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溫柔以待,才捨得與你分享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後,你們身邊有沒有一些,不想生二胎,卻被逼著要生兩個的」。

我的一位同學,夫妻雙方都是當地公務員,有車有房,有個四歲多的女兒,小家庭也是過得有滋有味。

因為夫妻倆都是非獨生子女,沒有二胎指標,當二胎政策全面放開後,小兩口就被逼著要再生個孩子,說白了,是雙方家長逼著他們再生個兒子。

夫妻倆對目前的生活狀態很滿意,目前暫時還不想要二胎,況且,好不容易等到女兒可以去幼兒園了,夫妻倆也想藉此多點二人世界。

結果二胎政策一下來,雙方家庭的老人就下了指令,「這可是全家人的事情,趁著年輕,你們趕緊要多個孩子。

怎麼樣,上升到了全家人的事情的高度上來了,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回應。

我的這位同學,用了一句話,既溫柔又堅定的破解了父母們的勸說。

「既然是全家人的事情,那就全家人一起來努力吧!」這句話,把全家人的事情這個謊言戳破了。

因為,如果再說,那得你們倆快點的話,那就不是全家人努力了。

既然不是全家人努力的活,那也就不是全家人的事了。

儘管,雙方家庭的老人們還會再來勸說他們,但我這位同學對父母們的回應,告訴了他們一個很重要的信息,就是界限。

邊界,中國式難題

在中國家庭,界限難以建立,因為對於普遍是嬰兒心理發展水平的成年人來說,整個文化沒有界限意識。

武志紅老師在文章《中國家庭的那些漿糊邏輯》中提到:

邊界是中國式難題。

孝道文化下,孩子難對父母說不,學生對師長,下屬對上級也一樣。

並且,受脆弱的面子心理影響,哪怕對等的關係也很說不。

再者,我們是共生文化,到處都在講自我犧牲與融合,而輕分離與獨立。

我們的一些文化,卻在錯誤的時候教育孩子要大方、要分享,其實卻讓孩子不懂得尊重自己的邊界,甚至教會了孩子不去尊重他人的界限。

一位朋友發消息來訴苦,他的孩子現在快三歲了,不懂得與人分享,甚至覺得孩子還有點強迫症的感覺。

他說「無論是什麼東西,都要放到孩子所期望的位置上,如果別人動了,孩子就會很不爽。

這是不是強迫症?還有就是,我該怎麼樣才能讓她去分享呢?我買給她的東西我都不能碰...。

可能很多父母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在這個時間段,很可能處於自我邊界感在形成的過程。

也許,他看起來會有些敏感,甚至有些強迫的表現。

其實是孩子的內在世界的自我正在建構,這個內在世界和我們的國土疆界一樣,是有邊界的。

這是心理的邊界,它能夠促使孩子,在內心世界裡面形成一種規則和自我的意識。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自我建構的過程。

愛,是從獨占到分享

最初兒童是通過占有屬於自我的東西,來區分自己的和別人的。

只有當孩子可以擁有了自己的東西,而且這個東西是完全屬於他的,孩子對這件物品擁有絕對的控制權、所有權的時候,孩子才能夠感覺到「我」的存在,這就是自我的延伸。

而嬰兒的心理是你我不分(即嬰兒和媽媽是一體的),整個世界都渾然一體,且嬰兒我是絕對的世界中心,萬事萬物都圍繞著我而運轉。

在二胎政策放開以來,就有很多關於如何讓老大接納弟弟妹妹到來的討論。

曾經在微博上看到過一則新聞,一個男孩不想媽媽生二胎。

對媽媽邊哭邊控訴,說要是父母敢生二胎,他就去死。

這就是還處於嬰兒時期的原始嫉妒階段。

對嬰兒來說,媽媽,是我的世界,媽媽的愛,也只能是我一個人的,我要得到媽媽所有的愛,不能和將要出生的弟弟妹妹分享。

倘若,媽媽的愛,從未被滿足,從未真正的得到的話,孩子就會忽略了愛的意義,而專注於要得到媽媽愛他的表現。

於是,孩子會覺得如果媽媽生二胎,就不愛他了,而弟弟妹妹則是來掠奪媽媽對他的愛的。

愛,從來都是從獨占發展到分享的。

拒絕分享就是自私?

然而成年人,常常會對此感到不解,甚至習慣性的把孩子的這些行為解釋為自私的表現。

比如上面那位朋友所說,即使是他買給孩子的東西,孩子也不允許他動。

看得出,這位朋友為此事很苦惱,而且他還很想了解如何能夠教會孩子與別人分享。

當我們買了玩具,無論是買給孩子的還是送給孩子的,最後到了孩子的手上,這就是屬於他的東西了,如果是屬於孩子的東西,那麼孩子就有權利處置他的物品。

現實生活中,我們常會礙於成年人之間的面子,有時候可能還會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出禮讓和分享。

當孩子不願意的時候,成年人之間就覺得尷尬了。

有的父母會誘導,甚至會要求孩子與他人分享。

比如我們常常聽到的,「你怎麼這麼不乖,你怎麼這麼自私?快點給小朋友玩一下」。

又比如我們會對孩子說,「大方一點嘛!和別人分享的孩子才是好孩子,這樣真棒!」

孩子可能會迫於無奈而聽從父母,很不情願的和別人分享了他不願意分享的玩具。

這會導致孩子覺得,為什麼自己的東西,感覺並沒有真正的擁有,而且隨時有可能被別的孩子搶走。

而如果強制讓孩子把自己的東西與別人分享的話,這樣也會容易讓孩子產生另外一種想法,我的東西被強制性的和別人分享了,那麼我是否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得到別人的東西呢?

