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哲學」過的孩子,註定與眾不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

哲學?

不可思議……

「我從來都沒有這樣想過,……」

這是一位三歲孩子的父親,在跟我說起孩子與哲學時,流露出的詫異。

是啊,把孩子和哲學放在一起,的確讓你覺得有些不倫不類。

為何會有這樣的感受?

無非就是一個剛剛墜入凡塵,一個早就高高在上,有什麼理由能將他們放在一起,甚至不停地告訴我——孩子,都是天生的哲學家?

這,不是假設。

對此,你不必有絲毫的懷疑。

記得在我的孩子降生後,第一次抱他外出。

當親耳聽見外面的車水馬龍,親眼看見外面的川流不息,他的小臉上竟寫滿了驚詫擔憂,將頭埋進我的肩頭,卻又不甘膽怯,用戰戰兢兢和驚奇的眼睛,將目光所及盡收眼底。

對他來說,這一刻,他所有的感官都在充分感知這個世界,並將這些信息傳遞至原本空蕩蕩的大腦。

哲學,就此發生。

事實上,從孩子降生的那一刻起,這一切已經開始。

可能,你會想:他太小了,能知道什麼?

但孩子不會說,並不意味著「不知道」,也並不意味著「不吸收」、「不建構」、「不思考」、「不追根究底」、……

那時,無論是在家裡,還是在外面,我會努力地將我能看見的一切告訴懷裡的這個小傢伙,從未停止。

再後來,我說哪,他看哪。

這讓我更加明白:並不是你能看見的成長,才叫成長。

比起身體的發育,這個小傢伙認知的進展速度突飛猛進,五花八門的概念、美妙動聽的旋律、外面五彩繽紛的世界,連同我們的愛,一起湧進他的小腦袋瓜。

現實而又簡單的知識,在他的頭腦里已經建構起他對這個世界最初的印象。

思考,就此發生。

隨後,一切皆有可能。

……

伴隨著好奇、探索、試錯、認知、思考、總結、內化、經驗、……的發生,他會思考一切所能想到的,繼而會問你這,問你那。

總之,他希望知道、明了一切目能所及之物運行的規則,相互的聯繫。

而他,與這個世界的聯繫,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建立起來的。

愛探索,愛追根究底,愛窮盡一切,這可能是大多數成年人已經拋棄,或者淡化的素質。

但對於孩子,這很重要,否則一切都不可能發生。

哲學,從某種意義上講,便是自己對我與現實世界關係的探索總結,對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運行規則的探究,對我能幹什麼、我要怎樣做的思考。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預見未來,適應未來。

孩子自己並不知道「哲學」意味著什麼,但他們已經開始建構,並使用著。

兒童哲學啟蒙,對兒童的成長有著極其特殊的意義。

儘管世界上對此的研究,並沒有多長時間,但這種意義已經被國際所公認。

2015年,英國杜倫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一項有3000名小學生中進行的,為期一年的隨機跟蹤對比研究表明,經歷過哲學啟蒙教育的孩子,在寫作、閱讀、數學、理解力、思維認知等方面,明顯優於沒有經歷過哲學啟蒙的孩子,並且這一優勢在這些孩子「停藥」一年之後,依然保持。

而有據可查的官方數據表明,修過哲學專業的學生在諸多專業具有優勢,排名前三。

研究人員認為,哲學的「療效」引導孩子們進行了一些新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的嘗試,使得孩子們更懂得和善於如何思考,如何邏輯,如何直擊本質,如何融會貫通。

事實上,這些都是兒童與生俱來的天性,只是哲學啟蒙將他們引到了一條寬闊的馬路上,讓他們通過思考悟到了更為深刻的東西。

就現實而言,很少會有成年人認為自己的思維存在問題,並基於這樣的認識,將這種有問題的思維傳遞給孩子。

這就好比,很多成年人並不認為「哲學」多有用,甚至對「哲學」嗤之以鼻。

但事實上,他們的一生一直被「自己固有的哲學」所左右。

很多人或不求改變,或半途而廢,皆源自不懂自己的哲學,不懂為何要這樣和世界發生聯繫,而不是那樣。

正是這個原因,他們也無法理解孩子面對這個世界時的心與思。

你可以這樣想,你與世界的聯繫,說到底就是你的思維與世界的聯繫,行動被夾在中間。

曾經有人問我,如何向孩子介紹哲學?

其實,你根本不用照本宣科的去給孩子們談什麼成人所理解的哲學,學會思考你便會擁有它。

生活處處皆哲學,因為,你面對生活,必須有所思維。

兒童便是如此——從最初的懵懂,到最終的大徹大悟,這是一個必經很多終極問題的過程,否則一切都不會清晰明了。

沒有思考,一切就不會發生,而洞悉一切關聯的哲學,便是有效而正確的思考、認知的結果。

過去,每個人,都是這樣過來的,卻不見得誰都能洞悉自我,洞悉關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蔡朝陽:關於兒童閱讀的那些可貴瞬間

我們知道,兒童這個概念,是一個建構的產物。在近代之前,是沒有兒童概念的。隨著我們對兒童的發現,逐漸明白兒童的認知跟成年人完全不一樣,才有了現代意義上的兒童心理學,以及更加兒童本位的兒童讀物。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