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漫筆「微日記」(536-540):自由暢聊「親子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17-11-09】父母課堂「開講啦」
漸布滿城的暖氣,驅去冬日的寒意。
今天上午,經過一番精心備課和發出邀請,卓越父母研究院親子導師、愛·自然·生命力體系家庭教育宣講師周萍老師的第一場家庭教育沙龍在天路苑如期舉辦。
作為一名致力於家庭教育事業的工作者、傳播者和踐行者,周老師堅定地堅信:家長成長一點點,孩子進步一大步!只有父母好好學習,孩子才能天天向上!第一次開講《學做專業父母,培養卓越孩子》,李春秀老師、幾位鄰居和孩子同學的媽媽專程跑來聽課,令周老師也倍受感動。
在今天的沙龍中,周老師開場談到:「以前,我和孩子的親子關係很不好,孩子經常頂撞我,和我對著幹,一直不知道怎麼辦?就在我最彷徨無助的時候,半年前我走進了卓越父母專業課。
那兩天的課程,讓我流了兩天的淚。
那時我才明白,孩子身上的很多問題都是我的問題。
」「您還記得孩子出生那天嗎?孩子出生那天,孩子有這些問題嗎?可是跟我們才短短的幾年怎麼就會有這麼多的問題了呢?」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毫無疑問,孩子本來是一張白紙,問題孩子身上後天出現的問題,與我們做父母的脫不了關係。
周老師從這個角度得出一個結論: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接下來,周老師介紹了完美型、處罰型、代替型、預防型四種常見的問題家長。
其中,為幫助聽課者感受預防型的父母是怎樣做的,周老師現場找了位媽媽上台配合演孩子。
然後,周老師對著「孩子」一頓嘮叨:一邊說看電視傷眼睛、玩手機有輻射,一邊用衛生紙把雙眼蒙起來;一邊告訴孩子這個髒不能摸、那個有電很危險,一邊把雙手給捆起來;一邊說出去玩會曬黑或著涼,一邊把雙腳圍起來;一邊說孩子話癆,一邊把嘴堵起來……各種的預防給了孩子很多的限制,等到該找工作、談戀愛的年紀,孩子卻什麼都不會了。
渾身都被束縛住了,咋走得動呢?孩子從小就失去選擇的權利,可不就變成了沒有主見、不愛交際、性格內向的宅男宅女了嘛!
【2017-11-09】家庭教育「正當時」
沙龍在繼續,思考在行進。
顯然,周老師介紹的那四種問題家長都不是我們想要的。
懂得教育的父母至少應當是專業型的父母,再好一點是教練型,最好的是導師型。
因為父母的高度,決定孩子的起點和格局。
其中,周老師重點談到,懂教育的父母必然是高度重視夫妻關係的父母。
為了說明夫妻關係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周老師現場組織了「雙手合十」的互動小遊戲——中指彎曲後「背靠背」,其他四對手指「臉貼臉」,然後在中指不動的情況下,依次分離姆指、食指、小指、無名指。
大家會發現:代表我們和父母關係的拇指、代表我們和兄弟姊妹關係的食指、代表我們和孩子關係的小指都是可以分開的,唯有代表夫妻關係的無名指,也就是帶戒指的那對手指,卻是無法分開的,可見夫妻關係的至關重要性。
眾所周知,開車要駕駛證,教書要教師證,看病要行醫證。
大家也知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是永不下崗的終身老師。
所以,身為父母,我們更需要「持證上崗」。
因為,任何事業的成功都無法彌補孩子教育的失敗。
如果,我們不花上兩天時間去上上卓越父母專業課,或者參加其它「父母資格認證」的學習活動,那麼未來我們極有可能要為孩子花上無數個兩天、兩月、兩年甚至一輩子,去為我們今天的不成長買單。
抓孩子的教育,沒有後悔藥,只有預防針。
先抓家長的教育,就是打好預防針。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我們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
舉辦第一場沙龍,周老師感言:人有多堅定,就有多堅信。
既然認定了這條路,就會全力以赴,誓以宣講傳播家庭教育理念為己任,喚醒更多的家長成長以更好地支持孩子成長!先定一個小目標,每月講它三四場!