這些,只會讓孩子對自己能否擁有的自己的東西,產生一種不安全感。

孩子會因此變得不能夠、也不願意去真正的分享,因為他無時無刻都處於,害怕自己東西被掠奪的狀態。

當孩子從未感覺到真正的擁有時,他也不可能願意真正的去分享。

同時,這會破壞孩子自我的心理邊界,當孩子的邊界不被尊重時,孩子自然也習得不懂尊重他人的邊界了。

還有因為父母的誘導,孩子為了得父母的認可,儘管不情願,但也把自己的東西分享出去了,因為只有這樣,才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乖孩子,只有這樣,才是別人期待的正確的生活方式。

這樣的話,又會慢慢的讓孩子的自我,建立在他人的看法之上的。

我們不能夠真誠的面對自己的內心,我們變得在意別人的評價和看法。

我們很難去拒絕別人,覺得不好意思,又或者怕傷害雙方的感情,甚至擔心別人會怎麼看自己,而實際上我們又並不想答應對方。

我們的這種痛苦和糾結的行為模式,常常就是在這個時候灌輸給了孩子。

我們集體意識的沒有邊界感,也是在這個時候培養起來的。

邊界感,從被尊重開始

與人分享,本該是建立在內心自願的基礎上的,只有這樣的分享才是真情實意的,不是迫於外界的壓力,我討好他人的需求。

那麼如何,能夠讓孩子,願意真正的發自內心的去享受分享的樂趣呢?

第一,你需要尊重你的孩子。

尊重孩子對屬於自己的東西,有擁有權和處置權。

可以建議,但不要干涉。

第二,當孩子面臨被分享的問題時,明確的告訴他、支持他。

這是你的東西,你可以選擇分享,也可以選擇不分享,這是你的權利,沒有對錯。

第三,當你的孩子,想要分享你的東西的時候,(比如孩子想要玩你的手機的時候。

)當你不願意的時候,你也可以明確的告訴他,這個物品有其它的用途,並不適合和你分享,但是爸爸媽媽很愛你,願意和你分享其他的東西。

孩子怕被拒絕,是因為孩子總會認為,拒絕了就是不愛了。

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只有得到了認可,才算是得到了愛,所以當你拒絕孩子的時候,請記得告訴他,你很愛他!

在生活中,慢慢培養孩子的邊界感,當孩子能夠建立自己邊界感的時候,也就能尊重他人的邊界,當孩子能夠區分對事情和對人的態度時候,拒絕別人不合理的要求,可以輕鬆的做到,被別人拒絕的時候,也可以坦然的接受。

和別人去分享的時候,也可以是發自內心的高興。

如果...你還是不懂怎麼辦

自我邊界的構建,需要和自私區分開來。

所謂的自私,是損人利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損害別人的利益,這才是自私。

孩子不願分享他的玩具,並沒有損害到別人的利益,甚至可以理解為,他只是在維護自己的利益。

假若朋友帶著孩子來你家做客,孩子之間因為玩具起了爭執,如何可以既維護自己孩子的邊界感,又不會在親戚朋友間尷尬呢?

第一,我們可以對著朋友的孩子說,「這是我們家小朋友的東西,即使是我們要拿,也要徵得他的同意,只有他允許了才能夠,你可以去徵求他的意見。

當我們這麼說的時候,孩子們就會知道,一個成年人對於物品所有權的態度。

對於自己的孩子來說,他能夠感覺到父母對他的愛意和支持,他能夠確定自己擁有的東西,即使是分享出去,玩具依然是他的,而且是要他同意之後才可以的,而不是被別的孩子掠奪的。

當你的孩子因此而願意分享他自己的東西時,說明他在父母那裡得到了很好的支持和確定,他這時候的分享是他的自願的,是真心的分享,而他的內心的邊界,也因為您的態度變得更明確。

第二,當孩子仍然不願意分享的時候,也沒關係。

給予他時間,並繼續尊重他。

同時也可以對著孩子及朋友的孩子說:

「這是我們家小朋友的東西,如果要玩的話,還是需要徵得他的同意。

但是,現在他不願意分享,我們需要尊重他。

不過我這裡,有另外一個有趣的東西,這是屬於我的東西,我很願意和你分享,你看看你想要嗎?」

這樣做,不僅尊重了自己孩子的邊界,也告訴了孩子,我們要尊重每個人的邊界,尊重每個人對自己物品的處置權。

同時,也可以化解成年人之間的尷尬,因為,讓對方知道了你對孩子的教育和尊重,而且也會顧及對方孩子的心情。

當然,前提是你得事先準備好一個屬於你的,又能夠吸引孩子的物品。

每個人都有權處理自己所擁有的東西。

這是尊重自己,同時也是尊重別人的態度。

作為父母,我們不是去做是非判斷,也不是教孩子所謂正確的生活方式。

而是要教會孩子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邊界,並在這兩者之間實現平衡,獲得自己想要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強迫孩子分享,這位外國媽媽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前一天看見這樣一則新聞,看完之後我覺得很過癮,為什麼呢?一個外國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在公園遊玩,就在這個時候兒子特別高興的掏出自己不多的玩具來玩,但是突然旁邊圍過來一群孩子盯著兒子的玩具,並且還有...

強迫孩子分享,這位外國媽媽做法值得我們學習

前一天看見這樣一則新聞,看完之後我覺得很過癮,為什麼呢?一個外國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在公園遊玩,就在這個時候兒子特別高興的掏出自己不多的玩具來玩,但是突然旁邊圍過來一群孩子盯著兒子的玩具,並且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