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教不是懲罰,學會善用隔離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們養育小孩,有責任管教他,讓他知對錯、識界線,當孩子做了不應該的事情時,我們需要告訴他這是不對的,以後不可以再做。
但是僅僅靠說,很多時候孩子是記不住的,這時候就要求我們父母有些其它的方法。
傳統管教方式之一是「打」孩子。
「打」確實快速有效,起碼在當下能讓孩子馬上明白他做的事情讓爸媽不高興了,但是,長期以往,這可能會對孩子造成傷害並且也無法真正達到改善他行為的目的。
現代教育理念已經越來越摒棄體罰的方式
(雖然「打屁股」未被全然劃為體罰),而改用其它手段上溫和、而效果更好的方式,這其中之一,就是隔離法 (time out)。
隔離法 (time out) 指的是當孩子的行為超越界限時,家長把他帶到一個指定的地點,讓他安靜一下。
爸媽們想一想,小時候上學,老師會讓淘氣的孩子罰站,這其實就是一種隔離法。
隔離法為什麼會有效? 因為它讓孩子馬上明白自己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同時讓孩子離開行為地可以幫助他平靜下來。
隔離法是管教不是懲罰
很多爸媽可能已經把隔離法用在日常生活中了,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這是一種管教孩子的手段,但不是懲罰。
管教和懲罰有區別嗎?
有的。
管教孩子是讓他知道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而懲罰是以造成孩子的恐懼來嚇阻他的行為。
比如「打孩子」就是一種懲罰手段,因為孩子會痛,所以他會害怕。
但是,現代教育理念已經越來越意識到懲罰會對小孩造成的潛在性傷害,比如頻繁的激烈的懲罰手段會損傷孩子正在發育中的大腦,這種傷害造成的後果可能會伴隨孩子一生。
而且,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嚇阻孩子的行為並不能讓小孩真正理解為什麼這是不應該做的,當家長的嚇阻力消失後,孩子還是會去做。
所以,我們要管教孩子,而不是懲罰他。
早前有研究報告指出,隔離法也會對孩子大腦造成傷害,這正是因為隔離法被當成了懲罰的手段。
爸媽們要讓孩子了解,隔離只是暫停,好像球類比賽時教練在場外喊的暫停 (也叫time out),讓孩子從他正在做的危險/不應該的事情中停下來,有個冷靜反省的機會。
如何不把隔離變成懲罰?
-
從小開始實施
大致來說,孩子 1 歲到 1 歲半的時候就可以開始用隔離法了。
當然這個時期的小朋友,爸媽還不急著給他立什麼規矩,隔離法主要用於孩子做了特別危險的事情時。
從小就開始用隔離法,可以給孩子養成一個習慣,他知道當自己的行為不被允許時,會被隔離。
他熟悉這種管教方式,就不容易產生恐懼感。 -
爸媽不要生氣
爸媽的情緒變化會被小孩子非常敏感的捕捉到,而小孩子其實是特別害怕父母生氣的,因為取悅父母其實是每一個小孩與生俱來的一種本能。
所以,如果爸媽在隔離孩子之前已經很生氣了,那麼孩子自然會把隔離看成一種懲罰。
當然啦,當爸媽準備要隔離小孩的時候,多半是已經一忍再忍實在忍不住不出手管教孩子行為的時刻了,生氣也是人之常情。
沒辦法,爸媽只好自我修煉,在面對孩子時,儘量不生氣。 -
選擇適合的地點
要選擇家裡一個沒有潛在危險 (比如幼兒不要隔離在浴室)、沒有很多會分散孩子注意力的地方 (比如孩子的房間往往堆滿了玩具)。
隔離的地點最好是固定的,比如客廳的一角、遊戲室對側,這樣孩子容易熟悉這種方式,有所期待就不會害怕。
如果要選擇某一個房間來隔離孩子,不要關門/鎖門,不要關燈,黑暗封閉的環境對小孩、特別是幼兒,完全就是一種恐懼的來源。 -
一歲一分鐘
隔離孩子最好達到讓他安靜的目的,但是爸媽必須考慮他的年齡。
孩子越小,越不能接受長時間的隔離,時間本身就是一種懲罰。
經驗法則是一歲的孩子隔離一分鐘、兩歲就兩分鐘,以此類推,爸媽可以根據孩子的情況來調整。
怎樣讓隔離法成為有效的管教方式
-
選擇你的戰爭
任何管教孩子的方法都不能天天用,尤其像隔離法這樣的手段,應該是屬於比較嚴重的,更不能因為一點小事就拿出來用。
