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沒有人可以傷害你,面對欺凌,一定要說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7/5/8--十分爸媽


首先問家長們一個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被人打了,你會怎麼辦?

1,告訴大人(爸爸媽媽,老師,保安等)。

2,要儘量避免正面衝突,逃避危險區。

3,如果不是什麼大事,則要懂得吃虧。

4,直接打回去啊。


相信每一位家長都有了自己的答案,不管答案是什麼,我想沒有一位家長是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受傷的,

就在昨日,又一起校園霸凌事件闖入我們的眼中,不禁讓人揪心,憤怒。

5月3日,廣西南寧西鄉塘區金陵鎮金騰小學發生一起校園霸凌事件。

被欺凌的女生一言不發,沉默不語,任其傷害,更是讓人心痛又無奈,面對如此人身攻擊,不吱一聲,不敢反抗,沉默變成了唯一的選擇,

一直以來,校園霸凌事件一直是個世界性難題,也是不少國家中小學教育中的頑疾,

在我國,據教育部統計2016年5-8月,光接到上報的校園欺凌事件就達68起 ,覆蓋了絕大多數省份,且頻次密集。

在美國,大約1/4的學齡孩子為長期受害者,大約30%的孩子牽涉欺凌事件,不是加害者就是受害者,校園欺凌事件嚴重,

韓國保健和社會研究院的調查顯示,在韓國9歲到17歲的兒童里,每三人中就有一人有過遭受校園暴力的經歷,每五人中有一人曾實施過校園暴力。

日本政府在為期6年的追蹤調查中,發現近九成學生曾遭遇校園欺凌,形式包括集體孤立、無視、說人壞話等。

澳大利亞2015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公立學校平均每周公布的校園欺凌現象就有60多起。

.................................

或許還有更多數據我們並未看到的,校園欺凌也許比我們想像的更嚴重,更可怕,


是什麼讓校園霸凌事件頻頻發生?

又是什麼讓這些受害的孩子們在面對傷害時沉默不語,不敢反抗?

研究表明,欺凌加害者多遭受過家庭暴力 ,當看到父母暴力對待家人或者朋友時,孩子們也會得出「暴力=權力」的錯誤認識,從而從暴力壓制他人中獲得控制權甚至快感。

因此,當欺凌一而再再而三得到「獎勵」的時候,比如加害者因為欺負弱者而變成學校里廣為人知的「強者」,或者搶到錢和逃避懲罰,加害者將會變本加厲。

美國著名教育學家華生曾提出一個觀點, 「給我一打健全的兒童,更給我一個特殊的環境,我可以運用特殊的方法,把他們加以任意改變,或者使他們成為醫生、律師、藝術家、大商家,或者使他們成為乞丐和盜賊」

這句話足以證明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學習,模範的榜樣,

你是暴怒的,孩子也會很煩躁,你是平和友善的,孩子也會充滿愛心,同樣的,在面對傷害時,你能教孩子正面迎擊,智慧解決,孩子也將學到一份勇氣和篤定。

在希望更多的社會力量和更健全的法律制度來完善校園安全體系的同時,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面對傷害時能夠學會自我保護和正當防衛。

我們不鼓勵孩子以暴制暴,但最起碼希望孩子面對欺凌時,能夠勇敢站出來堅決說不,絕不容忍加害者無法無天,縱容其惡行,


勇敢的說不才是正確的做法。

非常贊同一句話,不傷人是一種教養,不被人傷害是一種氣場,這應該是從孩子開始面對

其實孩子一開始是有這種本能的自我保護能力的,在孩子2,3歲的時候,也是探索欲最旺盛的時候,他們喜歡去抓,爬,咬,撕扯等,當和小朋友發生爭執,別的小朋友打他的時候,大部分小孩是會打回去的,這是一種本能,也是孩子最珍貴的稜角,我們應該保護孩子這份最本真的自我保護能力,

我們可以在這個時候種下一顆自我保護的種子,你可以這樣告訴孩子,

當你受到傷害的時候,你是可以反擊的,我們是可以打壞人的,只是,2,3歲的孩子這種小打小鬧並不屬於這個範疇,也是孩子最初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這個時候只需簡單的告訴孩子打人不是一種正確解決問題的方法,我們可以用更文明的方式解決,

但是我們一定要告訴孩子,如果別人打了你,你是可以反擊的,這並沒有錯,在任何情況下,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倘若當下除了打回去沒有更好的自衛方法之外,你是可以打回去的。


在我們的教育理念中,我們會教給孩子一切美好的品質,善良,勤奮,努力,樂於助人等等,可是唯獨沒有教給孩子一樣最重要的東西,自我保護,

遇到傷害時,孩子會不知所措,不知如何是好,這個時候他身上所有美好的品質變得如此無能為力,只能任其傷害,

我們不能保證孩子一輩子都不會遇到傷害,父母也不能保護孩子一輩子,我們只能告訴孩子,

孩子,當有人欺凌你,你一定要尊重精神和肉體的第一意願,不害怕的去反抗,

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你一定要披好自己的鎧甲,讓他們無處可攻,

孩子,如果有人打你了,一定要學會立即保護自己,必要的時候這樣的自我保護可以是躲避,可以是還擊,在不得不還擊的時候,要立即出手,保護好自己,但我們的出手行為是為了保護自己,絕不是造成二次傷害;

不進一寸,也不失一毫;

這個世界從來都是有經緯度的,不會因為你的忍讓而縮水,也不會因為你的強悍而膨脹,你要懂得遊刃有餘的最好的方式是內心柔軟而有原則,身披鎧甲而有溫度;

做一個勇敢而有溫度的孩子,不暖到而燙傷自己,也不冷到凍傷身體,如果有人打你,就勇敢的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回擊,你的回擊擲地有聲,你的前途就越坦途;

沒有人可以照亮你一生,從現在開始;

你要學會愛自己!

在面對自己的孩子被別人傷害這個問題上,

作為家長,我們不鼓勵孩子以暴制暴,

但我們也絕對不能任其傷害,

用正當的手段保護自己是我們必須教給孩子的學會獨立面對世界的基本能力之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打回去」解決不了校園欺凌

作者:熊丙奇小朋友之間時常會有點小衝突。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兒園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你覺得該怎麼辦?針對這個問題,4月24日,樂山市啟明星幼兒園對該園小朋友的家長做了一份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約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