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里健康:爸媽必須注意小孩的這些症狀並及時就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生病在所難免,但父母需要了解的是,什麼情況下該去看醫生?出現哪些症狀是片刻也不能耽誤的?

孩子身體的一點點不舒服,都可能引起父母的內心不安或緊張,更不要說嚴重疾病帶來的情緒波動了。

在細心的觀察和照顧下,父母經常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疾病的蛛絲馬跡,或只是孩子身體的輕微異常。

下面是嬰幼兒常見的異常狀況,有的稍微延遲看醫生也無關緊要,但有些需要立刻去醫院檢查,哪怕是夜裡一點鐘。

一、出現下面症狀,不要太緊張,但也不能大意,可以安排一個合適的時間帶孩子去醫院。

1. 行為異常:嬰兒不會說話,他無法用語言告訴你哪裡不舒服,但他的身體會「說話」,如果他出現目光呆滯、反應緩慢、過度睡眠或難以入睡,持續不斷地哭鬧等現象,都預示著什麼地方出問題了。

2. 疼痛:嬰兒的身體疼痛會讓他表現得煩躁易怒,而且不容易安慰,甚至餵奶都很艱難。

如果嬰兒在平躺時尖聲哭鬧,可能是常見的耳部感染引起的。

3. 呼吸障礙:如果看到孩子呼吸時有憋氣現象,或持續不斷的咳嗽影響了睡眠,都要去檢查。

4. 四肢柔軟無力:嬰兒的四肢無力或者不會擺動四肢,幼兒步態異常,都要去醫院檢查。

5. 顏色改變:手指甲、腳趾甲發青,或者臉色發青或蒼白,有時預示著呼吸或循環系統存在問題。

皮膚發黃可能暗示出黃疸或肝臟有異。

6. 持續發熱:發熱是人體對抗某種感染的反應,有些偶爾的體溫略高持續時間很短,而且身體其他方面很正常,並無大礙。

但是,假如身體高熱或低熱伴隨著精神萎靡,就要及時看醫生。

7. 嘔吐或腹瀉:嬰兒嘔吐雖然讓父母煩惱,但也有的並不嚴重,特別是有些吐奶並不意味著疾病,而是生理現象。

但如果嘔吐伴隨著精神不振,顯出病態,或是嘔吐的頻率和數量比較嚴重,就要看醫生了。

腹瀉也如此。

8. 尿量的變化:尿量顯著的增多或減少要準確告訴醫生。

9. 大便異常:大便的頻率或顏色、性狀的異常改變要如實告訴醫生。

10. 皮疹:孩子皮膚上出現的色斑、水泡、潰瘍、麻疹或者任何發紅的、流液的、脫皮的斑點都需要醫學診斷。

11. 皮膚感染:任何發熱、紅腫、柔嫩或疼痛的部位有擴展跡象都要看醫生。

12. 不癒合的小傷口:手上割破一個小傷口問題不大,但如果你看到傷口處變得發紅、發黃或流膿,或者兩天後變得疼痛或更厲害,都要去醫生處檢查。

13. 流鼻血不易止住:如果孩子流鼻血,你捏住他的鼻子或者在鼻子上敷了冰袋,過了10分鐘發現鼻血仍然沒有止住,應該馬上去看醫生。

14. 輕微症狀變得更嚴重或無法解決:感冒一般兩周後會自愈,如果在此期間孩子發燒或咳嗽,應去看醫生。

15. 腫脹的眼睛、手或腳:任何浮腫都需要注意觀察,找到原因。

16. 眼部疼痛或流液:可能是結膜炎,也可能是眼部有異物。

17. 逐漸加劇的腹部疼痛:輕微腹痛的孩子可能會扭動不安,一般在你輕輕地按揉腹部後就會有所好轉。

如果他不讓你動他的肚子,寧願自己待著,而且無法站立,可能是闌尾炎或其他問題。

18. 腹部脹大:腹部的異常脹大或柔軟值得警惕。

19. 肚臍或大腿根部突出:這可能顯示有疝氣存在。

20. 陰囊脹大或疼痛(男孩):這可能是因為疝氣或陰囊未正常下降引起的。

21. 上身出現多處青紫:任何不明原因的青紫都需要經醫生的仔細檢查。

二、下面的症狀需要你立即帶孩子去看醫生

半夜一點鐘,你聽到孩子的哭聲後驚醒,發現他的體溫突然異常升高,餵了退燒藥,你會怎麼做?守著他到天亮,還是馬上出發去醫院?有些症狀當然可以等到天亮再去醫院,但出現下面的緊急情況,你最好立刻帶孩子去醫院,也許耽誤了一會兒,就可能耽誤孩子的一生。

