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叛逆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不聽話的表現:

跟父母對著幹

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

對父母持有叛逆態度

對早戀持有正確看法

明知道是錯誤還一意孤行

……

「孩子突然像變了個人一樣,真難管」,這是諸多家長對孩子叛逆的共鳴,卻不知到底是什麼原因所致。

其實這一切是孩子叛逆期到來的表現,由於這個時期的孩子難管,所以國外也將其稱為「狂躁期」、「困難期」等。

孩子進入到「百毒不侵」的境界,無論家長說什麼他們都會覺得有理但就是不聽,依然我行我素。

孩子自兩歲起就步入人生的第一個叛逆期,喜歡跟父母對著幹,父母統稱之為淘氣。

14歲左右步入第二個叛逆期,孩子人格和三觀初步形成。

健康平穩地度過兩期叛逆期,孩子才能健康成長,在孩子叛逆期,家長的認識和教育及其重要。

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的監護。

他們反對成人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

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

正是由於他們感到或擔心外界忽視了自己的獨立存在,才產生了叛逆心理,從而用各種手段、方法來確立「自我」與外界的平等地位。

叛逆期的孩子為什麼難管教?家長需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了解他們到底在想什麼。

孩子進入叛逆期後意識和人格初步形成,他們開始思考,形成並不成熟的主見,對父母的話開始懷疑。

而父母在權威動搖後,一時難以適應,又不願降低身價、調整教育方法去面對孩子,對此,孩子便心生抗拒,讓家長覺得難以調教。

面對這些處在十字路口的孩子,家長的教育要更加耐心、細心和用心。

家長要辯證看待孩子的叛逆期,該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其個性和創造性都恣意升騰,侍機張揚;同時,由於孩子身心發展、所受教育的局限,他們形成的諸多想法並不成熟甚至偏激,這就需要靠家長教育正確引導孩子。

但在現實的教育中,一些家長卻很容易陷入教育兩極分化的誤區。

誤區一

全面打擊:有的家長面對孩子的叛逆言行,如頂嘴、不聽話等,摔東西等現象而大為惱火,覺得不把孩子的這股「邪勁」壓下去,孩子就有可能變壞或直接變壞。

於是家長採取了強硬的措施,非打即罵。

漸漸地,孩子表面上恢復到以前那個言聽計從的「乖孩子」,實際上,已關上心靈深處那扇與父母交流的大門,開始憎恨父母。

誤區二

放任自流:在現實中,一些家長面對難教的孩子,在幾度管教而無多大起色後便失去了信心,開始對孩子放任自流,隨他們自己去,想幹什麼就是什麼。

此時,無論孩子的言行、想法怎樣,家長都不再過問、指導。

久而久之,孩子受到不良影響,行為發生偏差,待家長懊悔時,才發現已耽誤了孩子的一生。

對於叛逆明顯的孩子,家長會感覺到與之不好溝通。

這裡介紹幾條智新超越家風與好習慣培養比較實用的親子溝通技巧。

尊重孩子

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

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儘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換位思考

家長也是從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自己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

有了共鳴後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忌談成績

同孩子交流,家長不要老以學習入題,這樣只會讓孩子心有壓力,懷疑家長交流的動機。

交流時,家長可以從家事入手,將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談正事。

穩定情緒

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

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

待冷靜後,再去同孩子交流。

允許犯錯

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

同時,好的家風家教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風家教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孩子減負

父母都懷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長把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從學校放學回來還要進行他們不願意的培訓,使得孩子們沒有很好的得到精神的放鬆,這樣就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導致他們討厭生活、叛逆期提前到了,希望家長讓孩子學習的時候也適當的給他們玩的時間。

智新家風與好習慣總結

孩子進入叛逆期後,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

所以,家長要注意對他們下放各種權利,以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自主權「你應該」、「你必須」、「你懂什麼」諸如此類的話是不少家長的口頭禪。

叛逆期是每個孩子都必須經歷的一段成長,很多智新超越家人的孩子沒有「叛逆期」,在不知不覺中就度過了。

例如:我們對孩子有足夠的關注,孩子不會拿哭鬧和叛逆來刷自己的存在感;孩子在智新超越有主講老師的正確引導,樹立正確的三觀;有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來幫孩子度過叛逆期;孩子有理想,有目標,得到清華大學教授的特殊接見和輔導;父母跟孩子溝通方式得當,父母與孩子之間是朋友關係;和睦的夫妻關係影響著親子關係;良好的家風家教的作用等。

建設好的家庭教育,形成良好的家風環境,培養孩子受益一生的好習慣,想培養一個順利度過叛逆期的孩子,請V張老師nianyou1998,相約清華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遇到孩子叛逆怎麼辦?家長的態度才是最重要的

最近小編的表妹好像到了青春叛逆期似的,普通在家見面說個話,問候她都是愛搭不理的,就是對她說話反應平淡並且詭異,覺得很難交流下去的那種,超級尬聊,小編很不願意把原因歸結為「代溝」,想想當年小編在...

家長必知 別把叛逆孩子硬逼成問題少年

家有處於叛逆期的孩子,一定讓人頭痛不已。諸如「孩子不聽話,你讓他幹什麼偏不做,凡事都和你對著幹。」出現網癮早戀、逃課厭學、離家出走、夜不歸宿、親情淡漠、自卑不自信等行為表現。

家有叛逆期的孩子,家長該麼辦

老同學前兩天打來電話,說自己家的兒子自從上了高中以後,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以前愛和自己聊學校里發生的事,現在回到家卻是一言不發。以前是陽光、活潑的一個少年,現在動不動憂鬱得很,還動不動就對家長發...

對於叛逆期較明顯的孩子,家長應如何與之溝通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

如何讓青春期的孩子少一些「叛逆」

專家:父母只需做到「兩要三不要」就好 家有初中生的父母可能會發現,孩子有些叛逆,不愛跟父母溝通,動不動就發脾氣,這是因為,由於升學、人際關係等壓力的增大,處在青春期的學生心理發生變化,他們反對成...

叛逆期孩子的2+6教育原則

孩子不聽話:跟父母對著幹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對父母持有叛逆態度對早戀持有正確看法明知道是錯誤還一意孤行…… 「孩子突然像變了個人一樣,真難管!」,這是諸多家長對孩子叛逆的共鳴,卻無法歸結出具體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