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我們家長該做些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點擊上方關注 柚柚育兒百萬媽媽育兒首選
回復陪伴和孩子一起做999件事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僅因為他們沒有自我保護能力,還因為他們對作惡毫無自控能力。
你不告訴他那是惡,他能把別人逼死。
你不告訴他要反抗,他能被別人逼死。
01
母親網上發文稱兒在校受辱
近日,一篇題為《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的文章在網上廣泛傳播。
文章作者稱,自己是一位母親,兒子是中關村二小的學生,剛剛滿10周歲,在學校遭遇校園霸凌。
周四上午課間操時間,她兒子被同班的兩個同學堵在廁所里,一人堵門,另一個人把滿是屎尿的垃圾框砸在了他的頭上,然後兩人鬨笑跑走,全程不到一分鐘。
「衛生間裡只剩下我一個人,我太害怕了,臉上都是尿特別丑,因為很多男生經常會把尿尿在垃圾筐里。
」11月的冬天,他一邊哭一邊用冷水沖頭,沖了很久,用紅領巾擦乾,因為他是體委,他還要趕去操場上檢查做操情況。
當他回家抑制不住的顫抖,斷斷續續地將這一切告訴了他媽媽。
他媽媽當即給班主任打了電話要求聯繫那兩人的家長到學校解決問題。
周五,父母帶著受害孩子,與施暴者家長、班主任、教研組長一起核實事件。
施暴的兩個孩子,都承認是他們做的,只是一個很害怕,另外一個卻很鎮定。
鎮定的勸夥伴別怕,有什麼說什麼,沒人敢怎麼樣,還給受害孩子的父母解釋了帶翔的紙,翔就是屎。
施暴孩子的家長說:這次是玩笑,自家孩子有點淘氣,小孩子沒有界限,就是隨手一扔不知道垃圾筐髒不髒。
老師定性:就是開了一個過分的玩笑。
扔垃圾筐的家長憤憤不平口頭道歉。
堵門的孩子認為自己是個目擊者,將所有責任推到扔框的孩子身上。
堵門孩子的媽媽認為這件事跟他們家孩子沒關係。
班主任質問受害孩子:發生這事為什麼不告訴我,我在課間操看見你,也沒發現你有什麼不對勁啊。
教研組長:四年級的孩子沒有邊界正常,家長要教孩子認同攻擊者,而不是反抗。
周六、周日,受害孩子開始出現各種症狀,醫院診斷:急性應激反應,屬於中度焦慮、重度抑鬱,已經不能正常上學了。
孩子媽媽只好連夜寫信。
周一早上,受害孩子媽媽面見教學校長、德育主任,對方表示保證解決,下午放學後,對方四個老師輪流找受害孩子媽媽談話,勸其放棄信中的4項要求,而這4項要求的依據是《關於防治中小學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導意見》:
1、處理、懲戒施暴的孩子;
2、保護受害人不受二度傷害;
3、讓施暴者的家長道歉;
4、對方承擔相應的治療費用。
周二,德育主任給受害孩子媽媽電話,但沒有提及學校如何回應4項要求。
周四,班主任約受害孩子的媽媽去學校面談,班主任、學校書記、德育副校長、某老師一起出席。
學校書記率先發難,翻白眼、拍桌子、大聲呵斥:孩子在學校受傷就應該學校管,家長不可以有意見。
要求對方家長道歉是不對的。
你是一個不夠格的媽媽,為什麼向區教委告狀?
而此時,在場的其他老師則是點頭、竊語。
簡單梳理完整個事件,冷靜下來後,我們會發現——孩子犯錯後,大多數家長都會有偏袒之心。
但讓受害孩子的父母心寒、恐懼的是,本應公正的評審——學校,現在卻成了校園暴力二度傷害的「幫凶」,更重要的是,這還是北京的一家名校。
隨著文章的熱傳,「校園霸凌」這一話題被推上風口浪尖。
02
校園霸凌比我們想像的頻繁
校園霸凌離我們很遠嗎?不,它遠比我們想像的要廣泛而頻繁,甚至隨時可能發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長久以來,欺凌弱小一直在校園某個成年人看不見的角落隱秘地發生。
校園欺凌網絡輿情分析稱,從2014年6月1日到2015年6月31日,涉及「校園暴力欺凌」的網絡新聞達36,761篇次,相關論壇貼文達39,189篇,微博達721,947條。
近年來隨著此類事件在網絡上曝光度的增加,霸凌對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所帶來的影響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
面對校園霸凌我們都面臨著潛在的傷害。
霸凌和被霸凌的持續威脅會產生生理後果。
而這次的霸凌事件給當事人男孩造成了什麼傷害呢?
北醫六院的醫生診斷為急性應激反應:指在遭受到急劇、嚴重的精神創傷性事件後數分鐘或數小時內所產生的精神障礙。
一個孩子被診斷為中度焦慮和重度抑鬱不可能是一次行為造成的。
身為家長和老師,你能敏銳察覺發生在孩子們之間的校園霸凌事件嗎?
你能判別出什麼是正常玩鬧而什麼又是校園霸凌嗎?
當你的孩子遭受欺凌時,身為家長的你又該做些什麼去保護孩子,處理危機呢?
03
如何判斷孩子是否遭遇霸凌
▶突然表現得不願上學
原本並不排斥學校,成績也不錯的孩子,如果突然表現出不遠上學的傾向,可能並不是孩子厭學了,很可能因為學校里出現了一些令他煩惱頭疼,不願面對和處理的事情。
請你留意,或許正是孩子在學校挨欺負了!