1. 高熱

人體的發熱是對感染的正常反應,很多時候不必過慮。

但如果3個月以內的嬰兒體溫升到100.5華氏度以上或大一點的嬰幼兒體溫升高到101.5華氏度以上,不要遲疑,立刻看醫生。

大多數情況下,這是病毒引起的,但也有的是細菌感染造成的,有些會對嬰兒造成嚴重後果。

不同的孩子引起發熱的原因是不同的,所以除了觀察體溫的變化以外,還要注意其他狀況。

比如一個孩子如果溫度在101華氏度,但同時伴有呻吟、昏睡或極度不安等狀況,而另一個孩子已經發熱到103華氏度,但沒有其他狀況,那麼前一個孩子會讓醫生更加警惕和擔心。

2. 呼吸困難

如果孩子在白天感冒了,那麼夜晚可能會出現咳嗽,表明咽喉發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現象。

單純的咳嗽可以在家裡稍微處置,如讓孩子呼吸清新空氣或洗個淋浴以吸入水蒸氣等,從而得到緩解。

但是,如果孩子明顯喘息,呼吸急促或非常緩慢,或者每次喘氣會使肋骨隨著牽動,都要立刻看醫生。

當然,咽喉發炎不是引起呼吸困難的惟一原因,其他原因比如鼻竇炎、過敏反應等也會出現呼吸困難,這些都需要醫學診斷。

如果孩子有慢性疾病,如哮喘,當疾病發作時也要去醫院。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更要警惕,即氣管異物帶來的呼吸困難,如果孩子不小心吞下異物阻塞氣管,你能用正確處置方法幫他排除異物最好,否則就要以最快的速度帶他去醫院取出異物,恢復呼吸。

3. 嘔吐綠色物體

通常情況下,一般的嘔吐不必夜裡去醫院,但如果孩子的嘔吐物是深綠色,就很嚴重了。

嘔吐物的這種顏色通常顯示膽汁分泌和作用異常,從而造成腸內消化異常。

出現這種情況,也應該即刻去醫院。

(如果孩子在晚上吃了大量的豌豆泥或菠菜碎末,另當別論。

4. 驚厥

大多數情況下,驚厥是溫度快速升高造成的,這種高熱驚厥會使孩子四肢抽動、緊咬牙關,甚至昏迷。

孩子的皮膚會出現淡藍色,體溫很高,雙眼上翻,引起父母的極度驚慌。

待孩子平定後去醫院,醫生會想辦法使孩子的體溫降下來,而且能夠讓孩子感覺舒服點,必要時做進一步檢查。

另外一種罕見情況是,癲癇和腦膜炎引起的驚厥。

如果孩子出現上述狀況而體溫卻不高,驚厥的時間持續超過3~5分鐘,趕快撥打急救電話。

5. 脫水

嬰兒和低年齡幼兒在發熱、嘔吐或腹瀉的情況下很容易脫水,為避免出現脫水,在上述情況下最好每隔15分鐘就餵孩子一點電解液或者果汁水等,無論如何,要為他的身體補充水分。

如果他拒絕喝水或者其他液體,而出現眼窩深陷,嘴唇乾裂,或前囟門凹陷,必須立刻去醫院。

脫水不容忽視,嚴重時它可能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6. 頭部受傷

孩子從床上跌落或走不穩跌倒是很常見的現象,一般並不嚴重。

但如果跌落或跌倒後他出現意識不清、甚至昏迷,視線模糊,或者噴射狀嘔吐現象,這表明情況嚴重,可能是腦震盪,不要遲疑,立刻看醫生。

7. 劇烈腹痛

大多數腹痛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或只是單純脹氣,但個別情況是闌尾炎或肺炎造成的。