人生最可怕的不是碌碌無為,而是不努力還拿命運做藉口,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殊不知,「命」是失敗者的託辭,「運」是成功者的謙詞。
在與孩子共成長的道路上,周老師一直在學習,一直在努力,一直在付出,一直在收穫,也一直在完善和提升自己。
讓我們為周老師的不懈努力與點滴進步,點個大大的贊!
【2017-11-09】自由暢聊「親子課」
照顧孩子,會拖累自己?這其實是個無厘頭的偽命題。
因為當初我們決定要孩子的時候,就意味我們已經和未來的小生命簽訂了一份協議,願意接受孩子所帶給我們的一切。
自由與陪伴,就像忙碌與教育,其實是可以兼顧的。
至於怎麼兼顧,各種書和網上有著太多的「指南」,大家完全可以結合各家的實際情況,採取靈活的方法去實施。
身為育言家,我最想表達的是,為了孩子犧牲自由,我們理當義不容辭。
既然孩子是被我們帶到世上的,那麼無論TA有多優秀或多糟糕,都是我們培養教育的結果,我們都對TA負有最直接的責任,我們有義務幫助TA更好地成長。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很欣賞「千百木」說的一段話:「從我們出生,就一直在學這學那,考這個級那個證,但從未學習過該如何做一個父親、一個母親。
第一次當家長實在是太難了,所以會自責,會焦慮,難免就會埋怨孩子,好像就是因為他們才造成了現在這個局面。
其實你我心裡都清楚,陪伴孩子成長根本就是為人父母的本職,你生了就要養,這個養不是養活,而是養育。
從孩子牙牙學語到步入學堂,我都記得他的身影,交友的煩惱、答錯題的懊惱、得到表揚的歡欣,我都了解,青春期的時候也像朋友一樣相處,這就是我喪失自由的代價吧,這種代價我願意!」
是的,陪伴孩子成長是為人父母的本職,況且,我們還可以採取許多方法,既陪好孩子,又給己自由,最多只是自由的絕對時空有所壓縮而已。
在這個方面,「涼茶」的切身體會值得借鑑。
她說:「孩子做作業的時候,父母坐在旁邊看書,這樣心態就不會焦慮,不會覺得孩子占用了自己的時間。
孩子練琴、學畫畫、上各種培訓班、補習班時,父母可以在培訓地點附近轉轉,而不是坐在那裡乾等,憋得心煩意亂;另一方面,父母外出做一些事情時,若是方便也可以考慮帶上孩子一起去,這樣孩子通常能夠從中學到許多課本以外的東西。
這兩方面的做法,能夠有效緩解家長同志們時間被占用、自由被剝奪的焦慮感。
」今年母親節我就帶著傑睿參加了在國子監組織的尊老孝親活動,感覺挺有意義的,既讓孩子受到了傳統美德與西洋節日的薰陶,又填補了自己來京十二年未曾造訪過太學府的缺憾。
【2017-11-09】深度探討「育兒經」
自由是所有人都嚮往的,但是自由也是需要條件設定的。
在這個世界裡,沒有絕對的自由,真正的自由都是相對的自由。
就像交通秩序,雖然限制了每一個出行者的上路自由,卻保障了所有上路者的安全,是一種大自由。
作為一名成年人,與責任剝離的自由只是空殼的自由,唯有發自於內心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所以,所謂孩子的折騰耽誤了家長的自由,只是一種虛幻的表象。
在快節奏的當下,很少有人是不忙的,然而再忙再累,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擠擠總是有的。
有時,所謂的忙是效率不高的忙,如果不能跳出這個塔西佗陷阱,恐怕就真忙成心亡了。
然而,我們不能總拿忙來說事、當藉口、做擋箭牌,逃避育兒的義務。
有太多的夫妻因為害怕失去自由而不敢要孩子,有了孩子呢,又抱怨被孩子拴住手腳。
那些認為因陪伴和教育孩子感到犧牲了自由的家長,有愧於爸媽這個稱號,有點兒逃避和推卸責任的味道。
家長的自由,也不能僅僅以時間和空間上的寬鬆度來測量,許多時候,為了育兒而陪伴左右的親子時光,表面上耗費了諸多本可以用於學習、工作、休息、娛樂、應酬的時間,空間上也以孩子為中心不敢走遠,然而,那種陪伴孩子一起成長的成就感、幸福感、愉悅感,又豈是時間、空間、金錢所能衡量的?
