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 | 無力吐槽!孩子被祖父母寵得沒原則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為了女兒的牙齒健康,雖然她已經三歲了,企鵝爸比也是很少給她吃糖的,怕她吃多了「上癮」便很難管控。

可是呢,爺爺卻總是要來「拆台」,時不時地給她糖吃。

「爸,你少給她吃糖,對牙齒不好」,企鵝爸比這麼和爺爺說,可是爺爺總是兩手一攤,「她喜歡吃你還不給她多吃點啊,小孩子都喜歡吃糖啊!」

(此處神獸不宜出場,畢竟是自己爸爸)心想我小時候要吃糖怎麼不見你那麼主動給我吃,還要打我手心……真是隔代親,親的原則都不要了。

可是爺爺這樣,我這個做兒子的又不好發作,只好去我們爸比Q育兒群訴苦。

結果,群里很多媽媽直接開啟了吐槽模式。

接下來企鵝爸比精選群里的一些霸氣吐槽和大家分享下Ema媽媽如果可以我想手撕我爸,寵的無法無天。

要啥給啥,不要的時候也給。

我每次都說她如果不哭,不和你討,你不要給她,哭就讓她哭好了,我爸就不行,我每次給Ema關小黑屋,他就給我把她放出來,還罵我說這樣要嚇到她blablabla。

還有托班接回來,路上一定會給她買點零食,不是點心哦,是零食,我說你下次不要買,吃多零食不吃飯,結果說了等於白說。

七一媽媽三四個月的產假,三周歲才讓進的幼兒園,都是隔代親的元兇。

就不能讓我們好好陪孩子一兩年,再開開心心送他們去幼兒園嗎?一代代都是這樣的,我記得小時候我媽要揍我,我外婆一把把我拉到後面去,然後說,你平常都不管,還敢當我面揍她?!

A媽媽溝通無果的,自己爸媽吵了幾回都不一定有用,生氣的時候他們就要說:不來管了 你自己管去!唉!

元寶妹媽媽有時候蠻鬱悶的,你定好的規律,被他們破了……我和我女兒說花草不能摘的,它們會痛。

結果爺爺在她就要摘;我在她不會,就撿那些掉地上的……

欣怡、仔仔媽媽我家前三年都是我自己帶的,所以暫時沒有這個問題。

我覺得隔代親這種事,有的時候是要和爸爸媽媽擺事實講道理好好溝通,但不能總是事無巨細太頂真,有的時候要退一步,適當的妥協。

靜下心來想想,企鵝爸比覺得雖然大家猛烈吐槽隔代親(其實就是隔代教養問題),但它其實也有不少好處,例如:祖父母歷練豐富,並且吸取了前次錯誤的管教經驗(對,就是你我了),因此在教養上會比較得心應手。

同時,由於他們對小朋友的期望,不像父母那麼高,因此比較有彈性,能得到小朋友的共鳴,也更敢把心事向他們吐露。

最主要的是,沒辦法啊,我們要上班賺錢,只好把孩子交給祖父母了。

但是,隔代教養的缺點也顯而易見。

通常隔代的長輩在日常的管教問題上比較放任,甚至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常製造很多教養上的問題。

又由於祖父母和孩子父母兩代在養育孩子的觀念,有很多的分歧,因此問題層出不窮。

台灣的親子暢銷書作家吳娟瑜認為,六歲前的孩子非常需要注意他們的言行舉止,如果固定在一個家庭環境,得到一致的管教方式,孩子是容易遵守良好的生活習慣;但是孩子如果發現在爺爺奶奶處,可以得到比較寬限的尺度,這時孩子開始會有不同的反應,例如:只要多吵鬧幾聲,爺爺奶奶允許看電視的時間可以加長;如果和表弟、表妹吵架爭玩具,爺爺會立刻出門去買新的。

