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治野蠻媽媽——為孩子溫柔制定規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80後這一輩的父母,多少都奉行些棍棒教育。

古話還說呢,棍棒底下出孝子,可也只有棍棒底下出來的孩子才知道,大人高高揮起的手有多可怕。

現在很多80、90後為人父母了,當寶寶變身為熊孩子,屢教不聽,火噌的一下就起來了。

當人的情緒激動或失控時,很容易給出自己最熟悉的反應,這就是人的應激反應——因為自己小時候沒有被父母溫柔對待,現在投射到用同樣吼叫打罵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寶貝。

打罵孩子,只能是家長無能的體現。

難道沒有其他辦法、只能依靠大人天然的體力優勢去管教孩子嗎?他力氣小,甚至還不會說話,被你打罵後,除了傷心難過,他甚至不了解為什麼爸爸媽媽會傷害他——有時孩子根本不明白他哪裡做錯了。

家長打罵孩子,大都是為了管教,但往往打罵卻達不到這個目的。

也許這次解決了問題,但下次絕對還會再犯,因為問題並沒有從根源上得到解決。

管教孩子是為了孩子可以學會自我約束,在以後面對類似事情時,能夠自己意識到行為不對而不去做,而不是害怕父母的打罵而不做。

因此,我們要做的,就是清楚的告訴孩子,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是不被允許的,我們的期望又是什麼。

規則建立要完整、一致,執行要徹底

規則不統一在老人幫忙帶小孩的家庭尤其明顯,媽媽不准小孩吃糖,轉個身孩子跑到奶奶那裡討到了糖。

看到商店裡的新玩具,撒潑耍賴,

再比如孩子在家吃飯邊吃邊抓飯玩,家長看見也當沒看見,可在外面餐廳吃飯時,你又覺得丟臉需要管教。

這種時候孩子會聽嗎?然後家長發火了。

但其實如果從孩子的角度想,他也覺得很委屈,明明在家都可以的,為什麼在外面就不行。

小孩都很聰明,天生會察言觀色,他們知道該如何利用「優勢:反正我一哭,大人就會滿足我。

因此,建立規則時,請先統一戰線,所有家庭成員一起執行,說到做到

溫柔,但要堅定

達達有個藍色的飲水杯,一直以來都乖乖的自覺抱著喝水。

可最近喝完水後老師老把瓶子倒過來用出水口去戳地板或是沙發,他爺爺每次都只會說「不可以這樣」,孩子不聽,就直接上去搶過來,然後達達大哭。

後來我發現了這個問題,在達達又開始搗蛋的時候我就問他:「還要喝水嗎?」孩子搖頭,我接著說:「那把水杯蓋上吧,水杯是用來喝水的。

」孩子還是不肯,但我還是不急不慢的重複問幾次,孩子也就給了。

現在達達已不再拿水杯戳地板,因為他已經認識到:「水杯只是用來喝水的。

」了

對沒被約束慣的孩子來說,設定規則一開始會讓他們很不適應,自然會抗議。

媽媽千萬不要急躁,平靜的重申對孩子的要求,,讓孩子明白,哭鬧是無法達到目的的,次數多了,孩子自然懂得,父母的底線就在那,是挑戰不了的。

不強行禁止,而是給孩子選擇

達達爸爸的電腦桌是挨著沙發放的,達達在沙發上玩經常就自己爬到電腦桌上了。

達達外婆每次見到都是說「又爬上去了,不可以爬,快下來」,結果怎樣呢,抱下來後孩子又爬上去。

後來我就建議我媽孩子再爬電腦桌的時候,給他另外找個地方爬,比如陽台的小梯子或者涼蓆,把達達的注意力引開了,他還真的那麼「熊」麼?

在規則限定內,給孩子更多的選擇和空間,有松有緊,抓大放小。

試著去理解孩子,而不是改變孩子,育兒是不是會輕鬆很多呢。

其實溫柔的力量,比憤怒有力的多。

入圖片描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妙法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育兒高手。要想做一個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斷地充實新知識。如果您從小就沒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體驗,現在又很難去思考應該如何對待孩子,那麼請參考...

有事衝著大人來

自從生完孩子以後,我和小婉到餐館吃飯,很少兩人一起吃完飯。多多很小的時需要人喂,有時小婉喂,有時我喂,大人輪流吃。等他能自己吃飯,免不了別的麻煩。餐館是封閉的環境,孩子坐不住,他會吵鬧糾纏,需要...

打罵式教育不管用!愉快地掌控學生手機這麼做

現在家長在教育孩子上存在不少壞習慣,最常見的就是是辱罵孩子,「上課聽不懂,腦子怎麼這麼笨」、「你怎麼又在玩手機」、「作業怎麼又不會做」···本該是正常的教育溝通,但火氣一上來就變成了「吼」,有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