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專業媽媽 學習的腳步停不下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是誰我是三歲女寶的媽媽。

我是做什麼什麼的?我是一個親子育兒講師。

我要講什麼?我想說說我在養育女兒的路上,如何從一路泥濘中跌跌撞撞走過來,如今可以課淡然面對女兒的挑戰,同時,做自己喜歡的教育傳播工作。

而這一切,得益於我從未停止學習。

說到學習,我是曾經被現實狠狠打過臉的。

從懷孕開始,我就滿心憧憬這個小生命的到來。

我買了鄭玉巧的全套書籍,買了崔神的各種熱銷書。

可是,我每本翻了幾頁,就沒有學習下去。

有親戚朋友說,不用學習,做了媽媽,你就自然而然就懂了。

我也以為,每個母親養育孩子就憑天性,憑感覺就好了,幹嘛要給自己那麼多條條框框呢。

於是,我放下書本,想當然得以為孩子生下來我就可以餵養她,教育她,與她朝夕相處,一起慢慢成長。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老祖宗們真的是明智的,這一句話,活生生在我身上應驗。

生產當天,我和萌寶爸完全是一邊傻樂,一邊蒙蒙得狀態,我們既不知道如何抱孩子,也不知道如何給孩子換尿不濕。

甚至當孩子大哭的時候,我都不知道應該讓孩子第一時間吃奶,刺激母乳。

尤其是出院後當天,我和萌寶爸還因為一句話就吵得不可開交。

直接後果是,我回奶了。

而且,儘管後來我試了種種辦法,一次次去專業催乳師那裡,我終究遺憾得沒能實現母乳。

而沒讓女兒吃上母乳,是我一輩子的遺憾。

太多時候,我們以為可以知道如何養育孩子,我們以為就按照父母養育我們的方法就夠了。

我們既沒有專業得學習孩子養育方法,也沒有獲得系統的學習從而獲得「父親」或者「母親」的榮譽證書。

無證上崗,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於父母自身,都造成了很多傷害,甚至終身的遺憾。

痛定思痛,我才走上「育兒先育己」的道路,重新像一個小學生一樣走進父母養育的工作坊,深深得去體會孩子在面對父母「巨人」的時候倉皇,無助,擔心,委屈,還有憤怒。

沒體會一次,我就心痛一次。

每體會一次,我就更堅定要去傳播科學育兒理念和方法的決心。

鳳凰涅磐,我在努力學習,生活實踐之後,越來越淡定應對孩子在生活中的挑戰和不盡如人意。

我可以用更開放,更接納得心態面對這個小小人兒。

而且,我更加覺得幸福得是,我可以開始以講師身份傳遞這份接納和尊重。

很多父母,理解了孩子情緒的由來,了解到如何讓孩子的情緒得到釋放。

一點點,以我自己為圓心,一張卓越父母的網越鋪越大。









父母是一條不容易的路,唯有學習,唯有不斷地去接納孩子,我們才能做孩子真正可以相信和信賴的人,才可以將來做孩子最溫暖的港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