長輩大多工作量較少或已退休,能長時間陪伴孫子女,給予安全感。

生理層面

體力:除非有固定保養和運動的習慣,多數長輩年歲較大,體力較差;孫子女精力旺盛,玩上大半天幾乎都不會累。

由於長輩較難持續跟上孫子女的節奏,易身心俱疲,更別說能否完全勝任指導的責任。

記憶力:有些長輩的記性不如以往,易忘東忘西。

因此可能忽略孫子女的需求或要求,或反而被予取予求,較難堅持固定教養準則;長期下來,孫子女的性格和認知,或多或少會受到影響。

心理層面

語言:除非從小就由長輩來帶,否則和孫子女的語言習慣不一定相同,如又加上不同世代教育程度與內容的差異,都可能產生溝通問題。

價值觀:相較於大多開放又活潑的孫子女,長輩的價值觀較趨於保守,無論在文化刺激、資源運用等方面,都可能處於缺乏且封閉的狀態。

因此,隨著孫子女的年紀越大,思想方面可能差異越大。

掌握4訣竅‧隔代教養不沉重

將孩子從小拉拔到大,並不容易;在養育的過程中,必定遭遇許多狀況,有時就算只是小問題,也可能令大家煩心。

從溝通開始,培養出信任、尊重和同理心等感覺,都有助於讓隔代關係更加融洽。

1溝通

雙方應保有暢通的溝通管道,才能隨時得知對方想法與態度,以尋求最佳的教養方式。

父母可以柔軟、溫和且堅定的態度,採取聊天的方式,找尋適當時機和長輩討論,通常他們會比較願意先傾聽;總以「我才是孩子的爸媽」展現姿態,在這些情況下,通常是聽不進任何話的。

2信任

如果父母的平日原則夠清楚、有條理,當發生歧見時,在溝通過程中,長輩比較會以信任的態度來看待。

如果長輩儘可能維持接觸新知的心情,和家人平日互動良好,在育兒觀和做法達成共識,父母也會比較放心地讓孩子交由他們來照顧。

基本上,只要溝通機制佳,彼此就能信任,教養觀自然會更加融合。

3尊重

祖父母的輩分高,經驗豐富;因此,父母應懷有尊重的心,甚至可表達出來,如某些事情可向上求教,適時地讓長輩有被尊重和參與的感覺。

有時候,難免意見不合,雙方應就事論事,態度理性,語句清晰和具體,適度維持雙方的尊嚴;避免模糊焦點,造成大家的不愉快。

4同理心

若遭逢狀況,可嘗試以同理心,從對方角度切入。

無論是長輩或父母,大家都是以「為孩子好」為出發點,長輩整天照顧的辛勞與心疼、父母對教養的堅持等;冷靜下來後思考,就能夠理解和體諒,再適時地溝通,便可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

只要適當的和長輩溝通交流,結合兩代人的教養理念。

隔代教養就不可怕,甚至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孩子哦。

本期的隔代教養探討就到著了。

爸爸媽媽們還有什麼疑問和高見的,記得留言告訴小編哦~

(本期專家:著名幼兒園園長——林亭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隔代教養5大問題,如何解決?

現代社會,雙薪家庭越來越多了!許多忙於工作的爸媽把孩子託付給祖父母照顧,於是隔代教養的情況也日漸增多!但偶爾可以看到隔代教養的負面新聞報導,面對祖父母不同的教養觀念,也時常讓爸媽不知如何是好?本...

為什麼隔代撫養矛盾多?父母們應該怎麼辦?

二胎時代來臨,讓隔代撫養成為了最典型的社會現象。由於夫妻倆都要上班,於是爺爺姥姥、外公外婆就充當了帶孩子的主力軍,根據中國老齡中心的調查,我國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孫女的老年人比例達66.47%,2歲...

隔代教養停看聽 父母別忽略這些事

想到爺爺、奶奶,大家會有著什麼記憶呢?「只要想到奶奶為我煮的蛋包湯,我就心暖暖。」「兒時記憶是貼在外婆彎彎的背,在稻香包巾的環圍下、感受著規律的呼與吸、在溫暖體溫的撫觸下,透過奶奶的一步一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