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我家寶寶就一定要分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專業乾貨

什麼是物權意識

理解物權意識:

對物權意識的理解,不應當局限於物品歸屬於誰。

物權意識首先是一種自我意識,當寶寶產生自我意識,他就會對空間、權利、使用方式產生有概念,此時會拒絕他人的侵犯,形成自己的規則,從而表達獨立的意願。

如果雙方存在共同利益,也可以共同建立規則,共同擁有權利。

物權意識的界定:

物品只是權利的表現之一,他人無權輕易侵犯我所有的物品。

物權有自主、共享、借用等形式,當不同的物權與不同的人產生對應,孩子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學習如何界定:

  • 我與物品的關係是什麼?

  • 物品與其他人的關係是什麼?

  • 圍繞著物體,我和其他人的關係是什麼?

現場嘉賓互動

為何寶寶那麼「難搞」?

小獅子媽媽(女寶,26個月)

我們家小獅子物權意識特別的明顯。

例如:每天沖奶需要自己動手舀奶奶粉入瓶才可以;自己吃的蛋糕他人不可以掰開再給他;自己的凳子和桌子不允許別人碰……

漢民老師的點評

寶寶在2歲期間,往往自我意識很強,他很難照顧到大家的利益。

因為此時寶寶還未形成社會交往的習慣,還未成為「社會的人」。

此時培養孩子的自我意識,滿足孩子的自我需求很重要,小獅子媽媽把物權分配得很合理:寶寶的、媽媽的。

這樣的孩子就會變得自在、陽光、正向。

當3歲以後,孩子上幼兒園,越來越多會成為社會化的人,此時人際關係的經驗告訴他:利己亦需要利他。

將自己的東西提供他人創造價值,他人也會同樣的為你創造價值。

當有此種意識,寶寶就會願意與他人分享。

是否應當鼓勵孩子分享?

分享需要分月齡:

寶寶0-2歲,寶寶以滿足自我需求為目的,還沒有到達與社會交流分享的階段。

與其他孩子的交流分享對他來說並沒有作用,所以此階段寶寶以自我為中心是可以理解的。

當孩子2-3歲的時候,孩子從家庭的社會逐步過渡到了社區型的社會,寶寶與越來越多的人進行交往,初步具備了人際交往的經驗,這時候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在培養友情,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就會願意分享玩具。

分享的目的:利己、利他

在剛開始,寶寶都為自己而活。

但隨著社會交往的深入,他會發現:太過自我不考慮他人,並不能獲得更多的利益。

所以寶寶就會開啟「利他」模式,從而收穫利己與共贏。

寶寶分享的誤區:喪失物權

家長讓一個孩子平白無故的將玩具分享,這是不公平的。

但反觀身邊,很多寶寶存在暴力被分享的現象:大人教導孩子要分享,但孩子在分享過程中,並沒有感到獲得利益,反而感覺在分享中喪失了物權意識,所以寶寶就會難以理解,甚至拒絕接受。

社會型寶寶養成:

真正社會型寶寶的養成,是既有自我意識、又能夠兼顧大家的利益。

所以我們一定要引導孩子了解物權意識:知道哪些東西是歸屬於自己,自己的需求是什麼,資源是什麼,關係是什麼,如何利用。

接著寶寶需要了解如何與周邊的人相處。

與家庭成員、與鄰居的孩子大人如何相處,幼兒園如何與同學老師相處,在公眾場所如何與他人相處……孩子不斷通過與社會關係中的關照與經驗,找到自己最大的利益點。

家長導向誤區:

  • 家長為了讓孩子成為受歡迎的人,讓孩子放棄物權,失去自我,來迎合大家。

    這樣的寶寶不僅更容易敗家,同時評判標準掌握在他人手裡,也容易失去自我。

  • 寶寶做事情分兩類,為自己、為別人。

    當寶寶為自己做的事情,受益人為自己,就不應當獲得獎勵。

    但很多時候家長為了寶寶快些吃飯、穿衣,會隨意的給予獎勵,這是不正確的,會導致寶寶物權意識的紊亂。

專家小結

尊重孩子

首先我們要尊重孩子的物權意識,而不是給他冠以「小氣」的名詞。

孩子願不願意分享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長應當給予尊重。

如果家長強行介入,孩子就容易缺乏安全感,失去對家長的信任。

孩子此時的表現會更強勢,甚至會與家長關係緊張。

鼓勵孩子融入社會

如何讓寶寶成為受歡迎的人?家長不妨鼓勵孩子多參與社會交往。

父母希望寶寶與小夥伴分享,就需要讓寶寶與小夥伴熟悉起來。

當孩子間不熟悉,相互之間沒有連結、沒有歸屬感、形成社群,就很難存在分享關係。

立足當下,去解決

通常父母針對當下發現的問題,去展示和引導會更有效。

例如:媽媽給寶寶講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寶寶似懂非懂。

當寶寶與小夥伴一起玩耍的時候,寶寶並沒有立刻記起孔融讓梨的故事,依舊不願意分享玩具。

對於寶寶而言,這並不是「當下」的事情。

再例如:寶寶看中了別人的玩具要去搶,當別人不給他,媽媽引導寶寶尋找解決方法:是不是可以一起玩?玩具交換?或者等待別人玩好。

這就是「立足當下」的解決方法。

不強迫分享

分享出於兩種目的:家長太想教孩子學會這個道理;出於家長自己的面子,希望別人說自己孩子教得好,害怕別人說孩子「小氣」。

於是產生了強迫或欺騙孩子去「分享」。

對父母而言,不要把這些放在心上,一定要坦誠的對待孩子,不把孩子當做工具來對待,讓孩子自然成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不喜歡分享就是小氣嗎?

當你想讓寶寶分享的時候,你是否這樣說:「把你的玩具給小朋友玩玩吧。」「把你的零食和分點給其他小朋友吧!」而寶寶的態度是:「不給、不給,這是我的!」寶寶這麼堅決,感到很尷尬,心中有個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