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謊怎麼辦?家長應該這樣面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家長心事問答

Q:很多家長中都有這樣一個疑問,自己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謊話連篇,長大以後個人品質是不是不好呢?

A:這是家長們一直竭力避免發生在自家寶寶身上的事情。

傳統觀念上,家長們總是認為孩子愛說謊是品質不好的表現,但加拿大專家研究發現, 孩子愛說謊其實是他們的智力在增長。

學會說謊是兒童智力成長的重要步驟,並不意味著性格頑劣。

家長無需過分擔心,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區別對待,為人父母要正確區分孩子的「謊言」,抓住時機合理引導。

【案例】

2歲半的鑫鑫一直都是個很討人喜歡的孩子,可是,最近我們卻發現他總是有意無意地撒謊。

比如,明明是他把奶瓶打碎了,結果媽媽問的時候他卻搖頭說不是自己;明明是他吃掉了桌上的糖果他卻說是爸爸吃的;在幼兒園做手工,本來是他沒有做好,可是回到家裡卻說老師給貼在牆上了, 等第二天去幼兒園接他時,怎麼也沒有找到他的作品,再比如,幼兒園開運動會,他和小夥伴的一組沒有得到第一,回家卻非說是他得了第一:還有,他和小朋友打架,卻說是別的小朋友打的,等等。

我們非常生氣,覺得事情重大,絕對不能姑息遷就,必須好好教育他,開始對鑫鑫進行不厭其煩的說服教育,結果收效甚微,真不知該怎麼辦了。

其實孩子撒謊並不意味著孩子性格頑劣,從「實話實說「到「耍小聰明」,是孩子在努力地以更高級、更複雜的方式來探索世界的過程.因此. 父母應該學會欣賞孩子的「小聰明」,將這種「小聰明」引導成大智慧。

父母對孩子的「撒謊」要寬容一些、我們應該關注如何解決問題、 而不要一開始就責備孩子。

父母對孩子更多一點理解,更多一些愛心和耐心,不要輕易認定孩子說謊、不要把孩子一時的表現認定為一輩子的特點,對孩子的積極行為給予重視,那麼孩子的謊言便會逐漸消失。

【專家分析】

專家解析孩子說謊的原因

專家指出,幼兒一般要到3或4歲,才能逐漸將現實和幻想區別開來。

也就是說,在這之前的孩子基本上不可能分辨出自己是在說謊還是在說實話。

所以說,這種幼時的謊言,跟品性並沒有太大的關聯。

寶寶無傷大雅的撒謊,通常有以下的原因:

1、寶寶豐富的想像力。

0一3歲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想像力極為豐富,學東西也很快,能夠以驚人的速度將看到的、聽到的及接觸到的事物一一吸收。

但是,由於幼兒尚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因此也就很容易想當然地認為事情就是他所以為的那樣。

2、逃避負面刺激。

多數情況下,孩子說謊是為了逃避負面的刺激,比如迴避自己不想做的事,或者淘氣惹禍了怕家長責罰。

比如不願意去幼兒園,就撒謊說自己肚子疼;或者考試沒考好,就會騙父母成績單沒有發,自己在成績單上簽名。

這些都是為了逃避負面刺激而產生的防衛性謊言。

一旦發現這種情況,應當講明利害關係,果斷制止。

否則,如果一次達到了目的,不良行為就可能得到強化,以後繼續說謊。

3、模仿大人。

孩子有時會看到父母、周圍的大人;或者電視上有撒謊的鏡頭,他們抑制不住好奇心,跟著學。

因此當著孩子的面時,家長一定要謹言慎行。

4、獲得成就。

有的孩子會因為羨慕同學帶新玩具到學校,就跟大家說:「我媽媽要去幫我買很多的玩具小汽車.比你們的還要好。

」有時候,孩子為了爭取同伴的好感也會自我誇張,還有的孩子想像力豐富,在描述事情時,常常摻雜著自己想像的場景、人物,說得繪聲繪色,炫耀自己言此時,在糾正的同時,也要適當肯定他們的能力,不可粗暴制止,以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用正確的態度去化解謊言

國內一家心理研究所用了3年時間,在全國7省13個城市進行調查。

發現50%的孩子從3歲開始撒謊,隨著年齡的增加比例越來越高,到9歲,說過謊的孩子上升到70%。

幼兒誇張的幻想通常是無害的,是寶寶心理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幼兒有時候愛假裝是一種正常現象,是孩子想像力發育良好的重要標誌。

對於3歲以下的幼兒,當爸媽覺得孩子在「抵賴」或「說謊」的時候,切忌因此而懲罰孩子。

用這個年齡的孩子所能夠明白的方式,溫柔地引導孩子說真話,才是明智之舉。

快到上學年齡的孩子,會意識到說謊是解決問題或者逃避懲罰的一個好辦法。

這時,父母的「殺手鐧」就是不能讓孩子因為說了謊、解決了問題就任他洋洋得意地逃脫掉。

而且,父母向孩子灌輸誠實美德的時候,最好要以身作則,儘可能地自己先做到不說謊。

微童年給家長的建議】

那麼作為家長要怎樣讓自己的寶寶變得誠實可愛呢?