如果孩子抓著胃部在床上翻轉不安,或是用膝蓋頂著胸部,而且尖聲哭鬧,無法控制,立刻去醫院。

嬰兒無法告訴你他到底有多疼,你也無從判斷,但如果你感到極度不安,還是去醫院請醫生檢查比較好。

8. 尿中或便中帶血

孩子尿中或大便中出現一丁點血跡有時無需擔心,也許只是輕微的腸道撕裂。

但出現這種症狀還是要去看醫生,以排除胃腸道異常,如梗阻或胃壁撕裂等。

父母的直覺也很重要,假如你的直覺告訴你確實有問題,那就不要遲疑,馬上看醫生。

三、新生兒出現下列症狀,馬上看醫生:

a.直腸溫度超過100.5華氏度。

b.呼吸困難。

c.多次吐奶或嘔吐呈噴射狀。

d.臍部化膿或紅腫

e.包皮環切處化膿或紅腫(做了此手術的男孩)。

f.出生一周後每日尿量少於8次。

寶寶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些發燒的症狀發生,有的父母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求醫問診;有的父母,則只求孩子迅速退燒,吃的、塞的通通來,事實上,過與不及對孩子的健康都是一種負荷。

哪些原因會引起發燒

引起小兒發燒的原因有很多,大體而言可分為以下四大類:

一、外在因素:

小兒體溫受外在環境影響,如天熱時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間空氣不流通。

二、內在因素:

生病、感冒、氣管炎、喉嚨發炎或其他疾病。

三、其他因素:

如預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亂、白喉、百口咳、破傷風等反應。

四、病毒感染

發燒只是疾病的症狀之一,而不是全部。

小兒科主任醫師表示,醫師對於發燒,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響及進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發燒、嘔吐、咳嗽,就慌亂不已。

殊不知醫師治病,首重病因的發現及能完全治癒的方法,而不是單純只為退燒而已。

所以在某些情況下,會讓發燒症狀持續表現出來,以探尋內在真正的病因。

因此,愛子心切的爸媽,切記不要一味的要求醫師退燒,去治療發燒症狀,而是應遵從醫囑,準確的找出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對症下藥。

發燒不會「燒壞腦子」

寶寶一發燒,父母親之所以會立即抓狂,不外乎是存在一個傳統觀念,認為孩子發燒會燒壞腦子。

發高燒本身,是不會使「腦筋變壞,智能變差」的,以往有這樣的誤解,是因為醫療知識尚未普及,發高燒背後的原因沒有區分清楚。

其實,只有腦炎、腦膜炎等疾病腦質本身受病毒破壞才會傷及智能或感官機能,而非發燒把人燒笨,燒聾了。

她一步強調,嬰幼兒體溫控制中樞穩定性不如成人,輕度的病毒感染也可能高燒40℃,發燒時家長只要知道如何處理,至於診斷病因應該交給專業的醫師,不必過份憂心。

根據統計,不論是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燒,體溫很少超過41℃,如果超過這個溫度,罹患細菌性腦膜炎或敗血症的可能性比較高,應特別警覺。

至於腦細胞所能耐受的高溫極限,可能必須到41.7℃,細胞蛋白質才會因高溫變質,造成不可回復的損傷,這種極端的高溫,很少伴隨疾病發生,臨床上惟有對麻醉過敏,引起惡性發燒才可能達到如此高溫。

因為發燒本身不至於傷害孩子,所以退燒是否必要,長久以來一直有爭議。

主張不必退燒的學者認為,發燒是一種正常的免疫反應,可以幫助白血球抵抗細菌。

分析發燒的型態可以幫助診斷病因,一味退燒反而誤導。

不過,多數醫師和學者贊成適度的退燒。

因為發燒會增加新陳代謝,造成內在的消耗,病人頭痛,倦怠,心跳加速,非常不舒服。

嬰幼兒容易脫水,發燒造成水分蒸發,更是惡性循環,嬰幼兒熱性痙攣的比例較高,放任發燒,引起傷害是不必要的。

民間錯誤退燒觀念和方法

綜觀上述論點,家長應該要有正確的態度,將發燒當作一種警訊。

發燒是因各種疾病引起的身體防衛性反應。

研究顯示,身體負責吞食細菌的白血球,在體溫升高時(38℃~39℃)其吞食能力加強。

因此當小孩因感冒或其他感染疾患引起體溫升高時,運用各種可能的方法,要把體溫立即降到正常範圍,並非明智之舉。

因為這樣可能降低病童本身的抵抗能力。

有些父母會使用民間流傳的一些退燒方法,例如冷水或酒精拭浴來為孩子退燒,這是不適當的。

寶寶發燒時燙熱的皮膚突然碰到冷水或酒精,寶寶反應會很劇烈,可能會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氣味又會使幼兒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此外,傳統老一輩的「寒到」的觀念,造成一般誤以為發燒時必須多穿衣服,趙文崇主任強調,其實剛好相反。

