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滿口說愛,卻面目猙獰」謝謝你讓我學會接納不完美地自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兩天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父母與孩子有天然血脈相連的親密關係,也能夠天然地彼此感受對方。

但隨著孩子一天天的長大,心卻漸行漸遠,彼此都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隔閡、疏遠、誤解、衝突……孩子讓父母覺得叛逆、不聽話、失控;父母讓孩子覺得是可惡、面目猙獰,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曾經我也是位孩子

我是名農村小孩,雖說是老么,但畢竟是女孩,在那種年代、那種環境,也只是一個生命而已。

同時我也算是一名留守兒童,我就是那種在父母常年吵架、嚴重缺愛的環境中長大的。

記得十三歲那年,剛好小學畢業,有幸陪媽媽去武漢漢正街買東西,我看中了一個電子琴,當時希望媽媽能買給我,媽媽不願意,她認為這個東西沒有什麼用,既不能穿也不能吃。

但我非常的渴望能擁有它,覺得那是個好神奇的東西,按一下就有美妙的聲音出來。

於是我就找各種理由求媽媽買下它,但仍無效還被大聲呵斥。

眼看就要出街了,好不容易出來上一趟街,我一定要買樣東西才行,這裡的每一樣東西對於我來說都是奢侈品。

所以在經過一個布偶攤位時,看到一個布娃娃我就跟媽媽要買這個。

媽媽還是不願意,我就說:你現在買了給我玩一下,等回去了就送給侄子(姐姐家剛出生的小孩)。

媽媽想了下就同意了。

現在想想我那個時候退而求其次的選擇布娃娃,其實更多的原因是想安慰自己受傷的心,平時很少見到父母,也幾乎不買任何東西,如此渴求一個電子琴,卻被媽媽拒絕。

本來就缺愛的我就是想證明一下媽媽是否還有一點點愛我。

回到了鄉下老家後,我把布娃娃放在箱子底下,包裝袋也捨不得拆,生怕拿出來弄髒了,想玩的時候就從箱子裡拿出來摸一摸看一看,愛不釋手。


突然有一天,媽媽跟我說要到姐姐家去,讓我把布娃娃拿出來,當時我很不願意,沒想到媽媽真的只是打算送人的。

她的理由就是我已經長大了,要這個幹嘛。

我花費那麼多心思,求了那麼久好不容易得到的一個這輩子唯一的一個奢侈品,內心很不甘,覺得媽媽根本不愛我……沒辦法,媽媽是大人,大人就是權威的象徵,而我也不是那種會撒潑耍賴的孩子,所以我只能屈服。

帶著布娃娃和媽媽一起去了姐姐家,當媽媽把布娃娃拿出那一刻,我死死的盯著它,有一種絕望的感覺,因為我知道,它再也不會屬於我的了。

沒想到後面還有更讓我傷心欲絕的事情。

那就是我自己手工做金魚布偶她也帶來了,在沒有經過我的同意下她就這樣一併送人。

當時我猶如掉進冰窟窿,內心傷心到極點。

在姐姐客套說要這麼多幹嘛,媽媽說她大人要這個幹什麼,我默不作聲毫無表情不知道該說什麼,更不懂得去反抗、去保護自己的物品。

因為那個時候的觀點就是,大人不能跟小孩爭東西,否則就是不懂事的孩子,不是好人。

其實這哪是我這個小大人與小孩爭玩具,分明就是她們大人「搶了」我的東西。

根本就不尊重我,不愛我。

如今長大了,明白了很多道理,知道當時的環境就是那樣的,父母也不懂教育。

但依舊擺脫不掉小時候的生活對我的影響。

比如我容易缺乏安全感,自卑,敏感,不會表達內心感受內心需求的老好人……而這些也嚴重影響到了我的戀愛、婚姻、生活、工作。

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依舊是很生疏,雖說我一直有贍養他們,畢竟生養了我,但我跟他們的心卻是很遠很遠,依舊有隔閡、疏遠、誤解、衝突……彼此都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他們不表達內心想法,而我說出內心的想法感受,他們也理解不了。


如今我也是位媽媽

如今我也有了孩子,是個22個月的女寶寶。

因為深知原生態家庭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嚴重,所以對自己的要求特別高,希望自己做一個完美的媽媽,就造成了特別容易又緊張又焦慮,而且對一切都非常敏感,導致自己和家人心理上都不能放鬆。