「曾經有位媽媽告訴我,自己的公婆幫忙帶孩子,讓她能放心去上班,已經很感激,哪還忍心說東說西」,吳娟瑜說:「可是當父母和祖父母教養模式不同,受害最深的還是無辜的孩子,因為年紀小無法分辨對錯,對自己的行為也缺乏自省的習慣,以致從小在一邊寵溺、一邊嚴格的教養縫隙中鑽漏洞,有時還成了專挑軟柿子吃的小霸王」。

當我們和父母對孩子的教養觀發生衝突時,我們首先應該理解他們。

台灣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系主任陳若琳認為,解開隔代教養的心結,第一步,正向去理解父子母子與祖孫之間的關係並不一樣,必然產生不同的應對態度,因此不應期待祖父母來扮演父母的角色。

父母對孩子事事講求教育意義、養成品格與規矩,「而祖父母到了這個年紀,孫子就是拿來疼愛、享受親情的,有很多包容與寵愛是很正常的。

」 祖父母和父母在教養的觀念與做法上有代間差異在所難免,父母輩應避免把差異簡化成「老人家食古不化」的刻板印象。

「其實祖父母滿怕被說很傳統」,陳若琳認為,許多祖父母也擔心自己帶孫子的方式,可能不符兒女的期待,「其實,他們只是希望自己的付出能被肯定、被看見」。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是他生的,不管有沒有親自帶孩子,孩子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都應該由自己來決定。

「這是父母一廂情願的想法,因為陪伴孩子愈多的人,影響力就愈大,這很現實」,台師大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黃迺毓分析。

