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專家:教育孩子不止是表揚,爸媽還要善於運用恰當的懲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研究員 ,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理事長 ,首都師範大學特聘教授孫雲曉曾經說過: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如果說孩子需要表揚、賞識,也同樣需要批評、懲罰。

但是懲罰僅僅是打那麼簡單嗎?懲罰不等於「打」,而且水平高於打。

適度的懲罰往往能收到別樣的效果。

一、懲罰的方式

口頭懲罰

包括警告、說理、斥責、威脅、恐嚇等。

這是家長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其實,3歲以上的孩子才能形成獨立的思考及記憶能力,能聽懂口頭懲罰是在對犯錯表示生氣責怪;3歲以下的孩子則更多從家長的語氣、語調及神態中接收「做錯了」的信息。

物質懲罰

包括賠償、減免、剝奪孩子的直接利益或替代利益。

因為直接關係到孩子的切身利益,能讓他體會到「犯錯的代價」,便還需明確指正孩子如何避免再犯。

精神懲罰

包括冷戰、孤立、關禁閉、給臉色、宣揚錯事等。

通常家長在發怒時,都會施加精神懲罰。

但精神懲罰我們並不提倡,因為容易給孩子帶來負面壓力,傷害親子關係。

身體懲罰

體罰是家長對幼兒常用的方式,包括挨打、罰站、面壁等。

由於體罰總伴隨著家長的情緒爆發,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或委屈情緒,反而遮避了孩子反思或認錯的空間。

二、懲罰的態度

嚴厲型

用家長的權威指出孩子所犯錯誤,但態度只能單身糾錯,不利於溝通及建議,偶爾適合於孩子犯錯誤時。

消極型

對孩子犯錯表達失望情緒,以刺激其改正,容易因放棄了「教」的權利和職責使孩子感到無助、自我放棄。

技巧型

通過類比、借鑑、情景重現等方式,不動聲色地引導孩子認識錯誤,潛移默化地灌輸改正方法,能使孩子牢記經驗,避免再犯。

循循善誘型

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適合年齡稍大,有一定思考和自制能力的孩子,便要就事論事,避免借題發揮。

苦口婆心型

用勸誡的方式及愛的姿態表達家長立場,倘若說不到「點」上,容易演變成嘮叨,使孩子厭煩和麻木。

恩威並重型

「嚴厲」+「苦口婆心」+「略施小惠」,只要拿捏得當,生活里孩子犯的不少錯誤可以採用,關鍵在於掌握「批」和「哄」的藝術。

三、懲罰的善後

安撫情緒

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一旦孩子知錯表態,就要壓下怒火,以寬大的胸懷安撫孩子,讓他知道,懲罰是出於一顆愛他的心。

加深印象

加深印象不是指加深懲罰的印象,是要讓孩子加深犯錯後果的印象。

幫助改正

懲罰只是治標,改錯才是治本。

適當管教,讓孩子明確知道日後如何避免重複錯誤。

監督檢查

家長要注意反覆監督鞏固,適時提醒、總結經驗、舉一反三。

懲罰的方式不同,效果也不一樣;犯錯的性質不同,家長要表現的態度也必須有所調整。

用合適的方法、情緒來引領孩子認識錯誤、改正錯誤,偶爾的小懲罰可以試著用用。

「嘉媽育兒經」願和大家一起分享探討育兒過程中的所思所悟,歡迎關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們如何教育犯錯後的孩子呢

家長每天都會對孩子進行表揚與批評的教育。如果批評的方法不當,不但不能起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反而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自暴自棄或叛逆的性格。有分寸的批評不該缺位。

孩子有時撒謊是因為父母的態度

2到3歲的孩子,基本有了初始的是非判斷能力。當他們意識到自己做錯了事,會本能的感到害怕,他們怕家長不高興和隨之而來的懲罰。為了避免懲罰,偶而會捏造謊言來掩飾錯誤。

孩子犯錯了?不打不罵,這樣懲罰更有效果!

 孩子做了非常糟糕的事情,應不應該受到懲罰?如何才能讓孩子長記性?生活中,小編經常看到很多「熊孩子」因為各種毛病被父母「收拾」,可是有時候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最後不僅收效甚微,還會影響親子感情。...

怎麼懲罰孩子才能無害有益?

女報記者 范開雲最近,家有3歲孩子的劉女士被孩子氣得不行,數次想把熊孩子揍一頓,但是想想朋友的勸告又生生把火氣壓了下去。「我聽說,孩子越打越不聽話。」「打孩子對孩子傷害特別大。」但是老公和父母的...

孩子犯錯了,你會怎麼教育呢?

家庭教育中每天父母都會對孩子進行表揚與批評的教育。如果批評的方法不當,不但不能起到應有的教育效果,反而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自暴自棄或叛逆的性格。有分寸的批評不該缺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

話題 | 不打不成器?孩子犯錯究竟該不該打?

導讀中國有兩句老話叫「不打不成器」和「棍棒之下出孝子」。似乎我國傳統的教育手段離不開「打」字。的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在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就認...

面對孩子的錯誤,如何懲罰才有效

當孩子犯錯時,很多爸媽都忍不住用打罵這種暴力方式去解決問題。打罵過孩子之後,爸媽往往又會後悔,覺得不應該這樣對待孩子。那麼,孩子犯錯,如果不打不罵,又該怎麼處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