更何況歲月無情,孩子那一句「你再不陪我,我就長大了」,曾觸動了多少家長的心房?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TA們讓我們的人生更完整,如果我們不去珍惜,等到TA長大成人,不僅再也回不到從前,而且連回憶都會空空蕩蕩。
作為一個成年人的母親,「阿凡提」對此頗有感觸,她說:「回想陪伴孩子的這些年,我沒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的成長,現在真的是覺得愧疚、難過、不舍,各種各樣的感情都有,最終的是心疼、後悔。
如果時光能夠倒回的話,我想重新陪孩子一起成長。
因為,到我這個年齡的時候,就忽然發現,所有的一切如果以犧牲陪伴孩子的時間來換取,都是太不值得了,因為我們真的無法回到過去了。
」
【2017-11-09】一起成長「一起飛」
孩子會帶給家長許多煩惱,也會帶來許多歡樂,會帶來許多痛苦,也會帶來許多幸福,期間也許會此消彼長、時弱時強,但我們千萬莫要目光短淺,為了一時的自由,在放縱自己的同時,任憑孩子野蠻生長。
那樣的缺位,註定會變成老時的缺憾、永遠的空檔。
前段時間,關於家長陪孩子做作業的「世界性難題」被網上熱炒,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
「淑女秒變潑婦」「心肌疑似梗阻」「火得頭髮冒煙」「氣得胸悶氣短」「放假是怕老師瘋了,開學是怕家長瘋了」等各種吐槽,一度引起騷動與恐慌。
但其實,育兒與自由的矛盾沒有那麼尖銳嚴峻,帶孩子也沒有那麼艱難困苦。
許多困難與恐懼,都是想像出來的,要解開這個心結,首先得從思想認識上轉變。
正如Seven媽媽「一心」所講:「有位朋友說遲遲不要孩子是因為害怕,害怕孩子剝奪了時間和自由。
其實,那都是畏難情緒在作崇,只聽說孩子有多麻煩多費勁,卻沒去感受和孩子在一起的幸福感。
自由,從來不是別人所能約束或給予的,而是自己給自己的心靈釋放。
」
孩子是帶著靈性來療愈我們的,家長要想獲得真正的最最高級的自由,就需要帶著孩子一起飛。
對於這一點,我們欄目團隊每次做「育言家」節目,都特別有感觸,相信大家也一定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影子。
育兒不僅是教育孩子,也是幫助自己成長。
雖然談不上「一群人、一輩子,只做一件事」,不過在育言家這個大家庭里,如果有那麼一群人經常幫你拉拉袖子,提醒你如何親子,相信會是蠻幸福的一件事。
在此,林子呼籲各位家長,在平時多與孩子們相擁談心,通過身體的接觸與心靈的感應,給TA們以緊繃而熱烈、自律而自由的暖心親情。
孩子都是父母甜蜜的負擔,縱然再苦再累,相信孩子的一個眼神、一個飛吻、一個微笑、一個擁抱,甚至一聲輕輕的呼喚,都能令我們幸福滿滿。
所以,家長的自由就是帶著孩子一起成長一起飛,希望我們做家長的,一定要學會化巨大的思想壓力為強大的育兒動力,放下包袱、輕裝上陣,牽著與我們關係最為親密的孩子,一起高飛遠航!
「依戀理論」是啥?居然影響著孩子的整個成長?
春節臨近,很多人開始擔心被「熊孩子」圍攻,也有不少父母擔心自己的寶貝孩子會是別人眼裡的「熊孩子」。無論是我們之前聊過的那個拆了表姐萬元手辦的熊孩子,還是那個前幾天新聞里說的把鞭炮扔到別人車裡,導...
幫你「遛娃」放心嗎?專家:拿錢買自由的偷懶式育兒
專門陪著孩子玩,就能月入過萬元?你沒聽錯,這個職業就是「遛娃師」。「遛娃」是個技術活,到哪遛?怎麼遛?考驗著年輕爸媽的腦力和體力,也吸引了眾多親子企業的目光,成為不少商家掘金的風口,「遛娃經濟」...
孩子跟爸爸更親還是跟媽媽更親? 親子關係中,您愛「吃醋」嗎?
你們家寶寶,和媽媽親還是和爸爸親呢?這可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呢!我們總是有這樣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 媽媽和孩子之間有一種特殊的紐帶, 妊娠、荷爾蒙和育兒經驗使得媽媽和孩子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