▶無端情緒變化
孩子放學回家經常悶悶不樂,有厭學的念頭,原本活潑開朗的小朋友突然間變得陰晴不定,很可能是學校有什麼事情影響著他。
▶抱怨有同學針對他
這是你的孩子向您尋求幫助的信號了,你可以提供一些可行的方法教他試著緩解這種情況,並在一定時間內加以詢問,或者把同學請到家裡來玩,不經意的聊聊天,如果長期針對你可得多加注意了。
▶身上出現傷痕卻不願告知家長
有些孩子放學回家全身髒兮兮,身上還有傷痕,明眼人一看就是打鬥造成的,可孩子還一口咬定是自己不小心傷到的,雖然青春期的孩子偶有出現倒也正常,但也不能忽視。
▶性情變化 行為異常
這個階段就比較嚴重了,如果你的孩子情緒突然特別的不穩定,一點小事就能引起很激烈的反應,特別的粘人,失眠愛驚醒,拒絕去學校,變得非常膽小怕人,你就該去學校了解了解情況了。
04
如果孩子遭遇校園霸凌,家長該怎麼辦?
▶教會孩子自尊自愛和自我保護
校園霸凌尤其容易發生在一些低自尊,遭受欺負而不反抗的孩子身上。
所謂「人都喜歡找軟柿子捏」,如果有同學欺負自己,而自己不去反抗,只是一味地自我懷疑,那麼就會加重被欺負的可能性。
很多情況是,有些家長在加重打壓孩子的自尊,要求孩子一味順從,這樣是十分危險的,這樣的孩子在學校中,很有可能成為被欺負的對象。
相反的例子是,有很多男孩回憶自己遭受其他男生挑釁的經歷,他們的做法是鼓起勇氣揍回去,讓男生不敢欺負自己。
這種做法雖然不提倡,但簡單粗暴地表達出一個明確的信號:我不是好欺負的,欺負我也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種信號往往保護孩子免受進一步的欺凌。
此外,如果事態已超出孩子的應對能力,如文中的案例,那家長就該在孩子被欺負時親自出馬,採取行動,要求學校和老師有所作為,不能聽之任之。
▶用有益人際關係對抗人際孤立和霸凌
容易遭受校園霸凌的還有那些孤僻、不合群、人際交往能力差的孩子。
在一些人際孤立的案例中,也許確實有學生有能量鼓勵和影響一大幫同學孤立和排擠某一個人,但也會有學生對被欺負的一方報以同情和善意。
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人際關係的能力。
這對校園霸凌的影響能產生很大的緩衝作用。
如果千防萬防,孩子還是真的遭遇了校園霸凌並且身心受到了傷害,你也不能慌:
▶冷靜,最重要的是孩子
當孩子願意給你講述霸凌發生的情形時,請保持冷靜,不要慌張。
他們談論受害時可能是平靜的也可能是可怕的,但無論是哪種情況,作為一個能夠幫助他們的成年人,你都應該很好地傾聽並作出回應,讓孩子知道這個情況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告訴孩子無論發生什麼樣的事情,父母都會站在他這一邊,支持他。
你堅定的反應可以幫助孩子形成他的態度,這意味著你們將開始一起著手解決這個問題。
▶共情,先別追問過多細節
不要一味地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學計較,因為這有可能讓孩子誤以為霸凌事件是因為自身的問題,讓孩子陷入更深的痛苦與自責。
對孩子表達共情是很有幫助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向這個孩子傳遞出這樣的信號,他們所描述的事情並不只是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常態」,你對於他們一直以來所遭受的殘酷對待感到非常痛心。
▶安撫,先平復孩子的情緒
孩子在遭受霸凌後很容易出現極端的情緒,比如對於人際關係異常抗拒,不願意上學等。
孩子在極度沒有安全感的時候,更看重別人的關心和關愛,這是要在第一時間讓孩子感受到的。
越早的把情緒處理好,對孩子的傷害和日後的影響才能越小,這比起解決事情本身更重要。
▶感謝,你肯將事情講出來,很勇敢
告訴孩子你很感謝他可以有勇氣告訴你這件事。
勇氣對於克服恐懼、尷尬和自我懷疑是一個很重要的肯定。
同時也肯定他:只有你願意談到這個事情時,家長才有機會可以幫助他,這也是很了不起的。
比較有效的一種表達方式是:「我知道你需要很大勇氣告訴我這些,儘管這麼艱難,你卻依然願意告訴我,謝謝你的信任。
」
05
中關村二小這件霸凌事件還沒有解決,網上也有各種反轉爆料。
事情的真相是什麼,我們不知道。
學校的聲明也是相當官方,沒有給出一個合理的說法。
但是,不論真相如何,校園霸凌是事實。
不管哪個孩子都不應該成為被欺凌的對象。
希望我們每個孩子都能遠離校園霸凌,遠離傷害,遠離痛苦。
- THE END -
☟ 大家都愛看
回復繪本免費領取繪本
關注柚柚育兒微信公眾號(yo-yokids),回復「繪本」免費領取繪本
育兒路漫漫,進來歇一會
每三個孩子就有一個被校園霸凌過,你家孩子有過嗎?
據權威組織調研,34.6%的中小學生表示自己受到過程度不同的欺負。1/3的孩子,有沒有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是受欺負的,還是欺負人的?今天,我重點講一下校園「霸凌」的表現形式、成因以及防治措施。
早點告訴孩子:人若犯我,我必維護自己!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被《每對母子都是生死之交,我要陪他向校園霸凌說NO!》刷屏,那麼也許你想看看這篇文章。首先,毛豆媽想講一個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我的先生。90年代,毛豆爸在家鄉的那座風景秀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