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春季小兒皰疹來襲,如何鑑別與治療家長必須要知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來,許多家長在問『寶寶臉上出了很多紅疙瘩是什麼?』『寶寶原本光滑紅潤的小臉上出現很多小皰疹,那是什麼啊?』『寶寶的皰疹有膿吖,好擔心!』『寶寶會出青春痘嗎?為什麼寶寶臉上有青春痘一樣的痘痘啊~』等等一系列問題。

那麼今天小康君就來科普一下小兒皰疹的鑑別與治療方法!

寶寶面部出現的皮疹,分為:皮脂腺增生,痱子,痤瘡,粟丘疹,新生兒毒性紅斑

接下來,咱們就來詳細講解一下他們之間的區別。

鑑別 / 治療

皮脂腺增生

大約50%的新生兒都有皮脂腺增生,這個比較好區分,基本上就長在鼻子上,表現為黃色的小粒粒,1mm左右的黃色丘疹。

見下圖:

大約4-6月消退,對孩子沒影響,無需治療。

痱子

痱子也叫汗疹,多因為天氣濕熱引起,大約4%的新生兒有痱子。

小的紅色透明的1-21mm大小的小水泡,涼爽時會降低;多分布在前額、胸背部以及手臂屈曲的皮膚皺褶處,水泡消失後,可能留下細小鱗屑,這個比較好診斷,見下圖:

汗液滯留在真皮的,叫紅痱,表現為前額、胸頸部以及皮膚的皺褶處突然出現的1-2mm的紅色基底的小丘疹或皰疹,有刺痛感或癢感,是皮膚局部的炎症反應,見下圖:

如果紅痱上面有膿頭,那就是膿痱了,見下圖:

痱子的治療很簡單,就是保持涼爽即可,如果是膿痱,可外用抗生素塗抹,例如紅黴素軟膏。

新生兒痤瘡

新生兒痤瘡又叫做新生兒頭部膿皰病,發病率約為新生兒的20%,在生後3-4周發病,持續3-4個月,多發生在男孩中。

(有部分孩子在出生後就會表現出來)

表現為分布在額頭,鼻子,臉頰的小的閉合的粉刺(一個小包,上面白頭,周圍無紅暈,粉刺的意思就是內含角質、脂質、細菌的囊泡)痤瘡通常伴有皮脂腺增生,嚴重的,會播散到軀幹部。

見下圖:

新生兒痤瘡一般不需要治療,雄激素下降後可自行消退,每天清水洗臉就行,不要使用其他洗劑或油劑。

如果確實非常嚴重,可以用2%紅黴素和2.5%的過氧化苯甲醯(外用抗菌素)治療炎症性痤瘡。

另外維A酸可以通過使濾泡上皮正常脫落而減少粉刺形成,從而減輕痤瘡,使用0.025% -0.05%的維A酸軟膏,從低劑量開始,使用後為了避免皮膚乾燥,要再塗上保濕膏,例如絲塔芙。

粟丘疹

約40%的新生兒有新生兒粟丘疹,生後就有。

好發在前額、面頰,下頜表現為直徑1-2mm的白色丘疹。

見下圖:

粟丘疹多在數周內消退,對孩子沒什麼影響,無需治療。

新生兒毒性紅斑

高達50-70%的足月兒會有新生兒毒性紅斑,多在生後2-3天發生,也有孩子在生後就出現。

表現為2-3cm的紅色斑疹,上面有直徑1-4mm的水泡或者膿皰,比痱子大的多,多發生在胸背部、四肢近端、面部,及手心腳心。

見下圖:

新生兒毒性紅斑病理上是一些嗜酸性顆粒,因為其不是重要疾病,對孩子沒什麼損傷,目前認為其可能是對母親傳給的某些物質產生的過敏反應。

新生兒毒性紅斑多持續5-7天,對孩子沒什麼影響,無需處理。

小康君嘚吧嘚

許多家長一看到寶寶有所異樣就緊張到不行,到處尋醫問診。

其實從醫學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的話,這些都屬於寶寶出生後常見問題,大多可自行消退,所以,你們要做到的就是學會鑑別,對症分析,這樣才能更好地幫助消退。

看完點個

再走啦~讓我知道你是愛我噠!

育兒常見問題匯總

點擊下方關鍵詞,解決寶寶常見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請看圖!這些都不是嬰兒濕疹,媽媽們要記住!

濕疹在小嬰兒裡面雖然很常見,可如果把寶寶身上突然冒出的皮疹一概當濕疹來治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嬰幼兒常見的皮疹不外乎濕疹、熱疹(痱子)、幼兒急疹、蕁麻疹、嬰兒痤瘡等,那月嫂應該如何簡單辨別區分呢...

你知道嗎?新生兒也會長青春痘的!

痤瘡又叫青春痘,是青少年期間常見的一種皮膚病,所以大家都會認為新生兒不會長,其實這個觀念是錯的,新生兒發生錯長也是很常見的,因為新生兒皮膚嬌嫩,如果護理不當,很容易長青春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