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時,聰明的父母都會這樣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One year old child lying with spectacles and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而父母的解決方法將直接影響孩子以後的人生。

作家莫言說:人不怕犯錯誤,犯了錯誤,如果能帶著教育和反思爬起來,錯誤就會成為課堂。

道理大家都能明白,然而很多父母在教孩子時容易忽略這點:在孩子犯錯後,沒有及時告訴孩子犯錯的原因,只把原因歸結為惹別人不高興上。

腦科學博士後"屠龍的胭脂井"曾在微博上說:

有一次她坐高鐵,后座一個6歲左右的小朋友不停地用腳踢她的椅子,持續上百次都沒有停。

她無奈地回過頭,跟小朋友的媽媽說:"能不能請您,讓孩子別踢我的椅子了?"

這位媽媽卻跟孩子說:"別踢了,阿姨生氣了!"

博士分析說:

"首先我當時沒有生氣,其次就算我生氣了",這也不重要,重要的是父母應該告訴孩子,他這樣做是錯誤的,並且要告訴孩子正確的原因。

父母應該說:"不要踢別人的椅子,這是不禮貌的行為。

"如果父母把原因歸結為別人生氣了,孩子會誤以為只要別人沒有生氣,那麼他幹什麼都可以。

腦科學專家指出,嬰幼兒期是神經發射的敏感期,大腦呈一片空白,它將毫無保留地吸收外界信息,信息一旦入腦,會即刻印在腦結構中。

假如父母在孩子打擾別人制止孩子行為時,簡單的把原因歸結為"某某生氣了",而不告訴孩子具體犯錯的原因,久而久之孩子也不知道自己什麼行為會犯錯,生怕自己不小心得罪別人,慢慢地孩子整個人都會變得不自信。

如果父母把孩子錯誤的行為歸結到外人身上,而不是告訴孩子本身行為有錯誤,久而久之,會影響孩子的行為處事方式,產生不可逆的影響;而有智慧的父母會告訴孩子正確的道理,讓孩子在規則的前提下安心做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從而避免了去討好別人或者以別人的臉色為邊界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孩子犯錯時,家長如何引導孩子解決問題

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孩子是否能成功解決問題,更多地取決於他的經歷而非聰明程度。

而孩子的經歷往往也取決於父母,"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出現問題不要著急幫孩子去解決,而要讓孩子自己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讓孩子有機會說話

當孩子犯錯時,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機會把整個事件講清楚,這樣不僅可以避免家長"冤枉"孩子,還可以使孩子主動認錯。

讓孩子情緒有個出口

事情經過是客觀事實,當事人心裡受到的衝擊純然是主觀的感受,無所謂是非對錯。

很多時候,我們只是需要把自己的感受說出來而已。

一旦說出來,哭一哭,罵一罵,心情就會好多了。

腦科學研究表明,當一個人情緒強烈的時候,外在刺激不容易被腦部吸收。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還有情緒的時候,別人說什麼他都會聽不進去。

總要等到他心情平靜下來,才可能冷靜思考。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夠聽得進去我們的意見,我們就需要先同理他的感情,讓他的情緒有個出口。

尊重孩子的處理方式

家長一定要言而有信,不能先問他怎麼決定,然後又告訴他不可以這麼決定。

這樣子,他以後再也不敢信任你了。

何況,就算他選擇錯誤,他從這個錯誤中也可以學習到更珍貴難忘的教訓。

當孩子說出自己希望如何幫助他時,家長一定要積極表示支持。

或許孩子會說自己就能解決,這樣更有利於孩子加強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犯錯,只要說這幾句話就夠了!

孩子總是活潑好動的,好奇心強,因此常常會犯一些小錯誤,這在成長過長中是難免的。但是如果家長不去糾正,或著處理的方式不對,孩子慢慢會把禍越闖越大,最後還可能變成惹人厭的「熊孩子」。優果媽前幾天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