當孩子的行為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就要隔離時,爸媽兩個應該有共識,比如三歲以上的孩子打人就要隔離,那麼一旦決定,就要貫徹到底,最忌諱今天打人被隔離、下次打人一點事都沒有,這樣隔離法就無效了。 -
要有決斷力
「你再打一次弟弟,就要 time out。
」媽媽這樣講,聽在孩子耳朵里就變成:「我還可以再打弟弟一次。
」所以,如果「打人就要被隔離」在你家已經是共識的規則了,一旦看到就要實施,不需要一而再再而三的警告孩子。 -
靈活運用
隔離法不是只有家裡可以用,人在外面,也是可以隔離的。
孩子在公園裡做了不被允許的嚴重行為,爸媽可以讓他在公園的座椅上待一會兒,讓他冷靜下來。 -
要有結束語
當孩子冷靜下來了,爸媽要用簡單的幾句話做個總結,比如「我們以後不再打人了,好不好?」爸媽不需要問孩子學到了什麼道理,只要直指本質的一兩句話就足以讓孩子明白他不被允許的行為是什麼。
然後,千萬別忘記一個溫暖的擁抱。
孩子安靜下來的時候可能臉上還掛著淚水,爸媽的一個擁抱和親吻會讓他感受到愛、讓他安心。凡事總有例外
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對別人有效的管教方法,對自己孩子不一定就有效,這就需要爸媽針對孩子的情況做出調整。
比如,每當把孩子帶到隔離地點的時候,孩子就哭鬧得比之前更甚,完全達不到讓他安靜下來的效果,怎麼辦? 那麼爸媽就變通一下,不要走,陪他一起隔離。
孩子看到爸媽在,抵抗性就會小很多,如果需要,也可以抱著他,但不要講話,反正這個時候講道理他也聽不進去。
爸媽陪著,「隔離」的時間就可以長一些,孩子也就能安靜下來了。
安靜下來以後,再用一句話告訴他,為什麼「隔離」他。
還在體罰孩子嗎?學學國外計時隔離的「管教」方式吧
我們養育小孩,有責任管教他,讓他知對錯、識界線,當孩子做了不應該的事情時,我們需要告訴他這是不對的,以後不可以再做。但是僅僅靠說,很多時候孩子是記不住的,這時候就要求我們父母有些其它的方法。傳...
如何面對愛生氣、攻擊咬人的寶寶
本文是《美國兒科協會育兒百科》中的部分內容。因為目前該書的英文去年就更新到了第六版,而中文只有第五版。為了能夠讓需要的爸爸媽媽更早的了解目前最專業權威的育兒知識。有一群熱心的爸爸媽媽一起將英文第...
寶寶常見成長「壞」習慣,該制止嗎?
亂咬、亂仍東西、吃手指、愛尖叫、用手抓飯、玩衛生紙、打人、坐不住…等每個孩子發展過程之中幾乎都會有的壞習慣,其實是成長的重要一環?!當孩子出現這些大人認為的「壞習慣」時,應該立即禁止,還是以其他...
什麼情況下你會打孩子?「打孩子」每位家長的必修課!
雖然丁媽時常強調,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避免「打」這種方式,但還是有不少爸媽深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認為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是為了不讓孩子走上歪路。也有一些爸媽雖然覺得打孩子...
打了一頓屁股,父子陰陽相隔!教育孩子除了打,你還會啥?
雖然丁媽時常強調,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應該避免「打」這種方式,但還是有不少爸媽深信「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不打不成器」,認為打孩子是為了孩子好,是為了不讓孩子走上歪路。也有一些爸媽雖然覺得打孩子...
「難道,這孩子就不能打嗎?」談談懲罰的利與弊
懲罰,其實並不僅限於體罰、不止於打,取消權利、罰站牆角、關小黑屋,這些都是廣義的懲罰。不過提到懲罰,大家頭一個想到的就是打,那就圍繞「打孩子」來談談我的觀點。
2歲孩子發脾氣撒潑,怎麼破?
大家好,我是大米老師,從業十餘年的幼兒園班主任教師,專注0-6歲兒童行為習慣和英語早教,我們用心每一篇原創,解決各位家長的育兒難題。前幾天,有位寶媽問我,她兒子今年2歲了,最近開始攻擊人,愛發脾...
孩子逆反、不聽話怎麼辦?(中)
關於孩子不聽話和家長對著幹的問題,上一篇主要是從表現和原因做了總結。中篇教你一套解決孩子消極逆反的思路。當意識到孩子是在有意挑釁,尤其是狂暴到了缺乏理智,已經完全聽不進去父母的話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