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要再變得默默無聞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的孩子是否是這樣的:在熟悉的人面前很活潑開朗,話也特別多。

但一到學校或是有許多陌生人的場合,孩子就變得默默無聞,怎麼都不愛說話。

作為家長的你,重視過這個問題嗎?

孩子性格內向從表面上看這是孩子的問題,實質上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關係。

要改善孩子內向的性格,關鍵還在於父母或老師的教養方式要適合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以下幾點供你參考:

堅持讓孩子去上學,這樣可以讓孩子進入一個兒童世界,讓他在集體生活中學會與同伴交往,在交往中會學到原來不懂的新知識,並享受到和同伴在一起的樂趣。

為孩子選擇一兩個性格開朗、身體健康、年齡比他略小一點的小夥伴一起玩耍,這樣既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而且還可以相互幫助。

平時要放手讓孩子自由玩耍。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整潔、衛生、安全等顧慮較多,因而總是限制孩子不准這樣,不准那樣,這樣會束縛孩子的個性發展。

應鼓勵孩子去玩沙、玩泥巴,踩雨後的積水,爬石子堆、黃沙堆等,其實只需穿上合適的衣服,注意安全即可讓他盡情地玩。

這樣無拘無束的自由玩耍,會使孩子的性格開朗起來。

家長應該和孩子一起感受快樂。

例如給孩子講講笑話和幽默故事,互相開開玩笑,參加孩子們的遊戲,帶孩子出去玩等等。

耐心對待孩子,不要對他提出過高的要求。

對於孩子的畏縮行為,如不敢滑滑梯、跳蹦床、不敢大聲說話等,家長也要儘量克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作出太強烈的反應。

給予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不要使用如「小朋友欺負你沒有?」「老師今天批評你了沒有?」等一類的語言,避免使孩子在心理上總處於弱者或被動的地位。

創造條件,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活動,如下棋、彈琴、識字、計算、旅遊等。

孩子的可塑性很強,只要我們成人能積極引導,他們就會健康地成長。

有極少數家長,強迫孩子說話或把孩子發音不準當笑料,不經意間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於是變得不肯開口。

另外,父母少言寡語,或對孩子有求必應,以及監護人變化太快等都可能導致孩子不說話。

有意識地對孩子多說話,多模仿。

對孩子的要求要延遲滿足,儘量讓他說出來,再把東西給他。

把孩子說話與遊戲結合在一起。

創造與小朋友社交的環境。

大小差不多的孩子經常在一起玩耍,既快樂,又能在交流中相互學習。

可給讓孩子上一些活潑性質的興趣班,系統地開發、訓練孩子的各種能力。

另外,要鼓勵孩子說話,設法讓他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下自然地說,因材施教,耐心引導,持之以恆。

有些孩子不願意與同伴交往,即使在外邊,也只和大人在一起,不主動去找小朋友玩。

有的甚至當同伴主動找到他時,他也採取迴避。

這類孩子不願交往的原因可能有三。

缺乏交往動機。

有些家庭以孩子為中心,對孩子的各種需要幾乎是無條件滿足,而且總有人陪兒童遊戲。

當孩子總有人陪伴在身邊時,他們難以產生找同伴遊戲的想法。

還有些孩子只願意與成人交往,是因為成人總讓著他,與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協調、商量,甚至還要想辦法解決衝突,為了「省事」,他寧可與成人交往。

對於這類孩子,家庭不應以孩子為中心,而應「人人平等」。

當孩子有了一定的獨立能力時,就應給他一個簡單的時間表,讓他明白,家庭成員有聚在一起的時候,也有各自工作、遊戲的時候,彼此之間不能互相干擾。

孩子「心理斷乳」的及早進行,不僅有助於他們產生同伴交往的動機,而且是促進其獨立性發展的「關鍵策略」。

有過失敗的交往經歷。

有些孩子由於有過負面的交往經歷,比如被同伴欺負過,而不願意再與同伴交往。

他們採取迴避的方法,目的在於保護自己免受傷害。

對於這類問題,家長應細心觀察,找出問題的癥結,然後對症下藥。

孩子若是被同伴欺負過,家長不妨直接帶領孩子與同伴交往兩三次,為孩子壯壯膽,當孩子學習到交往技能,體會到交往的樂趣後,家長就可以撤了。

個性原因。

有些孩子由於受遺傳或自身個性特點影響,比較內向,不願與人打交道,而只喜歡與物打交道。

對於這類孩子家長可以引導,但不要指望一蹴而就。

家長要儘可能引導孩子與同伴多一些交往,否則孩子就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學習途徑。

需要說明的是,年齡較小的孩子不願交往是正常現象,但你的孩子應表現出逐漸增強的交往需要,如若不是,應從以上方面尋找原因。

除此之外,家長應考慮「自閉症」的可能,不要諱病忌醫,要及早帶孩子到專業機構去治療。

溝通不管是對孩子的現在還是未來都是極為重要的,能夠順暢的表達自己的意思才能夠將最好的自己表現出來,獲得他人的欣賞,這是人際交往很重要的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避免孩子「不合群」,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孩子三歲以後,如果較長時間不和小朋友一起遊戲、經常獨處、以及被別的小朋友孤立等等,都可以稱為「不合群」。兒童心理學中所講的「不合群」是指兒童在與同齡人交往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孤獨、寂寞或懶於交際的...

別的小孩不守規則,瞧把我家孩子氣的

有一個4歲的小孩,「秩序感」特彆強,但是他不能容忍別的小朋友違反規則,和小夥伴一起玩耍時,一旦有小朋友不守規則,他就會指責人家,說話聲音還特大。小編想想那場景,還真覺得這個小孩挺可愛呢。可是,這...

解讀寶寶的「不合群」

掃描家長的煩惱家長甲:我女兒都四歲多了,哪兒都好,就是太「獨」了,不愛和小朋友一起玩。家長乙: 我的孩子見到長輩或別的小朋友不愛打招呼,總躲。家長丙:我那兒子更出格,在幼兒園裡不是招這個,就是惹...

孩子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如何引導?

孩子內向不愛說話怎麼辦?一、提供與外人接觸的機會其實小孩子最喜歡跟小孩子玩,就像跟同齡人一起玩才會有更多的趣味性,有共同的興趣、語言、在乎的東西。所以內向的孩子不是不想玩,而是不敢玩,比較害羞。...

跟著這樣做,有效改善孩子內向的情況!

從表面上看這是孩子的問題,實質上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密切關係。要改善孩子內向的性格,關鍵還在於父母或成人的教養方式要適合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有以下幾點可供參考:一、堅持送孩子去幼兒園,這樣可以讓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