* 給孩子充分的尊重

很多家長把孩子當成自己的私有財產,認為孩子說謊是不可饒恕的錯誤,對孩子進行聲色俱厲的訓斥,甚至可能對孩子的錯誤進行「翻舊帳」。

其實這樣是孩子最反感的做法,會傷害孩子的自尊,讓孩子可能連認錯的勇氣都沒有了。

尊重孩子首先從尊重他的人格做起,把孩子看成朋友,視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孩子比戳穿他的謊言更重要。

* 要區別對待故意說謊和「非故意」說謊

屬於「非故意」的無意識說謊,要幫助他辨別。

比如說,在3歲之前,孩子有可能會分不清想像與現實的事,不免將想像與真實混淆,這就出現了「說謊」的結果。

如:一個孩子對小朋友說:「我家養了一隻大老虎。

」事實當然並非如此。

父母應幫助孩子渡過這一真假難辨的階段,讓孩子漸漸學會區分現實與想像,而不應簡單粗暴地禁止。

而「故意」的有意識說謊,父母就要嚴厲制止了,可以用故事「《狼來了》」等說明撒謊不好的故事來教育孩子。

總之,要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找出他說謊的真正原因.然後再合理的區別對待。

* 多與孩子溝通,了解孩子的內心

當孩子預期事情會產生負面後果時,就很可能採取說謊的「下策」,針對於此,父母應該多多和孩手溝通,解孩子的需要,訂立更實際的規則,假如是孩子通過適當的努力就可以做得到,願意做的,他自然就不用說謊了,例如:孩子擔心功課做不好,父母可以獎勵的方法,讚美孩子做得好的部分;或是改變學習方式。

讓功課變成一件快樂的事,幫助孩子漸漸喜歡並面對它,而不是說謊來逃避作業。

還有些孩子,平時跟父母接觸的機會很少,對他們來說,說謊一種博取父母關注的方法,父母平日應多了解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與注意。

另外:家長不要盲目地把自己孩子與「別人家的孩 子」進行盲目攀比,對孩子提出過高要求,容易讓孩子喪失信心.或者產生逆反的情緒。

* 重視孩子的第一次說謊

當孩子第一次說謊時,家長應將其當做一件大事來抓,決不能掉以輕心。

一般孩子在第一次說謊時會感到不安,即使矇混過關了也會十分 擔心,但是如果這第一次說謊沒有得到及時的糾正,孩子便可以品味到說謊所帶來的甜蜜,不良行為就會得到強化,孩子就會產生再次嘗試說謊的慾望,孩子會覺得家長是「好騙的」,他的膽子會越來越大,謊話會越說越多,越編越像,最終就撒謊成性了。

* 不要隨意給孩子「貼標籤」

孩子的說謊往往並不是為了故意傷害他人,家長不要輕易將孩子的說謊行為與孩子的品質劃等號,不能因為孩子的某一次謊言就給孩子定性,給孩子貼上「小騙子」、「謊話專家」等標籤。

這樣做不但對孩子改掉說謊的毛病沒有任何幫助,反而對孩子的說謊行為起到了強化的壞作用。

讓孩子認識到「誠實是美德,是高尚的品質,同時誠實也會減輕對過失的懲罰程度」,才是正確之舉。

*家長要做孩子的榜樣

孩子在學習處理問題的方法,多半是受父母影響,若父母不能做誠實的榜樣,實在很難說服孩子要誠實。

因此,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在日常生活中做好榜樣,不要不經意地在孩子面前說出做不到的承諾,或騙人的話。

父母對於許諾的事情,一定要盡力去做,儘量少食言。

記住,教孩子誠實的最好方法,就是你自己先要誠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愛撒謊,真實的原因您知道嗎?

在孩子們的成長過程中,很多事情都是家長們可以容忍的,但是,孩子愛撒謊是家長最頭痛的事,生怕將來成了習慣,想改也改不了,其實孩子愛撒謊有的時候出於一些目的,小的時候孩子理不清自己的思緒,說的謊話不...

恭喜你,你的孩子會說謊了

博士媽媽說:最近,有個朋友在後台留言說她的孩子第一次對她撒謊了,她很慌,不知道該怎麼辦?我想在這裡回復一下她。首先恭喜你!!這是個好現象。說明你孩子的認知水平上升了一個檔次,會說謊了。其次,這是...

孩子撒謊怎麼辦

很多家長感到焦慮,孩子這麼小竟然就會撒謊騙人了,以後可怎麼辦?!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一個「治一治」孩子的好方法。其實,撒謊是每個寶寶成長過程中必然經歷的一種現象,家長們大可不必如此著急。

孩子,媽媽對不起你!是媽媽沒有教會你!

「 從前有位老木匠爺爺做了一個布偶—-匹諾曹。仙女看老木匠孤單便施了法術把木偶變成了一個小男孩兒。但是,她的交換條件是匹諾曹必須學會誠實、勇敢、不自私自利。而且每當匹諾曹說謊時,他的鼻子便會不斷...

寶寶會說謊了?你可能真的不能怪他

某一天,幾乎所有媽媽都會心生擔心:寶寶這麼小,就開始說謊了,長大了可怎麼得了?其實,媽媽大可不必這麼擔憂,更不要這麼輕易就給孩子貼上說謊的標籤。當孩子說謊,除了由於寶寶認知特點導致外,媽媽也要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