他說,發燒時全身能散熱的地方以皮膚的表面積最大,散熱效果最好,假使能將過多的衣服剝除,大量身體的熱可經由寬鬆清涼的外表排除,體溫很容易下降。

真正危險的發燒訊號

寶寶發燒病理原因可大可小,嚴重者敗血症、腦炎腦膜炎、心肌發炎等,不處理會導致殘廢或死亡;輕者只是輕微感冒,不理它也會自己好。

但這中間的差異若非專業人員實難判斷,有時更須藉助檢驗技術才能確實區別。

寶寶發燒,父母固不必大驚小怪,卻也不能掉以輕心,導致病情不可收拾。

父母應學會 如何有技巧、有知識、有智慧的面對它。

當小孩子發燒時會合併其他的表現: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身體感覺極度不舒服,有食欲不振全身無力的現象,幼小一點的嬰兒不會說話,甚至變得躁動哭鬧不安。

此時,適度的處理,使體溫不要太高是合理的,尤其具有發熱痙攣或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更是需要。

(2) 如何正確使用退燒藥?

當然,在上述幾種退燒方法中,對爸媽而言,最方便且迅速的是退燒藥的使用,而每位寶寶家裡確實都必須常備退燒藥以因應不時之需,免得臨時半夜發燒束手無策。

但提醒爸媽,退燒藥的使用是有技巧和原則,何時用、怎樣用,平時宜有正確觀念,才不會效果不佳或甚至退燒失控。

退燒藥有水劑、錠劑、栓劑和針劑,一般以水劑較溫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撲熱息痛的糖漿,如小兒美林糖漿、小兒百服寧滴劑等級,阿斯匹靈錠劑退燒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靈可能引發雷氏症候群,不宜使用。

栓劑用來塞肛門,由直腸吸收,效果快速,小孩拒絕吃藥時也能退燒,非常方便,但用量寧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燒過度,體溫陡降,或是反覆刺激肛門,造成腹瀉。

打退燒針,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過敏休克。

退燒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溫,家長不必一時性急,因小失大。

另外,不同的退燒藥最好不要隨意的互相併用,因為劑量不好控制,還是單獨使用比較安全。

還有,退燒藥也不可多服幾次或將劑量增加,以加強退燒的效果。

千萬要記住,「藥也是毒」的道理,任何藥物(包括退燒藥)都有它們一定的用法,吃多了即會產生毒性。

許多父母因愛兒心切,而把過多的退燒劑給幼兒服用,但卻沒退燒,反而燒得更厲害,因為退燒藥的毒性反應之一,就是讓體溫升高。

總之,寶寶發高燒,父母不必愈來愈緊張,只要按照上述各種建議,觀察寶寶活動力、補充水分、必要時適度退燒,體溫多半可獲得降低,翌日再帶寶寶就醫即可。

寶寶發熱寶媽自身的一點體會及處理,希望能幫到大家

那麼哪些方法是爸媽在未帶寶寶就醫前,可在家中事先處理的呢?綜合專家的建議,作為父母的您,一些有用的退燒處理方法,希望能幫到大家。

小孩子發燒通常是在下午和晚上突然起來的。

隨時關注小孩的病情並及時就醫!

1. 脫掉過多的衣物:如果寶寶四肢及手腳溫熱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熱,可以少穿點衣物。

2. 溫水拭浴:將寶寶身上衣物解開,用溫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寶寶皮膚的血管擴張將體氣散出,另外水氣由體表蒸發時,也會吸收體熱。