若真的不能接受祖父母的觀念,一開始就不應該選擇隔代教養方式。

愛與教育的方式千百種,無論是父母放學後要孩子馬上寫功課,還是祖父母給點緩衝時間休息吃點心,其實沒有一定的對錯。

在隔代教養方面和祖父母溝通,重要的是技巧與尺度的問題,而我們做父母得先放下執著,充分授權,兩代才能真正站在同一陣線。

建立共同教養的夥伴關係之後,再坐下來好好談教養大原則,祖父母才聽得進去。

另外,最好養成討論的習慣。

比如晚餐時父母問祖父母,「今天帶孫子/孫女做了什麼?有沒有什麼好玩的事情呢?「習慣發問、養成溝通習慣,兩代比較容易培養出愉快的共養氛圍。

上面說了很多隔代教養的好處和弊端,以及理解父母,調試自己心理的方法。

但有時候的確祖父母的教養方式有問題,我們一定要糾正該怎麼溝通?企鵝爸比分享一下溝通中必須要遵守的6點原則。

1正面不衝突,私下好商量 當我們跟祖父母意見不合,最忌當場爭執,情緒一來說出後悔的話,兩代裂痕將難以修補,更會給孩子混亂的訊息。

衝突發生當下,雙方應該以不批判、指責的態度去理解對方的動機與焦慮,否則容易像兩個大小孩一樣爭吵不休。

我們應該私下找氣氛不錯的時機點,用請教的態度跟祖父母商量,讓他們有機會分享帶孫子的辛苦和感受。

一旦養成了溝通的良好模式,祖父母也會更容易接受新的教養觀念與做法。

2做面子給祖父母 以感激取代愧疚 老人家很需要被肯定與稱讚。

記得經常在孩子與其他家人面前,公開讚揚祖父母帶孫子的辛勞,並教孩子用言語和行動表達感謝,孫子一個貼心的擁抱勝過千言萬語。

牢記祖父母的重要節日,用長輩喜歡的方式答謝他們,如拍全家福照片、生日時製作祖孫光碟或一起出國旅遊等。

3善用第三者溝通 「媽,我老婆說不要給小孩穿那麼多衣服,都長疹子了」,這樣是不可以的。

千萬不要把溝通重任交給一根腸子通到底的另一半。

觀察平時家族中與長輩關係最好、善於轉換溝通語詞的親戚,比如小姑或小叔,遇到棘手問題時可求助。

4幫另一半做公關 隔代教養很容易引發婚姻衝突,讓另一半成為夾心餅乾。

夫妻倆要掌握好教養與溝通原則,當彼此的後援。

外出旅遊回來,除了孩子的禮物,也要記得幫祖父母帶一份,送禮物時嘴巴甜一點:「這是你媳婦(或女婿)特別買給你的。

」5提供建設性做法 不給小孩喝可樂,那可以喝什麼?不讓孩子看電視,那可以做什麼?父母記得在否定之後,應提供其他可行做法,和祖父母站在同一陣線解決問題。

如改喝果汁,應主動準備果汁放家裡;或告訴祖父母一些適合帶孩子去玩的娛樂場所。

孩子快上小學了,父母希望及早建立固定的作息,此時可以提供每日時刻表給祖父母,讓他們有一個對照;孩子生病或受傷時,提供附近社區醫院或是大醫院的電話和地址,用備忘錄的方式幫祖父母建立處理步驟。

6避免負面做法 溝通中應避免一些負面的做法,如不在孩子面前說祖父母壞話、不刻意踩地雷、不用「你……」開頭的句子溝通(而改用「我……」的句子)、不抱著改變或控制對方的想法進行溝通、不放大無謂細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隔代教養停看聽 父母別忽略這些事

想到爺爺、奶奶,大家會有著什麼記憶呢?「只要想到奶奶為我煮的蛋包湯,我就心暖暖。」「兒時記憶是貼在外婆彎彎的背,在稻香包巾的環圍下、感受著規律的呼與吸、在溫暖體溫的撫觸下,透過奶奶的一步一行,我...

隔代教養5大問題,如何解決?

現代社會,雙薪家庭越來越多了!許多忙於工作的爸媽把孩子託付給祖父母照顧,於是隔代教養的情況也日漸增多!但偶爾可以看到隔代教養的負面新聞報導,面對祖父母不同的教養觀念,也時常讓爸媽不知如何是好?本...

隔代教育的主要分歧在哪

關於隔代教育的問題,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很多家庭因為這個問題吵翻天,那麼主要矛盾主體在哪呢?下面請育兒專家為大家分析。

父母足夠好,隔代教育也能帶出優秀的孩子

關於隔代的教育爭議非常多,不少媽媽經常會抱怨老人帶孩子不妥,照顧不周,滿滿的負能量,讓人感覺隔代教育似乎沒有可取之處。最近朵媽也收到很多關於隔代教育的網友提問,篩選了一部分典型的案例,跟大家一起...

如何解決隔代教育的衝突?

有調查數據顯示,如今隔代養育的比例占到50%以上。隔代教養的問題是新時期年輕父母不得不面對的一個課題。一方面,隔代教育有著天然的優勢,祖輩對孩子有愛心,教育孩子有經驗,關鍵是有時間。另一方面,隔...

為什麼隔代撫養矛盾多?父母們應該怎麼辦?

二胎時代來臨,讓隔代撫養成為了最典型的社會現象。由於夫妻倆都要上班,於是爺爺姥姥、外公外婆就充當了帶孩子的主力軍,根據中國老齡中心的調查,我國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孫女的老年人比例達66.47%,2歲...

婆婆和兒媳為什麼不能好好相處

這是一位媽媽的訴苦:早在寶寶幾個月的時候,我就跟婆婆說過,輔食裡面不要加鹽,鹽會加重寶寶的腎臟負擔,不利於她的身體發育。可有一次,卻發現婆婆偷偷往寶寶粥里加鹽,才知道原來他們都是表面上應允,背地...

老人插手你管教孩子時,該不該妥協?

今天看到一個新聞:孩子正在上小學一年級。周末爸爸帶著孩子回到丈母娘家吃晚飯,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飯不好好吃,盯著電視看。然後爸爸就說了孩子幾句,不聽,一氣之下打了孩子一個巴掌。沒想到,自己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