因為自己的焦慮所以一直在努力學習育兒知識,認識了不少育兒達人,看了不少育兒書籍,才知道原來完美的媽媽是不存在的,我也不必要如此要求自己,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經提出一個概念,叫「足夠好的母親」,孩子並不需要完美母親,一個足夠好的母親,對孩子的成長其實是最有利的。

雖然我努力去學習育兒知識、努力去觀察孩子、了解孩子,並有意識地和孩子溝通,但有時候還是會在面臨孩子無理取鬧時,同樣情緒失控面目猙獰的呵斥女兒。

事後細想難道我不愛女兒嗎?為什麼我面目猙獰?我知道原因就是因為我在原生家庭傷痕累累。

正如父母當初待我一樣的方式對待女兒。

我知道這並不是我的錯,也許也不是父母的錯,可能父母也曾經是受過傷的小孩。

我深知我很愛我的女兒,如果我想要原生家庭中的不幸在女兒這裡終止,我就必須放棄曾經的「我」。

謝謝你,孩子!是在養育你的過程中,讓我知道了原生家庭這個詞,知道了原來我的脾氣性格都是原生家庭一步一步引導出來的。

謝謝你,孩子!是你讓我發現了問題,給我機會審視自己,我會努力改變自己,讓我意識到愛自己的重發性。

謝謝你,孩子!當初我無法選擇讓父母怎樣去養育我,如今我可以努力選擇如何去養育自己的孩子。

只有內心真正愛自己,從內心接納不完美的自己,讓自己變成內心充滿愛的人,才有能力真正的去愛你——我的孩子。

【小插曲】

晚上,搞完衛生滿身是汗,剛坐下來,女兒就過來要我抱。

我說:媽媽出了一身汗,好髒好臭。

你要不要聞一下。

女兒聞了一下說:好香。

……

原來不管媽媽如何,在孩子的眼裡永遠是接納。

這時候我也才意識到,由於做衛生,今天一天都沒怎麼抱抱她,這個時候她只是簡單需要媽媽親密的懷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分教、七分等——我的育兒夢

寫在前面:這是一年多前寫的一篇小文,現在看來,雖不全面,但還符合我的育兒理想,放到這裡與更多家長朋友們分享。三分教、七分等是我放在微信簽名檔的一句話,前面還有一句:教育是留白的藝術。之所以欣賞這...

你的愛,寶寶都知道

優質陪伴是最好的愛,現在很多都是隔代育兒,隔代育兒其實很容易產生問題,那就是爸爸媽媽在家庭里不斷被弱化,有一部分孩子白天是老人帶,晚上還是跟老人同屋睡。而你作為媽媽,大概每天只有兩三個小時是和...

為什麼越聽話的孩子,長大越會讓父母操心?

很多父母無法忍受孩子的哭。為了制止孩子的哭鬧,父母們,以及各路育兒專家們,都曾前仆後繼,想過很多辦法。最著名的莫過於「哭聲免疫法」。這種方法簡言之,就是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通過這種矯正式...

從「小孩不懂」到「你不懂」

沒有寶寶之前,媽媽問我一些事情,我總是用「你不懂」搪塞。現在我的寶寶9個月了,像個「小大人」,如果大人跟他說話,他會「嗯嗯啊啊」的回答。有次,寶寶爬著玩,不小心磕到了牆上,於是媽媽用手拍牆,並說...

做專業媽媽 學習的腳步停不下來

我是誰我是三歲女寶的媽媽。我是做什麼什麼的?我是一個親子育兒講師。我要講什麼?我想說說我在養育女兒的路上,如何從一路泥濘中跌跌撞撞走過來,如今可以課淡然面對女兒的挑戰,同時,做自己喜歡的教育傳播...

我在管孩子,請您別插嘴!

轉載需註明來源,此文為原創!現在的孩子,有時候不是不聽話,是實在被大人搞暈了,不知道該聽誰的?因為在家裡,媽媽說要這樣,但是爺爺奶奶就來說了,要那樣做。只要有老人插一腳,管教基本無效,近乎崩潰—...

養育孩子要有這樣的心態才不會累

養育孩子對有些人來說是「磨難」,對有些人來說是「重生」,堅果屬於後者。養育孩子的過程讓我更加了解,自己是怎樣一步一步成長到現在的樣子,也更加相信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多麼巨大。一想到自己就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