3. 睡冰枕:有助於散熱,但對較小的幼兒並不建議,因幼兒不易轉動身體,冰枕易造成局部過冷或致體溫過低。

使用退熱貼也可以,退熱貼的膠狀物質中的水份汽化時可以將熱量帶走,不會出現過分冷卻的情況。

4. 多喝水:以助發汗,並防脫水。

水有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使體溫下降及補充寶寶體內的失水。

5. 一般我會先看看孩子的症狀里有沒有咳嗽,半夜發熱如果不超過38.5我不用退熱栓,只給他在頭上墊塊毛巾。

一旦超過就要用一粒退熱栓,記下時間,5小時內不能再用。

6. 自己在家儘量不用藥,怕影響病情,影響醫生的判斷。

早上一定帶小孩到醫院找熟人(大家別拍我哈,還是熟人好辦事點)檢查後再用藥。

7. 去醫院要及時,最好2個人一起,一個先帶孩子在外面,另外一個去挂號,找好醫生後再進去,看完了就趕緊帶孩子出來,不要讓孩子在醫院裡晃,儘量避免交叉感染。

8. 藥要堅持吃,一定要定時定量,最好能用本本記下時間,吃藥前一定要詳細閱讀說明書,有些藥空腹吃比較好,有些飯後比較好,不傷腸胃。

9. 除了退熱栓,其他的藥都有藥程的,不會立即見效,對待孩子,一定要有耐心。

10. 對孩子進行密切的觀察。

11. 儘量不吹風,但還是可以出去透氣,維持家中的空氣流通:若家有冷氣,維持房間溫度於25~27℃之間。

可將幼兒置於冷氣房中或以電扇繞轉著吹,使體溫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兒也會感覺舒適些。

但如果其四肢冰涼又猛打寒顫,則表示需要溫熱,所以要外加毛毯覆蓋。

12. 房間要經常換空氣,多喝水、梨水、銀耳湯。

不消化的雞蛋、發物等要少吃。

儘量吃點好消化的。

13. 如果加了抗生素,一定要記得給孩子加益生菌沖劑,避免孩子感染腹瀉。

兩者服用時間儘量間隔2小時。

14. 我家小孩發熱的一個現象:經常晚上發燒到38度左右,但精神狀態還可以,我們自己給小孩進行物理降溫,多量體溫,第二天上午去醫院,排隊完到下午檢查,小孩體溫已經基本降下來了。

15.保持衛生,預防感冒。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發燒24小時護理全攻略

寶寶一發燒,全家人都急得團團轉,手忙腳亂地找退熱藥,手足無措地帶著寶寶去醫院打針。好多年輕爸媽總是糾結於不知道什麼情況可以自己在家給孩子退熱,什麼情況要去醫院,那麼,寶寶發熱,到底應該怎麼辦?發...

發燒先用退熱貼?你被這個謊言坑了多少年?

幼兒發燒可大可小,很多家長遭遇孩子發燒問題都焦慮不已,又不敢輕易用藥,只能「曲線救國」。例如市面上兜售的小兒退燒貼,就成為了家長們的救命稻草。可是小兒退燒貼真的靠譜嗎?貼了之後就能夠幫助退燒嗎?...

手足口病為什麼會發燒?手足口病發燒幾天能退

手足口病成為當下很常見的疾病,而且多發生在孩子的身上,當孩子出現這樣的疾病造成的危害比較大,而且發燒之後家長都比較的著急,因此要注意及時的進行處理,那麼手足口病為什麼會發燒?手足口病發燒幾天能退...

寶寶發燒,六種簡單方法和詳細分析發燒症狀

寶寶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些發燒的症狀發生,有的父母會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到處求醫問診;有的父母,則只求孩子迅速退燒,吃的、塞的通通來,事實上,過與不及,對孩子的健康都是一種負荷。哪些原因會引起...

再也不怕寶寶夜晚發燒,寶媽照料有妙招!

小寶寶由於體溫調節系統還未完善,身體各方面機能還很脆弱,很容易受周圍環境、溫度的影響。寶寶一旦出現發燒或過熱現象,對於爸爸媽媽們來說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特別是寶寶在晚上發燒,這會讓我們的孩子感...

寶寶發燒,爸媽不要慌

寶寶發燒,很多父母都會怕怕,鬧心慌!我們從發燒原因、如何處理、什麼時候需要去醫院、小兒發燒推拿以及物理降溫、發燒偏方等為寶媽寶爸支招!什麼是發燒?發燒不是一種病,而是疾病的一種表現。孩子發熱涉及...

孩子發燒的十六個誤區,尤其是第一個誤區?

當寶寶的發燒的時候,每一位父母都感覺到非常慌張,不知道該怎麼辦?寶寶難免會感冒發燒,但是在寶寶發燒以後該如何護理呢?其實寶媽們也不必太過於緊張,寶寶發燒的16個誤區,第一個99%的媽媽都中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