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幼兒園前,媽媽不教會寶寶這四件事,寶寶在幼兒園會過的很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幼兒園對於小寶寶是個新的開始,也是重要的改變,很多家長甚至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尋找合適的幼兒園。

在孩子還沒去幼兒園的時候就開始焦慮,擔心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吃不飽、哭鬧......家長的這些心情都可以理解,所以建議家長在孩子去幼兒園之前,讓孩子學會這些東西,以便孩子更好的融入幼兒園。

一、能獨立表達自己的想法

有很多孩子在進入幼兒園之後,不能夠準確的提出自己的需求,說不清楚自己到底是餓了還是渴了,經常讓老師誤解自己的意思。

被誤解了小朋友又很著急,下意識的想靠哭來解決問題,如此循環往復,老師就會覺得孩子難管,寶媽會覺得老師照顧不好孩子。

所以在寶寶上幼兒園之前,媽媽儘可能的培養孩子一些自理能力和表達能力,比如在寶寶兩歲的時候,就停止給寶寶使用紙尿褲,換上小內褲,培養寶寶自己上廁所的意識;寶寶有自己吃飯的想法時,家長可以嘗試讓寶寶自己吃飯。

當寶寶有一些獨立意識的時候,去幼兒園就不會那麼難適應。

二、適應分離

一直依賴著家長的寶寶,突然有一天要離開家長的懷抱,獨自去上幼兒園,難免會不開心、會哭鬧,這是正常的情況。

一個新的環境,總是需要時間去適應的。

所以家長可以在孩子去上幼兒園之前,就有意識的引導孩子,讓孩子習慣家長短暫的離開。

比如孩子玩遊戲的時候,有意識的給他獨立空間,讓他能自己玩一會;又或者陪他過家家的時候,模擬接送他去幼兒園的場景,告訴寶寶不會讓他一直待在幼兒園,放學了就會去接他。

三、生物鐘向幼兒園看齊

寶寶在沒有去幼兒園之前,狀態是非常自由的,想吃就吃,想睡就睡,想玩就玩,沒有任何約束。

但是到幼兒園之後,要按時吃飯、睡覺、玩耍,一切都很有節奏,如果寶寶自由習慣了,突然被約束可能會不適應。

所以媽媽在寶寶去幼兒園之前,可以提前了解幼兒園的作息,給寶寶做針對性的訓練,這樣入園後寶寶適應的會比較快。

四、一定的交友能力

很多小朋友突然不願意去幼兒園,有時是因為不知道怎麼和別人相處,感覺被孤立了。

看著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自己不知道怎麼融入,就會下意識的排斥這個群體。

所以家長平時也要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經常帶孩子和同齡人一起玩耍。

這樣去幼兒園的時候,孩子能交到新朋友,自己也會願意往幼兒園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5招讓你的寶寶快速適應幼兒園生活

對於初入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去幼兒園是他們面臨人生的一次重要的挑戰,面對一個非常陌生的環境,做著不熟悉的事情,加上離開了父母,失去了感情的依託,很多寶寶難免會出現焦慮情緒,有些孩子表現為情緒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