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懂禮貌?家長得改一改引導方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幾乎,每個孩子都會有過或多或少的無禮行為,包括對家人、對老師、對同學等等。

針對孩子的這類言行,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那麼作為父母,該如何有效的引導孩子呢?

當孩子表現出無禮,甚至令人惱怒的行為時,哪些事情該做?哪些應該摒棄?

1、針對每件事情的個別處理

幾乎每個十幾歲的孩子都會以各種各樣的態度無情、無禮對待父母,其目的極可能在於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以及遇到的挫折。

他們可能翻眼、頂嘴、不屑一顧,甚至刺激父母。

往往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很難保持平和的心態,給予有效的回應。

然而,如果單純地就事論事,個別問題個別對待,也許就沒有那麼困難。

2、不說別人壞話

為人父母,有太多的機會通過行動告訴孩子:自己如何處理驕躁、消極、有壓力的情緒。

如果父母待人無禮、粗魯,那麼當孩子也有類似的表現時,大可不必感到意外。

孩子時刻觀察並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

即便父母對某個朋友不太待見,也應該保持相互尊重的前提,並且從正面教育孩子,遇到這類情況如何處理。

3、注意到他們的優秀行為

父母對孩子的稱讚,也是正確引導他們的一種方式。

對孩子來說,這不僅僅是表揚,同時也感受到被尊重、被肯定。

孩子會通過父母的誇獎,意識到小小的成功都會帶給自己很大的動力,並且形成以禮待人的良性循環。

4、不偏袒孩子

如果孩子對別人出現無禮的行為,而父母一味站在孩子這邊,如:當孩子抱怨老師布置了太多的家庭作業,直呼老師姓名,甚至貶低老師,倘若這時家長同意孩子的觀點,那無疑等同於告訴他們:如果你認為某人做錯了,就有權對對方不禮貌。

而事實是,應該讓孩子知道,我們都會經歷與別人意見相左的情況,如果換位思考,自己是怎樣的感受?教會孩子掌握平和、恰當、有技巧的方式處理異議才是重中之重。

5、不強制性尊重

如果父母對孩子說:「我是你爸/你媽,你必須尊重我!」儘管,父母的這種想法沒錯,但是,在提出這種要求的同時,可曾考慮到孩子的感受?

在這一刻,你們有沒有尊重他?不要試圖強迫孩子,而是有效得激發他們的情感表達,這樣將更長久、更堅固。

6、父母可以做些什麼呢

家長應決定對孩子的哪項具體行為重點關注,哪些選擇忽略。

記往,孩子的表現出的一些相對輕度的刺激性行為,並非完全針對父母,而是他們宣洩沮喪的一種途徑。

父母的角色則是更為客觀得幫助孩子處理這一切。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父母完全不生氣,而是儘可能在摒除主觀情緒的前提下,與孩子形成有效的互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怎麼對付不服管教的孩子?

本文由公眾號「把科學帶回家」提供給孩子最好的科學教育作者 Debbie Pincus是美國一名有執照的心理諮詢師,她有超過25年的心理治療經驗。我們都知道孩子有時候會不太尊重父母、用粗暴的方式對...

寶寶愛打人,應該如何教育?

寶寶愛打人,這個行為習慣讓媽媽們都感到糾結無助。要幫助寶寶改掉這個壞習慣,說易也不易,關鍵要看家長們的方法。針對不同的寶寶,要有的放矢,讓他們真正意識到習慣的不好。

面對孩子發脾氣,很多父母忽視了這一步

有一句老話說:六月的天,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很多家長也常常感嘆,平時看著是可愛的小天使,一發起脾氣來就變成了小惡魔,大喊大叫、哭鬧、撒潑打滾,管都管不住。其實,孩子發脾氣並非全是壞事,比起害怕...

孩子叛逆期的表現 父母怎麼應對寶寶叛逆期

人有三個叛逆期,兩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七歲左右,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在12-18歲,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

早日讓孩子改掉這四個壞習慣,孩子越來越優秀

孩子到了一定階段,隨著模仿學習和獨立意識的發展,孩子的一些行為會變得很肆無忌憚。比如會直呼長輩的姓名,對老人家沒有禮貌等等。如果家長不注意糾正孩子的這些無禮行為,很容易讓孩子隨意生長,最後成為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