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被欺負了,我們該如何正確教育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有時候犯了錯,都捨不得打一下,如今竟然在外被別人欺負,那心裡真是十萬個不是滋味。

面對孩子們的小江湖,家長是該教會他們血性反擊以暴制暴,還是提倡寬容,讓孩子們以德報怨?今天,我們給所有爸爸、媽媽帶來一套卓有成效的武林秘籍——教孩子們正確面對「打架」!

家長不妨讓孩子學會打架。

「如何在挨打時降低痛苦、怎樣調節情緒、如何避免激怒對方、怎樣相互原諒等。

」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根據當時的情境,對比雙方戰鬥力,以及老師的態度,決定自己是還手、躲避、和這個孩子化敵為友,還是去請大人幫忙。

「對幼小的孩子來說,能想出躲避或求助的辦法,也並不總意味著怯弱,有時反而是機智的表現,能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一,當孩子被別的孩子「欺負」時,家長切莫頭腦發熱一時衝動,一定要了解其中的緣由後再確定應對之策。

孩子受欺負,可能原因在於別的孩子太霸道,也可能是因為孩子惹惱了別的孩子,找清事因,分析出根本的解決之道。

如果是因為別的孩子太霸道,可以按專家所言,讓孩子學會「打架」,如果是因為自己的孩子太調皮了,則要從自身找找原因,做好自己孩子的教育工作。

二,當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時,一定要注意與老師的溝通,重視老師的日常教育。

家園共育永遠是幼兒成長的中心點,要首先及時將有關情況向老師反映,讓老師做好日常的教育工作。

當老師的教育效果未盡如人意時,則可教育孩子用堅強有力的回擊來應對這些「成長的煩惱」。

在常人眼裡,幼兒間的衝突是很稀鬆平常的小事。

但在家長眼裡,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人欺負總是滋味不好受的。

更為重要的是,教育幼兒在被他人欺負時的一些應對之策可能直接影響幼兒的心智成長與性格培養。

幼兒園孩子被小朋友打了咋辦?專家鼓勵「干一架」,這種觀點在論壇上引起了共鳴。

一些家長表示,應該培養孩子強硬的性格,要教育他們當遇到別的孩子欺負時要強硬反擊。

另一些家長則認為,不能「以暴制暴」,要讓孩子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和友善的性格。

對此,幼教專家認為,總結日常幼兒園教學實踐,幼兒在幼兒園受欺負不能一味強調強硬反擊或者一味忍讓,要分析內在原因,注重正規的教育及靈活多變的處理方式的相互結合來處理

三,需要認識到,過於的忍讓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怯懦。

當孩子在遇到別人欺負時,一味強調忍讓,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父母無法保護自己,會讓孩子滋生怯懦的心理,遇事會一味的退讓,無法塑造堅強的性格。

因而,建議父母不要過多強調「忍讓式」的教育,現代社會充滿競爭,最需要堅強的性格。

四,在教育孩子以「強硬反擊」無理的「欺負」時,要注意適度適量。

不能太過份,以免讓孩子滋生暴力的性格傾向。

適當的強硬反擊一般會讓不講道理的孩子退而卻步,但過分的強調強硬,則會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五,需要強調的是,應對此事的教育核心是「我不被人欺負,但也不能欺負別人」。

在教育孩子應對此類事件時,家長一定要注重灌輸這樣一種理念,即孩子不能被人欺負,但也不能仗勢欺負別的孩子,如果教育過線,最終吃虧的還是自己的孩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在幼兒園孩子被欺負,家長該怎麼做?

兩三歲的小寶寶送進了幼兒園,在家裡還要當成小不點兒,卻要開始獨立面對一個集體生活。尤其是當孩子回來告訴你被欺負了,或者發現孩子不高興了,更有甚者會有受傷的可能,這些都是家長不願意看到的,但這又常...

寶寶在幼兒園總成受氣包嗎?爸媽先別著急

孩子在幼兒園總是成為「受氣包」,這也並不是說孩子一定不受歡迎、受他人排擠。例如,有時孩子說自己受到小朋友們的欺負,可能是孩子為了不上幼兒園而準備的藉口,或是尋求大人幫助、依賴大人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