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耍起摩擦的時候,家長的正確處理方式是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因孩子之間的小矛盾而引發的家長大戰的例子很多,近日,饅頭君就看到這樣一條新聞:某商場內,因為孩子玩耍引起摩擦,三名男子掄凳子毆打一對母子,被打女家長肋骨骨折,其兒子昏迷。

打人者這樣的行為無疑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

雖然我們都明白,孩子之間的日常交往中,發生衝突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當孩子之間發生衝突時,家長應該怎么正確處理呢?

一、家長掌中的「寶」

現在大多數的家庭教是獨生子女,這個一家人的珍寶可都是父母的貼心肉,打不得,罵不得,可以說是個個都跟供祖宗似的奍孩子。

家長的這種超乎重視也導致了,孩子必須在自已的視線範圍內或是生怕孩子受到別人欺負的心理。

可是大家數家長的這種嬌養方法,造成了孩子就算有錯,也捨不得打罵,這使得自已這寶貝不行的心頭肉在別人那受了欺負,就會被家長無限的放大,看成了天大的事。

其實,小孩子在與一起玩的小朋友玩耍時發生摩擦或是起了衝突,今天被個小胖子推了,或者明天被個稍大一點的孩子打了,這種是很正常的事,難道成人與成人之間的交往就都很順利,一絲摩擦也沒有?這種事情誰敢打保票不會發生?

在小孩子之間起到衝突的時候,只要在合理打鬧的範圍內,家長都不應該干涉,因為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也許小孩子在鬧過之後一會就好了呢。

所以有的家長在教育孩子時不要受欺負,別人打你一下你就還回來的這種做法完全屬於多餘,因為孩子在玩耍時,你推我一下,我搡你一下,這是常會發生的事,沒什麼了不起的。

二、孩子「打不還手」,認為長大會懦弱

有些家長認為自已的孩子總是被打被害人欺負,而不敢還擊,長久下來孩子的性格會變得膽怯、懦弱,將來無法適應社會的競爭。

家長的這種「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教育方式並不是對孩子好,而是在害了孩子。

現今社會雖然需要競爭力,但是一個人「單槍匹馬」的闖社會也是很難成功的。

當代社會需要合作、團隊,而一個人進入到一個團隊中,不可能沒有任何的矛盾和衝突,如果豪不退讓,一點虧也吃不了,那些人不是你的父母,他們不會無下限的容忍你,這時你要怎麼辦,集體的工作環境你還能適應嗎?所以說孩子之間的摩擦是需要家長在旁從中調節的或是看孩子自已的處理,不要讓你的觀念害了孩子的將來。

三、不要放大事態

由於小孩子還不大會用語言來表達自已的想法,所以當一個小孩子看見一個喜歡的小朋友時往往都會用自已的小手來牽小朋友的手,來表示自已的喜愛之情。

但小孩子的手腳並不知輕重,常常導致誤傷這是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家長要從小教育孩子學會正確的對待和處理孩子之間的矛盾和衝突問題,遇到危險的事情也要學會保護,這種正確的培奍、引導問題,才是對孩子正確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真心希望我們做父母的不要給孩子帶來任何的負面影響,讓孩子都能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快樂的成長。

長按識別二維碼了解更多圖書信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不要再變得默默無聞了!

你的孩子是否是這樣的:在熟悉的人面前很活潑開朗,話也特別多。但一到學校或是有許多陌生人的場合,孩子就變得默默無聞,怎麼都不愛說話。作為家長的你,重視過這個問題嗎?孩子性格內向從表面上看這是孩子的...

天才寶貝——為什麼寶寶都喜歡和大孩子玩?

寶寶為什麼會喜歡跟大孩子玩呢?這是不是代表著什麼呢?寶寶喜歡跟大孩子玩的原因 2~3歲的寶寶喜歡和大孩子玩,不喜歡與同齡或比自己小的孩子玩,是一個普遍現象。這是因為這一階段的孩子逐步學會了穩步行...

關注教育:孩子受了欺負,家長該怎麼辦?

前不久,一段視頻在網上很火,兩個孩子在遊樂場玩耍時發生了摩擦,一個六七歲的小女孩踩了一個一歲多的小男孩。之後,雙方家長發生了口角衝突,女孩媽媽一直道歉,但女孩動手推搡另一個小孩後,更加激怒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